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중국건강심리학잡지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奥拉西坦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比较奥拉西坦合并奥氮平组和单用奥氮平组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变化.结果 ①治疗后合并用药组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 (t=2.163,P=0.027)和威斯康辛片卡分类测验(WCST)完成分类数(t=2.321,P=0.015)得分高于奥氮平组,错误应答数(t=-3.546,P=0.004)得分低于奥氮平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②相关分析显示:疗效与PSP(r=0.41)、分类完成数(r=0.32)呈正相关,与错误应答数(r=-0.27)呈负相关(P<0.05).结论 奥拉西坦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存在关联.
-
系统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系统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系统康复训练的模式对康复者之家的35名患者进行了3个月的康复训练,并对康复训练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研究系统康复训练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结果 ①采用两均数的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系统康复训练对患者物质生活总分有显著影响(t=5.69,P<0.05),干预前为(51.18±5.22),而干预后为(54.21±6.08),在分项中仅对社区服务一项有显著影响(t=5.87,P<0.05),干预前得分为(11.25±1.61),干预后为(13.38±1.59);②对患者躯体功能总分及4项分项得分均有显著影响(P<0.05);③对患者心理功能总分及4项分项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④对患者社会功能总分及4项分项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系统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运用.
-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社区不同类型抑郁症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抑郁症有效方法并观察抑郁症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被试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从入组开始即给予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并根据病情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连续观察7个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即药物治疗十运动疗法+“叙事式”愉悦因子输入疗法.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时进行评定.以患者治疗前后减分率为依据制定疗效标准,总有效率包括治愈、显著好转及好转.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5个月、7个月不同观察时段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9.248,17.585,10.210,18.901;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整体疗效也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8%,差异显著(P<0.01).结论 采用药物口服、运动和愉悦因子输入之综合疗法对社区不同类型抑郁症治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身症状与自动思维
目的 探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动思维特点及其与心身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动思维问卷及心身症状评定量表对152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分结果与常模比较,除躯体化、人际敏感及敌对因子与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余因子均有显著差异(t=2.145~7.852;P<0.05);SCL— 90因子得分轻度异常与明显异常者检验结果显示: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t=-6.361~-11.603;P<0.001);②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得分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男女被试自动思维得分无统计学差异;③自动思维30个条目与SCL— 90总分存在显著相关性(r=0.226~0.723,P<0.01);④以心身症状总分为因变量,自动思维条目(N1—N30)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依次进入方程的是:“为什么我总不能成功;我让人失望;不可能干好;有些东西必须改变;我肯定有问题;我无法坚持下去;我觉得孤立无援;我不好”;⑤自动思维与SCL— 90总分及各因子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自动思维总分对各因子及总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身症状,自动思维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心身症状具有重要预测作用.
-
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并与单独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分别在治疗1、2、4、6、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间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4、6、8周有显著差异性(t=2.67,2.75,2.15;P<0.01).两组间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不明显.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于单独采用盐酸帕罗西汀,且耐受性好.
-
装扮游戏对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水平的干预
目的 研究提高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西安市32名中度智障儿童,分为语言干预组、装扮游戏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愿望任务、知识任务、信念任务、情绪任务、意外内容任务、意外地点任务等对心理理论能力进行前测,对干预组分别使用语言训练和装扮游戏训练进行干预.结果 装扮游戏组前后测成绩差异显著(t=-7.842,P<0.05);语言干预组前后测成绩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前后测成绩差异不显著.结论 ①装扮游戏训练比言语训练更适合于提高中度智障儿童心理理论能力;②心理理论能力是一种整体能力,装扮游戏训练能够全面提高智障儿童心理理论能力.
-
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脂血症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脂血症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 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同时伴高脂血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其中高甘油三脂血症组(研究组A)31例,高胆固醇血症组(研究组B)37例.选择68例无血脂异常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比较P300潜伏期、波幅及反应时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A、B与对照组比较,PZ点潜伏期均延长(P<0.05或P<0.01)、PZ点波幅均降低(P<0.05或P<0.01)、反应时间均延长(P<0.05或P<0.01);研究组A、B之间PZ点潜伏期、波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A反应时间比研究组B延长(P<0.01).结论 高脂血症进一步加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
-
情感稳定剂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一高剂量使用氯氮平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合用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和碳酸锂后是否有效.方法 90例口服氯氮平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即分为3组,在氯氮平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合用丙戊酸钠、碳酸锂和安慰剂治疗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12周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 丙戊酸钠组、碳酸锂组和安慰剂组患者在第12周末PANSS的总分、阳性、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分比合用药物前减低≥30%者分别为(13,11,4)例,(16,18,6)例,(3,3,1)例,(14,17,7)例.经方差分析发现:丙戊酸钠组、碳酸锂组与安慰剂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分的治疗后得分有显著性差异(45.9±8.3,53.3±9.4,72.0±7.8,P<0.05;8.8±4.8,15.8±9.7,20.9±9.6,P<0.05;25.3±9.7,22.5±11.2,40.4±8.8,P<0.05).TESS总分比较,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 单一使用氯氮平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用心境稳定剂后有一定疗效.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心理特质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心理特质因素及相关性.方法 选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2)附加量表中的部分心理特质量表,对32例处于恢复期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与常模比较并进行相互间相关分析.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量表、病态人格量表得分高于常模(t=12.41,4.085;P<0.01),相关分析显示,精神质与病态人格、偏执与忍耐具有显著性意义的正相关(r=0.481,0.528;P<0.01),神经质与偏执和忍耐、精神质与偏执和忍耐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负相关(r=-0.392,-0.511/-0.642,-0.558;P<0.05、0.01).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精神质—病态人格和偏执两种相异的心理特质基础.
