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Operative Surgery 중국현대수술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188
  • 国内刊号: 43-133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30
  • 曾用名: 现代手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李永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高位肛门闭锁结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辅助同期完成结肠闭瘘及肛门成形术体会

    作者:姚霆;许芝林

    目的 探讨高位肛门闭锁结肠造瘘术后患儿腹腔镜辅助同期完成结肠闭瘘及肛门成形术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4月我科收治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患儿9例,采用腹腔镜技术同期行结肠闭瘘与肛门成形手术.先行造瘘肠管的吻合闭瘘手术,同时保留造瘘远端肠管,并且利用造瘘创口放置一枚Trocar,同时置入腹腔镜,仔细游离直肠盲端,缝合结扎直肠尿道瘘或者直肠阴道瘘的瘘管,然后将直肠盲端从会阴处拖出并同时行肛门成形手术. 结果 本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利用锁骨下静脉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术后第2d开始行庆大霉素加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治疗,术后第7d嘱患儿开始进食.术后第3d有3例患儿出现造瘘口肠管轻度红肿,予红外线光波理疗和75%酒精湿敷,经过系统治疗4d后症状明显好转.本组9例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排便功能恢复良好,均于术后2周开始扩肛,随访半年,所有患者均无肛门狭窄,排便1~2次/d. 结论 高位肛门闭锁的患者在新生儿期行结肠造瘘术后,再利用腹腔镜技术将结肠闭锁和肛门成形手术同期完成的手术方式是可行的,并且疗效满意.

  • PFNA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作者:冯献礼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单纯PFNA组(48例)和联合组(49例),单纯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加用安慰剂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塞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的骨密度值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联合组的随访时间平均为(11.2±0.5)个月,单纯PFNA组的随访时间为(11.4±0.6)个月.联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4.5±1.4)周,显著短于单纯PFNA组的(15.1±1.5)周(t=2.035,P=0.042).联合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价优良率为87.76%,与单纯PFNA组的8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联合组和单纯PFNA组的髋关节骨密度值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联合组的髋关节骨密度T值分别为-2.64 ±0.58、-2.41±0.51,均显著优于单纯PFNA组患者(P<0.05).联合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8.16%,与单纯PFNA组的12.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状况.

  • 上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肺动脉栓塞的探讨研究

    作者:许玉春;黄建华;李介秋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肺栓塞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从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2例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3例患者未行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归为Ⅰ组;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9例患者行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归为Ⅱ组. 结果 Ⅰ组有5例(21.7%)发生肺栓塞死亡,Ⅱ组中无肺栓塞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30).Ⅱ组1例术后发生滤器向近心端方向移位1 cm,绝对卧床后滤器未继续移位;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所有滤器溶栓结束后成功拔出. 结论 上腔静脉滤器是预防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肺栓塞的可靠方法.

  • 微创血管栓塞术在治疗大脑后动脉动脉瘤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李炯;郭文才;熊建平

    目的 探讨微创血管栓塞术在治疗大脑后动脉动脉瘤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微创血管栓塞术治疗的12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复发情况. 结果 12例患者总共12个动脉瘤,2例为P1段动脉瘤,3例为P1、P2段交界处动脉瘤,4例为P2段动脉瘤,3例为P3段动脉瘤;其中9例为夹层或者梭形动脉瘤,3例为囊状动脉瘤.1例行球囊闭塞载瘤动脉,9例行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2例行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后进行DSA检查,结果显示动脉瘤完全消失,10例阻断载瘤动脉患者无缺血症状,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其他介入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6个月DSA复查,未复发动脉瘤.临床随访1~5年,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夹层或者梭形动脉瘤患者与囊状动脉瘤患者在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术后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治疗方式的住院时间、术后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微创血管栓塞术治疗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游走性脾脏并扭转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春喜;陈婧如;宋清彬;王琦;张勇;牛磊

    目的 探讨游走性脾脏合并扭转的手术方法,总结游走性脾脏扭转的病理学特征和手术操作体会. 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3年1月~ 2013年1月间收治的11例游走性脾脏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具体手术步骤,以及难点处理策略.其中,腹腔内7例,盆腔4例.所有病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游走脾脏切除,术中均见脾蒂扭转.分离、钳夹、离断脾蒂4例,一次性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脾蒂7例. 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50 ~ 150 min,平均(81.82±32.33)min;出血量50 ~210ml,平均(100.45±47.79) ml.术后恢复顺利,无发热、腹腔积液,无呼吸道和腹腔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术后7~9d拆线,均于手术后10 ~ 14 d出院.1例血小板减少者术后2d即恢复正常水平.术后随访2 ~15年,10例存活,1例术后2年死于肺动脉栓塞. 结论 外科切除脾脏是治疗游走脾脏并扭转的可靠方法,根据扭转脾蒂的特点选用安全适宜的离断方法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的关键.

