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临床误诊误治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림상오진오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 影响因子: 0.91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429
  • 国内刊号: 13-110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误诊误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陈晓红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瓦氏窦瘤破裂二例的介入诊断及治疗

    作者:邵江;庞小华;牟华明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诊断及治疗瓦氏窦瘤破裂的优势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瓦氏窦瘤行导管检查,观察导丝走行路径,测定导管分段压力,结合升主动脉或左室造影,确定瘤体位置、破入腔室、瘘道大小,并进行封堵治疗.结果 2例病初均行彩超检查,均误诊为左室右房通道,例2术前还曾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后均经右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并应用Ampla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进行了成功封堵.术后随访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 经导管介入诊断、治疗瓦氏窦瘤破裂安全、有效、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依从性好.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一例剖析

    作者:赵国强;张娜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诱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择期行冠脉造影并支架置入术,术中右冠脉置入支架后即刻见支架边缘、右冠脉近段出现一充盈缺损,考虑患者无明显不适,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3级,遂结束手术.术后8h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呼吸浅,再次冠脉造影检查示右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右冠脉完全闭塞,反复高压球囊扩张无效.结论 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原因复杂,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是减少介入术后血栓形成的关键.

  • 先天性心脏病并巨大嗜铬细胞瘤一例

    作者:息金波;田溪全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嗜铬细胞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左侧腹部肿物4年,伴头晕、头痛、心悸、血压升高1年,近日加重入院.结合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超声、CT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并巨大嗜铬细胞瘤.术前控制血压、心率,后成功实施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转入心内科行进一步治疗.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并嗜铬细胞瘤患者应尽早积极手术治疗,以阻断过量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同时,术前应使用保护心脏的药物,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

  • 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陈迪;王斌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运动疗法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查找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并选择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价指标,利用Rev-Man 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6篇文献1152例糖尿病入选.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后发现,运动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疗法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分析

    作者:戈录芳;康翠清;张秀兰

    目的 探讨多导睡眠监测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明确诊断为OSAHS患儿52例,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并行多导睡眠监测,观察比较3组平均血氧饱和度( SaO2)、低SaO2( LSaO2)、≥3%氧减指数(ODI)、SaO2≤92%时间、体重指数(BMI),并分析这些指标与AHI的相关性.结果 3组≥3% ODI、SaO2≤92%时间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SaO2、LSaO2、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儿童AHI与≥3%ODI呈高度正相关(r=0.652,P=0.00),与平均SaO2、LSaO2、SaO2≤92%时间及BMI均无相关性(r=-0.297,P=0.60;r=- 0.269,P=0.10;r =0.132,P=0.25;r =0.105,P=0.28).结论 相对于其他通气指标,ODI对判断儿童OSAHS严重程度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尹延伟;胡爱民;孙倩倩;侯志贞;张世杰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症82例(低血糖症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未发生低血糖症的糖尿病98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分析糖尿病低血糖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饮食不当、治疗方案改变、运动不当、感染史、肝肾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合用其他药物、独居.对比研究显示低血糖症组治疗方案改变、肝肾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有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饮食不当、运动不当、感染史、肝肾功能异常、合用其他药物、独居为混杂因素;与糖尿病低血糖症显著相关的因素为治疗方案改变(P =0.003,OR=2.833)、认知功能障碍(P =0.013,OR=2.668)、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P=0.002,OR =0.349);结合OR值和95%可信区间发现治疗方案改变、认知功能障碍为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为保护因素.结论 治疗方案改变、认知功能障碍为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的丰富显著降低.

