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호북중의약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987X
  • 国内刊号: 42-184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8-337
  • 曾用名: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王华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DC -CIK 联合介入、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黎明;张建军;周莹;余世敏;戴丹;余海静;胡东辉;黄橘村

    目的:观察DC-CIK细胞免疫疗法联合肝动脉造影化疗栓塞、中药综合治疗肝癌有效性、安全性。方法82例肝癌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肝动脉造影加化疗栓塞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DC-CIK细胞免疫疗法以及中药辨证施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临床疗效、生化指标、3年生存率、T细胞亚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ALT、AFP下降较治疗前明显(P<0.01),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3年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3+、CD4+、NK细胞比例升高(P<0.01)。结论 DC-CIK细胞免疫疗法联合介入、中药综合治疗肝癌,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ALT、TBIL、AFP,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中药联合运动及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段志荣;周金秀;许有信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运动及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同时加用运动疗法和音乐疗法。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SPIEGEL量表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运动、音乐三联疗法治疗失眠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2年内复发率低,效果优于西医治疗。

  • 急诊手术后洁尔肛洗剂联合消痔合剂治疗嵌顿痔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封以生

    目的:观察急诊手术后洁尔肛洗剂联合消痔合剂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外切内扎”的手术方式进行处理后,治疗组给予洁尔肛洗剂联合消痔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洁尔肛洗剂联合地奥司明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洁尔肛洗剂联合消痔合剂治疗的嵌顿痔急诊手术患者临床疗效较高,术后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均较高,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作者:梅莎莎;宋恩峰;项琼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骶管封闭、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方口服。两组连续治疗30d后观察治疗前后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消风散治疗风热型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孙晓晖

    目的:观察消风散治疗风热型湿疹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108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风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疗效、麻疹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风散治疗风热型湿疹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瘙痒程度,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 电针结合 TDP 治疗仪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作者:王小丽;吴群;吴松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TDP治疗仪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TDP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SA积分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电针结合TDP治疗仪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

  • 中药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作者:程艳菊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素氮(BU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都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药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肾功能和血糖,值得推广应用。

  • 中药塌渍方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作者:张齐娟;李绪贵;邱云辉;曹庭欣;何艳清;陈彦英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中远期镇痛的效果。方法对67例用中药塌渍结合电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患者的目测类比定级法( VAS)的结果。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09%;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塌渍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且远期疗效也非常可靠。

  • 熊去氧胆酸联合清瘀利胆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

    作者:苏静芳;曹向东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清瘀利胆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方法、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11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熊去氧胆酸、地塞米松、苯巴比妥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清瘀利胆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瘙痒评分以及血清总胆汁酸均有所降低,治疗组的瘙痒评分、血清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分娩孕周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宫内窘迫以及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采用熊去氧胆酸结合清瘀利胆汤具有更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消除患者的瘙痒,降低血清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水平,明显改善新生儿窒息、早产、宫内窘迫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作者:赵长城

    目的:观察用半夏泻心汤化裁而成的经验汤剂内服联合三联疗法辨治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减内服治疗,15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对证候进行评分;观察幽门杆菌Hp的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经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尤其突出(P<0.05);治疗组的幽门杆菌Hp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根除幽门杆菌,疗效确切。

  • 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汪贤聪;汪永辉;彭梅;罗凯;王欢岚;郑庆华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脏病4期的疗效。方法36例CKD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毒清常规剂量组、尿毒清大剂量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常规剂量组每日口服25g尿毒清颗粒,大剂量组每日口服40g尿毒清颗粒,疗程为3个月。检测各组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血红蛋白(Hb)、肾小球举步滤过率(eGFR)。结果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清不同剂量组的BUN、Scr、UA、eGFR均较治疗前下降,而Hb无改变,且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能有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但大剂量使用效果更明显。

  • 安神合剂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失眠症临床观察

    作者:王俊力;梅俊华;邵卫;魏丹;陈国华

    目的:观察安神合剂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抑郁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联合治疗组还予以安神合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进行抑郁和睡眠评分,通过对比前后评分来观察抑郁、失眠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改善抑郁症状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的有效率也由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神合剂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失眠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 银杏叶胶囊对冠心病 PCI术后再狭窄及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毅;傅强;江腾春;黄焕峰