    关键词: 游走脾 脾切除术
  • Ⅰ期前后路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吴刚;陈岗

    目的 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脊椎外科收治128例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式将其分为前路椎体减压植骨融合术(A组)48例,经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B组)38例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C组)42例,观察不同术式手术疗效. 结果 与A组比较,B、C组术中出血量较高,手术时间、术后下床运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长(P<0.05),而B、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结束时JOA评分、Cobb角较术前均得到改善,但C组改善效果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C组融合率为95.24%、优良率为90.48%,显著高于A组62.5%、41.67%及B组73.68%、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Ⅰ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治疗CSM疗效显著,但患者手术创伤性较大,需严格掌握患者手术适应证,以提高患者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OVCF临床研究

    作者:武文;李强;李如求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段OVCF的疗效. 方法 2012年12月~2014年4月对54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7个椎体行PKP手术治疗,其中A组26例27个椎体,术后X线正位片显示骨水泥弥教接近或刚过椎体中线,B组28例30个椎体,术后X线正位片显示骨水泥弥散范围超过3/4椎体,比较两组骨水泥的注射量、术后伤椎增加高度、术后1年伤椎丢失高度、术后24h疼痛模拟评分(VAS)改善率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分别为(3.5 ±0.7)ml和(5.1±0.4)ml,术后1年伤椎丢失高度分别为(2.0±0.7)rmm和(0.9 ±0.4)mm,术后24 h VAS改善率分别为65%±6%和74%±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伤椎增加高度分别为(7.8±2.7) mm和(8.0±2.5) mm,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无骨水泥渗漏,B组骨水泥渗漏共2例2个椎体,其中椎间隙、椎旁渗漏各1例. 结论 PKP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单侧穿刺骨水泥的推注量应控制在4.5 ~5.5 ml左右(不宜超过6.0ml),并配合安全合理的穿刺操作,可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充分弥散,有效止痛,术后椎体高度不易丢失,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

  •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患者的手术时机探讨

    作者:杜露;徐新建;耿诚;王喜艳

    目的 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腹腔感染患者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5例SAP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采用延期手术医治,对照组采用及时手术医治.对比两组手术时APACHE-Ⅱ评分、CRP水平、再次手术率、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4.83±0.76)分和(9.21±0.58)分,t=30.033,P =0.000;CRP水平分别为(83.57±5.23) mg/L比(102.56±5.32) mg/L,t=16.094,P=0.000,均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和对照组再次手术率分别为27.27% vs.88.46%,x2 =33.098,P=0.000;术后病死率分别为3.03% vs.17.31%,x2=3.964,P=0.047;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21% vs.48.08%,x2 =6.207,P=0.013,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SAP腹腔感染患者行延期手术临床疗效好,具有再次手术机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小琴;菅志远;赵艳梅;朱晓晨;陈晓凤;吴杰

    目的 分析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后再出血的诊断治疗方式. 方法 对16例行断流手术后再出血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中,1例拒绝内镜和手术治疗,余15例行内镜检查,发现2例存在门脉高压性溃疡,采用药物治疗,5例患者采用了内镜下套扎止血,2例患者采用了改良的Sugiura再次断流手术,7例采用了限制性门腔分流术. 结果 拒绝内镜和手术治疗的1例患者因出血无法控制死亡,内镜套扎组2例患者因再次出血接受了第2次内镜套扎,其中1例再次出血死亡,断流的2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食管下端瘘经肠内营养治疗治愈,分流术的7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间断性肝性脑病. 结论 对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病人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对肝功能较差者可采用内镜套扎治疗,肝功能较好者可采用限制性门腔分流,再次采用断流手术需要慎重.