  • PTCA导丝在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痉挛时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玉英;汝磊生;李俊峡;王冬梅;孙家安;彭育红;张莉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导丝在冠脉造影桡动脉痉挛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术发生桡动脉痉挛的106例分为PTCA导丝组36例和药物组70例.PTCA导丝组在造影路径指导下更换泥鳅导丝为PTCA导丝完成造影;药物组沿鞘管侧管注入维拉帕米1 mg和硝酸甘油200 μg,等待5 min后再次行桡动脉造影,观察两组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药物组重度痉挛占88.6%,弥漫痉挛占38.6%;PTCA导丝组重度痉挛占97.2%,弥漫痉挛占41.7%,两组痉挛严重及弥漫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A导丝组PTCA导丝均通过病变部位,在PTCA导丝指引下5F造影导管通过病变部位冠脉造影成功率94.4%.药物组再次造影桡动脉痉挛改善,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成功率8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PTCA导丝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5.6±18.1) min、(29.1±13.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P=0.001).PTCA导丝组出现血管并发症2例(5.6%);药物组出现血管并发症18例(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1,P=0.01).结论 冠脉造影桡动脉痉挛时可尝试使用PTCA导丝完成造影,该方法安全可行.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评估有机磷中毒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欣;陈建魁;于农;宋世平;左向华;尹秀云;黄媛;王淼;曾利军;杨倩琳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Cyst C)评估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AOPP 102例作为AOPP组,于入院第1天、第3天分别测定血清尿素(BUN)、肌酐(Cr)及Cyst C;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门诊抽取静脉血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入院后第1天及第3天AOPP组BUN和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yst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AOPP组血清BUN、C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yst 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PP组入院后第1天血清Cyst C阳性率为49.0%(50/102),BUN与Cr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8.6% (19/102);第3天血清Cyst C阳性率为98.0% (100/102),BUN与Cr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9.6% (20/102).结论 血清Cyst C可早期反映AOPP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对AOPP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非特殊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84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冯晓莉;杨琳;应建明;刘秀云;孙耘田;吕宁

    目的 探讨非特殊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n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确诊PTCL-NOS 84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中53例获随访,平均随访24.7个月.病变位于淋巴结69例,结外15例;61例依据Ann Arbor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其中Ⅰ期3例,Ⅱ期27例,Ⅲ期15例,Ⅳ期16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表达T细胞抗体CD3 88.0%,CD4 60.2%,CD5 59.3%,CD2 25.6%,CD7 55.4%,CD8 55.4%;细胞毒相关抗体TIA-1 60.5%,粒酶B 18.1%,穿孔素7.2%;候选相关基因Bcl-10 89.2%,nm23 85.4%,TOPⅡA 73.2%.结论 PTCL-NOS主要发生在淋巴结,T细胞抗体CD3、CD4、CD5、CD7、CD8表达依次递减,CD2表达较低;细胞毒相关抗体TIA-1表达较高,PTCL-NOS可能与细胞毒分子有相关性;候选相关基因Bcl-10、nm23和TOPⅡA可能有潜在靶向治疗意义.

  •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

    作者:王芳;赵庆彦;陈江斌;杨剑雪;周纪宁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结果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6年2月~ 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TET结果阳性且行冠脉造影238例,均行血液生化检查,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造影阳性组和造影阴性组,比较两组血尿酸及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造影阳性组187例,造影阴性组51例,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吸烟史及饮酒史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造影阳性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造影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T结果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脉造影结果密切相关.

  • 细胞角蛋白14、17和19在银屑病中的表达

    作者:郝小军;高顺强;李真;邢文晓;李文素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CK)14、17、19表达与银屑病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银屑病30例(银屑病组)皮损处和健康对照者10例(健康对照组)皮肤组织CK14、CK17、CK19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健康对照组皮肤组织CK14主要在基底细胞层表达,而银屑病组皮损处CK14可扩展至基底上层,多为全层弥漫阳性表达;健康对照组皮肤组织CK17均阴性表达,银屑病组皮损处CK17均阳性表达且多在基底层以上;健康对照组CK19均在基底细胞层阳性表达,银屑病组皮损处CK19则多表达阴性.健康对照组和银屑病组CK14、CK17、CK19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5.09±1.86和2.83±1.12、5.81 ±1.42和0、0.49±0.03和2.03±1.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12,P=0.000;t =22.415,P=0.000;t =4.516,P =0.002).结论 CK14、CK17、CK19可能在银屑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影响

