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중국동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 影响因子: 1.4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9852
- 国内刊号: 11-374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远期疗效临床研究
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之一,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病人.本文报告一组32例病人接受定位神经节段注药为主的治疗,并取得较满意疗效的远期病人随访结果.方法:在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治疗效果后,分别在一年至两年期间(10~26个月)通过门诊和电话家访两种方式进行随访,项目包括疼痛疗效,情绪,生活质量以及工作能力,患区后遗症状等.结果:32人在治疗后的1~2年内均能保持稳定疗效,精神面貌好,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睡眠及饮食起居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患区后遗症状,如痒感,蚁行感和牵拉或紧束感仍然存在.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经过以精确的定位神经节段或区域注药为主要治疗手段取得确切的疗效后均能保持疗效,说明了该疗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为满意的方法.
-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34例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分析,7例行Dandy氏手术并取病理检查.结果:发病年龄50~60岁20例(59%).右侧21例(62%).累及三叉神经Ⅰ支24例(71%).并发角膜溃疡12例,角膜炎10例.疱疹后三叉神经痛24例的病理所见,三叉神经感觉根肿胀、轴突变性、节段性脱髓鞘,神经纤维内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三叉神经感觉根急、慢性炎症所致.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Ⅰ支较多,易并发角膜溃疡及角膜炎.Dandy氏手术是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
吗啡依赖与戒断大鼠脑组织μ阿片受体的变化
目的:用光学放射自显影术对吗啡依赖与戒断大鼠脑组织μ阿片受体进行定位和定量研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依赖组和戒断组大鼠以腹腔注射吗啡的方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戒断组在依赖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诱导戒断症状,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取大鼠不同脑区(包括额叶皮质、海马、纹状体、丘脑、下丘脑)进行光学放射自显影研究,分析大鼠依赖及戒断前后μ阿片受体数目及分布的改变.结果:(1)依赖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额叶皮质、海马、纹状体、丘脑、下丘脑的μ受体特异性结合密度发生非常显著下降(P<0.01);(2)戒断组大鼠与吗啡依赖组比较,额叶皮质、丘脑、海马、纹状体、下丘脑的μ受体特异性结合密度发生了显著的上调(P<0.05或0.01).但除下丘脑外(P>0.05),其余脑区的μ受体特异性结合密度仍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水平(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大鼠不同脑区在吗啡依赖过程中μ阿片受体出现明显下调,予纳洛酮催促戒断,μ阿片受体较依赖组大鼠有显著回升,但仍显著低于正常组水平,这可能是阿片类依赖和戒断的重要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
-
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癌性疼痛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应用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癌性疼痛46例,剂量2.5~5mg粘贴皮肤,维持72小时.结果:总有效率91.3%.其中显效39.1%,有效52.2%,无效8.7%.毒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和嗜睡.结论:芬太尼透皮贴能有效减轻癌性疼痛,副作用低微.
-
神经阻滞用于急性单纯骨折病人的术前镇痛
目的:比较观察骨折病人做神经阻滞镇痛和哌替啶肌注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07例骨折病人分两组,A组采用骨折后肌注哌替啶1mg/kg(n=55);B组在骨折后采用相应部位的神经阻滞镇痛(n=52),分别记录治疗后10,30,60min时的VAS值和并发症.结果:B组治疗后30min无痛率为19%,而B组为4%,显效率B组54%.A组27%,两组间比较无痛率和显效率均为B组高于A组,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治疗后1h无痛率A组和B组分别为5%和23%,显效率分别为39%和58%,两组间比较无痛率和显效率B组高于A组,P<0.05,有显著差异.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对骨折创痛病人应用神经阻滞法解除骨折创痛,其效果优越于肌注哌替啶,且并发症少.
-
孤啡肽基因敲除小鼠电针镇痛作用增强
目的:孤啡肽是阿片受体样受体(ORL1)的内源性配基,它能调节疼痛与镇痛反应以及针刺镇痛反应,但各个实验室所得结果各不相同.本文利用OFQ基因敲除的小鼠为工具,观察内源性OFQ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小鼠电针方法,选用穴位足三里(SP 36)与三阴交(SP 6),电针参数采用韩氏仪恒流方波输出,强度1.0-1.2-1.4mA,每10min递增一级.痛阈的改变以热辐射甩尾来评价.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OFQ基因敲除小鼠基础痛阈明显延长,对100Hz电针镇痛反应显著增强,但不影响2Hz电针镇痛.结论:在整体情况下,内源性OFQ有紧张性的致痛敏作用,并对100Hz针刺镇痛有拮抗作用.
