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

热带医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열대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3619
  • 国内刊号: 44-150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 曾用名: 广东寄生虫年报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热带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余新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BAD与LI患者发生进展型运动障碍的风险因素

    作者:付端勇;杨秋洁

    目的 探讨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与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发生进展型运动障碍的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洪湖市中医医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15例穿支动脉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AD患者135例(BAD组),LI患者80例(LI组),两组均纳入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吸烟情况、高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LDL 9项预后相关因素,分析两组为进展型运动障碍的风险因素.结果 经过规范治疗,BAD组有98例发展为进展型运动障碍(发生率为72.59%),LI组有25例发展为进展型运动障碍(发生率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BAD组中进展与未进展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与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BAD组的年龄和HbA1C是导致患者发展为进展型运动障碍的风险因素(P<0.05).而LI的预后与纳入的11个因素无关(P>0.05).结论 BAD比LI更容易发展为进展型运动障碍,其风险因素为年龄和HbA1C.

  •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

    作者:邹国新;吕羡英;陈雨彬;何玮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清远市佛冈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7周内喂养不耐受早产儿9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按照1∶1∶1分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A组)、小剂量红霉素组(B组)及对照组(C组).对比三组婴儿的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的时间、达到40 kcal/(kg·d)日龄、达到80 kcal/(kg·d)日龄、达全肠道喂养的日龄、恢复出生体重的日龄、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败血症等.结果 A、B组在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的时间、达到40 kcal/(kg·d)日龄、达到80 kcal/(kg·d)日龄、达全肠道喂养的日龄、恢复出生体重的日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达到40 kcal/(kg·d)日龄、达到80 kcal/(kg·d)日龄、达全肠道喂养的日龄、恢复出生体重的日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在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的时间、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及败血症发病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治疗后肝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A组使用多潘立酮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头后仰、肢体强直、肌肉震颤等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优于小剂量红霉素,两者联用均未见明显副作用.

  • 两种三联疗法及不同疗程根除HP的效果

    作者:李世通;陈鸿程;杨兵;曾锻;谢佳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疗程传统三联疗法与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经14C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感染阳性的患者229例,随机分为RCA-7d组、RCA-14 d组、RCL-7 d组与RCL-14 d组,四组均服用雷贝拉唑20 mg bid,克拉霉素0.5 9 bid,其中RCA-7 d组与RCA-14 d组加用阿莫西林1 g bid,疗程分别为7与14 d;RCL-7 d组与RCL-14 d组加用左氧氟沙星0.2 9 bid,疗程分别为7与14 d.对比两种方法、不同疗程,其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RCA-7 d组、RCA-14 d组、RCL-7 d组与RCL-14 d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69.0%、84.2%、50.8%与61.8%;在相同疗程、不同方法中,RCA-7 d组与RCL-7 d组、RCA-14 d组与RCL-14 d组,两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方法、不同疗程中,RCA-7 d组与RCA-14 d组、RCL-7 d组与RCL-14 d组,两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7 d组、RCA-14 d组、RCL-7 d组与RCL-14 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15.8%、6.8%和12.7%,无论两种方法,还是两种疗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三联疗法相对于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仍可考虑选用.14 d疗程相对7d疗程,不良反应虽无显著增加,但也不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不建议通过延长疗程提高根除率.

  • 介入对比药物结合清宫术治疗CSP效果研究

    作者:彭玲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结合清官术和药物治疗结合清官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4月间,于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9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101例和介入治疗组97例.对比两组患者行清宫术时的出血量、血β-hHCG恢复正常情况、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到行清官术之间的时间间隔、治疗结束后何时恢复正常月经、以及出现的副反应等.结果 药物治疗组距清官时间间隔为(7.72±2.94)d,高于介入治疗组的(2.25±0.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的出血量为(95.82± 12.87) ml,高于介入治疗组的(39.48±5.97)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患者的恢复正常月经时间及血β3-hHCG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0.13±13.92)、(19.30±8.83)d,均短于药物治疗组的(59.87±9.98)和(29.71±3.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副反应的发生频率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治疗结合清官术相对于药物结合清官术具有更大的优势,在临床上更适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 中国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的Meta分析