    作者:虞燕波

    目的 观察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Cyst C)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血滤)治疗中的变化,以期寻找血滤过程中监测肾功能的指标.方法 对急性肾损伤52例行连续性血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血清肌酐(Cr)及血清Cyst C的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2例平均血清Cyst C治疗前为(6.87 ±2.11) μmol/L,治疗后24、48、72 h分别为(6.34±1.89) μmol/L、(6.08±1.40) μmol/L、( 5.86±2.37) μ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64、-0.286、-0.367,P=0.233、0.179、0.154);平均血清Cr水平治疗前为(732.00 ±59.64) μmol/L,治疗后24、48、72 h分别为(497.00±41.31) μmol/L、(258.00±45.69) μmol/L、( 173.00±55.27) μ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3、2.576、2.973,P=0.035、0.021、0.010).结论 连续性血滤治疗对血清Cyst C清除率低,血清Cyst C可作为肾替代治疗过程中监测肾功能的指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影像学分析

    作者:宋宁;史金英;杨晓峰;刘冰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ECOPD并IPA 15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且动态监测胸部X线变化.胸部X线检查显示为早期肺纹理增重12例,疾病很快进展为单侧或双侧肺斑片状渗出影10例,后期出现大片状实变影12例,伴肋膈角变钝6例,叶间胸膜增厚1例.7例行胸部CT检查,表现为实变影沿支气管分布,其中双肺不规则实变影5例,左肺实变影2例;可见肺大疱5例,胸膜下结节影、胸腔积液各4例,空洞2例,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增大各1例.15例存活2例,死亡13例.结论 临床上AECOPD病情进展迅速时,应尽早行胸部CT检查,并动态监测胸部X线变化,若由单纯肺纹理增重很快进展至肺内斑片状阴影,应考虑到合并IPA,及时行相关检查,积极予干预性治疗.

  • 婴幼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16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林梅;王君霞;周少宏;赵晓云

    目的 探讨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临床特点、救治策略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患儿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1例就诊时已死亡;余15例均救治成功.15例入院确诊后均及时予盐酸纳洛酮静脉用药,同时予温开水反复洗胃、静脉补液,维生素C、呋塞咪等促进药物排泄,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脱水减轻脑水肿及营养脑细胞药物,其中呼吸衰竭1例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随访1年,仅1例出现癫痫症状,余14例均痊愈.结论 早期、足量、静脉应用纳洛酮是成功抢救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患儿的关键.

  • 滥用联邦止咳露糖浆致低钾性麻痹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晓勇;朱信云;黄志军;单爱军;彭朝林

    目的 探讨滥用联邦止咳露糖浆诱发低钾性麻痹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滥用联邦止咳露糖浆导致的低钾性麻痹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联邦止咳露糖浆滥用时间3~30个月,发作前24h内均有明确的大量饮用联邦止咳露糖浆史.所有病例均有四肢肌力迟缓性瘫痪,不能行走,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且反复发作.腱反射正常或减退,无感觉障碍,病理征阴性,其中2例伴失眠、亢奋、一过性幻视等轻度精神症状,3例合并严重腹泻.16例血钾1.4~ 2.3 mmol/L;心肌酶检测肌酸激酶均稍高于正常值.心电图检查示U波、QT间期延长、ST段轻度下移等低钾性心电图改变.经补钾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滥用联邦止咳露糖浆可诱发低钾性麻痹,应引起医生及患者的重视.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误诊为麻疹一例探讨

    作者:滕惠琴;张盛杰

    目的 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syndrome,DHS)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DHS误诊为麻疹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发热使用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后出现麻疹样皮疹,淋巴结增大,体温波动在38 ~39℃,伴肝功能、肾功能异常,血液学指标改变,予相应治疗1周,但发热持续不退,血白细胞及嗜酸粒细胞仍较高,加用头孢呋辛钠后皮疹加重、体温升高.结合麻疹抗体阴性,经皮肤科会诊后诊断为DHS,予激素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激素停用1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正常,未见皮疹复发.结论 DHS为一种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病机制不明,一旦发现,应及时予冲击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以防止致死性危险的发生.

