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림상피부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4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4963
  • 国内刊号: 32-120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
  • 曾用名: 皮肤病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7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皮肤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范卫新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疱疹样脓疱病1例

    作者:刘倩萍;方木平;胡友红;龙峰

    患者女,28岁.妊娠36周时因躯干部突发红斑、小脓疱1周,于2005年1月3日来我科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胸部、腹部突然出现红斑,1 d后红斑上出现针尖大密集的小脓疱.红斑、脓疱逐渐蔓延至头面部、背部、腰部、臂部、双前臂、双手背,并很快融合成片,形成脓湖,结脓痂.痂皮脱落后,在原皮损处又出现新发脓疱.皮损反复出现,伴有大量脱屑,并有刺痒感.在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800万U,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4 d,病情无好转.

    关键词: 脓疱病 疱疹样
  • 隐性遗传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作者:白吉;陈永艳;袁伟;张继玲

    1 病历摘要患者女,19岁.因全身反复出现水疱、糜烂伴瘙痒19年,于2005年5月6日入院治疗.患者出生2 d时无明显诱因手足部出现水疱,后口腔、颈部、躯干、四肢亦出现水疱、大疱、血疱,伴皮肤瘙痒,疱易破,形成糜烂面,1周左右可自行愈合,遗留萎缩性瘢痕.水疱多在摩擦、搔抓后发生,病情迁延不愈.至青春期后病情开始缓解,损害主要局限于口腔、颈项、双下肢、手足部位.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元类似疾病患者.

  • 局限性血管角皮瘤并发血管脂肪瘤1例

    作者:吴志波;薛筑云;曾学思;骆丹

    报告1例局限性血管角皮瘤并发血管脂肪瘤.患儿男,13岁.左足内踝部出现黑褐色角化性斑块及结节13年.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肥厚,乳头瘤样增生,真皮乳头层及浅层毛细血管增生及扩张,内皮细胞增生.真皮深层及皮下脂肪层可见脂肪组织增生,脂肪小叶内可见大量血管增生,以毛细血管样小血管为主,内皮细胞增生.

  • 银屑病并发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辛琳琳;马静霖;刘群;司晓青;杨志玉;李承明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5岁.全身出现红斑、脱屑30余年,右小腿结节、溃疡半年,于2004年8月就诊.3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红斑、脱屑,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30多年来,皮损反复发作,终发展为红皮病性银屑病.3年前右侧臀部出现黑色斑片,行手术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半年前,患者右小腿中下1/3处出现暗紫红色结节、斑块,并逐渐增多、增大,部分结节破溃后形成溃疡,表面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部分形成浸润性斑块,自觉疼痛.在治疗银屑病时患者曾大量使用过多种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如氮芥(外用)、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氨蝶呤、羟基脲、双酮嗪、乙双吗啉等.病情严重时,曾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目前已出现激素依赖,难以减量或停用糖皮质激素.

  • 结节病1例

    作者:颜志芳;刘瓦利;张晓红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3岁.颈部、背部出现丘疹、结节伴瘙痒1年,于2005年5月18日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乏力、咳嗽,同时颈部、背部出现丘疹、结节,伴瘙痒,曾在当地结核病医院取痰查结核菌,结果阴性.胸部CT、淋巴结活检诊断为"肺结节病".曾服用过泼尼松5 mg/d共1个月,后减至2.5 mg/d连服1个月.经治疗皮损逐渐增多、增大,瘙痒加重.发病以来,时有低热、乏力、咳嗽、胸闷.去年7月因复视至眼科就诊,诊断为"青瞳综合征",予以对症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一直服用氨氯地平5 mg/d,至今血压仍不稳定,有胃溃疡病史20年.

    关键词: 结节病
  • 疣状汗孔角化症1例

    作者:杨静;姜一化;王玮蓁;朱林学;王玥

    报告1例疣状汗孔角化症.患者男,53岁.25岁始双下肢出现黄豆大丘疹并逐渐增多、增大,波及全身.臀部和双下肢皮损呈高度疣状增殖性斑块.临床症状和皮损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疣状汗孔角化症.给予角质剥脱剂外用及阿维A口服治疗2周后,疣状皮损全部消退.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症 疣状
  • 掌跖部角化棘皮瘤和寻常疣各误诊1例

