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Operative Surgery 중국현대수술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2188
  • 国内刊号: 43-133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2-230
  • 曾用名: 现代手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李永国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胃淋巴瘤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段伦喜;赵华;冯大作;刘国清;李铁钢;钟德玝;胡辅珍;皮执民;雷三林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预后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方式的关系. 方法 随访我院1991年5月~2006年12月4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PGL患者,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分析研究预后与临床病理因素以及治疗方式的关系. 结果 手术切除率为88.64%,根治性切除率为79.55%.33例接受化疗,死亡1例.40例随访6月~15年,3年存活率为85.00%,5年存活率为67.24%.手术+化疗患者3年存活率为86.35%,5年存活率为82.43%.细胞分级、周围器官或远处转移、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是PGL的独立预后因素,其它临床病理因素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PGL的治疗应以手术、化疗为主,化疗可能更为重要,联合应用可以获得满意效果.细胞分级、周围器官或远处转移、手术方式、术后是否化疗可以预测其预后.

  • 同期加压延长治疗伴有骨缺损、肢体短缩的长骨不连

    作者:彭喆;唐世斌;马彪;张湘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同期加压延长治疗伴有骨缺损、肢体短缩的长骨不连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5年10月使用Ⅳ型镶嵌式外固定器同期加压延长治疗伴有骨缺损、肢体短缩的长骨不连15例,同时处理骨缺损与骨不连. 结果 15例随访9~39个月,骨缺损段新生骨生长良好,骨不连断端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6.6(4~13)个月,肢体短缩畸形基本矫正.骨折端成角2例,均<8.,未予特殊处理;针孔感染2例,经对症、抗感染处理后痊愈. 结论 使用Ⅳ型镶嵌式外固定器同期加压延长治疗伴有骨缺损、肢体短缩的长骨不连,能缩短治疗时间,并可取得良好疗效.

  • 带管芯导管经鼻气管插管术

    作者:张华丹;叶庆明;魏薇;洪飚;王明玲

    目的 探讨带管芯的经鼻气管插管术的可行性. 方法 ASA Ⅰ~Ⅱ级患者60例,择期行上颌或下颌手术,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以带管芯的气管导管行盲探经鼻气管插管术,对照组则不带管芯. 结果 实验组盲探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率为86.7%,较对照组63.3%高(P<0.01),实验组鼻腔出血1例,远低于对照组6例(P<0.01). 结论 带管芯的经鼻气管插管术较不带管芯的传统方法插管成功率高,发生鼻腔损伤率低,可推广用于临床.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导管
  • 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临床评价

    作者:成世盈;李丹;刘升锋;刘祺;崔龙

    目的 评价预防性回肠造口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术中对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临床价值. 方法 1999年1月~2005年11月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术64例,36例(A组)未施行预防性回肠造口,28例(B组)同时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住院时间等. 结果 A组9例发生吻合口瘘,B组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A、B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3 d和25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在直肠癌超低位前切术中施行预防性回肠造口能有效地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 全膝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输血原因分析

    作者:鞠洪斌;覃健;余存泰;郑民庆;王新亮;侯之启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输血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51例择期、单侧、骨水泥型全膝置换患者,利用统计学方法评价年龄、性别、血压、体重指数和自体血液回输器的使用等因素对围手术期输血的影响. 结果 年龄、性别、高血压、体重指数和使用血液回输器等单一因素对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输血无显著性影响,但当两个或更多的因素共同存在时,患者术中术后输血显著增加(P<0.05). 结论 多个因素协同作用时,全膝置换患者术中术后输血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 内镜联合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术50例探讨

    作者:段睿;张松柏

    目的 研究胃镜或电子结肠镜联合腹腔镜行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6月行内镜联合腹腔镜肿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效果. 结果 46例病人手术顺利,4例因内窥镜下肿瘤部位不易显露而中转开腹,术后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病人均顺利恢复出院. 结论 内镜联合腹腔镜行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 多术式联合应用一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

    作者:姜玉石;邹庆华;万玉良

    目的 探讨灌洗、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浆肌瓣式)和回盲部插管造瘘在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作用. 方法 对48例左半结肠癌梗阻患者行灌洗、浆肌层瓣套人式一期吻合和回盲部插管造瘘. 结果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4例,经换药治愈,未发生肠瘘.平均住院23(11~30)d.35例随访3月,2例间或腹痛,余未见并发症. 结论 联合应用灌洗、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和回盲部插管造瘘对左半结肠癌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梗阻
  • 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胡海澜;雷剑飞;张艺丰;杨进顺;冯莹

    目的 探讨骨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03年8月~2006年8月收治的350例骨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LDVT者38例,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7项单因素相关分析中有9项有显著性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阳性,4周内有手术史以及有外伤史. 结论 对上述危险因素存在的骨科住院患者,应警惕LDVT发生,如有D-二聚体测定阳性等危险因素应予预防性治疗.