-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点探测任务下的事件相关电位
目的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点探测任务下的事件相关电位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3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试验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并行事件相关电位检测.结果 两组在SAS、SDS分值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平均反应时的组间水平主效应显著(F=8.749,P=0.006);探测点与情绪图片位置的一致性主效应显著(F=16.896,P=0.000);试验组N2、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AS、SDS分值与N2、P3波潜伏期显著正相关,与波幅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试验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较对照组严重,其点探测任务下的事件相关电位有波潜伏期、波幅方面的变异特点.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2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1例),氟西汀组(31例),治疗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对GAD均有显著疗效,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2=0.198,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氟西汀组(x2=4.993,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GAD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抑郁状态的调查及综合干预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并分析综合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对169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进行评分,并对入选实验组的患者予以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自评量表分值.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发生率为37.9%(64/169).综合干预后实验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改善(t=2.37,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抑郁状态很常见,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明显改善其抑郁心理.
-
高血压患者共病负性情绪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对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日常生活能力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高血压共病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联合抗抑郁剂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同时监测血压.结果 研究组HAMD、HAMA、ADL评分治疗2周即有下降(tHD=2,01,tHA=1.94,tAD=2.14;P<0.05),6周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HD=3.24,tHA=4.26,tAD=2.86;P<0.01),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HD=218.63,tHA=11.55,tAD=5.13;P<0.01);6周末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舒=2.94,3.25,t收=3.89,4.14;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t=2.56,3.51;P<0.01).结论 抗抑郁剂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控制高血压指数.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妇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 通过对松江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妇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为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上海市松江区15个街道(镇)的120名孕妇进行测查.结果 ①孕妇在产前抑郁发生率为28%,焦虑发生率为18%;②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孕妇在焦虑、抑郁以及社会支持得分上呈显著差异;③孕妇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252,-0.234,-0.210,-0.270,-0.313;P<0.05).结论 基层就诊的妊娠妇女心理问题发生率高.
-
重大飞行事故后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严重飞行事故后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积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重大飞行事故后264名官兵进行评定,其中飞行员141名、机务人员123名,分别与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①飞行员组除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分外(t=1.33,0.75,0.65;P>0.01),其他各因子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4.48,4.57,8.84,3.57,4.41,P<0.01;t=2.04,P<0.05);②机务组除躯体化、敌对和精神病性外(t=0.97,0.41,1.64;P>0.01),其他各因子与中国军人常模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6.19,2.66,6.56,8.54,7.44,2.83;P<0.01);③直接参与救援组和未参与救援组SCL— 90总分差异显著,两组间除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精神病性外(t=1.89,1.65,0.95,1.43;P>0.01),其余因子组间均有显著差异(t=2.72,3.54,5.21,4.60,4.76;P<0.01).结论 事故对飞行员、机务人员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事故后应对相关人群及时进行系统心理危机干预;同时,应重视对参与救援官兵的危机管理,以减少危机事件对救援官兵的心理影响.
-
河南省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现状,探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向.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郑州、洛阳、开封、许昌、焦作、周口、南阳、信阳等地的中学教师施测,运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398名有效被试中,男性中学教师SCL— 90得分略高于女性教师但无显著性差异(t=1.154,P>0.05);②农村中学教师SCL— 90得分显著高于城镇教师(t=3.017,P<0.01);③班主任教师SCL— 90得分略高于非班主任教师但无显著性差异(t=1.733,P>0.05);④初中教师SCL— 90得分显著高于高中教师(t=2.449,P<0.05);⑤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t=7.562,P<0.001).结论 河南省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差,尤其是初中教师、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
护士情绪劳动及生活满意度与情绪衰竭的关系
目的 探讨护士人员的情绪劳动、生活满意度和情绪衰竭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情绪劳动、情绪衰竭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①护士在情绪劳动中经常使用深层动作(3.58±0.63)和自然表现策略(3.57±0.69);②表层动作(β=-0.24,P<0.001)和自然表现(β=0.18,P<0.05)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显著;③情绪衰竭在自然表现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护士的情绪劳动可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也可通过情绪衰竭来影响生活满意度.
-
军队基层卫生工作者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现象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军队基层卫生工作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领悟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某个培训班71名来自全军16个基层单位的卫生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 军队基层卫生工作者PSSS高于理论均值(t=12.435,P<0.01),SAD低于理论均值(t=-7.839,P<0.01);来自农村的基层卫生工作者社交回避及苦恼水平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工作者(t=2.593,P<0.05);高领悟社会支持组SAD总分及回避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低领悟社会支持组(t=2.174,P<0.05);PSSS总分及家庭外支持因子与SAD及各因子呈负相关(P<0.01).结论 军队基层卫生工作者领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社交回避及苦恼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基层卫生工作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受城乡来源影响,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个体因素.