    作者:狄梅;张红

    1 临床资料例1.男,65岁.左手掌不明原因出现一角化性结节2个月,迅速增大1个月,于2005年4月中旬至我科就诊.皮肤科检查:左手掌心可见一黄豆大角化性结节,中央呈棘状.诊断为寻常疣.给予冷冻治疗,冷冻后局部结一血痂,结节迅速增大,局部有胀痛不适.2个月后因结节表面痂皮脱落再次至我科就诊.皮肤科检查:左手掌心可见一圆形结节,直径2.1cm,中央呈火山口样外观,其内充满质硬角化物;周围呈环形隆起,高约0.3 cm,表面光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外周正常皮肤呈衣领状隆起(图1).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呈拱壁状,近瘤体中央充满大量角质,表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棘层角质形成细胞体积增大,胞质透明,未见不典型细胞.真皮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角化棘皮瘤.

    关键词: 棘皮瘤 角化 寻常
  • 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化瘤1例

    作者:翟志芳;杨希川;郝飞;钟白玉

    报告1例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化瘤.患者女,29岁.右足第2趾出现指状赘生物并逐渐增大1年余,不痛不痒.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延伸、增宽;真皮可见大量增生的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血管增生、扩张.

  • 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化瘤1例

    作者:杨玲;何威;黄海;胡美玲;任莉

    患者男,22岁.因左足背指状突起增生物3年,于2005年4月28日来我科就诊.3年前无明确诱因患者左足背出现一肤色、芝麻大丘疹,不痛不痒,无自觉症状,但因患者经常掐挤、抠抓及摩擦该丘疹,丘疹逐渐增大,高出皮面,终形成指状突起的皮损.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背皮肤有一肤色、高出皮面约0.7 cm的指状增生物,表面光滑,基底约黄豆大(图1),质地坚硬.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呈均匀一致的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伸长,未见局灶性的角状或山峰状角质层隆起,真皮无显著异常,可见少量与该皮损顶端表皮垂直走行的胶原纤维(图2A);弹性纤维染色阴性(图2B).诊断:获得性指(趾)部纤维角化瘤.诊断明确后对皮损行手术切除,随访至今无复发.

  • 痛风1例

    作者:朱佳;邹志勇;李家文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以结晶形式沉积于组织,表现为急、慢性疼痛性关节炎,关节畸形,伴有痛风石、肾结石和肾脏病变.该病多发于中年男性,现报告1例.

    关键词: 痛风
  • 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Ⅱ a型1例

    作者:韩永智;孙建方

    1 病历摘要患者男,19岁.因双肘及臀部结节、斑块5年,于2004年8月至我所就诊.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肘伸侧和臀部出现黄红色结节和斑块,渐增至鸡蛋大,不痛不痒.1年前,双膝伸侧出现黄红色斑块,曾在外院检查血脂异常(具体不详),诊断为神经纤维瘤和黄瘤.患者自诉双膝关节出现阵发性剧痛4年,否认有手术及外伤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疾病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

  • 泛发性皮肤结核1例

    作者:胡鑫;单葵;李惠

    患者女,36岁.因躯干、四肢泛发环状暗红色斑,表面覆黑褐色痂皮,伴有瘙痒2年,于2004年11月来我院就诊.2年前患者左小腿伸侧出现黄豆大暗红色斑,伴有瘙痒,后演变成暗红色斑块,表面破溃,有脓性黏稠物排出,局部无红、肿、热、痛.患病以来关节尤其是踝关节有红、肿、痛,经一般抗感染治疗可缓解,患病期间无发热、盗汗史.1999年因患脊髓炎,曾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近2年.至今不能行走,但下肢感觉存在.

    关键词: 结核 皮肤 泛发性
  • 以泛发性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蕈样肉芽肿1例

    作者:弓娟琴;曾学思

    报告1例以泛发性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41岁.颈部、躯干、四肢色素沉着12年,进行性加重,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四肢见浅褐色及深褐色斑片,部分皮损呈条索状,轻度苔藓样变.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部分淋巴细胞异形,少量浸润细胞侵入表皮,形成Pautrier微脓肿.免疫组化染色:LCA及CD45RO均(+++).诊断:蕈样肉芽肿.给予阿维A治疗,皮损略缓解.随访期间病情稳定.