    作者:何东升;胡军;王文斌;贾维坤

    目的 探讨中国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维普(VIP)、Pubmed及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国内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情绪文献.应用STATA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由检验结果选定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终纳入15篇文献,分析报告数量19个,总样本量为2 402人.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状合并检出率为48.1%(95%CI:41.2%~54.9%),男性患者检出率低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2% vs.54.8%,P<0.05);轻中度患者的检出率高于重度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5% vs.13.8%,P<0.05);两种抑郁量表的检出率大致相同(GDS量表:47.9% vs.HAMD量表:49.3%).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存在性别和抑郁程度差异,女性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轻中度抑郁症状高于重度.

  • 枸橼酸咖啡因在早产儿撤机中的应用

    作者:张李霞;徐景武;高平明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在早产儿撤机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为28~32周、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早产儿7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随机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n=35)及氨茶碱组(n=35).比较两组患儿撤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枸橼酸咖啡因组撤机成功率为85.72%,氨茶碱组撤机成功率为68.57%,枸橼酸咖啡因组早产儿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5,P=0.016).枸橼酸咖啡因组发生喂养不耐受、心动过速、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的例数均显著低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拔管期使用枸橼酸咖啡因能显著提高早产儿撤机成功率,同氨茶碱相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激光虹膜根切术对APACG缓解期患者的疗效

    作者:廖润斌;蔡树泓;李娜

    目的 研究激光虹膜根切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缓解期患者眼压及中央前房深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APACG缓解期患者100例,依随机表对照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视力检查,停用降压药物5d后测量眼压及房水流畅系数,治疗组接受激光虹膜根切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治疗前后3d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并且于治疗后2h、6h及3d时测量眼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视力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治疗组眼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央前房深度比对照组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G患者经激光虹膜根切术较经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眼压稳定,视力更好,中央前房深度更深,并且激光虹膜根切术能有效解除瞳孔阻滞.

  • 配方奶粉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早产儿大脑发育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陈昂;林翠兰;徐康

    目的 探讨配方奶粉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对早产儿大脑发育影响.方法 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添加LCPUFAs配方奶粉喂养早产儿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提取1~2岁期间的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测量数据信息,包括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精神运动指数(PDI),采用RevMan5.0行Meta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6篇(n=676) RCT研究,MDI比较,加权均数差(WMD)=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87~4.72,P=0.004);PDI比较,WMD=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 CI:-1.36~6.35,P=0.21).结论 现有的研究证明配方奶粉中添加LCUPFAs对1~2岁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尚未发现其对精神运动发育有影响.

  • 急性期血压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军

    目的 探讨急性期血压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接受治疗的发病24 h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132例,按照住院后前3d平均收缩压水平将其分为A组30例、B组61例、C组41例,其中A组平均收缩压90~130 mm Hg,B组130~160 mm Hg,C组大于160 mm Hg,三组患者分别在入院24 h、入院15 d、病后6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三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认知功能上的差距.结果 三组患者入院24 h、入院15 d、发病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组入院24 h、入院15d、发病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低于B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于一定血压区间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

  • 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梅霞;康丽娜;李文东;满开茹;宋双芬

    目的 探讨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1年内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因子宫肌瘤分别行子宫全切术和肌瘤剔除术的年龄为45~50未停经的妇女45例和43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6、12月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比较这四项指标在手术后1年内的变化.结果 子宫全切后,患者AMH水平自术后1月(1.16±0.23) μg/L开始呈现下降趋势(P<0.05),术后6月为(0.78±0.39) μg/L,术后12月为(0.71±0.27) μg/L,与术前(1.27±0.29) 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子宫全切术后6月和术后12月,FSH由术前(7.78±3.29)mIU/ml上升至术后6月的(25.37±17.39) mIU/ml.E2由术前(103.29±12.77) pg/ml明显降低至术后6月的(95.64±16.198)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FSH、E2和LH在肌瘤剔除术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绝经前妇女行子宫全切术后可能会加速卵巢衰老过程,而AMH灵敏度比FSH、E2、LH更高.