  • 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应用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吴旦平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5月178例来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采用超声刀联合电刀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89例,采用传统电刀进行手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24h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0.3±25.9) min,出血量为(23.7-12.6)ml,术后24h引流量为(21.2±9.4)ml,住院时间为(5.3±1.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伤口出血、伤口感染、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低钙血症、一过性低钙血症等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 结论 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超声刀
  • 带蒂岛状皮瓣修复外耳道肿物切除后耳周缺损

    作者:邓建洪;黄河;彭利;欧阳晖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植在广基底型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后耳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140耳)外耳道良性肿物患者,分为切除手术加皮瓣移植组(A组,70耳)和单纯手术切除组(B组,70耳),每组再根据外耳道肿物切除后创面分为两个亚组,每组35耳:A1组和B1组,创面半周以下,A2组和B2组,创面半周以上.A1组和A2组采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缺损,B1组和B2组患者未采用皮瓣移植,自行修复外耳道缺损.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2.5年.组间外耳道缺损上皮化时间及治愈率比较,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移植患者移植皮肤的质地与移植前基本相似,皮肤色泽均与正常皮肤无区别. 结论 皮瓣移植修复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后耳周创面缺损效果可靠,术后愈合时间缩短.

  • 升主动脉插管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邓宏平;陈蕾;王志维;夏军;吴智勇;徐鹏;胡小平;李罗成;江万里

    目的 评价升主动脉插管技术用于升主动脉、全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内支架象鼻植入术治疗急性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比较56例采用升主动脉插管技术及64例采用右锁骨下动脉(right subclavian artery,RSA)插管技术治疗急性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死亡率及并发症率. 结果 升主动脉插管组与RSA插管组总的院内死亡率分别为5.36% vs.4.69%,总并发症率分别为25% vs.26.56%,总的院内死亡率及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升主动脉插管技术用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简化了手术,且安全、可行.

  • 改良(拇)趾腓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应用

    作者:吴耿;邓雪峰;邓君;关助明;陈飞强;林利忠;李岩松;钟科明

    目的 探讨改良(拇)趾腓侧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解剖特点和临床应用. 方法 2013年3月~ 2015年3月我科应用改良后(拇)趾腓侧动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10例,缺损面积(1.8 cm×1.4 cm)~(2.8 cm×2.0 cm).在传统的(拇)趾腓侧皮瓣设计基础上,整体将皮瓣向近端和趾背移动,使皮瓣位于(拇)趾背侧,供血动脉为(拇)趾趾底腓侧固有动脉不变,回流静脉为趾背浅静脉. 结果 本组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皮瓣大小(2.4 cm×1.8 cm) ~(3.4 cm× 2.4 cm),皮瓣均成活,无坏死,无静脉回流障碍.10例随访2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皮瓣色泽接近手指,质地弹性良好,两点辨别觉6~8 mm,患指捏持正常,供足行走自如.结论 改良(拇)趾腓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静脉口径更大,解剖更容易,供受区并发症更少,皮瓣改良后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 影像设备引导下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CTSA)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均行CTSA治疗,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组(≤72 h,n=118)和晚期组(>72 h,n=62).对比分析两组间的血肿清除率;术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病死率、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量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量表)评分结果. 结果 早期组和晚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3%和88.7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组和晚期组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死亡率、BI、GOS和mR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组和晚期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88%和25.8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CTSA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疗效确切,患者远期功能恢复良好,早、晚期进行手术的疗效及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强;焦雪;刘洪飞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4月~12月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例.结果 本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15~45 min,平均时间(28.94±4.72)min;单侧患肢切口数2~6个.术后40例病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切口出现淋巴瘘,4例皮肤出现灼伤,所有患者均出现大隐静脉走行区皮下瘀斑.所有病例随访至术后12个月,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达到与传统手术同样效果,且创伤小、易于掌握,术后美容效果好.

  • TST手术治疗痔病60例疗效分析

    作者:陶镠;季利江;翁立平

    目的 总结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9月行TST手术治疗的60例非环状Ⅲ、Ⅳ期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加行外痔切除.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5(20~35) min;平均住院时间9.2 (6~ 13)d;平均住院费用10 822(8 367~ 12 829)元.术后无一例发生尿潴留、大出血,所有患者术后肛门坠胀及疼痛轻微.术后1月时治愈56例(93%),好转4例(7%).术后随访1~5个月,无肛门狭窄、便失禁、顽固性肛门直肠痛、直肠阴道瘘、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在治疗以非环状的出血、脱出性内痔为主的痔病时,TST手术具有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时间短等优点.

