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氧时miR-199 a-5 p通过调节UPR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鹏;周思敏;郑善军

    目的:低氧会引起神经元产生内质网应激( ERS),进而引起凋亡,非折叠蛋白反应( UPR)可以缓冲ERS,减轻凋亡。本研究拟探明低氧时脑miR-199a-5p的变化对UPR的调控作用。方法:小鼠在6000 m低压舱中暴露0、3、10 d,或同时给予miR-199a-5p mimic模拟物干预,检测皮层和海马miR-199a-5p表达,及其靶蛋白ATF6和GRP78的mRNA和蛋白水平。利用电镜和TUNEL法检测ERS和凋亡,以及ERS凋亡通路caspase-12表达。结果:低氧增加了海马和皮层ERS和凋亡,3 d组较10 d组显著。 miR-199a-5p的表达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同时,ATF6和GRP78的表达逐渐增高,以10 d时为显著。在miR-199a-5p mimic的干预下,低氧时ATF6和GRP78的表达被显著抑制,神经元的ERS和凋亡水平,以及caspase-12的表达增高。结论:低氧时脑miR-199a-5p下调导致其靶蛋白ATF6和GRP78表达增加,促进UPR反应,对于保护神经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 保留脑组织和颅骨的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石小田;易西南;周小兵;黄奕弟;张显芳;王世界;陈敏;李泽宇;王兴海;李忠华

    完整的脑血管铸型是管道铸型技术中较难制作的.有关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的设计和制作,已有诸多报道[1~5],制作的标本质量较好.在内容显示方面,或侧重于颅内血管显示.或侧重于颅外血管显示;为兼顾血管与颅骨的毗邻关系,或全颅骨保留,或局部腐蚀部分颅骨保留;对脑组织处理,或采用全腐蚀法,或将脑组织移出颅腔,再将皮层腐蚀的方法.

  • 50 Hz磁场对大龄大鼠大脑皮层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平阳;冯鉴强;戴恩盛;贺奇才;郭瑞鲜;唐小卿

    目的:探讨50Hz长期磁场暴露对大龄大鼠大脑皮层中几种重要金属含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通过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大龄大鼠大脑皮层中钙、铁、铜、镁、锌、锰等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发现0.1 mT组大龄大鼠连续暴露8个月(2 h/d)后,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钙、铁、铜的含量明显增加,分别比对照组多32.26%、17.5%、和8.33%,镁、锌、锰的含量分别下降4.04%、16.28%、和5.26%,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长期磁场暴露可增加大脑皮层组织中钙、铁、铜的含量和降低镁、锌、锰的含量,可能与抑制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关.

  • MRI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及其进展

    作者:张彩;南江;杨佳扬;周劲冲

    AD简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痴呆症之一,占痴呆总人数的50%~70%[1]。AD于1960年由Alzheimer医生首次提出,它是以记忆损害、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以神经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沉积、基底前脑胆碱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近几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内嗅区皮层才是AD早受累部位。研究发现内嗅区皮质是神经元纤维缠结初发生的地方,并且缠结的密度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2]。

  • 计算任务男女性别差异的fMRI研究

    作者:周静;刘斌;储成凤;杨明

    目的 用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探讨男女不同性别在计算任务时脑活动的差异.方法 对10例男性、8例女性正常年青受试者进行简单及复杂任务的功能MRI扫描,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 计算任务中男女主要激活区域均为额前区、顶叶、枕叶及小脑,男性额前区及顶叶等计算功能区激活范围较女性广,其中以复杂计算为著.结论 相同的计算任务,男性激活的脑功能区范围多于女性.

