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림상피부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4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963
  • 国内刊号: 32-12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
  • 曾用名: 皮肤病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范卫新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类脂质蛋白沉积症

    作者:卿晋;邹勇莉;刘彤云;刘付华;代红艳;方勇;黄云丽

    报告1例类脂质蛋白沉积症.患儿女,11岁.声嘶,眼睑串珠样丘疹,面部痘疮样瘢痕,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浅中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见无定形透明蛋白样物质沉积,PAS染色结果阳性,符合类脂质蛋白沉积症改变.

  • Meyerson痣

    作者:陈佳;李欣;殷芳;吴飞;章楚光;宋宁静;乐嘉豫

    报告1例Meyerson痣.患者男,71岁.右胁部皮损2年,发生红晕偶伴瘙痒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乳头及网状层较多上皮样细胞散在或成巢排列伴黑素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为黑素细胞来源,细胞无明显异形.痣细胞周围致密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表皮增生呈现鳞状涡样结构.诊断:Meyerson痣.

    关键词: Meyerson痣
  • 小汗腺癌

    作者:单滢;董正邦;张丽华;王飞

    报告1例头部汗管样小汗腺癌.患者女,73岁.头部斑块20余年,破溃3周.皮肤科检查:头部一3 cm×2 cm浸润性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下部及皮下组织见大量向导管分化的基底样细胞嵌于纤维基质中,肿瘤细胞排列成条索状、巢状,伴有大量管腔形成,细胞轻度异形,神经周围见肿瘤细胞浸润.PAS、阿新蓝染色(+).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7、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ytokeratin,Pan CK)、上皮膜抗原(EMA)、Ki-67、P63(+);CK20、绒毛蛋白(villin)、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CDFP-15)、S-100蛋白、HMB45(-).诊断:小汗腺癌.

    关键词: 小汗腺癌
  • 鼻部血管球瘤

    作者:张荣利;李承新

    报告1例鼻部血管球瘤患者女,56岁.鼻尖部红色结节1年,无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肿瘤细胞体积小,形态圆形、大小一致,胞质嗜酸性,细胞无明显异形性及核分裂象.肿瘤血管丰富,瘤细胞簇状围绕于血管周,间质可见黏液沉积,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免疫组化示: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阿辛蓝染色均为阳性,中央血管内皮细胞CD31(+),神经纤维S-100蛋白散在阳性.结合临床诊断为:血管球瘤.

    关键词: 血管球瘤
  •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作者:李舒康;蒋思;曾芬;李慎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74岁.因额部、头皮部浸润性暗红斑2个月余于2013年2月22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额部出现2 cm×1 cm暗红色斑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老年性血管肉瘤”.当时未予特殊处理.因皮疹持续增多并增大,遂转来我科门诊收治.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无其他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 勒雪病1例

    作者:廉佳;宫泽琨;赵林胜;宋兰云;胡晓丽

    1 病历摘要患儿男,34 d.因全身皮疹逐渐增多半个月余于2010年9月9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儿出生后10余天额部出现皮疹,渐增多蔓延至躯干.无发热、腹泻及黄疸等症状,大小便未见异常.患儿为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1 kg,出生时无窒息史,Apgar评分10分,母乳喂养.其母G1P1.孕期体检未见异常,脐带未见异常,羊水Ⅲ°.其母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家族成员中未见类似疾病患者.

    关键词: 勒雪病
  • 不典型狂犬病1例

    作者:帅茂圣;邹红梅;曹春育;赵建林;甘苏;吴卉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7岁.因阴茎奇痒、躁动不安2d入院.2d前不明原因下患者自诉阴茎奇痒,1d前曾在某院泌尿外科就诊,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予氟哌酸口服,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疑诊为“药疹(固定红斑型)?”收入皮肤科病房进一步诊治.自发病来,患者否认有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否认有胸闷心悸气促、呼吸困难,家人代诉未见意识障碍.入院时多次追问病史,除了自诉阴茎奇痒,未诉有其他特殊不适.

    关键词: 狂犬病 不典型
  • 寻常型天疱疮并发间质性肺病

    作者:肖婧;段逸群;黄莺;孙洁民

    报告1例寻常型天疱疮并发间质性肺病.患者女,34岁.间质性肺病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紊乱相关.已有报道天疱疮可并发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及红斑狼疮等多种免疫性疾病.