  • 耻骨上单一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

    作者:张立军;汤强;吴文英;李万顺;王伟宏

    目的 总结耻骨上单一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 方法 对3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双侧鞘膜积液)的患儿采用耻骨上单一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复发率、近期及远期并发症.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24.5(15~45)min,切口均为甲级愈合.6例术后阴囊出现不同程度的血肿,经对症处理治愈.35例均获随访,时间3月~3年,无一例复发. 结论 耻骨上单一小横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可简化手术步骤,创伤小,并发症少,外观疤痕小、美观,符合美容、微创理念.

    关键词: 切口 腹股沟 儿童
  • 梗阻性黄疸手术应用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疗效比较

    作者:车洪彬;颜红军;温东辉;果辉;魏之先;姜梅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梗阻性黄疸手术中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苏醒的影响. 方法 选择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全麻组(全麻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复合组),每组20例.两组全麻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基础上是复合低浓度小剂量硬膜外阻滞.记录入室后、插管时、术中、拔管时的HR、MAP,两组病人麻醉维持用药量及清醒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 结果 复合组在插管拔管过程中HR、MAP均较全麻组低且平稳(P<0.05),全麻组拔管反应剧烈,在插管、拔管时各项指标与诱导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全麻组全麻用药芬太尼、异氟醚、维库溴铵等用药量均显著多于复合组(P<0.05).复合组较全麻组清醒快,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全麻组(P<0.05).复合组发生躁动1例,显著低于全麻组的11例,P<0.05). 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更加适合于梗阻性黄疸病人的麻醉.

  • 高位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附28例报告)

    作者:康俊升;乔峰;聂磊;王焱;何少武;吴波

    目的 探讨高位腹膜前股疝无张力修补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9年10月~2006年4月使用聚丙烯网塞及平片治疗股疝28例.术中旷置股环,游离疝囊,不做高位结扎,游离疝囊颈部以上平面的腹膜前间隙,疝囊推入腹腔,将聚丙烯网塞展平置入腹膜前间隙内,平片置入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后方.重点加强股环上方的腹壁缺损区. 结果 28例手术顺利,恢复良好,随访0.5~4年无复发. 结论 行疝修补术时应该重新正确认识股疝的解剖结构,大限度地恢复局部正常解剖,避免压迫股血管.

    关键词: 股疝 疝修补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地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效果的比较

    作者:郑洪;刘建华;李李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a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 择期LC手术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对照组用10%地氟醚吸入,实验组按异丙酚6 mg/(kg·h)和瑞芬太尼0.5 μg/(kg·min)的速度用微量泵输入.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T1)和气腹后10 min(T2),气腹毕(T3),术毕(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及不良反应. 结果 对照组T2、T3、T4时HR、T2时SBP及DBP均显著高于T0时基础值(P<0.05),实验组各时点指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对照组T2、T3、T4时HR、SBP及T2、T3时DBP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清醒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镇静评分(0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LC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围术期麻醉更平稳,并发症较少.

  • 黄芪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学影响

    作者:袁贵秀;常业恬;邹定全;徐军美;李李;陈爱武

    目的 研究黄芪在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24例心功能Ⅱ~Ⅲ级风湿性心脏病首次择期行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黄芪组(n=12),人手术室开放静脉通路后即以黄芪注射液0.6 g/k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60 ml泵入;对照组(n=12)以60 ml生理盐水泵入.在麻醉诱导后15 min(T0)、主动脉阻断前(T1)、主动脉阻断后20 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主动脉开放后2 h(T4)及术后24 h(T5)抽桡动脉血测CK、CK-MB、CTnl. 结果 T0时CK、CK-MB、CTnI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各时点CK、CK-MB、CTnI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T0相比,CK在T4、T5,CK-MB在T3~T5均有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黄芪组CK在T2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TnI在T3~T5各时点较T0时升高明显,组间比较黄芪组Ctn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黄芪可降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瓣膜术中CTnI的释放,对此类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性功能和排尿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树生;左朝晖;丁定全;张海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男性性功能和排尿功能的影响. 方法 110例男性直肠癌患者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Dukes A期48例完全保留自主神经(I型),Dukes B期53例保留双侧盆神经丛(Ⅱ型),Dukes C期9例保留一侧盆神经丛(Ⅲ型). 结果 Ⅰ、Ⅱ和Ⅲ型患者在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08%,11.32%和22.2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5年生存率为60.91%. 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降低病人术后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38例体会

    作者:尹明祥;袁联文;黄忠诚;赵凯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3年12月~2006年9月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38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除2例中转开腹外,余36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60 min,术中平均失血120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46 h,平均住院时间10 d,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5例获3~36个月随访,未发现戳孔部位种植,复发1例,死亡1例. 结论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微创等优点,短期效果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异.

  • 四肢骨折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原因探讨

    作者:陈德超;彭建兴

    目的 对四肢骨折内固定物松动折断的原因进行探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3月~2006年8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松动断裂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股骨干骨折11例,胫骨骨折4例,肱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3例;加压钢板折断者14例,普通钢板折断者6例,螺钉折断15枚,松动12枚.发生骨不连10例.采用原固定物取出,重新复位固定处理. 结果 20例平均随访15个月,均骨性愈合,未再发生内固定材料松动断裂. 结论 内固定物选择不恰当、质量欠佳,骨不连,骨质疏松,手术操作不当,过早负重,缺乏坚强的内固定和必要的外固定以及不恰当的功能锻炼等是导致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的主要原因.

