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及治疗

    作者:王艳;孙铁英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e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BSA)所致的医院内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万古霉素作为治疗MBSA常用的抗生素已经应用近50年,但万古霉素耐药鲜有报道.

  • 肺动脉内黏液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作者:樊萍;陈升汶;王晓枚;邱晨;温定国;徐坚民

    患者男性,44岁.因咳嗽4个月,进行性劳累后气促,拟诊"喘息性支气管炎"于2002年2月18日收入院.曾按支气管哮喘治疗无明显好转.既往有2年"痛风"病史,曾查血尿酸高,未治疗;否认其他疾病.查体:血压100/77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25次/min.无口唇紫绀及杵状指(趾),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哮鸣音,无湿啰音.心率100次/min,律齐,三尖瓣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腹部及其他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12.7×109/L,中性粒细胞0.60,淋巴细胞0.27.动脉血氧分压(PaO2)110.3 mm Hg(吸入氧浓度0.33),二氧化碳分压(PaCO2)28.9 mm Hg,pH值7.404,血氧饱和度98.4%.D-二聚体定量590.63 μg/L,血纤维蛋白原8.08 g/L,血尿酸正常,血培养腐生葡萄球菌,药敏显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抗凝蛋白酶Ⅲ活性测定正常;乙型肝炎病毒学检查为HBsAg(+),HBeAb(+),HBcAb(+),余阴性.胸片:双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右上肺可见片状影,纵隔及心影未见异常.

  • 屎肠球菌中新发现的糖肽类耐药基因VanM

    作者:郭伟;张杰

    自1988年报道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球菌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医院中常出现.现已发现VanA、VanB、VanC、VanD、VanE、 VanG和VanL 7个基因型.本研究对2006年从上海1例腹腔感染的患者中分离的屎肠球菌Efm-HS0661进行了分析.该菌株对多数抗感染药物耐药,包括万古霉素(MIC>256 mg/L)和替考拉宁(MIC为96 mg/L),其对糖肽类的耐药性可以通过接合作用转移给屎肠球菌BM4105RF.

  • 80岁以上高龄重症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安全性分析

    作者:黄敏;周静;毕立清;韩艺;张倩;朱冬梅;周苏明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高龄重症患者有效性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岁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老年患者48例,静脉应用万古霉素,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变化,进行病原体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并动态观察用药期间肾功能变化。结果48例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平均疗程为(18±9)d ,临床有效率为72.92%,其中明确培养或涂片有革兰阳性球菌者39例,共培养出菌株50株,经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82.25%。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肾毒性12例(25%),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OR=1.240,95% CI:1.061~1.449,P=0.007)、平均万古霉素谷浓度(OR=1.268,95% CI:1.066~1.757,P=0.014)、合并使用升压药[(将其分为3层:未用升压药;小剂量升压药;大剂量升压药),(OR=4.335,95%CI:1.620~11.598,P=0.003)]、合并使用利尿剂[(将其按照呋塞米日剂量分为4层:≤40mg/d、41~80mg/d、81~120mg/d、>120mg/d),(OR=2.066,95%CI:1.189~3.589,P=0.010)]为本组高龄患者万古霉素用药后出现肾毒性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25分、平均万古霉素谷浓度≥18mg/L、合并利尿剂(呋塞米≥40mg/d)均会增加高龄患者的肾毒性风险。结论万古霉素用于高龄重症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是有效的。高龄重症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肾毒性风险,其独立危险因素为治疗前 APACHE Ⅱ评分≥25分、万古霉素谷浓度≥18mg/L 及呋塞米用量≥40mg/d。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变迁

    作者:马越;陈鸿波;姚蕾;李景云;张力;胡昌勤;金少鸿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对万古霉素抑菌圈直径的分析,研究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抑菌圈直径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994~2000年每年收集的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数分别为218、187、292、237、351、886和652,各年菌株对万古霉素抑菌圈的平均直径(mm)分别为19.9、19.1、18.6、17.4、18.4、18.2和17.8.2000年的652株MRSA对万古霉素抑菌圈的平均直径(17.8 mm)明显小于1994年218株MRSA的平均直径(19.9mm),差异有显著性(P<0.001).2000年分离的MRSA对氯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等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很高,其耐药百分率分别为44.0%、73.7%、89.1%、65.7%、61.0%和67.0%.结论 1994年到2000年MRSA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在逐年降低,加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监测非常必要.