    目的:观察银杏叶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患者术后再狭窄以及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胶囊。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 CAG)等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及冠脉造影再狭窄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每搏输出量( SV)、每分输出量( CO)值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同时能有效改善其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心输出量。

  • 茵栀黄颗粒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分析及对患儿心肌酶、降钙素原的影响

    作者:梅玲华;刘增芳;贺兆平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降钙素原( PCT)的影响。方法11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培菲康散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心肌酶、胆红素及PCT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T和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酶,降低PCT水平,安全可靠。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英;惠朋利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方法9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心电图心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室性早搏和ST段压低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 低频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 BDNF 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錫麟;沈峰;孔立红;胡珊;沈沉;程井军;王述菊;周华

    目的:观察低频电针对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 AD模型采用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聚集态Aβ25-35的方法制备,电针组选取“肾俞”、“大椎”、“内关”穴,施予电针治疗。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D模型大鼠海马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海马BDNF表达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电针通过上调海马BDNF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海马的长时程增强效应,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 心脑脉络复元汤防治冠心病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漭;桂裕江;朱洪毅;周磊;崔金涛

    目的:观察心脑脉络复元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的防治作用。方法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心脑脉络复元汤,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两组均口服4周。治疗前后抽静脉血测定血清IgG、IgA、IgM、C3和C4体液免疫指标。并纳入2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做相同检测比较。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体液免疫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G、IgA、IgM、C3和C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血清IgG、C3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gG、C3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降低的程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脑脉络复元汤有明显调节冠心病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 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扬;杨文广;李乾;陈昌欢;乔松

    目的:观察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及对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推拿手法治疗CSR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以IL-1β水平作为判断CSR病情变化的一项参考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CS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推拿结合颈椎牵引)和对照组(单纯颈椎牵引)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和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IL-1β水平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推拿手法可以使CSR患者的IL-1β水平明显降低,IL-1β水平可以作为判断CSR病情变化的一项参考指标。

  • 黄芪多糖对 KKAy 小鼠血糖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汪佳佳;毕会民;刘敏;秦健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肝脏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和KKAy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黄芪多糖治疗组,采用高脂饲料建立糖尿病模型。治疗组给予黄芪多糖700mg/(kg· d)灌胃,每周监测体重和随机血糖值。治疗8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结果与糖尿病组比较,黄芪多糖治疗组小鼠的体重和血糖值均较低,小鼠肝脏组织中的SOD含量较高,MDA含量较低。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显著降低KKAy小鼠体重和血糖,有效提高其肝脏抗氧化能力,是一种潜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 肾复康Ⅱ号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屈凯;延佩;张楠;李现成;赵亚峰;史健;成晓萍

    目的:观察肾复康Ⅱ号胶囊治疗脾肾气虚兼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复康Ⅱ号胶囊。两组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尿红细胞定性、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中医症状及临床总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患者尿蛋白定性、尿红细胞定性、24h尿蛋白定量方面优于对照组,但尚不能认为治疗组在改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复康Ⅱ号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血尿,保护肾功能,用药安全,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实验研究及临床推广。

  • 中药治疗对 IgA 肾病白细胞介素10的作用

    作者:陈小娟;于大君;余仁欢;许勇刚

    目的:观查中药治疗对IgA肾病白胞介素10的作用。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30例为治疗组,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除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或)钙拮抗剂)外,治疗组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健康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介素10比较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白介素1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过调节IL-10的水平在IgA肾病的治疗中发挥其治疗作用。

  • 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华文山

    目的:观察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给予控制感染、解痉、吸氧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14d后观察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 BNP)的水平变化;监测心功能、血液流变的改善情况,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经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PaO2水平有所提高,PaCO2水平有所下降,治疗组的变化更为突出(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有所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有所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液流变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及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降低血液黏度,疗效确切。

