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近年,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长期无病生存率(EFS)已达75%以上,基础与临床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儿科血液肿瘤工作者对影响小儿Au危险度因素、预后估价指标、个体化治疗等有了一定认识.
-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进展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为T系前体细胞恶性转化所致的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与B前体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precursor ALL,BCP-ALL)在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信号传导路径异常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为两组ALL总体预后不同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上制定治疗策略、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就儿童T-ALL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技术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染色体特征.结果患儿外周血或骨髓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分别为31%(9/29)、74.2%(23/31).所检测的18名急性白血病患儿的外周血SCE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 ,说明患儿的DNA受损,修复能力减低,为基因突变和癌基因激活引细胞癌变提供了条件. 因此应尽力减少不良因素对染色体的损伤作用,以降低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
-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及其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
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是1992年Kallioniemi创立的基于荧光标记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鉴定基因组DNA的获得、丢失和扩增,并且可以把这些遗传变异定位在正常的中期染色体上的一种技术[1],也称之为中期CGH (metaphase- CGH).主要特点是在一个实验中,用1张中期染色体涂片(metaphage spreads),就能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分析大的DNA 拷贝数的不平衡改变,检测和定位DNA序列拷贝数的获得和丢失,即基因剂量的变化而不需要分裂的细胞.在其创立初期主要应用于肿瘤基因组学的研究.
-
伊马替尼治疗儿童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伊马替尼治疗儿童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进口原研药伊马替尼(格列卫)和国产仿制药(昕维)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初次确诊35例CML-CP患儿,其中15例患儿为原研药组,20例患儿为仿制药组;评价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间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及安全性,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35例CML-CP患儿中治疗时间>3个月35例,>6个月31例,>12个月25例.治疗3个月时,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各有15例(100%)和16例(80%)患儿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x2=3.387,P=0.119);6个月时,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各有12例(80%)和10例(63%)患儿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x2=1.435,P=0.390);12个月时,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各有11例(92%)和10例(77%)患儿BCR-ABLIS≤0.1% (x2=1.009,P=0.593),各阶段治疗效果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的比例为20%(7例),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依次为恶心(8例,23%)、疼痛(8例,23%)、水肿(6例,17%)、呕吐(2例,6%)、发热(2例,6%)、乏力(1例,3%)、皮疹(1例,3%).不良反应易控制,无药物毒性相关性死亡.原研药组与仿制药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儿童CML-CP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产伊马替尼疗效与进口原研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1三体综合征的快速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
在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疾病中,21三体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我们将细胞遗传学与基因探针技术结合起来,利用21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采用细胞原位杂交的方法对21三体综合征进行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具有敏感性高、快速准确等优点。 对象 经本室细胞遗传学检定核型诊断的21三体综合征患儿10例;自愿人工流产者10例及产前诊断者1例(其第1胎子代为标准型 21三体综合征)。人工流产者收集妊娠6~10周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查核型均为正常;取1例产前诊断者第2胎子代妊娠11周的绒毛、妊娠22周的羊水及生后外周血,跟踪检测染色体核型。 方法 1.探针及标记:人 21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118D12(德国Adinolfi博士惠赠)定位于21号染色体末端(21q22.3),克隆至Cosmid 中。采用整个Cosmid以随机引物法标记地高辛(Dig-11-dUTP)[1]。 2. 所有检测对象取外周血、绒毛或羊水按本室常规方法分离及制备单个核细胞[1]。 3.细胞原位杂交及显色:标本经蛋白酶 K和RNase处理(其中每例标本取1片以DNaseI消化作为阴性对照)及变性后,滴加变性杂交液 60 μl,其中含Dig-DNA探针1~2 μg/ml。50℃杂交过夜。抗原抗体复合物显色反应及镜检均按已报道的方法进行[1]。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泼尼松试验敏感与不敏感者临床及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特征研究