  • 醋酸去氨加压素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作者:张丽娅;白玉蓉;王熙然;葛爱青;刘辉;李雪;张玮;詹志伟

    目的 探讨醋酸去氨加压素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醋酸去氨加压素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6个月前因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入院,行手术治疗.6个月内24h尿量多在3500 ~ 5050 ml,持续低钠血症.有尿崩症史,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及醋酸去氨加压素替代治疗.考虑尿崩症复发,逐渐增加醋酸去氨加压素用量,同时补充氯化钠,尿量无减少,仍为顽固性低钠血症.1个月前出现轻度喘憋、气短、全身水肿、心率增快;双肺底闻及少量中小水泡音.测中心静脉压17 cmH2O,连续测定血渗透量浓度260 ~ 270 mmol/L,尿渗透量浓度630 ~ 670 mmol/L;尿钠180 ~ 240 mmo/L.回顾治疗过程,考虑不除外醋酸去氨加压素用量较大导致的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调整醋酸去氨加压素并停止补充氯化钠,病情好转.结论 尿崩症患者抗利尿激素使用过量会导致类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临床医师应注意与尿崩症进行鉴别,以避免误诊误治.

  • 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病及继发气胸一例辨析

    作者:杨文涛;黄晓颖;王良兴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病继发气胸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病继发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确诊肺癌10个月,呼吸困难40d,加重4d入院.10个月前始应用吉西他滨及顺铂进行化疗,后因效果不理想改用吉非替尼,继之出现轻微活动后呼吸困难,考虑吉非替尼诱发间质性肺病,停用吉非替尼,予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半个月前患者自行服用盐酸厄洛替尼致病情加重再次入院,确诊为靶向药物致间质性肺病继发气胸.结论 临床遇及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期间突发呼吸困难加重时应注意关注胸部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防止误诊误治,以免延误病情.

  • 胺碘酮致胸腔积液二例报告

    作者:李会学

    目的 探讨胺碘酮产生肺毒性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例胺碘酮致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2例均因心脏疾患口服胺碘酮治疗.例1服用3个月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并有乏力、食欲减退,例2服用胺碘酮1.5年后出现胸部酸沉不适,呼吸困难.2例胸部X线检查均发现胸腔积液,皆按结核性胸膜炎予抗结核治疗无效.入我院后经胸腔穿刺及试验性停用胺碘酮治疗,确诊为胺碘酮所致胸腔积液,分别停用胺碘酮1个月及3个月后胸部X线检查示胸腔积液消失和右肺阴影消失.结论 胺碘酮具有肺毒性,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呼吸道症状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一旦疑及产生肺毒性,应及时停药,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 甲泼尼龙致急性类固醇肌病一例讨论

    作者:文振华;李敬扬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致急性类固醇肌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1例甲泼尼龙致急性类固醇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多关节肿痛5年余,加重并右下肢麻木、乏力1周入院.经相关检查后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继发性血管炎并右下肢腓总神经损害.予甲泼尼龙治疗,2d后出现全身肌痛、乏力,四肢肌肉压痛、肌力3级,急查肌酸激酶332 U/L;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四肢肌源性损害,右下肢腓总神经受损,考虑急性类固醇肌病,立即停用激素,使用依那西普和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2周后复查肌酸激酶正常,关节肿痛和右下肢麻木、乏力亦明显好转,四肢肌力4级.结论 类固醇肌病发病与糖皮质激素类型、剂量、疗程和给药方式等有关,及时发现类固醇肌病并停用糖皮质激素,或改用非氟化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该病重要的措施.

  • 心肺复苏术相关损伤的探讨

    作者:崔丽娟;易旭夫;冯俊双

    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临床抢救心脏暂停患者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已被临床广泛接受[1-4].CPR由Kouwenhoven等于1960年首次提出,其能借助外力建立通气及实施胸外按压早期除颤,以提高心脏暂停患者的生存率[5].然而,有学者发现CPR过程中会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损伤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心肺复苏过程中出现的损伤是否会影响复苏成功率及复苏成功后患者生存期、健康状况等越来越多地被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所重视.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就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行CPR后损伤发生率、损伤部位及类型、损伤后果及病理学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的实施CPR提供理论依据.