  • 排痰液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作者:丁志红;左明晏;卓道勤;黄丽霞

    目的:通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实验动物模型探讨中药复方排痰液止咳祛痰的作用机理并观察排痰液干预行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病率,探讨排痰液干预的作用机理,评价排痰液干预的疗效。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小鼠浓氨水引咳实验检测排痰液对反射性咳嗽的止咳作用及酚红排泌试验检测排痰液的排痰作用。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ICU行机械通气的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加排痰液雾化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排痰液可显著缩短小鼠引咳潜伏期(P<0.01)和减少咳嗽次数(P<0.01),对气管酚红排泌量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排痰液可降低VAP发生率(P<0.05),减少机械通气时间(P<0.05)。结论排痰液对VAP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克俭;夏豪;李彬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改善心肌供血药物和抗栓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疗程均为14d。主要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血脂变化。结果两组心绞痛症状均有所缓解,且试验组较对照组症状缓解明显(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表现均有改善,且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均有改善,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减轻患者心绞痛的症状,改善血脂等指标,较单用西药为优。

  • 内皮舒张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彭国平;张鹏;崔金涛;杨祥坤;朱浩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患者内皮舒张功能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合格CHD患者328例,使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以Judkins法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进而分析内皮舒张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内皮舒张功能与各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 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 GNT)功能在CHD痰瘀相兼证患者中受损重,其次为痰浊证、血瘀证,非痰非瘀证受损较轻,血瘀证、痰浊证、痰瘀相兼证与非痰非瘀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内皮舒张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加重,FMD和GNT均逐渐降低;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FMD和GNT均逐渐降低。结论内皮舒张功能改变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医证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复方红豆杉胶囊的含量测定研究

    作者:贺薇薇;王懿睿;李永霞;付美霞

    目的:建立复方红豆杉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37、203、227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采用HPLC法测定了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可为复方红豆杉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依据。

  • 不同产地陈皮多甲氧基黄酮含量及祛痰、理气功效比较研究

    作者:罗琥捷;刘硕;杨宜婷

    目的:比较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多甲氧基黄酮含量及祛痰、理气功效上的差异。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多甲氧基黄酮含量;以小鼠气管中排泌酚红的量来评价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的化痰作用差异;以对大白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价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的理气功效差异。结果新会陈皮、非新会陈皮多甲氧基黄酮(以橘皮素计)含量分别为6.06mg/g和4.73mg/g;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实验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2陈皮提取物组均能显著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1),新会陈皮组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略高于非新会陈皮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大白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新会陈皮组对大白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非新会陈皮组织( P<0.05)。结论新会陈皮多甲氧基黄酮含量高于非新会陈皮,新会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具有祛痰、理气功效,新会陈皮功效优于非新会陈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痹痛酊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作者:徐菁;李志浩;李鹏

    目的:建立测定痹痛酊中白藜芦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Fortis C18柱(4.6mm ×250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氢二钾(18:8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6nm。结果白藜芦醇在0.032-0.64m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1.21%,5批痹痛酊中白藜芦醇的平均含量为0.65m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痹痛酊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

  • 当归川芎组合对血脂及冠状动脉组织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梅琼;李全胜;张静;曾祥法

    目的:采用喂食高脂饲料,复制高脂血症之冠心病的动物模型。观察当归川芎合剂对大鼠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面积的百分比的影响。从而阐明当归川芎合剂在防治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喂饲基础饲料;模型对照组、复方丹参组、当归川芎组均喂饲高脂饲料,平均每天每只20g,在给与高脂饲料的同时,当归川芎组每天灌胃给予当归川芎合剂,复方丹参组每天灌胃给予复方丹参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与同体积水。给药40d后测定HDL、LDL、TC、TG的含量,冠状动脉AS斑块面积的百分比。结果在血脂水平方面,当归川芎组HDL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LDL、TC、TG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复方丹参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指数(PAI)方面,当归川芎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复方丹参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当归川芎组合具有降血脂与减轻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