  • 误诊为脂膜炎淋巴瘤一例

    作者:俞海俐;黄玉仙;潘孝彰;翁心华

    患者女,77岁.因发热近1个月,于2004年6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在39℃左右,伴乏力、食欲不振,偶有恶心、呕吐.外院予环丙沙星治疗3 d后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6 d后血培养示凝固酶和葡萄球菌均阳性,先后应用万古霉素、磷霉素治疗2周,替考拉宁治疗4 d效果不佳,体温38.5℃以上.

  • 体外诱导对万古霉素中介耐药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研究

    作者:逄崇杰;巩路

    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惟一有效药物,对万古霉素的耐药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1].本研究通过对一株体外诱导的对万古霉素中介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细胞壁厚度和胞质蛋白的研究,初步探讨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机制.

  • 万古霉素持续静脉滴注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杜聪梅;张睢扬;王英

    万古霉素(vancomycin)为糖肽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首选药物.随着万古霉素的广泛应用,万古霉素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在临床上出现上升现象,甚至出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如何更加有效的使用万古霉素,既发挥大临床和微生物疗效,又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率的发生,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作者:杨新伟;王志农;徐志云;张宝仁

    患者男性,41岁.反复发热、咳嗽4个月,高体温39.9℃,门诊一直以"肺炎"予万古霉素、头孢他啶等抗生素治疗无效,以"发热待查、动脉导管未闭"收入院.人院后每小时1次、连续3次血培养均有草绿色链球菌生长.患者无吸毒史.

  • 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热、脑出血

    作者:方理刚;张运剑;周璐;严晓伟

    患者男,48岁,工人.因间断心悸4年半,发热2年余,于2003年7月25日住入我院.患者于1998年因头晕、心悸,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阵发性心房颤动".2000年6月当地医院作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2001年3月在外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26天患者发热,体温达38.5℃,偶达40.0℃,多以午后中低热为主,有盗汗;多次血培养仅1次阳性,为"类白喉杆菌,微球菌类",先后应用氧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每种抗生素治疗10余天体温不降.2001年11月外院心脏超声检查发现腱索满布赘生物,切除腱索培养为"类白喉杆菌",术后继续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腱索切除3天后体温下降并维持正常58天,于2002年1月再次出现午后发热,高体温38.5℃,再次交替应用上述抗生素,仍持续发热,诊断未明确.半年前开始前臂、下肢出现直径约0.5 cm淤点,触痛.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入院前已20天未用抗生素.

  • 万古霉素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用药调查研究

    作者:邹爱玲

    目的 关于万古霉素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用药调查研究.方法 运用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采取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中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患者的药物治疗、用药以及病原检查等,分析万古霉素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1)患者经验治疗比例是58.5%,高于按临床指征用药的4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用药时间是(9.0±5.5)天,且在有适应症患者中肺炎感染比例高于其他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微生物检验、药敏试验的送检率是88.5%、药物治疗监测比例是28.5%.(3)患者万古霉素单药使用比例是26.0%,低于联合应用的74.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治愈率是35.0%、有效率是38.5%、进步率是20.0%、无效率是5.0%、无法判断治疗情况1.5%,治愈率、显效率以及进步率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无效率、无法判断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万古霉素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是大多以经验用药,且治疗药物的监测还有待规范,在实际用药中建议药师注意规范万古霉素的治疗药物监测,以全面提升老年患者万古霉素合理应用率.