  • 花椒致急性荨麻疹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田蕾;孙劲旅;田微

    患者男,16岁.2005年5月3日进食花椒后,即刻出现口唇发麻,数分钟后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渐融合成片,自觉皮肤瘙痒难忍,不久感到恶心、胸闷、心悸、头晕、呼吸困难、周身出冷汗,即至我院就诊.既往有急性荨麻疹病史.体格检查:患者神志不清,表情淡漠,体温36.0℃,呼吸28次/min,脉搏112次/min,律齐,脉弱,血压8.0/6.0 kPa.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可见大小不等融合成片的风团,口唇肿胀.诊断:急性荨麻疹伴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 mL,平卧吸氧,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 mg,外用炉甘石洗剂等,休克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行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花椒sIgE为Ⅳ级,后确诊为花椒致急性荨麻疹伴过敏性休克.

  • 镰刀菌皮肤肉芽肿1例

    作者:赵娟;杨淑欣;赵安成;李霞

    报告1例镰刀菌皮肤肉芽肿.患者男,21岁.面部出现红斑、丘疹、溃烂、结痂20年,四肢皮肤疣状增生3年,面部遗留毁容性瘢痕及组织缺损.多次取不同皮损处皮屑作真菌培养,均见相同菌落生长,经菌种鉴定为镰刀菌属.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表皮浅层见多量菌丝,菌丝有分隔.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特比萘芬治疗,其疗效正在进一步随访观察中.

    关键词: 肉芽肿 皮肤 镰刀菌
  • 角蛋白及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磷酸化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抑制的调控

    作者:武彩霞;李承新;李巍;刘玉峰

    目的:研究抗角蛋白抗体对角蛋白及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的影响.方法:提取抗体作用过的人舌鳞状细胞癌(Tca)细胞角蛋白,以未经抗体作用的细胞作阴性对照.角蛋白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转膜,用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作用和显色.超声裂解抗体作用细胞,设置阴性对照.经SDS-PAGE分离、转膜后用抗磷酸化p38MAPK抗体作用,化学发光剂发光显影.结果:角蛋白在分子质量大约为58 ku处出现阳性条带;阴性对照未出现条带.抗磷酸化p38MAPK抗体作用后在分子质量大约44ku处有阳性条带;阴性对照在相应处未出现条带.结论:角蛋白及p38 MAPK磷酸化是Tca细胞增殖抑制的重要调控方式.

  • 武汉及周边地区456例头癣患者分类病原菌检测分析

    作者:徐续玲;曾志良;周绍稳;胡志敏;江萍

    为了解武汉及其周边地区1999-2004年头癣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检测情况,现将我科456例头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及其受体mRN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性研究

    作者:鞠少卿;张冬雷;倪红兵;陈晓栋;孔宪涛;仲人前

    目的: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FQ)-PCR法测定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表达的检测价值.方法:在BLyS及其受体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荧光探针,用反转录(RT)-PCR扩增目的片段实时检测产物的荧光强度,用所建立的RFQ-PCR方法检测23例SLE患者、23名正常人外周血BLyS及其受体mRNA表达.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成熟抗原(BCMA)、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和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活动期患者的表达高于缓解期(P<0.01),抗ds-DNA抗体阳性和尿蛋白阳性的SLE患者BCMA、TACI和BAFF-R mRNA的表达高于阴性患者(P<0.01).结论:RFQ-PCR检测BLyS及其受体mRNA含量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重复性;SLE患者BLyS、TACI和BAFF-R mRNA表达含量升高,提示BLyS、TACI和BAFF-R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 复发性线状棘层松解皮病1例国内首报

    作者:姜一化;陈龙

    报告1例复发性线状棘层松解皮病.患者女,24岁.右大腿内侧反复起红斑、水疱,伴轻度瘙痒20余年.皮损沿Blaschko线分布.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增生,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层上裂隙形成,部分表皮裂隙中可见不同层面的单个或倒塌砖墙样棘层松解细胞,真皮乳头轻度水肿,浅层血管周围有较致密的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 强脉冲光对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吴迪;骆丹;张镇静;闵玮;朱洁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IPL)照射对体外培养的汉族人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采用波长为570~950 nm、能量密度为15J/cm2的IPL照射培养细胞.在照射结束后1、12、24及48 h收集细胞总RNA,应用反转录(RT)-PCR法测定各时间点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IPL照射后12、24及48 h,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且表达水平随孵育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结论:IPL可直接促进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的转录,该研究部分阐明了IPL除皱的机制.