  • 丹参饮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其分级研究

    作者:李佩;舒成仁;刘莹;肖波

    目的:研究丹参饮片高效液相( HPLC )指纹图谱,建立不同级别丹参饮片HPLC指纹图谱及其分级方法。方法运用戴安U3000-DAD-HPLC色谱仪,采用依利特C-18BP(4.6mm ×250mm,5μm)柱,以0.8%冰乙酸的甲醇溶液-0.8%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30℃。采用聚类分析和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分析24批丹参饮片的指纹图谱。结果24批丹参饮片获得15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以上,样品聚类将饮片分为3类,聚类结果与峰面积比值相关联。结论该方法可作为丹参饮片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

  • 茯苓、茯神、茯神木及松根中茯苓酸及总萜类成分分析

    作者:李蒙;聂磊;沈佳瑜;王光忠

    目的:比较茯苓、茯神、茯神木及松根中茯苓酸及总萜类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法,测定茯苓酸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总萜类成分含量。并对不同产地及来源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比较。结果茯苓酸含量:茯神木>茯神>茯苓,松根无;总萜含量:松根≈茯神木>茯神>茯苓。结论为茯苓不同饮片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奠定了基础,并为临床选用茯苓不同饮片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杨迪;顾赤

    中医药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促进中医药的全球推广。然而双语教学在各中医药高校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教材不适、师资匮乏、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笔者分析了中医药院校推行双语教学所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促进中医药院校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 中药鉴定学知识应用于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刘先琼;陈科力;陈绍文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将中药鉴定学知识应用于中药炮制学教学中,通过注重标本教学,增设实验教学项目,设置综合性实验,利用学校资源,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中药炮制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 以学生为主体的温病舌诊教学设计

    作者:张红梅;刘兰林;张永跟;刘凯凯

    舌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之一,是温病学术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素有“杂病重脉,温病重舌”之说。温病舌象的诊察、观舌思辨及据此用药的临床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以经典为依据、以教师为导航、以实训为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温病舌诊教学模式。

    关键词: 温病学 舌诊 教学法
  •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作者:马骅;王长青;申俊龙

    以彰显胜任能力为主的培训方式已成为全球各类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在阐释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初步提出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考核体系及奖惩机制,为当前中医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 糖尿病足坏疽的饮食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魏汉林;张倩;马建伟;马新英;董静

    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对其发病机理、治疗及预防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方法,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饮食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疗效。从糖尿病足早、中、晚3期的饮食规律结构入手,并通过典型病案探讨在糖足饮食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对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有所帮助。

  • 从体质学说论“治未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干预的作用

    作者:金延强;张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干预病程后,可使肺功能得以改善。从COPD患者的常见体质入手,结合“治未病”思想,在COPD早期及稳定期积极调节和改善体质,“未病者”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既病者”可阻止病情进展,防止其传变。辨识体质在COPD早期干预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含碘方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裴迅;向楠

    含碘方药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古来已久,然而现代医学认为使用碘剂治疗甲亢存在诸多弊病,不提倡使用碘剂作为甲亢的常规治疗。通过对碘与甲亢,以及常用治疗甲亢方药的碘含量及功能的客观分析,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中药及其复方中所含的碘,病证结合,合理应用,发挥中医药治疗甲亢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临床治疗甲亢的疗效。

  • 槐耳制剂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

    作者:鲁明骞;孔庆志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常规治疗导致失败及其治疗时带来的不良反应,使乳腺癌的治疗仍徘徊不前,近年没有明显突破,因此寻找新的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法是现在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槐耳可改善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降低放疗、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现代中医药对哮喘发作期治疗的认识

    作者:林连美;计佳敏;刘建忠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该病近年来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学者的重视。现对中医药治疗哮喘发作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供同仁参考。

  • 周继刚老中医论治黄褐斑经验

    作者:罗涛;温涛;周创;周继刚

    周继刚主任医师临证从虚、瘀、毒辨治黄褐斑,认为黄褐斑的主要病理是“无瘀不成斑”、“无虚不成斑”、“无毒不成斑”,临证中注重补虚、化瘀、解毒三法灵活配合运用,疗效显著。

  • 王小云治疗木火刑金之“子嗽”的临证经验

    作者:朱敏;王小云

    王小云教授从事中医治疗妇科疾病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总结其治疗木火刑金之“子嗽”的经验,并附以验案,有利于名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扬。