泼尼松试验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预后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同,我们根据泼尼松试验结果,将我院2000年3月-2006年1月收治的133例ALL患儿分为泼尼松不敏感(PPR)和泼尼松敏感(PGR)两组,比较了二者的临床及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MIC)特征,为今后临床按危险度进行分层的治疗方案以及ALL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伴染色体异常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临床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符合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临床特征,并伴染色体异常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04例2001至2014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的符合NSAA临床特征且具有可分析的染色体核型结果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对治疗反应等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 304例符合NSAA临床特征患儿中有28例伴染色体核型异常,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7例(25.0%),7号染色体异常5例(17.9%),其他染色体异常16例(57.1%).伴有和不伴有染色体异常患儿在治疗反应率[40.9%(9/22)比58.6%(119/203),x2=2.539,P=0.111]、脱离血制品输注率[54.5% (6/11)比65.0%(39/60),x2=6.455,P=0.086]、5年无进展生存率(49.2%比70.8%,x2=0.849,P=0.357)及5年累积生存率(79.1%比92.8%,x2=0.330,P=0.55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有与不伴有染色体异常的患儿疾病进展率[41.7% (10/24)比22.3% (48/215),x2=4.394,P=0.04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生率[20.8%(5/24)比0.9%(2/215),x2=30.082,P=0.000]、5年累积AML或MDS发生率(33.4%比0.8%,x2=17.798,P=0.000)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符合NSAA临床特征患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9.2%,伴染色体异常的患儿与不伴染色体异常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相似,但伴有染色体异常的患儿较不伴染色体异常患儿预后差,更容易进展为MDS或AML.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学分型和调控网络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学分型和调控网络( Gene expression-based classification and regulatory networks of pediatric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一文发表在Blood杂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合理规范治疗依赖于精确的诊断分型,本研究报道了用Affymetrix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儿童ALL的基因学诊断分型研究.首先利用国外已发表的535例儿童ALL芯片数据,用基于递归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筛选法(SVM-RFE)对此数据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筛选出62个与临床亚型密切相关的标志基因,用此构建的分类模型能准确将儿童ALL分成6个亚型即BCR-ABL、Hyperdiploid>50、TEL-AML1、E2A-PBX1、MLL和T-ALL,分类效果与常规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即MICM的分类符合率达97.6%.
-
部分性葡萄胎临床特点探讨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葡萄胎,根据病理及细胞遗传学性质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和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两种.CHM为没有胚胎的异常妊娠,胎盘绒毛全部变成大小不等的水泡状物,滋养层细胞增生,血管消失,而PHM胎盘绒毛部分变化,部分绒毛水肿可见绒毛正常形态,有的可见胎儿及胎儿附属物,一些滋养细胞增生,病变局限.从细胞遗传学区分PHM 90%以上核型为三倍体,其中23条染色体为母源性,另46条染色体为父源性,导致69xxx或69xxy的核型;CHM为二倍体,染色体均为父源性,由于空卵单精子受精,没有母源性染色体,随后染色体复制其为二倍体.近年随着诊断技术提高,PHM发展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报道增多,对PHM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对其发病、恶变及临床特点方面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