  • 伊曲康唑巩固疗法降低花斑癣复发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亚平;刘金昌;刘良传;滕蔚

    目的:探讨一种能够降低花斑癣复发率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初诊的花斑癣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均口服伊曲康唑0.2 g,每日1次,连续服药7 d.7 d后对照组停药观察,试验组则继续服用伊曲康唑,每月口服0.2 g 1次,共6个月.两组患者皆每月复诊1次,共6次.结果:试验组99例患者复发率为1.01%,治愈率为85.86%.对照组95例患者复发率为17.89%,治愈率为64.21%.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治愈率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x2=16.419 5,P=0.000 1和x2=12.201 3,P=0.0005).结论:巩固治疗方案能在近期内降低花斑癣复发率,同时提高花斑癣的治愈率.

  • 卵清蛋白经皮致敏诱发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样病变的探讨

    作者:胡佳;张美华;毕志刚;陈文琦;董正邦;方晶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诱发BALB/c小鼠局部皮损的特点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方法:卵清蛋白经皮肤致敏BALB/c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总IgE水平,观察小鼠致敏局部组织病理改变,半定量反转录(RT)-PCR法检测BALB/c小鼠致敏局部皮肤中白介素(IL)-4、IL-5,干扰素(IFN)-γ mRNA表达水平.结果:卵清蛋白组小鼠血清总IgE水平显著升高,局部出现红斑、鳞屑等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增生,真皮炎性细胞浸润;皮损局部IL-4、IL-5 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卵清蛋白经皮致敏BALB/c小鼠能诱导伴IgE升高的炎症性皮损,细胞因子表达呈Th2优势型,病变类似于特应性皮炎.

  • 过敏性紫癜患者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观察

    作者:严加林;张明亮;卢小刚;郭田章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者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改变,探讨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和十二指肠病变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8例患者均有胃、十二指肠黏膜改变,1例食管受累.损害主要表现为黏膜呈花斑样充血、水肿及点状糜烂和多发性溃疡,且伴有胃肠道症状者的胃肠道黏膜病变程度更严重,但与皮损严重程度无关.15例患者Hp检测阳性.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纤维蛋白性坏死、出血、管腔缩小,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核碎裂.结论:临床各型过敏性紫癜均可出现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改变,其严重程度与胃肠道症状密切相关,与皮损的严重程度无关;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

  • 表达核小体Th表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株的构建

    作者:周春丽;郝进;唐书谦;钟白玉;叶庆佾;邓军;曾韦锟;郝飞

    目的:构建表达核小体Th表位(H2B14-28)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株.方法:将H2B14-28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YA3149中,构建重组质粒pH2B(pYA3149-H2B14-28)后,转入鼠沙门菌株X4550,斑点印迹鉴定表位肽的表达.观察X4550(pH2B)体内外携带重组质粒的稳定性.结果: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显示pH2B构建成功.斑点印迹证实表位肽的表达.重组菌株在体内、外营养选择压力下,可较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核小体Th表位的可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株,为进一步直接应用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活菌苗在肠道内表达抗原诱导SLE免疫耐受奠定基础.

  • 外阴阴道白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

    作者:郭秀军;陆野燕;贾丽萍

    笔者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M27方案(1997)推荐的棋盘微量稀释法[1],检测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52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和联苯苄唑4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情况,现报告如下.

  • 复方硝酸溶液处理尖锐湿疣皮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汝芝;朱文元;韩洪方;高人燕;陈燕

    目的:探讨复方硝酸溶液(商品名:思可得)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作用.方法:2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制成标本用思可得涂抹,并以鬼臼毒素作对照,分别检测2种药物首次用药和重复用药后,皮损内HPV6/11 DNA的检出率,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检测思可得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单次用药后,思可得组HPV6/11 DNA的检出率为20%,鬼臼毒素组的检出率为70%.重复用药后,思可得组HPV-DNA阳性率为5%,鬼臼毒素组为40%.用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标本呈凝固性坏死.HaCaT细胞经0.1~5.0μl/mL思可得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经1.0~3.0μl/mL思可得处理48 h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凋亡峰.结论:思可得治疗尖锐湿疣,除化学性破坏组织外,尚有抗病毒作用,重复用药作用更强,有利于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思可得对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促进其凋亡.

