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美国商会《2011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白皮书
-
美国投资者为中国医疗行业监管建言——2010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摘要
编者按:2010年金融危机甫过,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却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美国商会于4月26日发布了2010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白皮书>反映出美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的总体前景,也体现出对未来的市场准入以及完成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担忧日益增长.
-
《东盛典型性失败》后续报道——"白加黑"艰难出嫁
在盛科技有限公司与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关于"白加黑"的交易可谓一波三折,历时一年有余.本刊2007年第8期<东盛的典型性失败>一文曾对此做出过详细的报道.
-
外周血见白细胞吞噬真菌孢子1例分析
现代医学日益发展,广谱抗生素、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延长并改善了许多重症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使得真菌感染日渐增多,特别是在免疫抑制疾病、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干细胞移植和器官移植患者中[1].深部真菌感染部位见于各器官,但以肺部为原发灶或并发肺部感染者为常见,这是由于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可直接吸入空气中的真菌孢子致病.现本文就多年工作中碰到的1例外周血见白细胞(white bloodcell,WBC)吞噬真菌抱子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
美国心脏病学之父Paul Dudley White
Paul Dudley White教授(1886-1973,图1)是一位心脏病学研究的先驱者.是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奠基人.有人称他为20世纪卓越的心脏病专家、一位良师、一位科学家、一位人道主义者.
-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
本文目的是再次讨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问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以骨密度DXA检测为金标准.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患者骨密度低于同性别人群峰值骨量均值2.5个标准差以上,或减少30%以上.这个标准的T值是根据年轻白人妇女计算的,但是对于不同地区是不能固守这一标准的.有研究调查我国部分地区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32.3%(2.0 SD)和14.9%(2.5 SD),2种骨密度诊断标准计算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若以2.5 SD为标准很可能造成漏诊.该研究者还发现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在老年远高于年轻人.而WHO采用的是白人年轻女性的数据库,它是否适用就更值得推敲.另有研究者以骨密度低于-2.0 SD标准,推算杭州市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29.5%.认为以-2.0 SD为标准可以相对早期发现骨质疏松.还有研究对于高原的藏族人群进行检测,也得出同样结论.有研究者推算我国各个DXA仪器之间的换算公式,发现上述换算公式基本上与日本推出的相同,但是与美国推出的换算公式有差异.这都证明WHO骨密度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黄种人是有疑问的.国内有研究者以BMD<-2.0 SD为诊断标准,结合以骨代谢生化指标,认为能全面合理评价骨转换.还有研究者对目前国内使用骨密度检测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60岁骨量丢失率有18%左右,70岁阶段达到22%左右.这个患病百分率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按照世界上基本通用的换算方法,1.0 SD约等于10%~12%的骨量丢失百分率,因此建议男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骨量丢失率达到25%或2.0 SD,实际诊断年龄在70岁以上.如果采用2.5 SD,中国人患病诊断时间会推迟到70岁以后,尤其是男性要推迟到90岁以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关键是正确合理的诊断,不同种族、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诊断标准.1994年以前全世界都执行WHO1985年提出的峰值骨量丢失2.0个标准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1994年WHO提出了白人妇女小于-2.5 SD为骨质疏松,但也明确指出该标准仅适用于欧美白人妇女.以Orimo为首的日本骨代谢学会制定了日本人群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密度在同性别青年人平均值30%以下为骨质疏松,丢失20%~30%为骨量减少.1999年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诊断学组建议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骨量丢失百分率达到25%,或者说2.0 SD.对于国外也有学者倾向于采用-2.0 SD的标准来评价骨质疏松症.有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间,和每国内部不同人群和人种的骨密度是明显不同的.非洲和拉丁美洲人种的骨密度高于白种人,而白种人的骨密度则高于黄种人.总结:1、国内外人群间骨密度的差异是公认的,我国人群骨密度是低于制定国际标准的白种人的,有倾向以T值低于-2.0 SD为骨密度诊断标准.但是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比较研究还很少,有必要进一步提供更确切的骨质疏松诊断更改的流行病学依据.2、以2.0 SD为标准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漏诊,对于流行病学人群调查筛选病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和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实验尤为有必要.3、如果加强国内和国际间多单位的联合研究,可以提高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
腰椎后路椎间盘摘除术并发腹侧大血管损伤1例报道
腹部血管损伤是后路椎间盘摘除手术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早在1945年由Linton和White报道[1].其发生率较低,有报道为0.016%[2].一旦出现会导致大失血、循环衰竭而威及生命,死亡率高达50%[3].因此尽早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我院2000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0余例腰椎后路椎间盘摘除手术患者中有1例出现腹部大血管损伤,报告如下.