  • 肛裂括约肌切断术应用进展

    作者:赵金庭;霍彩霞

    发生于肛管皮肤的全层纵形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称为肛裂,20 ~ 40岁高发,男女发病比例为1.0:2.5,一般位于前后正中位,后位多见[1-4].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特点[5-9].肛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肛裂切除术、括约肌切断术、纵切横缝术、皮瓣移动术等.括约肌切断术临床应用广泛,但迄今为止无统一标准,临床医生常根据经验、手术操作习惯及熟练程度来决定括约肌切断术术式,手术操作细节为关键.

  •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所致胸腔胃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致胸腔胃

    作者:蔡奕欣;廖永德;付向宁;汤应雄;孙威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裂孔疝(congenital hiatus hernia,CHH)所致胸腔胃的鉴别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CHH所致胸腔胃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致胸腔胃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术前依据胸部CT及钡餐影像学检查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并完全型右胸腔胃,后经开胸探查确诊为CHH并完全型右胸腔胃,行胸腔胃还纳并膈食管裂孔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CHH所致胸腔胃易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致胸腔胃,手术探查可明确诊断.CHH所致胸腔胃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外科急腹症误诊为妇科急腹症临床分析

    作者:赵云霞;林翔海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与外科急腹症的鉴别要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外科急腹症误诊为妇科急腹症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急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4例,坏疽性阑尾炎并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流产1例,均行阑尾切除术,其中坏疽性阑尾炎并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流产行肠穿孔修补及盆、腹腔引流术;1例肠系膜囊肿并扭转行肠系膜囊肿切除术;1例左输卵管妊娠流产并肝破裂,行左输卵管切除术及肝破裂修补术;1例乙状结肠扭转行乙状结肠复位、固定术;1例右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并出血性大网膜炎,行部分网膜组织切除术.术后均转普外科及肝胆外科继续治疗,后皆痊愈出院.结论 急腹症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全面查体,结合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常规、B超等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以降低误诊率.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发生的原因和治疗

    作者:吴晓峰;肖远光;毛志福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发生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瘘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胸胃瘘发生于食管癌切除术后4~5 d 6例,6~11 d 2例;6例瘘口直径<1 cm,行瘘口修补术;2例因胸胃壁大片坏死,先行胸胃大部切除加食管旷置及空肠造瘘术,后分期行结肠代食管术.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出现声嘶、肺部感染各1例.随访10个月~5年,均可进普通饮食,其中2例饱食后不能平卧,钡餐检查示胸胃淤滞排空不畅,口服促胃动力药物可缓解症状.结论 食管癌切除术后远端消化道梗阻是发生胸胃瘘的主要原因,积极手术治疗是保证胸胃瘘预后良好的关键.

  • 断指再植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沈美华

    目的 分析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指体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2例34指断指再植失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保守治疗26例,包括静脉滴注肝素、右旋糖酐40,肌内注射罂粟碱,温氯化钠注射液湿敷,局部按摩,腋(指)神经阻滞等处理.手术探查6例,术中均存在动脉痉挛、栓塞或两者兼有,伴或不伴静脉栓塞.结果 本组32例中行残端修整19例,行V-Y推进皮瓣修复、邻指皮瓣修复各3例,行腹部皮瓣修复、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各1例;指体部分坏死未作特殊处理4例,自动离院1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2例,余30例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影响断指再植存活的因素较多,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显微镜下认真细致清创,精确无误小血管吻合技术以及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存活的关键环节.