细胞遗传学和间期FISH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细胞遗传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临床和(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淋巴瘤或不能除外淋巴瘤病例的价值.方法 同时采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检查和间期FISH技术方法,对223例直径≥1.5 cm淋巴结的手术活检标本进行系统性研究.FISH探针采用直接荧光标记的IGH LSI(R)双色分开探针.结果 2例患者的取材因坏死成分较多无法诊断.221例患者的病理诊断中,霍奇金淋巴瘤(HL)44例(19.9%),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62例(73.3%),其他恶性病变4例(1.8%),良性病变11例(5.0%).间期FISH结果显示,HL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异常的发生率为13.6%(6/44),NHL为51.2%(83/162),良性病变为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胞遗传学和间期FISH联合检查时,HL和NHL的检出率分别提高到15.9%和77.8%,其中有3例为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不能定性者.结论 间期FISH是检测IGH基因异常的快速和敏感的手段.细胞遗传学和间期FISH检测是淋巴瘤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
滤泡性淋巴瘤的细胞遗传学改变
目的 探讨中国人滤泡性淋巴瘤(FL)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方法 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57例来自中国上海地区的FL患者的染色体改变情况,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14;18)和Bcl-6、IgH基因重排情况.结果 57例FL中,常见的断裂点(发生频率≥10%)分别为14q32(68.4%)、18q21 (38.6%)、3q27 (21.1%)、1q10( 15.8%)和lq21( 12.3%),有19例(33.3%)FL存在t( 14;18).18q21断裂点和t(14;18)在1~2级FL中的发生频率较高(57.6%和54.5%),而在3级FL中较低(12.5%和4.2%,P<0.05);而3q27/Bcl-6则主要发生在3级FL (37.5%)中,较少发生在1~2级FL(9.1%,P<0.05)中.在染色体数目改变上,发生频率≥10%的染色体的获得或缺失有X+(21.1%)、1q+(35.1%)、5+(10.5%)、6p+(12.3%)、7+(22.8%)、12q+(10.1%)、18q+(17.5%)、1p -( 14.0%)、6q -( 14.0%)和14q32 -( 15.8%).1~2级FL中18q+的发生频率高于FL3级(P<0.05).t(14;18)- FL中14q32 -的发生频率高于t(14;18)+ FL(P<0.05).结论 中国上海地区FL在细胞遗传学改变上主要为t(14;18)明显偏低以及1q+发生频率较高,且在3级FL中更加显著.
-
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及遗传学变化
目的观察四硫化四砷(TATS)治疗初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骨髓短期培养法、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形态学技术,对13例初治及7例复发AP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8例患者的骨髓APL细胞中均出现分化现象.20例患者中,19例在TATS治疗过程中t(15;17)阳性细胞呈逐渐下降,与形态学APL细胞百分比的下降具有相关性(r值范围0.729 8~0.998 9).19例具有t(15;17)染色体易位的患者治疗后均达血液学完全缓解(CR),16例达细胞遗传学CR,1例具有t(11;17)易位的患者未达血液学CR.结论TATS对初治及复发APL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单药TATS治疗初治及复发APL患者可达到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应用FISH技术监测t(15;17)阳性细胞可以客观反映APL细胞变化规律.
-
成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双表型白血病(BA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63例BAL患者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类型,运用一组系列相关单抗和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同时采用反转热变性姬姆萨 (RH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运用针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二者兼顾的方案治疗.结果BAL患者的临床表现与AML和ALL患者差异无显著性.形态学上AML以M5、M1、M2亚型, ALL以L2、L1亚型居多.免疫分型显示,BAL患者中以髓系与B系抗原共表达为主,另外 ,CD34在BAL中高表达,提示BAL可能起源于较早期的造血干或(和)祖细胞.核型分析显示,BAL中Ph染色体较多见,占25.5%(13/51).BAL患者对治疗反应差,生存期较短.结论 BA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和预后特征.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染色体异常与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6例CLL患者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CLL组合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分析染色体异常与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发现异常核型26例(46.4%),核型正常组中位总生存(OS)期(>31.9个月)与异常组(24.0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P<0.05)。FISH检测发现基因异常38例(67.9%),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染色体检测组(χ2=9.874,P<0.01),其中RB1异常检出率为33.9%(19/56),D13S25为46.4%(26/56),ATM为16.1%(9/56),p53为12.5%(7/56);累及1种基因异常21例,2种12例,3种4例,4种1例。按Rai改良分期标准,累及基因异常种类在低中危和高危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7,P<0.05)。 D13S25、RB1正常与异常者的中位OS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ATM异常者的中位OS期均短于正常者(P<0.05)。累及4种基因异常者的中位OS期短于基因正常和累及1、2、3种异常者。按Rai分期标准,低中危组OS率高于高危组(χ2=10.61,P<0.05);按Binet分期,C期OS率低于B期(χ2=6.60,P<0.05)。结论相同危险度CLL患者预后存在很强的异质性,细胞遗传学改变和生物学指标是CLL重要的预后预测因素。