  • 中山市1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

    作者:罗乐;王曼;朱亚阳;林奕银

    目的 调查中山市某小学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曲线和人群分布.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索危险因素.结果 共发现疑似病例3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9例,学校总罹患率为3.3%(39/1 192).39个病例均为学生,分布在7个班,其中四(4)班和四(3)班罹患率高,不同班级之间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709,P<0.01).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23日中午经过四(4)班和四(3)班外的走廊,并见到呕吐物,其发病风险增加(RR=4.23,95%CI:1.09~8.56).结论 本次诺如暴发疫情主要是由于呕吐物未能及时和规范处理,可能是通过气溶胶传播导致.

  • 广东省部队入伍新兵麻疹及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

    作者:谢晓波;于德宪;李曦;洪文艳;周世民;张婷;苏建新

    目的 掌握新入伍战士麻疹及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为更好地免疫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广东省内三个基层部队(单位1、单位2、单位3)2015年9月入伍战士外周静脉血,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麻疹及腮腺炎IgG抗体水平.结果 新兵麻疹与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总体阳性率为85%和84%,单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抗体阳性率在有免疫史组与无免疫史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农村组与城市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兵麻疹与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均超过80%,但尚未达到形成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水平,接种史是两种抗体阳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 2005-2015年安陆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万琴;张守德;张雪峰;疏义林;谢进维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安陆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戊肝病毒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戊型病毒性肝炎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戊肝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安陆市2005-2015年累计报告戊型病毒性肝炎90例,发病率在0/10万~4.18/10万之间波动,年平均发病率1.31/10万.发病率从2012年后明显上升,到2015年发病率达到了4.18/10万.集中度M值显示仅2013年发病率表现为全年均匀分布,其他年份主要在冬季发病,其次是初春季,其他季节均有发病.平均发病率居前4位的镇街乡镇(镇街)分别是李店(3.09/10万)、府城(2.29/10万)、陈店(1.88/10)万、辛榨(1.39/10)万.戊肝发病率主要集中在31~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民发病率高(65.56%).90例戊肝患者中,混合感染情况为甲戊肝炎病毒、乙戊肝炎病毒、丙戊肝炎病毒、乙丙戊肝炎病毒分别为1、6、6例和1例.结论 安陆市的戊肝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应加强重点人群以及高危人群的免疫规划工作.

  • 医院ICU环境消毒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林云万;张旭;李燕;罗雷;刘远;李晓宁;赵正阳;贺征

    目的 比较消毒干预前后ICU环境清洁效果,为建立标准化的环境清洁程序与技术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院ICU,通过采取综合的消毒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干预2个月和干预4个月后环境中细菌总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分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干预2个月和4个月后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50.0%、70.6%和73.1%,干预前和干预后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8,P=0.016);空气细菌浓度分别为0.70(0.65,0.80)、0.38 (0.31,0.41)和0.35 (0.32,0.39) CFU/L,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后空气细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958,P<0.01);MDRAB分离率分别为11.1%、1.2%和2.2%,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60,P<0.05).结论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措施可有效降低ICU环境中细菌总数和耐药菌检出率.应建立ICU环境清洁标准化程序.

  • 河南省2011-2015年克山病监测

    作者:岳义田;朱琳;刘洋;崔才磊;孙宁

    目的 监测河南省克山病病情,评估河南省克山病消除状况.方法 按照国家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连续5年对河南省克山病病区开展病例搜索,选择有代表性的16个自然村进行了病情重点监测,每个监测点对调查对象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查体和心电图描记,对可疑心脏异常者拍摄后前位X线胸片,同时对病区儿童头发和粮食检测硒含量.结果 共搜索心肌疾病病例315例,诊断慢型克山病28例.5年共重点监测居民6 102人,检出克山病患者40例(其中潜在型26例,慢型14例),检出率为0.66%.描记心电图6 102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25.8%(1 572/6 102).拍摄193例X线胸片,126例增大.采集头发、粮食等样品120份,病区居民发硒含量接近硒适宜地区的水平,粮食硒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河南省克山病病情达到消除指标,但监测中仍有慢型、潜在型患者检出;人体硒营养水平明显升高,与病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营养的改善有关.