  • 血脂异常患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性探讨

    作者:胡声报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与相关性。方法调查428例血脂异常患者、485例无血脂异常的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并作性别和年龄的双变量比较,探讨性别、年龄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结果血脂异常组有7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17.5%;对照组甲状腺功能异常有56例,患病率为11.5%。两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 P<0.05)。女性及50岁以上老年人血脂异常患者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较高。结论血脂异常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较正常人群高,特别是女性及50岁以上老年人需重视其甲状腺功能的常规检查。

  • 载脂蛋白 AⅠ与载脂蛋白 B100测定的非线性校准与线性比对研究

    作者:李绪香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Ⅰ( ApoAⅠ)吸光度-浓度校准曲线的适拟合模型,以建立并优化定量检测系统,并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分析,探讨各系统检测载脂蛋白ApoAⅠ和B100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ApoAⅠ校准物吸光度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ApoAⅠ校准物吸光度与浓度进行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三次多项式模型、s模型、Logistic模型等模型的曲线拟合,并根据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 r2)的大小来确定适拟合模型。用经过自身校准后的3个检测系统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血清和质控物指标:ApoAⅠ和ApoB100,然后用可靠的A系统校准另外2个系统后再重复测定血清和质控物,比较经过A系统校准前后另外2个系统测定的相对偏差大小,并按照1988年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案(CLIA′88)标准进行临床可接受性能判断。结果 ApoAⅠ校准物吸光度与浓度的散点图呈非线性趋势;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三次多项式模型、s模型Logistic模型的回归方程均有意义( P<0.05),其中二次多项式模型、三次多项式模型、s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以三次多项式模型为佳。所测的ApoAⅠ和B100与标准系统的相关性好,结果可接受。结论三次多项式模型是载脂蛋白吸光度与浓度校准曲线的适拟合模型。当实验室内存在2套和2套以上检测系统时,应对其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并文献研究

    作者:朱礼尧;张鑫;周建;冯伟广;朱农;张荣荣

    目的探讨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 HSOS)的发病机制、诊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HSOS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7例HSOS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肝区疼痛、肝肿大、腹水征阳性等。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压积( PCT)大多低下,肝功能损害大多较轻。超声检查均见肝脏肿大,肝静脉变细、壁增厚及流速缓慢,腹腔积液等。 CT表现为动脉期肝实质轻度不均匀斑片状强化或无强化;门静脉期呈“爪状”强化、不均匀斑片状强化,肝静脉显示不清或为细线状;延迟期肝实质强化范围逐渐扩大。1例经皮肝穿刺活检见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窦扩张、充血,红细胞进入Diss间隙。4例经内科治疗后渐康复出院,3例死亡。结论 HSOS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门静脉高压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 逍遥散皮肤科临床研究分析

    作者:姜幼明;袁芳;刘玥芸

    目的:研究逍遥散在皮肤科临床运用的规律。方法通过对1994-2014年20年间有关逍遥散治疗皮肤科疾病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其在皮肤科临床研究中的运用规律。结果在纳入的74篇报道中,涉及皮肤科相关疾病3种:黄褐斑、痤疮、带状疱疹;共涉及样本量达3778例;关于黄褐斑的报道多,为39篇;其中以治疗痤疮的总有效率高,达92.5%。结论逍遥散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临床效果明显。

  • 后殖民话语在中医英语翻译中的体现

    作者:张林熹;阙红玲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在逐步为西方世界所认知、接受。中医文化的传播必须依靠翻译这座桥梁。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就中医英语的翻译原则、翻译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且收获颇丰。但中医英语翻译的文化研究却鲜有人涉足。本研究拟从后殖民话语特点出发,多层面、多角度探析中医英语翻译的后殖民表征。

  • 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医英译

    作者:邹爽;余朝琴

    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中医英译也是一个连续选择译文语言的过程。顺应论对中医英译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译者应从时间、文化语境和语言结构等多角度对源语和译文作出动态调整,从而确保不同文化间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顺应论 中医 翻译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