  •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重组DNA疫苗的构建表达及鉴定

    作者:关蕾;杨慧兰;樊建勇

    目的:针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包膜糖蛋白gD和gB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gD-CTL.方法:用PCR方法从已构建好的pc-gD真核表达质粒中扩增gD片段,将其与CTL表位共同连接到pVAX1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gD-CTL.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法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情况,免疫BALB/c小鼠,进行CTL活性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能在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细胞)内表达.该重组DNA疫苗免疫接种BALB/c小鼠后,其CTL活性增高.结论:成功构建HSV-2 pVAX-gD-CTL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该DNA疫苗对细胞免疫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作者:张敏;汪盛;张谊之;黎静宜

    目的:研究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作为判断银屑病病情及疗效新指标的可信性.方法:采用DLQI研究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并与传统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进行比较.结果:女性患者的DLQI评分明显高于男性,未婚者的DLQI评分高于已婚者,面部受累者的DLQI评分高于面部未受累者(P<0.05).DLQI和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3,P<0.001).治疗后随着临床病情的改善,PASI和DLQI评分均显著下降,且DLQI改善率和PASI改善率呈显著正相关(r=0.722,P<0.001).结论: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DLQI可作为判断银屑病病情及疗效的新指标.

  • 尖锐湿疣患者表皮角蛋白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模式的研究

    作者:庞晓文;赵广;江丽;张磊;胡岩云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表皮角蛋白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模式与CA发病和复发的内在关系.方法:对15例CA患者进行γ干扰素(IFN-γ)治疗.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角蛋白(CK)10、14、16及其相关蛋白丝聚合蛋白(filaggrin)的表达,并与5名正常人皮肤及5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皮损进行对照.结果:CK10、14、16及filaggrin在正常人表皮、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皮损、CA皮损中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模式;15例CA患者皮损中5例HPV表达阳性,同时缺乏CK10、filaggrin的表达,CK14、16的表达亦显示其独特的模式,这5例患者均对IFN-γ治疗无效,皮损复发.结论:作为增生、分化标志分子的各种角蛋白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模式的异同,在提示CA病情的复发及预后方面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1例

    作者:杨励;王雷;高天文

    报告1例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患者女,40岁.头皮斑块1年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头顶部有一直径约1.5 cm大淡红色环形斑块,边缘轻度隆起,表面光滑,质硬,无毛发生长.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轻度增生,真皮浅层可见多数大小不一的角质囊肿和嗜碱性细胞条索,周围胶原纤维明显增生.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均符合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

  • 咪唑斯汀治疗湿疹和接触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盛楠;宗文凯;季江;余美文;林麟

    为了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湿疹和接触性皮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笔者于2004年应用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63例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患者,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特比萘芬联合热疗治疗巨大着色芽生菌病1例

    作者:张天柱;胡志敏;孔庆云

    患者男,72岁.因双小腿疣状增生性斑块半年,间断低热近3周,于2005年4月9日来我院就诊.43年前患者左膝关节摔伤2周后在外伤处出现一红色丘疹,微痒.随后皮损逐渐扩大,累及大腿和小腿.皮损表面增生、肥厚,有少量渗液,无破溃,未予治疗.随后皮损进一步扩大、增厚,融合成斑块,表面有小结节,瘙痒更明显,伴胀痛.有青霉素过敏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大腿下1/3处至左小腿近2/3处见弥漫性增生性红色斑块,表面粗糙,有大小不等的菜花状或乳头状结节,其上散在黑痂及瘢痕(图1).皮损边界清楚,周围绕有红晕,散在绿豆至钱币大卫星状红斑及结节,结节间见浆液性和血性渗出物,伴有异味.双下肢中度水肿,尤以左下肢为著.

  • 1%硝酸益康唑和0.1%曲安奈德霜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作者:钟建桥;陈德宇;先德海;赖晋锋

    特应性皮炎(AD)病因复杂,缺乏特效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显示,微生物感染,尤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糠秕马拉色菌可诱发和加重AD病情[1-2].笔者采用l%硝酸益康唑和0.1%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治疗32例AD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派瑞松
  • 微波手术结合照射治疗男性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高娟

    我科于2002年5月-2004年3月采用微波手术加术后微波热疗治疗男性尖锐湿疣(CA),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微波
  • 吡硫翁锌喷雾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谊芝;郭在培;李惠;陈兴平

    笔者于2002年2-8月分别采用吡硫翁锌喷雾剂(SKINCAP spray)与羟基喜树碱软膏治疗银屑病,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 平阳霉素皮损内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作者:刘学清;曾抗;兰海梅