  • 激光结合抗生素介入性治疗细菌性椎间盘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韬;李玉民;管宜可;夏勇;刘牛庆;余国春;韩晓斌;任慧勇;王彦明;黄卫国

    目的:探讨激光结合抗生素介入性治疗对兔细菌性椎间盘炎(BD)的治疗效果.方法:36只雄性新西兰兔,采用侧方入路暴露兔腰椎间盘、在目标椎间盘髓核内穿刺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制作兔BD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非治疗组、手术治疗组、药物介入治疗组、激光介入治疗组、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每组6只动物.模型组在注入细菌1周后进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MRI检查,并处死取目标椎间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非治疗组在注入细菌后不给予特殊治疗;其他各组在目标椎间盘注入细菌1周后,手术治疗组采用开放清创手术治疗,药物介入治疗组在目标椎间盘内注射盐酸万古霉素溶液,激光介入治疗组使用光纤穿刺目标椎间盘、半导体激光照射,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在使用激光照射后随即椎间盘内注射盐酸万古霉素溶液.实验动物发生截瘫即处死取材,其他动物在注入细菌6周后处死,对目标椎间盘的大体像和矢状位病理切片进行BD病理学评分.结果:模型组动物MRI结果显示椎间隙狭窄、核磁信号改变,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33%(5/6只).非治疗组动物的尸解和病理切片显示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组织溃烂、骨性终板破坏及硬化、硬膜外脓肿形成;手术治疗组表现为椎间隙狭窄、椎体间骨性融合;药物介入治疗组表现为椎间隙狭窄、椎间盘局部组织炎症和局部骨性终板的破坏及硬化;激光介入治疗组和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都表现为在椎间盘内出现激光照射髓核后残留的空洞、局部的炎症表现,但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局部炎症的表现和组织破坏较激光介入治疗组轻微,髓核部位被纤维组织所取代.手术治疗组的BD评分为(970±095)分,显著性低于其他各组;药物介入治疗组和激光介入治疗组BD评分分别为(1200±156)分和(1260±097)分,两者均显著低于非治疗组;激光结合药物介入治疗组的BD评分为(1070±116)分,显著性低于非治疗组、药物介入治疗组和激光介入治疗组.结论:激光结合抗生素介入性治疗可以阻止兔BD的病理进程.

  • TKA术后血清与切口渗出液中万古霉素浓度分析

    作者:米尔阿里木·木尔提扎;王利;袁宏

    目的 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关节腔局部给予万古霉素,观察术后血清与切口渗出液中万古霉素浓度的变化.方法 纳入自2015-01-2016-01行单侧TKA手术的3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用2 g万古霉素,其中1 g万古霉素撒进术区,另外1 g万古霉素与2 g氨甲环酸混合再稀释到50 ml盐水中,经引流管注射到关节腔内.在术后1.5、3、12、24 h检测患者血清和切口渗出液万古霉素浓度.结果 术后12 h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但术后浓度与时间不呈线性变化(预测斜率:每小时增加0.05 μg/ml;95%CI为0.01 ~0.11,P=0.09).切口渗出液中万古霉素浓度与时间呈强相合性,术后浓度呈指数形式下降,药物半衰期为7.2 h(95%CI为7.0~9.3,P<0.001).结论 TKA术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能够在关节腔内产生较高浓度的药物环境,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关节假体感染,而且全身药物浓度较低,避免造成全身性药物副作用.

  • 万古霉素联合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利敏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联合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的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万古霉素进行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5、9以及10周以上感染控制率分别为18.18%、27.27%、43.64%、10.91%,明显高于对照组10.91%、18.18%、32.73%、38.18%控制感染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骨痂、骨连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万古霉素联合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而且创伤小、缩短骨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新骨的形成.

  • 万古霉素硫酸钙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肖辉;韩纲;贺占坤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硫酸钙颗粒填充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25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彻底清除病灶结合万古霉素硫酸钙颗粒植入,并视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皮瓣修复创面治疗,通过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0例切口Ⅰ期甲级愈合,5例切口处有渗液,经换药及应用重组人上皮生长因子后完全愈合,25例均取得良好效果,随访X光片见骨缺损处填充万古霉素硫酸钙颗粒逐渐吸收,新骨逐渐长入.所有患者术后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万古霉素结合硫酸钙粉固化后形成颗粒较坚固,能替代植骨,作为一种骨移植替代物,颗粒能够在骨骼修复过程中逐渐被吸收,并被新生骨组织取代.由于这些颗粒是可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的,所以可用于被感染的部位,其具有填充和缓慢释放抗生素作用,且能够逐渐吸收,诱导骨长入,在解决骨缺损的同时,还可以维持局部抗生素浓度在较高水平,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学探讨

    作者:郜娜

    目的:讨论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情况在临床中的表现. 方法:收集我院2013 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万古霉素同去甲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包括用药的剂量、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以及发生时间. 结果: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有11 例. 不良反应情况中的中位数时间是用药后的 14天. 在停药和对症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都在1 周内之内恢复. 结论: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都将引起白细胞的减少,主要的机制和免疫介导以及骨髓抑制密切相关,在进行停药和对症治疗之后,患者可以恢复.