  • 雌激素对海人藻酸致癎大鼠皮层和海马雌激素β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昱;陈婕;彭伟锋;费国强;汪昕

    目的观察添加雌激素后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致癎大鼠皮层和海马的雌激素β受体(ER-β)的变化.方法用荧光免疫组化法.结果ER-β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大鼠的皮层、海马、下丘脑以及杏仁核区域,主要位于细胞核.单纯添加雌激素(17-βestradiol,E2)组、海人藻酸致癎(KA)组、添加雌激素后海人藻酸致癎(E2加KA)组海马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OIL组)明显减少(P<0.05),以DG(齿状回,Dentate Gyrus)区的变化明显;皮层(Cortex)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变化不显著.E2+KA组的ER-β免疫阳性细胞与KA组相比减少,(P<0 05).结论大剂量雌激素下调ER-β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且此作用有区域性.添加雌激素后致癎,ER-β免疫阳性细胞下调更显著,雌激素可能是通过下调DG区ER-β的表达加重癫癎的发作.

  • 癫痫持续状态后并发选择性皮层坏死MR表现1例报告

    作者:吴燕敏;陈跃鸿;张梅芳;杨妙雄;陈文伙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指癫痫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 min 以上.它可以选择性引起神经元的坏死, 在人类尸检及动物实验上已经得到证实[1-2].但对于人类癫痫持续状态引起的选择性皮层坏死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表现文献上报告尚不多,我们报告1 例典型癫痫持续状态后并发选择性皮层坏死MRI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 电针对高血压性脑梗死大鼠皮层、延髓与颈髓Nogo-A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谭峰;陈杰;梁艳桂;李雁萍;王学文;蒙迪;程南方;徐丽红

    目的 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P)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不同时间点大脑皮层、延髓、颈髓区中枢神经髓鞘相关生长抑制因子Nogo-A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远隔损害的保护机制. 方法 应用随机化原则,对SD雄性大鼠采用双肾双夹术复制成RHRSP模型及采取线栓法制作成MCAO模型,共分为高血压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每组各60只),其中高血压组为单纯RHRSP模型,假手术组仅做手术创伤不行MCAO,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分别在RHRSP模型和MCAO模型基础上不处理、选取督脉“百会”和“大椎”穴进行电针治疗(1次/d,共28 d)以及将针灸针贴于上述相同穴位处皮肤.治疗第1、7、14、28天分别分离各组相应数量大鼠右侧大脑皮层、延髓和左侧颈髓,采用RT-PCR法检测Nogo-AmRNA的表达. 结果 (1)皮层区:与高血压组比较,治疗第7、14、28天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Nogo-A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7、14、28天电针组Nogo-A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延髓区:与高血压组比较,治疗第14、28天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Nogo-A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14、28天电针组Nogo-A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髓区:与高血压组比较,治疗第28天模型组、电针组、假针刺组Nogo-A rn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28天电针组Nogo-A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脑皮层、延髓、颈髓区Nogo-A mRNA表达增高是急性脑梗死远隔损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电针对高血压性脑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ogo-A mRNA表达密切相关.

  • 苯并[a]芘暴露大鼠的皮层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王晶;李春林;白璐璐;唐强虎;张瑞源;Ting-LiHan;郭玉明;Philip N.Baker;夏茵茵;涂白杰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 ,分析苯并[a]芘(B[a]P)暴露后大鼠皮层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研究其神经毒性机制.方法将五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a]P暴露组(2 mg/kg),连续灌胃染毒7周以构建B[a]P暴露模型.染毒结束后,Morris水迷宫(MWM)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电镜观察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GC/MS检测皮层代谢谱,结合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筛选两组间的差异代谢物,Cytoscape软件分析与差异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a]P暴露大鼠出现较长的逃避潜伏期(P<0.05)、较短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P<0.05);与对照组相比,B[a]P暴露大鼠出现突触间隙增宽、突触后膜增厚以及胞浆肿胀;两组大鼠的皮层中存在18个差异代谢物(VIP>1,P<0.05),分析差异代谢物得到9条与B[a]P神经毒性机制相关的通路,这些通路涉及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以及维生素B3(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结论 B[a]P可干扰机体的正常代谢,其神经毒性机制可能与氨基酸类代谢紊乱、三羧酸循环紊乱以及维生素代谢紊乱等有关.

