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镇痛方法对开胸手术病人术后肺内分流及氧代谢的影响
胸科病人由于手术及疼痛等原因常导致术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表面物质丢失、小灶性肺不张等,引起肺内分流增加,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术后镇痛可明显减轻疼痛、改善病人肺功能、提高术后恢复期生活质量[1].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开胸手术病人自控镇痛(PCA)与肌肉注射镇痛法术后肺内分流和氧代谢的变化,探讨胸科手术后合适的镇痛方法.
-
预防胸部术后肺不张的护理对策
肺不张是胸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2005年1月~2006年2月收治开胸手术的患者共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小3岁,大79岁,术后由于肺泡表面物质被破坏而造成肺泡不能通气和灌注,而易出现肺不张.也因全麻后气管纤毛运动速率下降.
-
老年人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及相关因素
肺癌发病率的增加使高龄老人进行胸外科手术的病例逐渐增多,心律失常是老年人胸科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为了解老年人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可能的相关因素,笔者回顾性总结了58例肺叶切除病例,就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因素及防治进行分析.
-
剖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剖胸过程实质是“人工气胸”。剖胸后将引起“剖胸侧肺萎陷、反常呼吸、纵隔摆动、心输出量降低”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而且手术中侧卧位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较大,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因此,剖胸手术往往需要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正压通气给氧的方法来克服人工气胸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1]。剖胸手术后胸腔负压如何重建是施行剖胸手术首先应妥善解决的问题。可以说,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应用广泛的急救和护理技术,它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2]。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对剖胸手术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150例剖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胸科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经验。
-
短期无创正压通气用于老年胸科手术后呼吸支持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展,老年病人施行胸外科手术逐渐增加.老年病人在胸科手术后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特别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人.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内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后常用的治疗手段,现已被用于外科病人术后的呼吸支持.本文主要报道短期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病人胸科手术后呼吸支持的疗效.
-
诱发性排痰在胸科手术后的应用及效果
胸科手术后患者因麻醉、手术创伤及机械通气等原因,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由于患者不能很好地运行自主排痰方法,或因害怕疼痛不敢用力咳嗽而无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常规的电动吸引器负压吸痰往往只吸出大气道的痰液,且有不少副作用,如低氧血压、气管痉挛、气道粘膜受损、心律失常等,甚至危及生命的病例也有报道.而且此项操作属侵入性操作,会增加呼吸道的感染机会.因此,寻找有效排痰方法预防胸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一个课题.自2000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诱发性排痰,有效地预防了胸科手术后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出而致的肺部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
胸科手术后度冷丁持续泵入镇痛效果观察
胸科手术由于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术后病人疼痛较剧烈,常使病人不敢深呼吸和咳嗽,不但影响休息与睡眠,影响术后恢复,还常可导致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院从2000年开始使用度冷丁持续泵入,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镇痛泵在胸科手术后的应用(附25例报告)
由于胸廓的解剖生理结构,导致开胸术后产生剧烈的难以忍受的胸痛,并由此引起的畏痛、拒咳、呼吸浅快无力,造成肺不张、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报告开胸术后镇痛泵镇痛25例,并取得满意效果.
-
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胸科手术后的急性疼痛容易导致咳嗽无力、呼吸受限、分泌物潴留、肺不张、低氧血症、肺炎、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有时会发展为严重的慢性疼痛。创伤及疼痛也会引起全身应激反应,甚至多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身体机能和免疫力下降。因此,寻求更有效而副作用少的镇痛方式,对于胸科手术患者的早日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已有40余年,早期研究[1]显示镇痛效果好,特别是远期镇痛效果,而无神经瘤的发生。随着其他镇痛方式的改进以及新技术的应用,肋间神经冷冻术在冷冻温度和时间方面该如何选择,相比常用的镇痛方式有哪些优势,以及是否会增加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将详细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并结合临床实际,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术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前景。
-
胸科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胸科手术后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症候群,同时也是胸科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发生率,治疗上较为困难,患者病死率高,已逐渐引起胸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1989年1月至2004年1月15年间胸科手术后并发ARDS 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面罩鼓肺治疗术后肺不张
肺不张是胸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急性脓胸闭式引流或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后、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术后、肺叶切除术及食道癌术后、肺复张不满意,脓胸未完全消失或发生肺不张,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困难.为此,我们采用面罩鼓肺应用于以上手术后肺不张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共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5~68岁;急性脓胸6例;慢性脓胸4例;肺切除术及食道癌术后6例;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术后4例.方法:平卧位或侧卧位,在麻醉机面罩闭下嘱患者深呼吸,随患者深吸气同时将气体鼓入肺内,并在吸气末加压片刻,再转入呼气,气道压力达30~40cmH2O.我们对20例术后肺不张行面罩加压鼓肺,19例肺复张良好,1例急性脓胸无效,转行纤维板剥离术,术中证实肺表面存在较厚纤维板及脓胸,脓胸培养为金葡菌生长,术后配合鼓肺获得痊愈.
-
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曲马多在开胸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曲马多在开胸手术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开胸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术毕采用PCIA.A组PCIA配方为基础配方:舒芬太尼150 μg,托烷司琼15mg,加生理盐水至150mL;B组在基础配方上增加曲马多400 mg;C组在基础配方上增加氟比洛芬酯150 mg;D组在基础配方上增加氟比洛芬酯150mg、曲马多400mg.参数设定:背景剂量3 mL/h,患者自控镇痛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和记录术后第2、4、12、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患者满意度、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PCA泵的按压次数及实际有效次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皮肤瘙痒和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术后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组各时点VAS评分高于B、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各时点VAS评分均小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时点Ramsay评分小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有效及实际按压次数大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有效和实际按压次数小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满意度评分小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满意度评分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A组使用镇痛补救率为75%,B、C组为30%,D组无需镇痛补救.结论 舒芬太尼150 μg、氟比洛芬酯150mg、曲马多400 mg和托烷司琼15 mg加生理盐水至150mL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