-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是早产儿特征性的脑损伤形式之一.世界上WMI的发现可追溯到100多年前,1867年Virchow首先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作了描述[1].由于此类损伤直接影响小儿远期预后,会造成多方面神经发育障碍,因此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围产、新生儿临床工作与研究中,对早产儿WMI的诊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
接受介入治疗的NSTE-ACS患者,比伐卢定单药替换UFH/ENOX安全有效
新西兰的White等研究发现,接受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on 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以比伐卢定替换普通肝素/依诺肝素(UFH/ENOX)同样有效,且更为安全.
-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新理念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极易误认和掩盖心肌梗死、束支阻滞和心室肥大,特别是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多年来一直是临床心电图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课题.自1930年Wollff、Parkinson和White把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心动过速高发生率联系在一起,作为完整的综合征报道以来,随研究的深入已明确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心动过速的机制.近年随着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不仅使心动过速获得根治,同时对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如PR间期、δ波、QRs终末向量、PT间期影响及ST-T改变等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结合文献和我们的研究作一简述.
-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高龄人群的增多,脑白质病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脑白质病变是一个临床神经影像学的概念,病因很多,如中毒、遗传变性、感染、脱髓鞘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创伤和脑积水,均可导致脑白质病变,其中,缺血性白质脑病即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是常见的类型.加拿大神经病学学者Hachinski等[1]于1987年提出了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这一影像学诊断术语,指脑室周围或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斑点样或斑片样改变,CT上显示低密度影,MRI T1WI显示等或低信号,T2WI和FlAIR像为高信号,其中因脑灌注不足引起者又称为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ischemic lesion,WMIL).
-
屈伸功能位在颈椎病X线诊断中的作用
1987年White和Panjabi[1]提出临床颈椎不稳的概念,CT图像上诊断颈椎不稳定较困难.为此我们在颈椎常规正、侧、斜位X线片之外,加摄颈椎侧立位过屈、过伸片,取得一定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
黄甲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黄甲综合征(yellow nails syndrome,YN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1964年由Samman和White首先报道13例,其特征是甲色变黄伴淋巴水肿[1].1966年EmerSonll_提出黄甲、淋巴水肿、胸腔积液三联征[2]1972年Hiler等提出三联征中出现2个症状即可诊断黄甲综合征[3],淋巴管造影显示淋巴管发育异常或淋巴结缺如可明确诊断.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报道了100多例,国内报道10余例,2010年8月我院诊断1例,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病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分析.
-
兔胎仔先天性膈疝模型的制作
本文报告了国内以动物胎仔制作疾病模型的尝试.在大白兔妊娠24天时进行宫内手术,形成膈疝.行此手术后有9个胎仔能继续在宫内与同胎正常胎仔一样成长,但其两肺的发育却明显地受到抑制,导致先天性膈疝的后果.制作过程的经验对其他动物和其他疾病模型亦是可取的.
-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四例报告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并不多见,我院1978~1983年共收治4例.其病因不明,一般是由于感染引起.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一旦确诊,立即切开减压,重症患儿常规行气管切开.
-
缺血诱导未成熟脑白质谷氨酸异常信号传输的研究进展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是脑室周围未成熟白质的缺血性病变,以形成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前体的受损和丢失为特征[1],是早产儿死亡和发生脑瘫、认知及视听障碍的主要原因.
-
脑白质病变的影像学评价
脑白质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本文对脑白质病变的不同层面的影像学表现及病变程度的评价综述如下.脑白质病变又称脑白质疏松,1987年由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首先提出[1], 指CT、MRI等所见的脑白质改变, 表现为脑室旁和(或)半卵圆中心的斑片或弥散状CT低密度、MRI-T2及Flair高信号改变.通常会伴随少量的腔梗死或微梗死病灶.这种影像学表现被称为"星云现象".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脑白质病变造成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血管因素引起的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发病率日益增高,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多见,它可以逐步损害智能,引起步态障碍、小便障碍、心境障碍甚至致残.
-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管理——对高血压治疗新策略的思考
纵观人类对高血压病认识的历史,我们走过了高血压的"无需治疗"时代,即1937年当时的美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和AHA的创始人之一Paul Dudley White提出:高血压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代偿机制,即使我们能够控制它,但我们不应该干预它.
-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随着产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早产儿尤其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显著提高,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存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约10%出现脑性瘫痪,25%~50%出现认知、行为缺陷或轻度运动障碍,而导致神经系统高发病率的原因主要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white matterinjury,WMI)有关,尤其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periventricular leucomalacia,PVL)[1].本文主要就早产儿WMI的病因、病理改变,尤其是影像学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改善预后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