-
高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
目的 构建高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方法 在文献分析法和行为事件访谈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理论构想,编制了《高校教师能力素质问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信度和效度.结果 因子分析(KMO=0.865;P<0.000)和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拟合度良好(CFI=0.916;TLI=0.903;RMSEA =0.051);信度(α=0.924)、效度(CVR=0.833)良好.结论 构建的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包括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人事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4个维度,可作为选拔培养高校教师的参考.
-
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调查
目的 探讨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并分析原因.方法 采用前期研究所编制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调查问卷》对3所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科研压力、教学压力、学生压力和人际压力;②在科研压力维度上,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4.147,P<0.01);③不同职称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压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4.119,P<0.01).结论 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总体压力处于中度压力水平,科研压力相对较大.
-
北京市部队三甲医院护士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评价北京市部队医院护士的社会支持情况,探讨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方法 采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北京市三甲部队医院的1266名护士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部分医院护士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分值平均为(36.73±6.98)分、(8.10±2.68)分、(20.46±4.53)分、(8.17±1.76)分;②部队医院护士的SSRS评分显著高于我国常模(t=11.044,P<0.001);③低水平支持度的10人(0.8%),中等水平支持度的1060人(83.7%),高水平支持度的196人(15.5%);④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社会支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健康状况、工作性质(t=9.040,2.947,4.675,-2.146;P<0.001,0.01,0.001,0.05),决定系数R2为0.203,可解释总变异量的20.3%.结论 部队医院护士的社会支持状况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应特别关注未婚、离异、工作时间短、合同制和健康状况差的护士群体.
-
综合性三级医院男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男护士工作满意度水平,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男护士工作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10家三级医院的190名男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男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131.4±17.7)分,各维度中收入的满意度评分低,实际值为(13.39±4.50)分,指标值为0.446;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男护士满意度评分有显著差异(F=3.870,P<0.05).结论 男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较低,不满意方面集中在收入,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是提高男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关键.
-
农村教师人际信任、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
目的 探讨农村教师人际信任、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际信任度量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对芜湖市无为县117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①农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偏低;②不同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和婚姻状况的农村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没有显著差异;③人际信任度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r=-0.302,-0.262;P<0.01),总体教学效能感与情感平衡有显著相关(r=-0.197,P<0.05);④人际信任和总体效能感能部分预测农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F=11.516,4.629;P<0.001,0.01;R2=0.091,0.039).结论 农村教师主观幸福感为中等偏下水平,有半数以上的教师体验着不幸福.
-
应征青年入伍前后性格测验差异性
目的 探讨应征青年不同检测环境下采用征兵心理检测系统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入伍后心理检测标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全国征兵心理检测软件,对384名被试进行不同检测环境下的性格测验,前次检测在武装部进行,后次检测在入伍后4w进行,对两次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次检测结果的机检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性格测验Net(44.37±8.80,46.04±7.06)、Set(44.46±8.05,47.04±8.69)因子后测显著高于前测(t=-3.58,-4.69;P<0.01)Dit(46.08±7.23,44.85±8.72,)、Ant(49.58±9.07,48.28±9.66)因子后测显著低于前测(t=2.52,2.06;P<0.05);环境与文化间不存在交互作用;高文化组在Net、Dit和Ant上存在显著差异(t=5.16,1.67,-2.63;P<0.05),低文化组在Set、Dit和Ant上存在显著差异(t=4.57,2.06,-4.12;P<0.05).结论 征兵心理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稳定性;建议制定入伍后心理检测标准时要考虑环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
医护人员睡眠质量与职业倦怠和应对方式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的状况,探讨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职业倦怠问卷(MBI—G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55名医院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医护人员睡眠质量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医生与护士睡眠质量比较也未见显著性差异;②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倦怠总分存在差异(t=2.49,P<0.01),医生总体职业倦怠水平高于护士.医生的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因子均高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1;t=2.01,P<0.05);③医生积极应对因子低于护士,消极应对因子高于护士,差异有显著性(t=3.30,P<0.01;t=2.45,P<0.05);④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43,P<0.01);主观睡眠质量因子、睡眠时间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与情绪衰竭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r=0.260,0.218,0.568;P<0.01).而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的总体状况较好,医生的职业倦怠比护士更严重.与护士相比,医生更多的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并且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与职业倦怠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应对方式相关性不明显.
-
税务人员工作倦怠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税务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心理资本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及心理资本问卷对全国多地的税务人员进行抽样测评.结果 ①税务人员工作倦怠(MBI—GS中文版)的临界值为情绪衰竭>11、玩世不恭>10、成就感低落>16;②总体上看,有61.18%的税务人员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工作倦怠;③工作倦怠各因子与心理资本及其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478~-0.314,P<0.01);④希望及乐观能显著地预测工作倦怠的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因子(t=-5.417~-2.136,P<0.05),自我效能及乐观能显著地预测工作倦怠的成就感低落因子(t=-2.912~-2.074,P<0.05).结论 税务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不容忽视,采取有效方式提高税务人员的心理资本水平能降低其工作倦怠感.