  • 胃肠间质瘤组织中Ki-67、COX-2、VEGF表达的意义

    作者:芦淑娟;关佳楠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环氧合酶-2 (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间质瘤(GIST)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GIST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学S-P法对62例GIST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的Ki-67、COX-2及VEGF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三者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Ki-67、COX-2及VEGF在GIS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2%、61.29%、66.13%,Ki-67、COX-2及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等病理特征无关(P>0.05),而不同风险分级条件下三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与VEGF、Ki-67与COX-2、COX-2与VEGF均存在正向相关性(r=0.461、0.452、0.367,P均<0.05).结论 Ki-67、COX-2及VEGF的表达与风险分级相关,提示Ki-67、COX-2及VEGF可能参与到GIST的发生、发展过程.

  •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血清CK、CK-MB水平及其与脱水酸中毒的关系

    作者:温娜娜;祁伯祥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中肌酸激酶(CK)及肌酸肌酶MB同工酶(CK-MB)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脱水酸中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于徐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179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小儿5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104例作为轮状病毒阴性对照组,测定所有幼儿血清中心肌酶谱各指标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不同程度脱水酸中毒的组间分析.结果 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中CK、CK-MB、HBDH及AS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组(P<0.05),而LDH在不同类型小儿腹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CK-MB及AST在不同程度脱水或酸中毒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K和CK-MB变化尤为明显;而HBDH和LDH在不同酸中毒程度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脱水程度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性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中CK、CK-MB的表达随着脱水或酸中毒程度的加重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可以通过脱水酸中毒程度预测腹泻患儿的心肌损伤程度,以便及早进行治疗,避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 可溶型DC-SIGN对LPS诱导THP-1细胞炎性应答的调控作用

    作者:李静;唐媛;周璟;李延利;左大明;陈政良

    目的 探讨可溶型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的结合细胞间粘附分子的非整合素(sDC-SIGN)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单核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200 ng/ml sDC-SIGN单独处理组、LPS单独刺激组、LPS刺激同时加100 ng/ml sDC-SIGN处理组和LPS刺激同时加200 ng/ml sDC-SIGN处理组,刺激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上清和细胞.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Q-PCR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状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sDC-SIGN均可抑制LPS刺激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α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同时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且sDC-SIGN的抑制效果与浓度呈依赖关系;研究结果亦显示,sDC-SIGN减弱LPS刺激THP-1细胞诱导ERK和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sDC-SIGN蛋白对LPS诱导的单核细胞炎症应答具有负向调控作用.

  • 霍乱患者和环境分离株耐药性及基因特征

    作者:和鹏;张欣强;伍业健;白志军;吴新伟

    目的 对广州市2016年1例霍乱患者进行霍乱弧菌分离鉴定,并与2015年环境及海产品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比对分析,分析相关性.方法 对1例患者分离株和6株环境海产品分离株,使用XbaⅠ和NotⅠ对标准株和样本株酶切后进行PFGE电泳分析,使用K-β纸片法对11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实验分析,使用普通PCR方法对ctxA、zot、ace、ompU、tcpA、hlyA、toxR及tcpI共8种毒力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分离株属于Ⅱ型,环境海产品分离株有两个型别,分别为ⅠA和ⅠB.患者分离株除对磺胺复合物耐药外,对其它药物均敏感.而环境海产品分离株除对磺胺复合物耐药外,还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萘啶酸耐药,有更广谱的耐药性.所有样本ctxA均为阴性,hM、tcpI和ompU基因全部为阳性.患者基因型为ctxA-tcpA-ace-zot-,而环境海产品分离株毒力基因多样性比较复杂,和患者分离株相差较大.结论 环境海产品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复杂,本次患者传染源可能不是来源于监测的环境及海产品.