    2003年1月-2004年6月,笔者采用平阳霉素皮损内注射治疗4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自体黑素细胞培养移植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作者:罗卫;赵广;向培德;王雅琴;朱美材

    2004年3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自体吸疱法获取黑素细胞,经过纯黑素细胞培养、增殖,在皮损处刮除、种植进行自体黑素细胞培养移植治疗白癜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9例疗效观察

    作者:姚志远;汪晨;宣红梅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使用NB-UVB照射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患者9例,初始照射剂量均定为0.5J/cm2.结果:9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好转2例,有效率为78%.平均照射次数22次,平均累积照射剂量31.09 J/cm2.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红斑和瘙痒,其发生率为33%.结论:NB-UVB照射治疗早期蕈样肉芽肿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易行,为早期蕈样肉芽肿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毛囊免疫赦免

    作者:田婷;范卫新

    免疫赦免并非是完全被动的简单免疫耐受过程,它是涉及多重机制并相互作用的主动免疫调控过程.毛囊是一个独特的免疫赦免器官,其免疫赦免随毛囊周期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生长期毛囊免疫赦免的丧失可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斑秃等)的发生.重建毛囊免疫赦免可望治疗相关性疾病.

    关键词: 毛囊 免疫赦免 斑秃
  •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付萌;赵小东;廖文俊;刘玉峰

    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药物和方法很多,合理选用或优化组合这些治疗手段,可以提高AD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该文就目前皮肤科医生关注的AD治疗,如保湿剂的应用,各种变应原的去除,如何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作一综述.并介绍了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多塞平、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他外用制剂及抗组胺药、抗生素、紫外线照射、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 皮肌炎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顾有守

    对近年来有关皮肌炎的病因、分类、诊断标准、皮损表现及其意义、预后、全身和局部治疗以及幼年型皮肌炎等读者感兴趣的问题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和阐述.

    关键词: 皮肌炎 诊断 治疗
  • 结节性硬皮病

    作者:马东来;方凯;苑勰

    患者女,47岁.主诉:全身皮肤发硬5年,颈部和胸腹部结节2年.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发硬,双手指遇凉水发白、发紫、疼痛,为明确诊断曾于1996年10月31日来我科就诊.入院时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类风湿因子,肌酶谱,蛋白电泳,C3和CH50,抗ds-DNA,心电图均正常;抗核抗体(ANA)(+),滴度1:640,抗Scl-70抗体(+),分子质量分别为70、86ku,抗RNP抗体(+),分子质量分别为73、32 ku,抗SSA抗体(+),分子质量为52 ku;血沉69mm/1 h,IgG 23.2g/L(正常值7~17g/L,以下同),IgA 7500mg/L(700~3 800mg/L);胸部X线片检查示双肺间质纹理增粗,诊断为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给予自制中药(主要成分为鬼箭羽、当归、红花、川芎)和养阴润肺丸口服,肌内注射薄芝针,经治疗皮损无明显好转.2年前始,颈部和胸腹部出现许多绿豆至黄豆大质硬结节,偶感微痒,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2001年10月10日再次来我科门诊就诊.

    关键词: 硬皮病 结节性
  • 蜱叮咬1例

    作者:黄利军;汪振达;孙丽梅;刘梦飞

    患者男,65岁.因胸部出现一肿物约8 d,有轻度压痛,伴瘙痒,于2005年7月25日至我科就诊.

    关键词: 蜱叮咬
  • 别嘌醇药疹9例临床分析

    作者:沈晓峰;吕国池

    别嘌醇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常用药物,易致药疹,常表现为麻疹型、猩红热型、多形红斑型、红皮病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既往文献报道,别嘌醇引起的药疹潜伏期长,病情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多见于老年患者.现将我院2002-2005年收治的9例别嘌醇药疹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药疹 别嘌醇
  • 以水肿性红斑为临床表现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作者:朱国兴;陆春;赖维;顾有守;潘慧清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因颜面部、躯干部、四肢出现水肿性红斑半年余,加重伴发热1周,于2005年7月5日入院.半年前患者双上臂、大腿伸侧、臀部、腰骶部出现红斑、斑丘疹,偶有瘙痒,其后皮损累及颜面部、躯干,呈泛发性水肿性红斑,反复发作的颜面部红斑日晒后加重.

    关键词: 麻风 麻风反应
临床皮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