    关键词: TST手术 痔吻合器
  •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高海斌;倪勇;詹勇强;韩庆;张敏杰

    目的 探讨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76例,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式分组,A组37例采用全部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B组39例采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对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B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多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两组不存在差异;B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在术后1d、3d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两种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均是可行的,但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更优.

  • Proseal、 Supreme和I-gel三种双管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麻醉的气道管理比较

    作者:冯洁华;李朝阳;陈超;魏宏;彭七华;罗晓敏

    目的 比较Proseal喉罩、Supreme喉罩和I-gel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麻醉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方法 120例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例,分别置入Proseal喉罩(P组)、Supreme喉罩组(S组)和I-gel喉罩组(I组).记录三种喉罩置入操作的时间与成功率、肺通气情况、口咽部漏气压(oropharyngeal leak pressure,OLP)、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喉罩对位情况、气道峰压(Ppeak)、胃胀气情况、反流、拔管情况和术后有无咽痛. 结果 三组患者首次置2成功率在92.5%以上,二次置入成功率为100%.三组准备时间(T0)比较,I组明显短于P组(P<0.01)和S组(P<0.05);而置入时间(T1)比较,P组明显长于S组和I组(P<0.01).设置通气罩内压(intracuff pressure,ICP)在60 cmH2O(ICP/60)时P组OLP明显优于S组(ICP/60)和I组(P<0.05).术后24h随访咽痛患者S组明显多于P组(P<0.05)和I组(P<0.01). 结论 三种双管喉罩可安全有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时的气道管理,Supreme喉罩、I-gel喉罩一次性使用,操作更便捷,如麻醉需要较高气道密封性,则Proseal喉罩更适合.

  • 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高屈曲活动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肖琳;王军虎;孙小科

    目的 探讨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高屈曲活动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采取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实验组术后采取高屈膝活动度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简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认知功能能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简明生活质量量表中生理功能评分为(62.791 ±2.564)分vs.(51.223±1.102)分,生命活力评分为(78.654 ±2.231)分vs.(63.224±1.356)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为(38.901±1.798)分vs.(20.897 ±2.001)分;MMSE中理解能力为(13.9±2.1)分vs.(4.1±1.8)分,语言表达能力为(11.6±2.2)分vs.(4.3±0.9)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高屈曲活动度可以显著改善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甲状腺手术中喉不返神经的解剖特点及处理

    作者:郭榆江;吕夕东;吴政龙;奚忠;潘瑶

    目的 探讨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喉不返神经的解剖特点,总结预防其损伤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5年1月2 420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现7例喉不返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甲状腺疾病3例,包括右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纤维疤痕形成1例,右甲状腺囊腺瘤1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右侧囊腺瘤1例;恶性甲状腺疾病4例,包括右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右甲状腺乳头状癌左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例,左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2例. 结果 甲状腺手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2 802例,共发现喉不返神经7例(0.25%),均位于右侧,且均为女性患者.7例喉不返神经患者术中均未发生神经损伤. 结论 喉不返神经临床发生率低,术中仍应警惕,避免其误伤.

  • 右侧先天性膈疝伴肾脏、肝脏、结肠、小肠异位1例

    作者:尹强;周小渔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在新生儿及小儿外科中较常见,多发生于左侧,由单侧或双侧膈肌发育缺陷所致[1,2].先天性多器官异位(肾脏、肝脏、结肠、小肠)伴右侧膈疝实属罕见,2014年8月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 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膜转移的生存分析

    作者:钱晓哲;曹子昂;孙志勇;潘文标;郑家豪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术后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膜转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2年12月行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的42例肺癌合并胸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预后,并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42例手术联合术后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膜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1、2、3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7%、68.5%、28.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手术方式与预后无关(P>0.05),而性别(x2=5.773,P=0.016)、纵隔淋巴结状态(x2=5.145,P=0.023)以及术前胸水情况(x2=5.262,P=0.022)与术后生存相关.Cox预后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纵隔淋巴结情况(P =0.031)以及术前胸水情况(P=0.00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应用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膜转移安全有效.纵隔淋巴结情况以及术前胸水情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中国现代手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