-
空中乘务员人格结构模型因素初探
目的 了解空中乘务员的个性特点,探讨适合空中乘务员自身个性特征的人格结构模型,为选拔合格(优秀)的空中乘务员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 应用DXC—6型多项群体心理测评仪播放指导语,呈现题目,并记录被试作答的答案.结果 空中乘务员16PF原始分与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初级因子有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t=8.45,5.22,-4.32,8.32,-6.25,9.81,6.57,-6.64,-8.29;P<0.05或0.01);男女乘务员在乐群性、有恒性、敏感性(t=-3.55,2.18,-2.62;P<0.05)3个因子原始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公因子8个,其特征值分别为(4.150,1.987,1.646,1.293,1.222,0.994,0.792,0.728).结论 空中乘务员具备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并且存在性别差异,适合空中乘务员个性特征的人格结构模型为八因素模型.
-
实现手段对生命—经济决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实现手段对生命—经济决策的影响.方法 使用海难决策问题,以正\负框架×生命\财产形式×挽救\放弃方式进行描述.481名被试被随机分为8组,分别完成一道决策问题.结果 框架、实现手段、问题形式主效应显著(x2=17.979,29.707,39.723;P<0.01),正性框架、挽救型实现手段和经济问题形式下,人们更倾向保守方案,而负性框架、放弃型实现手段和生命问题,人们更倾向冒险方案;生命问题中,放弃型实现方式有违伦理道德,无论正性框架还是负性框架,人们都会选择冒险方案.结论 框架描述(正性—负性)、实现手段(挽救—放弃)与问题形式(生命—财产)均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
军队特勤人员心理健康与临床中医体质关系
目的 研究军队特勤人员的心理健康及与中医体质之间关系.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129名军队特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中医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分析表明,中医体质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关系,心理健康8个因素与平和质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5以上(r>0.5,P<0.05),8个因素与阴虚质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5以上(r>0.5,P<0.05),9个因素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5以上(r>0.5,P<0.05).具有10年以上特勤工作的人员和10年以下人员在心理健康的所有方面和总体上t检验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t=0.04~0.64,P>0.05).结论 军队特勤人员中医体质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关系,工作年限对特勤人员的心理健康无影响.
-
解释水平视角下的自己—他人沉没成本效应差异
目的 探讨面对金钱和时间成本沉没时,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建议的决策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使用自编决策问题,分别采用2(时间成本\金钱成本)×2(自我决策\他人建议)进行描述,采用被试间设计,429名被试按照性别比例随机分为4组.每一名被试回答1道决策问题,统计每一问题下被试选择继续投入和终止投入的人数,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 不同解释水平对沉没成本效应影响显著(x2=7.35,P<0.01),被试自我决策与为他人提建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在面临金钱成本沉没和时间成本沉没时均出现了显著的沉没成本效应(x2=62.88,x2=57.31;P<0.01;);在面临金钱成本沉没时,自我决策与为他人建议之间差异显著(x2=8.07,P<0.01),自我决策更易出现沉没成本效应;在面临时间成本沉没时,自我决策与为他人建议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x2=1.01,P>0.05).结论 不同解释水平对金钱和时间的沉没成本效应有不同影响.
-
硕士研究生专业满意度的现状及其个体差异
目的 探讨硕士研究生专业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结果 ①对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满意的人数占44.5%,不满意的占55.5%;②硕士研究生专业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x2=15.829,P<0.001;x2=9.326,P<0.01;x2=9.376,P<0.01;x2=62.495,P<0.001).结论 多数硕士研究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硕士研究生专业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
大学生金钱态度与理财认知现状及特点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金钱态度和理财认知现状及特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及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金钱态度量表(MAS)、理财认知问卷对2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被试在金钱态度的权力—名望维度得分高,男女生、城市与农村大学生在权利—名望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t=-2.832,P<0.01;t=-2.175,P<0.05);理财知识答对率低于40%,男女大学生在一般理财知识和整体的理财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2.44,-2.280;P<0.05),是否接受过理财知识的大学生在投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31,P<0.05).结论 大学生普遍视金钱为成功象征,容易用金钱来影响他人;使用金钱不太谨慎,缺乏财务规划;理财知识欠缺.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3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处于中上水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年级有显著性差异(F=4.53,P<0.001);②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父母职业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显著影响;③文科生在评估调整层面上显著优于理科生(t=2.67,P<0.05);④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总体水平(t=2.07,P<0.05)和生涯行动层面(t=2.98,P<0.05)显著高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个体;⑤接受过生涯辅导的大学生在生涯行动上显著优于未接受过生涯辅导的大学生(t=2.30,P<0.05);⑥农村大学生的生涯行动显著优于城镇大学生(t=2.18,P<0.05);⑦有过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的生涯探索显著高于未参加过实践的大学生(t=2.13,P<0.05).结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水平良好,且受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
提升女性重刑犯复原力的团体干预
目的 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女性重刑犯复原力水平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40名女性重刑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进行为期8次的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复原力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运用描述统计和t检验.结果 复原力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实验组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追踪测查存在显著差异(t=-8.33,-7.82,-5.84,-4.47;P<0.001);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7.90,7.03,4.88,3.87;P<0.001).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升女性重刑犯复原力水平.