  • 万古霉素加硫酸钙骨粉治疗慢性骨髓炎

    作者:邓磊;马占忠;孙建峰;陈京峰;申扬勇

    目的 探讨医用硫酸钙骨粉(CSC)结合万古霉素治疗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起,对11例骨髓炎患者,一期行清创扩创、充分引流或灌洗、抗生素骨水泥填充,二期采用医用硫酸钙骨粉(思迪骨粉Stimulan pellets )结合万古霉素植入骨髓炎病灶.结果 所有填充自制备载药万古霉素骨粉的病例均获随访(10~20个月),平均13个月,8例得到一次性治愈,3例手术后有渗出,经换药后愈合,未出现任何全身异常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载有万古霉素的硫酸钙骨粉(CSC)固化后较坚固,具有填充和释放抗生素作用,在解决骨缺损的同时,还可以维持局部抗生素浓度在较高水平,是治疗骨髓炎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及对融合率的影响

    作者:李修璨;秦颖;王旭翾;毛克亚

    目的:评价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及对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的569例患者.排除标准:无内置物微创手术;胸腰段畸形手术;入院前3个月内有感染史;头孢类及万古霉素过敏等;随访少于12个月;术后未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采用常规腰椎后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方案(术前1h静脉应用头孢呋辛钠2.0g,术中每隔4h追加2.0g,术后24h内给予2.0g)患者纳入对照组(A组,n=363),男195例,女168例,年龄51.5±19.4岁,其中≥55岁162例,<55岁201例,平均体重指数(BMI)28.1-±6.7kg/m2,吸烟80例,不吸烟283例;采用常规预防感染方案的同时在关闭切口前术野局部应用万古霉素1g患者纳入万古霉素组(B组,n=206),男98例,女108例,年龄53.7±18.6岁,其中≥55岁99例,<55岁107例,平均BMI 30.2±7.1kg/m2,吸烟37例,不吸烟169例.两组比较,性别、年龄、BMI、吸烟情况、并存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肺部疾病)、既往腰椎手术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率、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融合节段数、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以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B组共感染8例(3.88%),显著低于A组的30例(8.26%)(P=0.044).B组中葡萄球菌4例(1.9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0.49%),显著少于A组的20例(5.51%)及13例(3.58%)(P<0.05);感染非葡萄球菌中,B组4例(1.94%)与A组10例(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椎间融合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未出现肾毒性及耳毒性并发症.结论:局部预防性应用万古霉素能显著降低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率,同时对术后融合率没有影响.

  • 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晗晓;蔡迅梓;严世贵

    目的 分析并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自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患者14例,男7例,女7例;髋8例,膝6例.原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4例,骨肉瘤3例,股骨颈骨折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所有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平均旷置间隔时间4个月(3~8个月)后行二期翻修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8.8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2.9分;膝关节AKS评分由术前平均42.5分提高到84.25分;总计优良率为86.7%(≥80分).仅1例翻修术后2年感染复发,感染总控制率为92.9%;1例患者(髋)在二次手术中均发生骨折.结论 二期翻修术在感染控制和功能结果方面均为满意,应作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常用治疗方法.

  • 利奈唑胺治疗肾功能不全危重症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大臻;黄明远;林丽娜;龚裕强;应斌宇;孙来芳;程碧环;王征;章义利;潘利伟

    革兰阳性球菌是危重症患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临床上常用万古霉素治疗.万古霉素的药效强,但有肾毒性,而危重症患者多存在肾功能不全,使得万古霉素的使用受到限制.利奈唑胺是第一个人工合成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种广谱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

1686 条记录 5/85 页 « 12345678...848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