-
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早期效果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1年内不同阶段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反应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1月初诊的50例 CML-CP 患者资料,患者均口服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于服药后第3、6、9、12个月分别行细胞遗传学、bcr-abl 转录水平及安全性检测。结果50例患者中46例坚持口服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并随访达1年。治疗3个月时,52.0%(26/50)的患者达到完全血液学反应(CHR),至少达到次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和 bcr-ablIS≤1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4.0%(42/50)和42.0%(21/50)。治疗6个月时,至少达到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CyR)和 bcr-ablIS≤1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3.5%(36/49)和59.2%(29/49)。治疗12个月时,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bcr-ablIS≤1%和 bcr-ablIS≤0.1%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0.9%(28/46)、63.1%(29/46)和45.7%(21/46)。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4%(17/50)、40%(20/50)和30%(15/50),无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依次为水肿[84%(42/50)]、恶心[46%(40/50)]、肌肉酸痛[20%(10/50)]、皮疹[16%(8/50)]、肝损害[8%(4/50)]。结论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初诊 CML-CP 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好,是 CML-CP 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
脑胶质瘤分子遗传学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脑胶质瘤浸袭性生长和高血管生成活性等生物学特性十分突出.既往人们更多地注意胶质瘤的组织学类型和临床表现,而更为细致的鉴别诊断往往未能引起病理学和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实际上,仅从临床症状、体征、影像表现和组织学形态常常还难以准确预测胶质瘤演进和生物学特性(包括预后)以及选择佳的治疗方案.近十年来,胶质瘤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发现了该类肿瘤更多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特点及其在诊断、分类、预后判断和治疗学上的意义[1,2].本文以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源性肿瘤为例,简述胶质瘤分子遗传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40 中耳胆脂瘤成因的基础研究进展
中耳胆脂瘤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十分明确,本文就中耳胆脂瘤溶骨机制、胆脂瘤上皮的增殖与凋亡及其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内耳科学》书讯
《内耳科学》耗时5年由丁大连、蒋涛等撰写,近80万字和300多幅图片,共29个章,以内耳研究为中心,融会贯通了众多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知识,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组织化学、神经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物理学,物理学、心理学、药理学、毒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除了介绍内耳基础解刨生理和形态学研究方法外,该书还专门介绍内耳组织体外培养方法、内耳胚胎发育、前庭生理及其研究方法、中枢听觉生理、内耳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研究、顺铂耳毒性和卡铂耳毒性研究、奥沙利铂耳毒性研究、、袢利尿剂引起的听觉损害、海仁酸及其耳毒性、百草枯的耳毒性作用和二甲亚砜的内耳损害等,是目前国内耳科学领域比较全面的专著之一。《内耳科学》因其翔实的研究资料和丰富的成果,令人耳目一新,美国著名耳科学家美国布法罗大学听觉耳聋研究中心主任沙尔维教授对该书评价“内耳细胞死亡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介绍了许多与研究细胞凋亡或者细胞坏死的生物学基础有关的实用研究方法,并为解释老年性耳聋、噪音性耳聋、以及药物性耳聋所发生的内耳细胞死亡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
葡萄膜黑色素瘤致病基因突变及其细胞遗传学进展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近年的研究证明,一些分子途径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进展有关。其中GNAQ基因、GNA11基因、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以及微小RNA(miR-34a)都通过调节特定的分子途径影响肿瘤的进展,靶向分子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大多数脉络膜和睫状体黑色素瘤都存在特征性的1、3、6和8号染色体的改变,其检测有助于病情的随访以及预后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