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중국졸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765
- 国内刊号: 11-543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高收缩压水平脑分水岭梗死急性期升压治疗对预后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升压治疗对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在140~160 mmHg的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选择2011年l月至2014年11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发病48 h内SBP在140~160 mmHg的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64例,分为升压治疗组29例和常规治疗组35例,升压治疗组除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外加用多巴胺升压治疗,使SBP较入院时血压上升约20 mmHg,维持3天。于入院时和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发病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价,NIHSS减少46%以上视为升压治疗显效;mRS≤2分为预后良好。
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入院2周时升压治疗组显效率为27.6%,与常规治疗组的28.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930)。发病6个月升压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65.5%,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8.6%,但差异无显著性(P=0.174)。
结论升压治疗对SBP在140~160 mmHg的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无明显疗效。 -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手术策略研究
目的探讨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时安全、有效的手术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发育性静脉畸形的患者12例。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展开分析。
结果男性、女性患者各6例,年龄12~72岁,中位年龄31.92岁,均以症状性脑出血起病。其中1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例患者拒绝手术自动出院。根据发育性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形态将患者归纳为5种模式:①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上方和(或)前方汇入直窦或Galen’s静脉的末端(3例患者),后正中入路切除病灶。②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侧方汇入岩上窦(3例患者),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病灶。③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外侧方汇入同侧的乙状窦(2例患者),后正中入路切除病灶。④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上方汇入横窦(2例患者),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病灶。⑤静脉畸形引流静脉在海绵状血管瘤的腹侧进入四脑室汇入室管膜静脉(2例患者),后正中入路切除病灶。术后所有患者无急性脑出血或脑梗死,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水肿,其中1例术后急诊行枕下减压术。所有手术患者在平均随访34.3个月内预后良好且无海绵状血管瘤复发。
结论发育性静脉畸形的终末分支通常覆盖于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前上方,本研究中未发现发育性静脉畸形的主干向下方扩展,手术以后正中入路,乙状窦后入路为主。该策略并未引起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并发症。 -
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不同亚型与预后关系的系统评价
目的了解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不同亚型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出血转化患者的恰当处理提供依据帮助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EMbase(1966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logical Medical Database,CBM)(1978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VIP)(1989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1980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全面收集出血转化与脑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共1601篇。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使用Newcastle-Ottawa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5018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发生出血转化者4492例,梗死后出血转化发生率8.9%。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高。3篇文献对无症状出血转化的预后进行了比较,其中1篇文献指出无症状出血转化将使患者终预后变差,另外2篇文献均指出无症状出血转化不会对患者长期预后造成不良影响。3篇文献对梗死后出血转化进行了影像分型,指出血肿形成(parenchymal hematoma,PH)2型(PH-2)预后较差,PH-1存有争议。其中1篇文献对远隔部位血肿形成(remote parenchymal hematoma,PHr)的相关预后展开分析,指出PHr预后较差,PH中有PHr则预后更差。
结论出血转化不同亚型对患者的终结局会造成不同影响,无症状出血转化可能影响患者长期预后,但具体预后与其影像分型有关,如为PH-2型则预后较差。影像分型PH-2会影响患者终预后。PHr亦会影响患者终预后,但关于PHr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
床旁TCD监测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预测和发现脑血管痉挛,减少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的价值。
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内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的完成床旁TCD监测的222例SAH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治疗及并发症。入院24小时内完成TCD基线监测,根据结果分成正常组85例、流速增快组14例、血管痉挛组123例,比较患者抗血管痉挛强化治疗的使用率、DCI及不良预后[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4~6分]的发生率和治疗改善率的差异。
结果3组患者比较,血管痉挛组和血流增快组的GCS评分低、Hunt-Hess分级Ⅰ~Ⅲ级比例少、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y,WFNS)分级Ⅰ~Ⅲ级比例少、改良Fisher分级3~4级所占比例多、颅内血肿发生率多,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血管痉挛组和流速增快组患者DCI发生率高于正常组(68.2%、35.7%、3.2%,P<0.01)。TCD流速增快组和血管痉挛组患者给予的抗血管痉挛加强治疗(70.6%、100%、4.1%)及脑脊液置换治疗(21.2%、7.1%、5.7%)多,临床缓解率(56.5%、28.6%、10.6%)高(P<0.01)。90天随访血管痉挛组和流速增快组预后不良高于正常组(30.6%、21.4%、15.4%,P=0.031)。
结论 TCD结果异常的患者(血管痉挛组和血流增快组)发病后的病情重,出血量大,尽管给予加强治疗,DCI的发生率及预后不良率仍高于正常组。床旁TCD监测能够筛查出DCI高危患者并评价治疗效果,是防治DCI所需的有效检测工具。 -
脑微出血与脑白质病变及腔隙性梗死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与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及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s,LI)的关系。
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神经内科病房根据病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患有脑血管病或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217例。采用G E公司1.5T磁共振成像行头颅常规序列及T2*血管加权成像(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SWAN)序列扫描。记录深部及皮层部位CMBs病灶数,按照Fazekas评分和Scheltens改良量表将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hyperintensities,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DWMH)分别评分,根据病灶数量评估LI的严重程度分析CMBs与PVH、DWMH及LI的关系。