-
楔状核内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抗伤害感受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楔状核(NCF)内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抗伤害感受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结合核团微量注射的方法,于延髓中缝大核(NRM)内记录痛兴奋神经元(PEN)的单位放电,观察中脑导水管灰质(PAG)内注射纳络酮对NCF内注射TRH引起的NRM内PEN的痛放电变化的影响.结果:PAG内预先注射纳洛酮(1μg/0.5μ1)能部分阻断NCF内TRH对NRM内PEN痛放电的抑制效应.结论:TRH在NCF内的抗伤害感受作用可能通过下行镇痛通路实现,与PAG内的阿片受体有关.
-
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顽固性心绞痛(RAP)的治疗效果,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并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方法:61例RAP患者接受TEA治疗,停用硝酸甘油.观察疗效、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变化,同时检测血浆TEA前及TEA后第14天ET-1水平.结果:TEA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率100%,TEA后30分钟、24小时、第7天和第14天血压、心率虽较TEA前有所下降,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ST段压低导联数和ST压低值显著减少(P<0.05);TEA后第14天ET-1浓度较TEA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TEA治疗对PAP患者疗效满意并改善心肌供血,可能与ET-1浓度下降有关.
-
全麻开胸手术前静注氯胺酮对术后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切皮前静注氯胺酮对术后痛的影响.方法:36例ASA 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K组为氯胺酮组,C组为对照组.术前不用阿片类药物.麻醉诱导静注异丙酚(2mg/kg)、司可林(1~1.5mg/kg),气管插管机械通气.K组于切皮前10分钟静注氯胺酮1mg/kg(5ml溶液),C组切皮前10分钟静注生理盐水5ml.术中静滴异丙酚和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间断静注维库溴铵保持肌松.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采用VAS法评价术后疼痛,当VAS≥6分时,给患者肌注杜冷丁50mg.比较两组术后0~4h、4~8h、8~12h、12~16h、16~20h、20~24h各时段肌注度冷丁人数及度冷丁平均用量.结果:K组前16h各时段肌注度冷丁人数显著少于C组(P<0.05).K组术后24h度冷丁平均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5),但主要集中在前16小时各时段,其后各时段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开胸手术切皮前静注氯胺酮能显著降低术后痛.
-
连续腰大肌间隙阻滞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本研究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实施连续腰大肌间隙阻滞术后镇痛,探讨这一术后镇痛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这一术后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
骨转移瘤放疗止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5年3月至2000年5月间,对47例各种实体瘤骨转移引起骨痛的患者行放疗止痛,经临床观察,止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
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脑膜癌病3例延误诊断原因分析
脑膜癌病是指恶性肿瘤的脑膜转移,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可只表现为顽固头痛,且原发病灶隐蔽不易被发现,给诊断带来了困难.我们近两年遇到3例早期误以神经血管性头痛诊治,后确诊为脑膜癌病的患者,总结如下:例1,女62岁,主因头痛3个月加重半个月入院.开始呈左半侧头部阵发性锐痛,无呕吐及抽搐.曾检查头颅CT未见异常,即按血管性头痛治疗,半月前头痛加剧,波及整个头部,呈搏动性,以后枕部及左颞部显著.无阳性体征.头颅MRI及脑电图未见异常,颈部X线示颈椎病,腰穿CSF未找到癌细胞,又按神经痛用卡马西平及消炎痛等治疗,头痛稍缓而出院.随访患者仍有头痛,1个月后在上级医院检查胸片发现肺癌,CSF找到了瘤细胞,确诊为肺癌合并脑膜癌病.例2,男60岁,主因头痛两个月近日加重入院.开始阵发性,后为持续性胀痛.血压165/95mmHg,头颅CT无异常,TCD示脑血管痉挛.按高血压病治疗.入院查体颈稍抵抗.腰穿CSF压力升高,涂片发现瘤细胞,胸部CT提示肺癌,确诊该病.例3,男55岁,因头痛4个月,发作性四肢抽搐3天入院.渐起头顶部胀痛,后伴有呕吐,测血压170/95mmHg,曾检查头颅CT及MRI无异常,TCD示脑血管痉挛,一直以血管性头痛治疗.3天前合并癫痫.查体颈有抵抗,克氏征阳性.腰穿CSF蛋白高,涂片找到瘤细胞,肺部CT示肺癌.
-
高张葡萄糖复合液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文应用高张葡萄糖复合液硬膜外注射,并与临床应用较多的生理盐水复合液设计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对疗效进行评定.
-
术前硬膜外腔注射维拉帕米对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影响
术后硬膜外镇痛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观察术前硬膜外给予维拉帕米(Verapmil),似能提高阿片药镇痛效应,并减少其用量.经临床41例实践,现报告如下.