-
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长时间静脉输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长时间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长时间静脉输液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长时间静脉输液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长时间静脉输液后,对照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输液前(t=6.622,9.336;P<0.001);试验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213,-7.901;P<0.001).结论 实施充分的心理护理可改善老年患长时间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
-
社区人群抑郁障碍早期心理干预效果随访
目的 探索心理教育时社区抑郁障碍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近期效果.方法 干预对象为社区抑郁障碍患者12例及阈下抑郁者40例.干预形式包括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及讲座形式,内容包括抑郁障碍知识及认知行为治疗取向的心理教育.结果 干预后抑郁障碍知晓率显著提高,熟悉率由7.5%升至30.5%(x2=11.80,P=0.00).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应对方式消极应对分均显著降低(t=2.01,P=0.05;t=2.28,P=0.03).女性汉密尔顿抑郁(HAMD)、汉密尔顿焦虑(HAMA)减分值均显著高于男性(P分别为0.01、0.00),内向者HAMD减分值亦显著低于性格外向及一般者(F=3.38,P=0.04),女性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消极应对分减分值亦显著高于男性(F=9.77,P=0.00).年龄与HAMD减分值呈显著负相关(r=-0.27,P=0.05).干预1年后随访,HAMD、HAMA总分均显著低于基线(t=3.82,2.97;P<0.01).结论 心理教育能提高社区抑郁症患者及高危人群抑郁症知晓率,改善抑郁症状及应对方式,女性改善较佳.
-
综合干预对社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应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干预疗法对社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均在入院治疗的当日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口服,同时实施心理干预、技能训练、健康教育、职业训练、中途宿舍入住活动、家庭干预等综合疗法,个性化的组合治疗.患者连续综合治疗的时间均为半年,并于治疗前后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阴性症状量表(SAPS)、阳性症状量表(SANS)及Morningside康复量表(MRSS),对综合干预前后整体的病情转归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综合干预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以及病情的康复评定分数显著降低,干预前后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综合干预疗法,对社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身心及社会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的修订
目的 旨在修订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量表.方法 分别抽取140名和295名大学生进行初测和再测.结果①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包含娱乐延迟和兴趣延迟两个维度;②量表的α系数和分半信度在0.712~0.828之间;③量表2个维度可解释总方差的41.98%,各维度因子载荷在0.525~0.728之间,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 修订的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的测量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验证.
-
大学生浪漫关系类型认知问卷的编制
目的 编制一份测量我国大学生对浪漫关系类型认知的问卷.方法 在查阅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n=232)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348)形成大学生浪漫关系类型认知问卷.结果 探索因素分析表明该问卷包括利他型、互助型、婚姻型和快餐型4个维度,可解释总变异的58.16%;验证性因素结果显示各项拟合指数较好;各维度信度系数α在0.74~0.79之间.结论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对大学生浪漫关系类型认知的测量.
-
大学生求职简历各要素与人格等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学生求职简历内容、风格特点与其人格、工作投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简历进行维度、要素的划分和多级编码,实现简历信息的量化,并将简历各要素与人格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简历各要素与人格等因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内容方面的要素,如“简历名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258,P<0.01);“技能自我评定”与外向性呈负相关(r=-0.194,P<0.05);“兴趣数量”和经验开放性呈正相关(r=0.202,P<0.05).风格方面的要素,如“名称字体”与奉献呈负相关(r=-0.198,P<0.05);“内容侧重点”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281,P<0.05).语段方面的要素,如“自评篇幅”和经验开放性及活力均呈正相关(r=0.200,0.192;P<0.05).结论 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简历分析,可挖掘深层信息,提高人才招聘的效率.
-
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哈尔滨工业大学某年级大学生400名,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Ⅱ—CV)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①经方差分析,亲密度与是否抑郁之间有显著相关(F=11.560,P<0.001),适应性与是否抑郁之间有显著相关(F=6.258,P<0.001);②经回归分析,抑郁与亲密度之间呈负相关(r=-0.329,t=-6.766),抑郁与适应性之间呈负相关(r=-0.206,t=-4.921).结论 抑郁情绪与家庭亲密性和适应性的相关均有显著性,且抑郁情绪越严重,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越差.
-
民航飞行学员与大学生基本认知能力的比较
目的 考察高校在读大学生与飞行学员在基本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从而发现飞行学员应具备的认知能力特点,为民航飞行员的选拔及飞行能力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针对民航飞行员编制的9项基本认知能力测验对56名飞行学员和57名在读本科大学生进行分批次的测评.结果 在方向推理(t=3.79,P=0.000)、空间旋转(t=7.89,P=0.000)、视觉干扰(t=4.19,P=0.000)、视觉记忆(t=7.01,P=0.000)、视觉搜索(t=3.06,P=0.003)、数字光点数相加(t=2.99,P=0.003)、仪表理解(t=5.90,P=0.000)等7个测验上,飞行学员成绩均优于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词语理解与工作执行(t=0.31,P=0.758)、计算能力(t=-1.15,P=0.253)2个测验上,飞行学员和大学生成绩差异不显著.结论 飞行学员的基本认知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表现为方向、方位的空间推理能力,三维空间想象力,注意的分配和稳定性,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字母、颜色搜索的速度和准确性,仪表的理解力等方面显著地优于大学生;在言语理解和计算能力上与大学生的水平相当.