  • 采用二期手术方法促进前臂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观察

    作者:路凌;陈强;武军

    目的 探讨二期手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36例随机分为二期手术组和术前锻炼组各18例,排除内瘘血栓形成和拒绝行二期手术者,每组各剩15例;另选择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二期手术组入组后即行一期内瘘成形术,3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术前锻炼组经术前锻炼3个月后行内瘘成形术.比较3组入组时头静脉内径,术前锻炼组和二期手术组干预3、6个月后头静脉内径及干预6个月后内瘘血流量.结果 人组时头静脉内径,二期手术组与术前锻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74,P=0.654);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二期手术组与术前锻炼组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995,P=0.000;t=5.0677,P=0.000).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二期手术组和术前锻炼组头静脉内径同一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816,P=0.000;t =2.6567,P=0.019).干预6个月后内瘘血流量达200 ml/min以上者二期手术组占86.7%,术前锻炼组占40.0%.结论 二期手术方法较术前锻炼方法更有利于促进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成熟,临床效果良好.

  • 特殊气管异物经气管切开处取出的体会

    作者:肖淑芬;王立民;陶振峰;李晓明

    目的 探讨自气管切开处行气管异物取出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特殊气管异物经气管切开处取出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特殊气管异物中误吸哨芯、误吸碳素笔头、硅胶管断裂滑入气管及卫生筷堵管误吸入气管各1例,均行气管切开,在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经气管切开处置入硬质气管镜取出异物.结论 经气管切开处置入硬质气管镜取出气管异物,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微创、可行.

  • 神经刺激仪辅助罗哌卡因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效果

    作者:范勇涛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仪辅助罗哌卡因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采用0.50%罗哌卡因和1.00%利多卡因行腰丛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2.00%利多卡因和0.7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一般情况、麻醉情况、术后禁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使用止血带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试验组平均动脉压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无明显波动.手术开始时、术中不同时点及术后1h平均动脉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开始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后不同时点神经阻滞完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禁食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0.50%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下肢手术腰丛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且安全性好.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囊炎

    作者:杜冬;崔忠;孙建斌;赵清涛;魏强;崔永泽

    目的 观察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pepatic gallbladder dramage,PTGD)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重症急性胆囊炎行PTGD,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5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7例;同时患2种或2种以上疾病38例;均不能耐受手术治疗.52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全部获得有效胆囊引流,引流24 ~48 h后腹痛减轻,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留置引流管14 ~20 d,52例中发生胆漏1例,无出血、气胸、结肠损伤等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对难以耐受手术的老年重症急性胆囊炎患者,PTGD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 关节镜下治疗掌指、指间关节疾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野战涛;张卫平;冯志军;步建立;刘长安

    目的 观察小关节镜微创技术对手外伤患者掌指、指间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等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例10个掌指、指间关节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近指间关节6个,掌指关节4个,在小关节镜监视下进一步了解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病变,同时清理关节面增生的骨质、损伤的软骨、关节腔内的滑膜,松解关节囊、侧副韧带、掌板和肌腱,被动活动掌指或指间关节,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8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和疼痛不适等症状,关节屈伸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按手指屈伸功能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标准,主动活动范围优2例,良4例,中3例,差1例;被动活动范围优、良各4例,中2例.结论 小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掌指、指间关节疾病创伤小,治疗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较高,术后恢复快.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备及改进

    作者:陈靖宜;刘菊英

    目的 总结并改进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将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采用切断第4肋法,切断第2、3、4肋骨牵拉固定结扎线法,不切断肋骨使用小型扩胸器及双移液器枪头套叠代替打结法制备MIRI模型.结果 3种方法模型制备成功率分别为45%、50% 、70%,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模型制备时间分别为(7.5±1.2)min、(9.0±1.9) min、(5.9±0.8)min,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三组与方法一、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模型制备成功者再灌注后CK-MB值(1215±223) U/L与缺血时CK-MB值(1654±313)U/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切断肋骨,使用小型扩胸器及双移液器枪头套叠代替打结法制备MIRI模型是目前较优良的模型制备方法.