  • 25-(OH)D3、ADPN水平及IR对NAFLD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李娜;黄鑫源;李敏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D3)、脂联素(ADPN)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以及同期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25-(OH)D3、ADPN、IR水平,并分析其与不同程度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尿酸、TC、ALP、LDL-C、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25-(OH)D3、ADPN水平均降低,IR升高,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WHR、25-(OH)D3、ADPN、IR均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水平25-(OH)D3、ADPN,高水平IR以及肥胖容易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通过测定其水平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蛋白对肝癌细胞株PLC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汤昕;王彩琴;周心怡;黄艳;余新炳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蛋白(CsESP)对肝癌细胞株PLC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CsESP(10、50、100、200 μg/ml)对肝癌细胞PLC增殖能力的改变;使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蛋白(CsESP)对肝癌细胞株PLC内细胞周期的相关指标(CyclinB1、CyclinD1、CyclinE1、CDc2、CDK4、CDK2、Rb),细胞凋亡相关指标(Mcl-1、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 CCK-8实验显示CsESP(10 μg/ml)能明显促进肝癌细胞株PLC增殖能力,qRT-PCR实验检测出CyclinB1、CyclinD1、CyclinE1、CDc2、CDK4、CDK2、Mcl-1、Bcl-2明显高于CsESP0 μg/ml组,Rb明显低于CsESP 0 μg/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SP可促进肝癌细胞株PLC的增殖,其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和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 支架治疗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再出血风险及预后

    作者:李凡滢;齐铁伟;梁丰;何科君;杨毅兵;欧斯奇

    目的 探讨支架治疗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再出血风险及预后.方法 收集23例患者共23枚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支架植入后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及预后情况.结果 破裂的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共12例,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主要临床表现,未破裂夹层动脉瘤共11例.单纯支架植入1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3例,支架植入均成功.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3%(1/12)和0%(0/11),破裂组出现1例术后24h内非动脉瘤部位出血.随访的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未破裂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90.9%(10/11),部分闭塞率为9.1%(1/11);破裂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50%(6/12),部分闭塞率为41.7% (5/12),无复发病例.随访过程中均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结论 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术中应用支架不会显著增加围手术期再出血的风险,并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推荐将支架作为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 沃尔巴克氏体wPip诱导白纹伊蚊胞质不相容的研究

    作者:徐晓晗;李永军;吴瑜;奚志勇;郑小英

    目的 分析评估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Pip株的白纹伊蚊(命名为GM)与广州本地白纹伊蚊(命名为GUA)和四环素去除GUA株Wolbachia感染的白纹伊蚊(命名为GT)正反杂交诱导产生胞质不相容(CI)的程度,为基于Wolbachia的蚊媒防治策略提供有应用价值的蚊株.方法 设置不同时间点,观察GM株、GUA株、GT株三种蚊株的生长发育周期,成蚊后通过三种蚊株正反杂交,血餐,放置产卵杯,收集并计数蚊卵,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的蚊卵孵化率,评估GM株的CI程度.结果 PCR检测得出GUA株携带wAlbA、wAlbB,感染率100%;GM株单感染wPip,感染率100%;GT株未携带任何Wolbachia.三种蚊虫的生殖发育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UA株的蚊卵孵化率与GT株和GM株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株和GT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CI实验中GM(♀)×GUA(♂)、GUA(♀)×GM(♂)、GT(♀)×GM(♂)的蚊卵孵化率极低,CI强度接近100%.GM×GT具有一定的蚊卵孵化率.结论 白纹伊蚊GUA株、GM株两者携带的Wolbachia类型不同,二者杂交可产生双向CI,并且CI强度接近100%,是种群压制技术良好的候选蚊株.