-
阴茎癌根治术后"幻痛"一例报道
患者,男性,81岁,1年前诊断为阴茎癌,在当地行阴茎癌根治术:阴茎全切、双侧睾丸切除、膀胱造瘘,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术后第三天起一直觉会阴部不适,感觉阴茎、睾丸仍存在,逐渐出现会阴部疼痛,特别是龟头部位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疼痛严重时,出现烧灼感或电击样疼痛,难以忍受,立位时有阴茎勃起感.体查:会阴部阴茎、睾丸已切除,伤口愈合良好,局部未扪及肿块,腹股沟未扪及淋巴结.肝脾B超正常.患者曾在多个医院泌尿科反复检查,无阳性发现.曾行局部放射治疗,无明显疗效,服用曲马多、消炎痛、苯二氮卓类药物、卡马西平等效果不满意.
-
自体血清经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作者采用自体血清经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68例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在24-70岁,平均47岁;病程为7天~6年;其中腰部有受伤史28例,受凉史16例,无明显诱因24例;CT示:侧旁型49例,中央型19例.
-
硬膜外自控镇痛防治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
前列腺切除术后常伴膀胱痉挛,导致疼痛及腺窝出血,影响术后恢复.肌注镇痛药物效果不佳.自1998年5月至2000年12月,应用芬太尼、氟哌啶、布比卡因混合液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防治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病人自控镇痛术用于非手术急性疼痛处理
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手术引起急性疼痛,已有完善的处理方法,即术中实施麻醉,术后镇痛等.而对于非手术患者(包括即将实施手术患者~术前患者)存在的急性疼痛,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时完全忽视好对其进行必要的镇痛治疗.这不仅让患者忍受极大痛苦,而且会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对患者的康复很不利.过去常常采用肌注或口服镇痛药,效果欠佳,本文首次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术(PCA)用于非手术急性疼痛处理,效果满意,并发症较少,开辟了PCA镇痛之新领域.
-
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能有效地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确切的镇痛效果有利于病人康复,本研究旨在观察前列腺摘除术后PCEA治疗对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
来比林、胶原酶对脊髓及椎间盘组织的影响:动物实验研究
来比林、胶原酶注射液硬膜外腔注射用于术后镇痛和髓核溶解治疗,临床已有报道[1-3].为了探讨来比林、胶原酶鞘内和椎间盘内注射后对神经组织(脊髓)及椎间盘的作用,同时也研究二者合用后的相互影响,我们于1999年6~9月间进行了来比林、胶原酶大鼠蛛网膜下腔和家兔椎间盘内注射的实验研究,以期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
偏头痛与一氧化氮
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至今尚无定论.近年来提出的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可以很好的解释偏头痛的各种临床表现,但也未能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一种活性极强的小分子一氧化氮,可能通过扩张脑血管、介导血管周围神经源性炎症、易化伤害觉冲动的中枢传递参与偏头痛的病理生理过程.
-
基因敲除技术证实吗啡耐受和依赖现象可以分离
-
内源性促生长激素神经肽增强炎症后脊髓伤害觉传递
-
大麻素CB-2受体对外周抗感受伤害的调整
-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四届年会通知
-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第四届疼痛研讨会征文通知
-
2000年优秀论文评选结果
关键词: 优秀论文 -
北京医科大学中法疼痛治疗中心第七届疼痛研讨学习班
-
第10届国际疼痛大会通知
关键词: 疼痛 -
小儿疼痛治疗
在临床疼痛治疗领域中,小儿疼痛的治疗曾不被医生和家长重视,随着疼痛治疗研究的进展,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治疗器具的应用,对小儿疼痛的治疗已被逐渐重视.专门从事小儿疼痛治疗与研究的专科医生已出现.实际上小儿疼痛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小儿的疼痛,同样是一种强烈的不愉快的伤害性感受,除了影响小儿的健康生长及发育,对其心理和精神也有很大影响.小儿时期的疼痛感受,除了当时引发对疼痛的恐惧外,对于成年后对疼痛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有些类型的小儿疼痛,可造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长期的改变,甚至继发其它疾病.
-
为民除痛乃崇高事业
关键词: 除痛 -
缝合伤口时应用曲马多的术后疗效
这项前瞻性,随机、双盲的试验旨在研究手术结束时使用大剂量镇痛剂曲马多对拔管时,镇静和麻醉后寒战的效果.40名ASA Ⅰ、Ⅱ级的成年患者接受了约1小时的腹腔镜手术,用含异氟醚的O2/N2O维持标准麻醉.开始缝合伤口时静脉给曲马多3mG/kg(n=20),以盐水做对照(n=20).接受曲马多治疗的患者无一出现麻醉后寒战,而对照组有60%的患者发生麻醉后寒战(P<0.001).曲马多对于拔管时间和镇静没有不良影响,曲马多组的出院期缩短(与对照组相比P<0.05).在麻醉后监护病房(PACU)里的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显然需要使用较多的辅助性措施才能治疗寒战和/或疼痛.结论:手术结束时使用大剂量曲马多可避免麻醉后寒战而不延长拔管时间,并可缩短麻醉后监护病房(PACU)的观察期.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