  • 兔股骨头软骨下骨缺损表面积比与软骨塌陷预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苏敬阳;韩永台;张艳芳;侯勇;曹斌

    目的 探讨股骨头软骨下骨缺损表面积比与软骨塌陷预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国家兔30只,采用不同直径环钻钻骨建立右侧股骨头软骨下骨缺损模型,术后16周处死家兔,根据右侧股骨头软骨下骨缺损直径随机分为A、B、C3组(软骨下骨缺损直径分别为4.0 mm、5.0 mm、6.0 mm),左侧股骨头作为正常对照,肉眼观察股骨头外形、关节面色泽、光滑度,软骨有无塌陷,并测量塌陷深度和范围,光镜观察股骨头病理改变.结果 软骨下骨缺损表面积比A组为0.085±0.021,B组为0.125±0.019,C组为0.190±0.014.Spe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B组、C组呈负性相关(r=-0.221、-0.321、-0.038,P=0.0310、0.0092、0.0430).大体观察A、B组股骨头关节面光滑,软骨瓣及周围关节软骨色泽基本正常;C组软骨瓣均有不同程度塌陷,软骨瓣及周围部分软骨色泽灰白、质软、无光泽、有细小裂纹.光镜观察A、B组骨缺损区有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形成;C组软骨均有不同程度塌陷,关节软骨增生区见软骨细胞变性坏死,软骨细胞区有软骨内化骨形成.股骨头病理改变0级、Ⅰ级、Ⅱ级、Ⅲ级,A组分别为3例、5例、2例、0例,B组分别为1例、2例、5例、2例,C组分别为0例、1例、2例、7例.结论 随着股骨头软骨下骨缺损表面积比增加,软骨坏死发生率升高,软骨下骨缺损表面积比超过0.190时,软骨塌陷发生率明显提高.

  • Pipkin骨折误诊为髋臼骨折并髋关节后脱位

    作者:蔡海源

    目的 探讨Pipkin骨折的损伤机制、治疗措施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Pipkin骨折误诊为髋臼骨折并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因交通事故致全身多处肿痛,活动受限1h急诊入院.经相关检查诊断为髋臼骨折并髋关节后脱位.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右髋关节手法复位+右胫骨结节牵引术,术后行64排CT检查示:右侧股骨头骨折并髋关节半脱位,确诊为Pipkin骨折(Ⅱ型).牵引治疗1周后行右股骨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见右股骨头骨折,骨块明显移位,术后予抗感染及持续骨牵引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骨折逐渐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髋关节发生严重损伤时,骨折类型取决于损伤过程中股骨头与髋臼所处位置及撞击力方向;Pipkin骨折越早诊断、治疗,股骨头缺血时间越短,术后恢复越好.

  • 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李开华;蔡平

    目的 探讨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的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变位于胸椎2例,腰椎9例;均在院外误诊,误诊为胸(腰)椎结核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腰椎转移瘤1例.入我院初4例误诊为胸(腰)椎结核.本组5例保守治疗成功;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经腹膜后入路切开病灶清除术,4例行一期腰椎后路椎弓根系统固定、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术.随访10 ~24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脊柱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容易误诊,MRI检查可提供较多鉴别诊断信息,及时行腰椎穿刺活检是尽早明确诊断的关键.

  • 匹伐他汀钙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胡钢英;江洪;裴大军;白静;胡成林;吴钢

    目的 观察匹伐他汀钙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将入选的高胆固醇血症48例经4周停用降血脂药物处理后,随机接受A药(匹伐他汀钙每日1 mg,A组)、B药(匹伐他汀钙每日2 mg,B组)和C药(辛伐他汀胶囊每日20 mg,C组)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末检测计算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改变百分数,并记录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生化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降脂效果和安全性,并对3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3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LDL-C、TC、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和8周末3组LDL-C、TG、TC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脂改变百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紧急破盲事件,且无未预知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临床使用匹伐他汀钙每日1~2 mg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能有效降低LDL-C、TC、TG水平,效果确切、安全.

  •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冯力

    目的 观察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晚期(Ⅲ~Ⅳ)结直肠癌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方案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0.0%和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6个月和5.3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8个月和9.4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示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呕吐例数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应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效果优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标准化疗方案,且不良反应少.