  • 慢性腰背痛患者的大脑灰质异常: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

    作者:毛翠平;杨全新;唐鉴;杨花娟;白芝兰;张秋娟;Zahid Nadeem

    目的:探讨慢性腰背痛患者大脑灰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择30例慢性腰背痛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行3.0T磁共振扫描,获得高分辨T1结构像数据并用FMRIB软件库中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获得疼痛组和健康组之间大脑灰质的形态学差异信息。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慢性腰背痛患者大脑皮层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减少,包括双侧额上回、右侧额极、左侧岛叶、左侧颞下回及左侧颞中回(P<0.05,TFCE校正后);皮层下多个灰质核团体积增加,包括左侧丘脑、双侧壳核、双侧伏隔核、右侧尾状核(P<0.05,TFCE校正后)。结论慢性腰背痛患者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灰质存在不同的改变模式,这种变化可能与大脑对慢性疼痛的适应不良有关。

  • 碘离子导入和超短波配合药物综合治疗声带小结

    作者:马粉华;赵仲和;张婕

    声带小结(vocal nodules)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慢性喉炎的一种,表现为双侧声带前中部两对称性的小突起,其病理改变主要在声带的上皮层.近年来我科采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和超短波配合药物综合治疗声带小结102例,与单纯药物治疗98例对照,前者疗效优于后者,报告如下.

  • 桥静脉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7例

    作者:方陆雄;陈状;曾峥;戴学军;潘军;漆松涛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常常是额颞叶对冲性损伤皮层血管破裂出血的结果,多伴有较重的脑损伤[1].其他的原因之一是桥静脉破裂出血,这方面报道的不多.本文就近5年来我院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就其特点及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 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术治疗肛周瘙痒

    作者:张雁;张弦;承凤侠

    我科对肛门瘙痒患者采用复方亚甲蓝肛周皮层注射术,对伴有内外痔、肛瘘等肛肠疾病患者,一并采取手术治疗,术后配合中药坐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门诊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肛门瘙痒患者共127例,其中男81例,女46例,年龄18 ~ 75岁,平均43.7岁;病程2个月至10年以上.一并行外痔高容电频电刀切除27例,内痔硬化剂注射术33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11例,并行肛瘘挂切手术15例,肛裂后位括约肌切开术9例.

  • 皮层静脉血栓5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志东;张梅;冯凯;赵晓丽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少见病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1-3]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有所进展,但是由于病因的多样性,使其诊断标准仍得不到统一.皮层静脉血栓作为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分类,临床更为少见,诊断更为困难.笔者收集了2008-2012年诊治的5例皮层静脉血栓患者,对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并随访,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点,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 亚低温抑制神经元凋亡的机制

    作者:邓医宇;吴粤;曾红科

    亚低温(直肠温度33~35℃)有很好的脑保护作用,同时无明显并发症[1],因而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人们对亚低温脑保护展开了大量的动物实验,探讨其机制.Shibano等[2]采用血清剥夺培养PC12细胞作为神经元凋亡模型研究发现:在37℃时发生凋亡的细胞超过90%,在33~35℃时神经元发生凋亡的百分比为42.5%,因此亚低温对神经元凋亡有明显抑制作用.Lin等[3]用弥漫性脑损伤大鼠模型研究发现:TUNEL染色显示凋亡的神经元数随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增加,脑损伤48 h后达高峰.亚低温治疗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的凋亡细胞在24 h、48 h、72 h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亚低温治疗对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元凋亡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亚低温抑制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是什么呢?本文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综述.