  • 小汗腺汗孔癌

    作者:吴亚桐;常建民

    报告1例小汗腺汗孔癌.患者女,63岁.右小腿肿块2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团块位于表皮内,部分细胞核大,深染,形态不规则,核分裂象增多,肿瘤细胞与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界限清晰,肿瘤内可见管腔结构.肿瘤细胞PAS染色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示上皮膜抗原(EMA)表达阳性.诊断为小汗腺汗孔癌.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癌
  • 紫草素对白介素-22介导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

    作者:朱晓芳;林向飞;刘国华;陈菲菲;刘燕茹;孟松树;卜平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白介素(IL)-22刺激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方法:WST-1法检测紫草素对IL-22刺激HaCaT细胞增殖的作用;Transwell法检测紫草素对IL-22刺激HaCaT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紫草素对IL-22刺激后HaCaT细胞分化相关蛋白兜甲蛋白(loricrin)表达的影响.结果:紫草素可抑制IL-22引起的HaCaT细胞增殖和移动;促进了IL-22刺激后HaCaT细胞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紫草素对IL-22介导的体外培养HaCaT细胞增殖及迁移有抑制作用并促进细胞分化.

  •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61例临床及药敏分析

    作者:吴景良;徐西红;王丹;段昕所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第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感染,并分泌表皮剥脱毒素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现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2009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261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对其细菌培养结果和培养出的100株金葡菌的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 紫外线及黄芪甲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

    作者:钱雯;陈斌;蒋辉莉;苏东明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 J/cm2 UVA和30 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Hrd1的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示:在适宜浓度下,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药物浓度为10、20、30 mg/L时为明显(P<0.001);荧光定量PCR结果示:UVA、UVB照射组成纤维细胞HM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辐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表达(P<0.001);免疫组化结果示:UV照射(UVA或UVB)可增加Hrd1的蛋白表达,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照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蛋白表达.结论:UV辐射可以上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的表达,而黄芪甲苷对这一现象具有逆转作用.

  • 卡泊三醇联合保湿润肤剂对寻常性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双;谭茜;李惠;赵恒光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联合含马齿苋的保湿润肤剂对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及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寻找一种新的寻常性银屑病的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寻常性银屑病中度严重患者1 1例.采用自身对照设计,一侧躯体皮损单用卡泊三醇软膏每天早晚各1次;对侧皮损每晚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次,每天早晨外用含马齿苋的保湿润肤剂1次.均连续治疗4周.患者每2周随访1次作临床评分及自我评价,并于治疗第0、4周分别于两侧皮损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皮肤角蛋白(K)14、K17、丝聚合蛋白(filaggrin)、兜甲蛋白(loricrin)等屏障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第2周和第4周随访时,两组治疗方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自我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卡泊三醇单用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略高于联合用药组,主要表现为用药后皮肤的短暂刺激现象.皮肤屏障功能相关指标filaggrin和loricrin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明显下调,而K14和K17表达增加,在治疗后均重新恢复,表明皮肤屏障功能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并随临床治疗而好转.结论:卡泊三醇联合含马齿苋的保湿润肤剂能有效改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皮肤屏障功能,有助于减少药物的单用量,并缓解对皮肤的不良刺激等反应.

  • 湿疹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和白介素23水平及白芍总苷治疗前后的变化

    作者:陈宏;程晓蕾;梁军亮;门剑龙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IL) 17和IL-23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80例湿疹患者和40例正常人外周血IL-17和IL-23 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研究在45例湿疹患者和30名正常人外周血中IL-17和IL-23蛋白的表达及其差异,初步探讨IL-17和IL-23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以及不同中医分型湿疹患者和白芍总苷治疗湿疹前后IL-17和IL-23表达的差异.结果: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IL-23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呈正相关.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湿疹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3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和正常组(P<0.05),湿疹患者血清中IL-17与IL-23表达水平呈正直线相关(r=0.53,P<0.05)关系.白芍组患者治疗后IL-17和IL-23 mRNA水平,EASI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下降程度较非白芍组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7和IL-23可能参与了湿疹发病的病理过程.白芍总苷对于参与湿疹发病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可以用于湿疹的治疗.

  • 恙虫病15例临床分析

    作者:葛金芳;曹素芬

    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病的体会,减少漏诊及误诊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1月-2011年12月在该科15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可出现肝、肺、肾等器官损害.有典型结痂或特异性溃疡14例,多西环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仔细的体格检查在减少漏诊及误诊方面很重要.治疗首选多西环素及阿奇霉素.