  • 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

    作者:刘非;杨宗宇;孟祥玲;王国华;赵恩锋;史福敏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EP(依托泊苷、顺铂)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 将SCLC 5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5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治疗)、单纯化疗组25例(仅采用EP方案治疗),总计治疗6周期.6周期治疗完成后评价两组PFS状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6周期治疗完成后联合治疗组14例、单纯化疗组11例可评价.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PFS分别为4.81个月和4.2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01,P =0.32).治疗及观察期间,两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变化,皆未出现不良事件或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EP方案治疗SCLC对患者PFS无明显影响.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用于痔、肛瘘及肛裂术后并发症防治

    作者:史长生;安书强;贾玉良;贾晓娟

    目的 观察痔、肛瘘及肛裂术后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防治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痔、肛瘘及肛裂术后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术毕采用红粉生肌油纱条入肛压迫止血,并采用芒硝、硼砂各10 g,朱砂、雄黄各2 g加入300 ml温开水中融化熏洗患处,再用红粉生肌油纱条入肛,每日2次;治疗组术毕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2.5g涂抹创面,术后中药熏洗同对照组,再用红粉生肌油纱条入肛,每日2次.连续用药10 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评价并发症防治效果.结果 术后10 d疼痛、出血、水肿、切口愈合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用于痔、肛瘘及肛裂术后并发症防治临床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直肠瘘 肛裂 痔疮膏
  •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云凤;刘奕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各科室抗感染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从临床各种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细菌,以Micro-Scan Walkaway 40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药敏)试验,在上述方法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时,再使用K-B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情况.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院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479株,占分离细菌总数的13.8%.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急诊科、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等,除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外,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重症监护病房为89.0% ~97.1%,胸外科为84.2%,急诊科为59.6% ~ 97.9%,呼吸内科为66.4% ~ 93.5%,神经内科为56.7% ~ 73.0%,心内科为13.3% ~20.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体外药敏活性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可作为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临床应加强药敏监测,并建立切实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阻断多药耐药菌传播.

  • 扩张型心肌病一例误诊

    作者:张萱;苗紫丽;张丽芳

    1病例资料男,21岁.因意识丧失1次,伴活动后胸闷、喘憋1年,加重1个月入院.1年前工作中无明显诱因出现晕厥,持续3 min,无尿便失禁及抽搐,被送至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血生化及心肌酶检查正常.诊断: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观察1周病情无好转,遂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型).此后未再发生晕厥,但出现活动后喘憋,运动耐力明显下降,入我院前1个月短暂步行即出现明显气短,伴眼睑及双下肢水肿、腹胀、食欲缺乏,外院予强心、利尿治疗,水肿基本消失,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查体:体温36.5℃,呼吸18/min,脉搏86/min,血压125/75 mmHg.

  • 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疾病误诊原因讨论

    作者:罗凤云

    目的 探讨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疾病的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误诊的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中心源性胸痛10例,其中4例心肌梗死,误诊为心绞痛2例,反流性食管炎和肺栓塞各1例;2例心绞痛,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和心脏神经症各1例;2例主动脉夹层,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和心肌梗死各1例;心包炎和心肌炎各1例均误诊为心绞痛.肺部疾病6例,其中肺栓塞3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2例,重症肺炎1例;气胸2例分别误诊为肺结核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1例误诊为肺结核.神经肌肉疾病5例,其中肋间神经痛3例,误诊为心绞痛2例,胸膜炎1例;带状疱疹及胸部外伤各1例均误诊为肋间神经痛.食管裂孔疝、心脏神经症、抑郁症各1例均误诊为心绞痛.误诊时间2h~1个月.24例明确诊断后均予相应治疗.随访1个月,20例病情好转或痊愈;4例死亡.结论 急诊科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就诊者病因复杂,规范诊治,提高对病因、危险因素的判断能力,可减少此类患者误、漏诊.

  • 缺血性心肌病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一例

    作者:张存新;李孝华;张丽君;陈嵘

    缺血性心肌病( ischaemic cardiomyopathy,ICM)与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均以心脏扩大、心肌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临床易误诊误治.2011年我院收治缺血性心肌病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误诊误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