  •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作者:吕爱华;江燕生

    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痴呆为特征的大脑退行性病变.其显著的特征是严重的认知、记忆障碍,个性改变及皮层分离症.以往认为该病多发生在60岁以前,故称为早老性痴呆或老年前期痴呆,而将60岁以后发病的称为老年性痴呆.后发现老年性痴呆与早老性痴呆在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方面基本相同,因此又被称为阿尔茨海默型老年性痴呆.近年来两者被认为是一种疾病,不同的仅是发病年龄而己,故统称之阿尔茨海默病.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痴呆患者迅速增加.65岁以上的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可达4%~6%[1].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总数的80%~90%.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将就当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作简单的叙述.

  • 自闭症对复杂声音的感知:孩子反常的听觉皮层处理

    作者:

    目标作者先前已经描述过,自闭症成人在听到语言类似的声音时,左边语言相关的颞区域表现出比正常成人少的活化作用.这里,他们研究这种反常的皮层处理是否也出现在基本自闭症的孩子中.方法区域性大脑血流是通过术前用药后的正电子放射的X线断层摄影术测量的,对象是11个自闭症孩子和6个不自闭但智力迟钝的孩子,在他们休息时或当他们听语言类似的声音时进行测量.结果与自闭症成人的研究一样,这两组人的直接比较显示出,自闭症小孩左边的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化作用明显比智力迟钝小孩的少.结论他们第一次在自闭症孩子中进行活化作用研究,研究所成还证实了早先在成年人中获得的成果.在自闭症孩子和成人中观察到的反常听觉皮层处理将关系到对声音的行为反应不足和自闭症的语言损伤特性.

  • 轮廓整合模型

    作者:翁强

    自然界图像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具有很广的轮廓.大部分先前的研究认为轮廓整合是一个二维的过程,即沿方向轴把有方向的片段联系起来的过程.然而,轮廓线在三维世界中也是存在的,如果轮廓和噪声背景在不等深的层面,那么具有正常立体视觉的观察者将共线轮廓与噪声背景分离的能力将会更强(?图像分类技术).轮廓的片段分布在不等深的层面时,他们也可以将其整合.那么可能有人会问,轮廓整合和双眼视觉有什么关系呢?Anthony M.Norcia et al.(2005)利用一种与条件相关的测量轮廓整合的方法,发现斜视弱视病人的优势眼(都有正常的敏锐度)对具有Gabor定义的轮廓却基本没有灵敏度.这种缺陷在没有斜视的屈光参差的弱视病人的优势眼中是没有的,但是在斜视或屈光参差的病人的缺陷眼中都出现了.同样,在两眼都有正常视觉敏锐度但立体视觉很差的斜视病人的双眼中也发现了这种缺陷.Anthony M.Norcia et al.(2005)的结果告诉我们轮廓察觉机制的成熟至少部分依赖于在发育关键时期中正常双眼的交互作用的存在.以此,我们提出了动态的轮廓整合模型,阐述不同类型弱视患者轮廓整合缺损的机制,并针对不同的缺损机制探讨通过感知觉学习治疗弱视患者的可行性.

  • 动态描绘人类早期皮层之发展

    作者:Nitin Gogtay;Jay N.Giedd;Leslie Lusk;叶宁国;林平光;阎丽

    概述我们对4-21岁人类皮层灰质发展的动态解剖性次序进行报道,所用方法为四维绘图和"时间流逝"次序.历经8-10年,我们对13个健康的小孩每2年进行一次解剖性的大脑MRI扫描.用皮层表面和回问沟标记,还有灰质密度的统计性模型,人类的皮层发展被可视化,其年龄范围以时空被细划为"时间渐进"次序.

  • 视网膜脱离

    作者:杨珂;李莉

    视网膜脱离是原始视泡的两层壁分离的结果,这两层壁在胚胎时互相贴附,分别形成感觉性视网膜层和色素上皮层,这两层壁实际上只在视神经盘及锯齿缘外牢固粘连.当脱离是由于视网膜裂孔所造成时称为孔源性的,如伴有明显的眼病而视网膜无裂孔则称为渗出性的(浆液性或非孔源性).

344 条记录 14/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