    关键词: 恙虫病 临床分析
  •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其受体CCR2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梅兰;张玉杰;李玲玲;尹丽莎;于娟;舒春梅;高昱;王忠永;李海英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对银屑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及其受体CCR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30例银屑病患者NB-UVB照射治疗前、后外周血CC型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NB-UVB照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CC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MCP-1、CCR2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1<0.01,P2<0.01),NB-UVB照射治疗显著改善病情后,患者外周血中MCP-1、CCR2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1,P2<0.01).结论:MCP-1及其受体CCR2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NB-UVB可能通过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 高迁移率组蛋白1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作者:刘慧敏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LN患者63例,B超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术获得肾脏组织标本,外伤性肾粉碎性破裂患者切除的正常肾组织1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MGB1蛋白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肾脏活动指数(AI)、慢性指数(CI)和LN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LN组的HMGB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t=9.263,P<0.05);其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r=0.579,P<0.05)、AI(r=0.708,P<0.05)和肾小管间质病变(TIL)评分(r=0.815,P<0.0S)呈正相关,与CI评分呈负相关(r=0.582,P<0.05).结论:HMGB1可能参与了LN发病过程,促进了LN的病情进展.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60例脂溢性皮炎临床分析

    作者:狄正鸿;许静

    脂溢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皮肤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们于2011-2012年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德国三共制药)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商品名普特彼,安斯泰来制药)治疗成人面部脂溢性皮炎,取得良好疗效,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门诊脂溢性皮炎患者60例.年龄18~55岁,男24例,女36例.病程1个月~3年,平均4.5个月.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燕宁

    目的:观察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有效性.方法: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皮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联合应用外涂喜辽妥乳膏及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对照组33例,仅局部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对照组有效率72.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辽妥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炎效果良好,应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幼儿额部钙化上皮瘤1例

    作者:李俊峰;韩莉;李越

    患儿女,12个月.因额部淡红色斑块3个月于2011年5月6日就诊.3个月前患儿父母无意中发现其女额部正中有一约花生米大淡红色结节,无痒、痛.皮损渐进性增至小枣样大,病程中未曾破溃.患儿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家族中未见类似患者;否认发病前有虫咬及外伤史.

    关键词: 钙化上皮瘤
  • 聚合性痤疮1例

    作者:郑将跃;张群英;伍显明;吴运汉

    患者女,19岁.因臀部、外阴反复出现脓肿伴疼痛3年余就诊.患者自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腋窝、躯干、外阴、臀部反复出现囊肿、脓肿伴疼痛.患者母亲年轻时有类似症状,但程度较轻,现面部仍遗留有许多小凹状瘢痕.

    关键词: 痤疮 聚合性
  • 毛囊痣1例

    作者:艾君;徐基祥;许飏;熊霞

    患儿男,3个月.因左颈前部肤色丘疹3个月于2011年2月20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儿在出生时即发现左颈前部单发的肤色丘疹,约绿豆大,渐增大,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患儿自发病以来,饮食及睡眠尚可,二便正常.家族史无特殊.

    关键词: 毛囊痣
  •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其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

    作者:吴玉清;赵文青;潘继升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复发率高,单纯对症治疗仅能控制过敏症状.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是目前惟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由于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特点,已经在临床脱敏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该脱敏技术的深入研究及日趋成熟,相信在慢性荨麻疹的诊疗中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并会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纤维肉瘤样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张锦;周晓军;马捷

    纤维肉瘤样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fibrosarcomatous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FS-DFSP)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亚型.有别于经典DFSP交界恶性/潜在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FS-DFSP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及转移率,因此目前认为其生物学行为属明确恶性.由于小面积纤维肉瘤样变区域即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临床应重视FS-DFSP的诊断,及时行组织病理检查.尽管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DFSP的临床实践指南,但目前对于FS-DFSP患者还没有公认的或特别推荐的治疗选择,FS-DFSP的诊治尚存在一些问题.加深对FS-DFSP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

  • 可变性红斑角皮症

    作者:张秋鹂;常建民

    患儿男,8岁.主诉:全身反复皮疹伴瘙痒8年,加重3年.现病史:患儿自出生后不久颈后即出现片状暗褐色斑疹,表面粗糙、鳞屑.随着年龄增长,皮疹逐渐增多并出现角化过度,形状不规则,部分融合成大片,扩展至腋窝、颈前、臀部、四肢、双手背及足背,遇热皮疹明显,伴剧烈瘙痒,遇冷后可缓解,夏季严重,冬季可完全缓解.每年均复发,近3年来,皮疹瘙痒加重,曾多次就诊于外院,诊断为“湿疹”,外用他克莫司软膏等,效果欠佳.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足月剖宫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

    关键词: 红斑角皮症 可变性
  • 全厚皮片移植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慕森;李仔儒;杜小朋

    面部因为外伤、肿瘤切除、先天性皮肤疾病等原因引起皮肤缺损可以通过直接缝合、皮瓣转移修复、游离植皮等方法进行修复.由于面部各器官组成的特殊性以及患者对于修复后外观的期望度较高,要求我们在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各种皮肤缺损.我科于2008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全厚皮片游离植皮术治疗了不宜用直接缝合或皮瓣转移方式修复的面部较大皮肤缺损共18例,效果满意.

临床皮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