-
新时期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与焦虑状况
目的 了解新时期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焦虑状况,为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2所高校的2011级386名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在入学2个月后进行现场测试,分别用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社交焦虑量表(IAS)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从很强、良好、一般、较差到很差的频数分布分别为16(4.1%)、24(6.2%)、92(23.8%)、150(38.9%)、104(26.9%);②男生的社交焦虑得分高于女生(t=2.77,P<0.05);对专业较满意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分高于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t=3.03,P<0.01);家庭气氛和谐学生的心理适应得分高于家庭不和谐的学生(t=3.14,P<0.01),而3个焦虑量表的得分均低于不和谐的学生;曾被群体排斥过的学生其心理适应能力显著低于其他学生(t =-2.90,P<0.01),而社交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则显著高于其他学生(t=2.86,4.22,P<0.01,0.001);③心理适应与社交焦虑、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为负相关,而社交焦虑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正相关(|r| =0.42~0.71;P均<0.01).回归分析表明特质焦虑、社交焦虑对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有较强的预测性.结论 新时期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急需重视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受到社交因素及焦虑状况的影响;心理适应能力与焦虑状况呈负相关.
-
认知方式和插图效应对大学生文本阅读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方式(场独立、场依存)、插图效应(有无插图)和材料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对大学生文本阅读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96名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插图效应对大学生的文本阅读有显著影响(P<0.001),有插图组的阅读成绩(19.11±2.284)明显高于无插图组的阅读成绩(17.00±2.992);认知方式对自然科学文本阅读成绩的影响不明显,对社会科学文本的阅读成绩有显著影响(P<0.01),场依存者的阅读成绩(18.53±2.907)高于场独立者的阅读成绩(17.58±2.743).结论 插图效应有效的促进了大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不同认知方式的大学生对社会科学文本的阅读能力不同.
-
适应良好国际学生的人格特征
目的 探讨适应良好国际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测试53名适应良好的国际学生和73名国内学生.结果 适应良好国际学生组16PF的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量表标准分和次元人格因素X3、Y1、Y2、Y4量表原始分显著高于国内学生组(t=3.724,2.397,2.127,3.532,2.821,2.668,2.268;P<0.05或0.001);适应良好国际学生组16PF的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量表标准分和次元人格因素X1量表原始分显著低于国内学生组(t=-3.837,-2.047,-3.341,-2.368;P<0.05或0.001).结论 适应良好国际学生表现出3高3低的人格特征,即较高的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和较低的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
-
医科研究生业余用于科研的时间调查
目的 调查医科研究生业余用于科研的时间,了解其学习投入情况.方法 应用自制问卷,比较某医科大学研究生总体、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学位类型、培养层次、录取类别的研究生业余用于科研的时间.结果 研究生周一到周五的业余时间(8小时之外)用于科研的时间多为2~3小时(34.5%),其次是1~2小时(28.6%),3小时以上(24.3%);不同专业、年级、学位类型、培养层次、录取类别(x2=216.202,27.208,119.560,38.070,41.561;P<0.0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周末用于科研的时间主要是4~6小时(36.8%),其次是4小时以下(27.7%),6~8小时(23.4%);不同专业、年级、学位类型、培养层次、录取类别之间有差异(x2=120.515,39.153,99.662,15.760,26.106;P<0.05).结论 医科研究生总体学习投入较高,相对来说,周一到周五业余用于科研的时间较多,周末较少,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提高他们自觉进行科研工作、献身科研的精神.
-
唐山医学生职业成熟度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唐山医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27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①唐山医学生职业成熟度平均分超出理论中值;②医学生职业成熟度总分在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但在年级(F=3.65,P<0.05)、是否担任学生干部(t=2.48,P<0.05)方面的差异显著.结论 唐山医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较高;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影响其职业成熟度水平.
-
大学生自我分化在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河北省及湖北省6所大学的98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DSI— R)、压力知觉量表(PS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被试的自我分化、压力知觉及心理健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自我分化与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②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正相关(P<0.01);③自我分化是作为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β=-0.086,P<0.001).结论大学生自我分化、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自我分化是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调节变量.