结果随着PVH和DWMH评分的升高,CMBs的检出率分别由41.8%(PVH=1)及40.8%(DWMH=1)升高至68.8%(PVH=3)及76.9%(DWMH=3);随着LI数量的增加,CMBs的检出率由46.3%升高至75%。深部CMBs与PVH及DWMH的严重程度有较强相关性(rs=0.345,P<0.001;rs=0.346,P<0.001),与LI亦显著相关(rs=0.281,P<0.001);而皮层CMBs与PVH及DWMH严重程度仅呈弱相关(rs=0.219,P=0.001;rs=0.189,P=0.005),与LI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深部CMBs与脑室旁及深部脑白质病变、LI相关。 -
糖原贮积病1型患者卒中风险的研究现状
糖原贮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为糖原代谢障碍导致糖原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器官中贮积所致的一组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酶缺陷不同,至少可分为12型,以GSD1型常见,GSD1早期可继发显著的高脂血症,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远期并发症,这些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能增加卒中风险。本文依据GSD1合并卒中的病例报告,探讨GSD1卒中发生的相关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GSD1患者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卒中的高危人群;其二认为GSD1有显著高脂血症而卒中发病率小,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分别阐述。
-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卒中:诱惑与现实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 s,iPSC)由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录已分化的体细胞而来,在生物学功能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 ,ESC)类似。实际应用中,iPSC在细胞来源、免疫原性和医学伦理等方面面临较少的困境,从而为疾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策略。在治疗方面与普通干细胞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但iPSC的致瘤性、诱导率低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将重点探讨iPSC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现状、发展制约及未来展望。
-
脑微出血:共识、困惑与研究方向
对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的认识是影像技术发展牵引疾病研究的典型代表。随着磁共振T2*梯度回波序列(T2 star gradient-recalled echo,T2*GRE)和磁敏感加权(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的广泛应用,1.5 T、3.0 T场强的磁共振仪的逐渐普及,CMB成为影像和神经内、外科医师经常遇到一种影像发现,对其关注度也迅速升温,相关研究报道呈爆炸式增长。对CMB的影像特征、病理基础、危险因素和发生机制已经获得比较一致的研究结果,但对CMB临床意义的认识还有待深入,特别是需要更高级别的研究结果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
科学的机会
每年的这个时候,远在北欧的瑞典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因为新的一届诺贝尔奖得主将在这个地方产生。而今年,瑞典卡罗林医学院的50位教授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图1),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医学界在世界范围获得的高奖项!
-
血管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教育初探
目的探讨在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在血管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和方法。
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将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教育理念引入到血管病方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结束后对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力、临床决策能力进行考核及评价。
结果对血管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进行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临床决策能力,显著缩小临床医学与基础研究之间的差距。
结论应注重血管神经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理论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
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卒中手术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ing,PBL)在卒中患者手术带教中的应用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临床专业本科毕业并考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业的研究生136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68人)和PBL组(68人)。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PBL教学,比较两组研究生实施不同带教方法后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考试成绩和学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 PBL组理论成绩得分、操作成绩得分和综合成绩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BL组总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在研究生卒中手术带教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采用PBL的教学效果更好,是针对卒中手术带教的理想方式之一。 -
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致医疗专业者的声明(第九部分)
本更新版指南的目的是为那些尚未患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群提供深入及时的卒中预防循证建议。循证建议涉及危险因素的控制、头颈部循环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介入方法,以及为预防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性卒中而进行的抗栓治疗。更为深入的建议还涉及遗传和药理学试验,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下的卒中预防,如镰状细胞病和卵圆孔未闭。
-
散发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散发性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一种老年人中常见的颅内微血管病。CAA相关病变(如脑出血、认知功能下降等)的发生主要包括淀粉样蛋白沉积于脑血管壁、继发血管损伤两个重要过程,其危险因素包括ApoE基因多态性等遗传因素和高血压病等非遗传因素。免疫治疗和一些天然多酚类物质可防止脑血管内的淀粉样蛋白沉积,而控制高血压等非遗传危险因素或使用依达拉奉能减轻CAA继发血管损伤。这些方法有望成为今后散发性CAA治疗的发展方向。
-
脑小血管病MRI表现对痴呆的预测作用
随着全球老龄化,痴呆发病率快速上升,而且痴呆具有不可逆性、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故探索预测痴呆发生的有效指标成为关键。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 vessel disease,CSVD)被认为与痴呆密切相关,其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表现为腔隙(lacunes)、新发皮层下小梗死(recent smal subcortical infarcts)、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及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等。本文通过综述CSVD颅脑MRI表现与痴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发现多发静息性或位于基底节区的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或腔隙、重度WMH、多脑叶分布性脑叶微出血(lobar microbleeds,LMB),均可作为预测痴呆发生的有效指标。
-
颅内微出血的影像--病理联系及机制研究现状
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新技术的发展,颅内微出血的检出率大幅提高,近来相关研究呈爆发式增长,成为脑血管病和痴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涉及微出血影像学与病理表现关系及机制的研究并不多。本综述将从微出血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研究这两个方面,总结文献中颅内微出血的影像学诊断、影像-病理联系、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旨在为微出血相关的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提供重要依据。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