  •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作者:田小园;陈乐仲;何思挺;李龙江;刘向崇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 方法 对13例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治疗. 结果 13例狭窄均扩张成功,梗阻解除,无输尿管穿孔、损伤、出血、漏尿等并发症.术后复查B超或ⅣP,13例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明显减轻,12例狭窄段消失或较术前增宽. 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且微创.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对策

    作者:毛盛名;邹劲林;张百萌;关晓东;李坚;潘海燕

    目的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2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术前早期确诊7例(31.8%),受伤部位主要为十二指肠第二段,共10例,占45.5%.全组死亡4例(18.2%),共发生各种并发症11例次. 结论 详细的病史询问、细致全面的体格检查、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和仔细全面的术中探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充分的十二指肠减压和腹腔引流、全身营养支持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结肠大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作者:肖明;刘承训

    目的 评估结肠大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 方法 选择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5例,均为排便困难、泻剂依赖,依据结肠传输试验所测得的结果,行结肠大部切除术,术后随访患者排便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排便困难症状均缓解,排便1~2次/d,为半固体大便,不需口服泻药,无腹泻及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结论 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依据结肠传输试验所测得的结果,选择性地行结肠大部切除术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结肠切除术 便秘
  • 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防治

    作者:马宁;李宏;方利;孙燕

    目的 探讨腋部瘢痕挛缩的防治方法. 方法 1996年5月~2006年5月对57例64侧腋部瘢痕挛缩患者切除瘢痕彻底松解挛缩,应用整形原则行五瓣法、局部皮瓣法、轴型皮瓣法、皮片移植法治疗. 结果 64侧皮瓣全部成活,优53侧,良8侧,差3侧,优良率95.3%.3侧植断层皮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挛缩,其中1侧再次手术. 结论 对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应根据病情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首先考虑应用皮瓣修复;术后要加强康复训练.

  • 上腹部正中切口胆囊切除术146例体会

    作者:黄其根;李进;施家友;毛金武;印正国;史桂宝;赵华;陆森琪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常用的两种切口是右肋缘下斜切口和右侧经腹直肌切口,但前者创伤较大、操作费时,后者易影响腹壁强度.我科2003年1月~2006年7月对146例开腹胆囊切除患者采用上腹部正中切口,均顺利完成手术,总结体会如下.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切口
  • 足背伸肌腱皮瓣修复手背创面32例

    作者:付宝驰;朱吉武;张英军;邵忠

    1995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应用足背带伸肌腱皮瓣移植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32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关键词: 手损伤 外科
  •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式的改进

    作者:赵景梅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目前理想的一种新型眶内植入体.HA义眼座植入术是恢复眶内容积和义眼运动以达到美容目的的术式.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是义眼座暴露、排出、感染等.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使植入的HA义眼座位置接近生理要求,达到美容效果,我院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对35例(35眼)眼球摘除患者采用不切断眼外肌,将HA义眼座植入双层巩膜下的改良术式,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学军;梁寒

    近年来有关早期胃癌的微创治疗进展很快,并已取得国内外的共识.对进展期胃癌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尽管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尚待前瞻性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从应用前景看,随着术者技术的完善、观念的改变、经验的积累、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必将在胃癌手术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胃肿瘤
  • 快通道外科技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于浩;李铁钢

    近年来提出的"快通道外科技术"理念是将有利于加速康复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整合起来,系统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与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相比,快通道外科技术能更合理有效的控制围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更好、更快、更安全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进展与疗效评价

    作者:郑民华;马君俊

    自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开展至今,十余年来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进步,成为目前腹腔镜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中成熟的手术方式.近年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技术上仍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使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应用范围更趋广泛,而随着一系列大宗病例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结果的发表,其肿瘤根治的疗效也正逐步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作者:林国乐;邱辉忠

    1991年美国的Jocobs等[1]报道了第1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从此,结直肠癌手术在技术上发生里程碑式的变革,腹腔镜技术逐渐得以应用.由于受到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较其他领域发展缓慢.

  • 血管内电凝瓣膜修复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探讨

    作者:王春喜;韩丽娜;浦东力;孙胜;曹晓明;王晓玲

    目的 探讨股部小切口修复静脉瓣膜、血管内电凝曲张静脉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微创手术方法. 方法 选择67例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下取股部小切口,行第一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同时利用40 W手术电刀对迂曲扩张的浅静脉进行血管内电凝.总结手术入路和手术体会. 结果 患者术后7 d拆线,股部小切口愈合良好,下肢曲张浅静脉消失,无淋巴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5年,超声多普勒检查电凝后的大隐静脉和曲张浅静脉均已闭合,无曲张静脉复发现象,但有2例瓣膜修复处术后3年有轻度返流. 结论 股部小切口修复瓣膜结合血管内电凝曲张静脉,是一种较好的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微创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手术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