-
唐山城区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唐山城区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方法 整群抽取唐山市区两所小学共524名4~6年级小学生,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调查其学习倦怠状况.结果 ①唐山市区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低于理论中值(t=-17.130,P<0.001);②学习倦怠在性别(t=3.439,P<0.01)、年级(F=4.935,P<0.01)、独生与否(t=-2.830,P<0.01)及学业等级(F=43.257,P<0.001)上存在差异;③常被父母教导要团结同学的学生学习倦怠水平低于其它各组(F=6.484,P<0.001).结论 唐山市区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尚好,但仍需关注.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了解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广东省肇庆市某中等职业学校122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至少有1个因子得分≥2,3,4分的学生依次占70.66%、21.23%、4.10%;单因子得分≥2分的学生比例均较高,其中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突出,均超过50%;躯体化因子低,为18.2%;其余各因子主要集中在30%~40%之间;女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生(t=2.70,3.81,2.56,6.02,6.20,2.21,10.40;P<0.05);新生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高年级学生(t=-2.25,-2.54,-2.83,-3.09,-2.48,-2.41;P<0.05);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得分低于全国中学生常模(t=-2.47,-1.98;P<0.05),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和偏执因子得分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t=10.03,15.34,2.30;P<0.05).结论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重庆高一新生网络成瘾特点及冲动性
目的 了解高一新生网络成瘾的特征以及进一步探讨网络成瘾与冲动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重庆市2所中学的高一学生1186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①在1186名学生中,筛选出29名网瘾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比女生的网络成瘾得分高(t=2.863,P<0.01),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高(t=4.782,P<0.01),而不同类别学校学生得分没有显著差异(t=-0.78,P>0.05);②网络成瘾组比非网络成瘾组冲动性得分高(t=3.521,P<0.01);③相关分析结果证实网络成瘾与冲动性呈显著正相关(r=0.308,P<0.01);④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冲动性的无计划性及行动冲动性维度进入对网络成瘾的回归方程.结论 重庆高一新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不高,在网瘾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来自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无计划冲动性及行动冲动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较大.
-
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对118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分别是73.2%和36.7%,两种情绪有显著相关性(r=0.436,P<0.001);抑郁和焦虑情绪与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以及认知情绪调节量表中的部分因子均有相关性(r=-0.406~0.630,P<0.01或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积极重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积极调整对抑郁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5.189,3.710,3.423;P<0.001;t=2.065,P<0.05),灾难化、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责难自己对焦虑情绪有一定的预测作用(t=7.397,8.032;P<0.001;t=3.043,P<0.01;t=2.399,P<0.05).结论 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认知情绪调节方法中部分因素会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情绪,并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幼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特点及其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目的 探讨幼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特点以及气质、代际传递、教养方式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访谈法、临床法、问卷法对112名3~5岁幼儿进行抽样测试研究.结果 ①幼儿依恋认知模型和情绪模型相关不显著(r=-0.03,P>0.05);②幼儿依恋认知模型年龄差异不显著(F=2.51,P>0.05),情绪模型年龄差异显著(F=3.55,P<0.05);③气质专注性、权威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能解释依恋认知模型的38.3%;④气质活动性、民主型教养方式、溺爱型教养方式以及依恋的代际传递能解释依恋情绪模型的42.6%.结论 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可分为情绪和认知工作模型;3~5岁幼儿情绪模型发展较平稳,认知模型发展4岁出现转折;气质的某些维度、代际传递和教养方式对依恋认知和情绪两模型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
兰州市中学心理干预状况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兰州市中学心理干预的基本状况,寻找影响兰州市中学心理干预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与解决办法.方法 在兰州市105所中学中,以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了70所中学的心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兰州市中学心理干预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访谈.结果 ①在心理干预现状方面,在是否作过心理干预的专题研究与各年级是否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两项上呈显著性差异(x2=13.770,P<0.001)、(x2=11.558,P<0.05),其它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②在重视程度上,在是否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室是否每日开放、心理咨询室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专业要求、是否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是否经常进行全校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讲座5项上呈显著性差异(x2=12.909,P<0.001;x2=5.973,P<0.05;x2=28.239,P<0.001;x2=45.253,P<0.001;x2=34.304,P<0.001),其它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在与能否经常参加专业培训两项上呈现显著差异(x2=10.500,P<0.033;x2=19.250,P<0.001),其它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④在心理干预的基本形式方面,仅在认为学校领导重视心理干预项目上呈现显著性差异(x2=17.014,P<0.001),其它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⑤在对本校心理干预总体评价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x2=5.926,P>0.05).结论 兰州市中学心理干预的基本状况不甚理想;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兰州市中学心理干预质量的重要途径;心理干预的效果与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干预的重视程度和支持有关.
-
城乡儿童情绪问题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目的 了解城乡学龄儿童情绪问题的情况,探讨情绪问题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 运用问卷法,随机分层整群抽取8~16岁城乡学龄儿童480名进行情绪及心理弹性的施测.结果 乡村儿童筛选焦虑、抑郁百分比均高于城市儿童的百分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3.11、3.88,P<0.05);乡村儿童的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SCARED)总分与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总分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总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33、-4.32,P<0.001);城乡儿童焦虑、抑郁评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均成显著负相关(r=-0.12~-0.60,P<0.01).结论 城乡儿童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问题,乡村儿童情绪问题更明显;心理弹性好的儿童,其焦虑抑郁症状较轻.
-
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拒绝敏感性、成人依恋的中介效应
目的 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及拒绝敏感性、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方法 以257名大学生为被试,施测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拒绝敏感性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中文版(ECR)和社交焦虑量表(IAS).结果 ①父母偏爱保护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186,P<0.01);②在父母偏爱保护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中,拒绝敏感性发挥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4.0%;③在父母偏爱保护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中,依恋焦虑发挥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5.6%.结论 父母偏爱保护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并且会提高拒绝敏感性及依恋焦虑水平,从而导致社交焦虑.
-
初中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有效降低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28名初中生施测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尊量表.结果①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不显著(F=1.03,P>0.05);初一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显著低于初二学生(F=3.59,P<0.05);②社会支持、自尊与学习倦怠总体及其4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22~-0.47,P<0.05);③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不仅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β=-0.34,P<0.01),而且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来间接预测学习倦怠(中介效应为19.7%).结论 初中生学习倦怠与自尊、社会支持关系密切,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学习倦怠,而且可以通过自尊间接预测学习倦怠.
-
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与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与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对安宁市某小学3~6年级的儿童进行整群抽样筛查.采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和多重成就测验成绩筛出学习障碍儿童158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非学习障碍儿童158名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 CV)、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 研究组儿童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感、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组织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U=9.749,5.302,10.033,8.384,6.999,13.407;P<0.05),而矛盾性因子分则高于对照组(U=5.43,P<0.05);在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学习障碍组儿童的总分和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U=12.535,12.018,9.251,3.469,12.058,9.358,9757,P<0.05);在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学习障碍组儿童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U=4.356,3.193;P<0.05),外向性得分低于对照组(U=3.251,P<0.05).FES—CV的某些环境因素与学习障碍组儿童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相关.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不良,其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家庭环境与其自我意识和个性有关.
-
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为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学校适应行为量表和师生关系评定问卷,对云南省10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女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好于男生,并存在显著的年级、家庭类型和民族差异(P<0.01);②女生的师生关系好于男生,并存在显著的年级、家庭类型、民族等差异(P<0.01);③师生关系能显著地预测其学校适应性,师生关系越好,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就越好(P<0.01).结论 大理地区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处于一般水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
-
父母教养方式、羞怯与负面评价恐惧的关系
目的 考察父母教养方式、羞怯和负面评价恐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58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进行考察.结果 ①人口统计学变量(地域、是否独生子女、是否班干部)对中学生羞怯水平具有显著影响(F=7.51,P<0.01;F=4.99,P<0.05;F=6.80,P<0.01);②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与羞怯、负面评价恐惧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惩罚、严厉因子与羞怯则呈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分干涉因子与负面评价恐惧则呈显著正相关;③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母亲惩罚严厉因子和负面评价恐惧可以对羞怯进行有效预测(解释率16%);④负面评价恐惧在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对羞怯的影响上起到了中介作用.结论 父母在教养子女过程中给予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越多、严厉惩罚的越少,子女对负面评价的恐惧程度便会越少,从而降低羞怯水平.
-
中学生抑郁状态和应付方式
目的 调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中学生抑郁水平和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贝克抑郁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沈阳市6所中学的3124名初中生和高中生(男生1478名,女生1646名)进行调查.结果 重度抑郁状态406人(13.0%),男生218人(7.0%),女生188人(6.0%).其中,男生自责(t=3.60,P<0.01)、退避(t=2.86,P<0.01)、合理化(t=3.24,P<0.05)评分高于女生,女生求助评分高于男生(t=3.26,P<0.01);高一学生解决问题评分高于其他年级(P<0.01),高二学生自责、退避、合理化评分均高于其他年级(P<0.01).贝克抑郁问卷总分与成熟型的应付方式呈负相关,与不成熟型和混合型的应付方式呈正相关.结论 ①中学生不同抑郁水平受性别因素影响,轻度和中度抑郁状态女生显著多于男生,重度抑郁状态男生显著多于女生;②中学生抑郁水平受应付方式影响.
-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胜任特征的实证研究
目的 构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的胜任特征模型并对其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在文献分析、访谈及专家判定基础上形成问卷,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多个乡镇的374名隔代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胜任特征包括教育方式、教育观念、性格特质和知识素养4个因子,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9,各因子Cronbachs'α系数在0.849~0.890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在0.745~0.839之间,与总问卷的相关在0.883~0.945之间;②高学历、非农民职业的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在整体胜任特征上显著优于低学历、农民职业的监护人(t=6.951,4.895;P<0.01),低年龄的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在教育观念上优于高年龄的监护人(t=2.000,P<0.05).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胜任特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在教育上呈现出胜任力不足的现状.
-
农村中学生自我意识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自我意识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388名农村中学生施测.结果 农村中学生在行为(t=-4.29)、焦虑(t=-10.78)、合群因子(t=-5.84)及自我总分(t=-8.36)上均低于常模,且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农村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家庭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家庭功能的沟通(t=-4.16,P=0.00)、问题解决(t=2.75,P=0.01)、情感介入(t=-2.57,P=0.01)、角色(t=2.36,P=0.42)、总的功能(t=-6.82,P=0.00)等维度可以预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结论 自我意识与高中生的家庭功能有关,父母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家庭功能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
哈尔滨市中小学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调查哈尔滨市中小学校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用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调查问卷对110所学校进行调查.结果 整体上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特殊群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显著(F=68.07,P<0.01);除低保家庭外,不同地区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F=4.65,P<0.01;F=10.65,P<0.01;F=4.86,P<0.01;F=2.84,P<0.05);除低保家庭外,不同学段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F=54.01,7.67,5.39,22.75;P<0.01).结论各类特殊群体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不同类型间存在差异.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