  • 贮存温度对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含量的影响

    作者:罗艳;邱峰;秦霞;龙锐;李运龙

    目的 研究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的热降解动力学过程,评估其在室温(25℃)条件下的热稳定性,为临床使用及保存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在30℃、40℃、60℃放置0、120、240、360、480 h的含量;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在室温的有效期.结果 经典恒温法5次拟合后,得Arrhenieus方程lgK=-3 591.89/T+7.066(r=0.936 7),K25℃=1.036 001×10-5/h,t0.9=10 173.735 h=14.13个月,活化能Ea=68.774KJ/mol.结论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室温(25℃)约可放置14个月左右,比在规定贮存条件缩短了10个月.

  • ALDH2 shRNA质粒构建及其对酒精致HepG2细胞毒性的影响

    作者:郭涛;王婷;王飞;曾妮;李若碧;江红梅;王庆

    目的 构建抑制人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表达的shALDH2-PLKO.1重组慢病毒质粒,并将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株,为构建ALDH2基因沉默细胞株及研究ALDH2在酒精致HepG2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3对ALDH2 shRNA序列并插入到PLKO.1-GFP载体中,通过测序鉴定.将ALDH2 shRNA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收集24、48和72 h病毒液进行浓缩,通过梯度稀释法测定病毒液滴度.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转染shRNA的HepG2细胞ALDH2蛋白和mRNA表达量.MTS比色法检测转染shRNA的HepG2细胞在酒精染毒后的增殖能力.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shALDH2-PLKO.1质粒构建成功;滴度测定结果显示包装系统成功包装出病毒颗粒,病毒滴度为:4× 107 TU/ml;Western blot及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了shALDH2-1和shALDH2-3的HepG2细胞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其中shALDH2-1组抑制率为51% (P=0.046),shALDH2-3组抑制率为72% (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S结果显示转染shRNA的HepG2细胞株酒精染毒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ALDH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而且shALDH2-PLKO.1可以有效抑制HePG2细胞中ALDH2基因的表达,为研究ALDH2基因在酒精性肝病和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无血清微载体培养对永生化人肝细胞增殖及其凝血因子生成的影响

    作者:陈斌焕;门秀丽;罗杏英;李盼;娄晋宁;许诚;李宓

    目的 观察无血清微载体培养对永生化人肝细胞(IHH)凝血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生物人工肝的安全性.方法 实验分为有血清微载体培养IHH组和无血清微载体培养IHH组,分别培养0、5、10、15、20 d后观察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种培养方式对IHH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Ⅷ、Ⅸ、Ⅹ、Ⅺ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0、5、10、15、20 d培养后,镜下两组细胞同时间点细胞密度相似,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两组细胞均能表达FⅠ、FⅡ、FⅤ、FⅦ、FⅧ、FⅨ、FⅩ、FⅪ的mRNA,无血清培养组mRNA表达量相对较高(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两组细胞均可表达以上8种凝血因子蛋白,两组细胞的FⅠ、FⅡ、FⅧ、FⅩ、FⅪ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血清培养组FⅤ、FⅦ、FⅨ的蛋白表达量相对增高(P<0.05).结论 成功建立无血清微载体培养IHH体系,且无血清微载体培养对IHH凝血因子的产生影响不大.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7水平变化

    作者:钟权涛;冉枭;张烨琼;赵琳珊;李刚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HBLF)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CHB患者49例、ACHBLF患者20例和PHBC患者18例,健康对照组34例为本院健康志愿者,检测各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DNA、IL-37、TNFα的水平.结果 CHB、ACHBLF和PHBC组患者中,血清IL-3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对照组,且HBeAg阳性患者血清IL-37较HBeAg阴性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V感染者中,HBV DNA阳性患者血清IL-37明显高于HBV DNA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和ACHBLF组患者血清IL-37与ALT、AST、HBV DNA呈正相关(R=0.608 4,R=0.5744,R=0.649 2,P均<0.05;R=0.636 8,R=0.678 2,R=0.978 5,P均<0.05);CHB、ACHBLF和PHBC患者血清IL-37与TBil、TNFα无相关性(P>0.05).结论 CHB、ACHBLF和PHBC患者血清IL-37的表达可能与HBV DNA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有关,并能够反映CHB、PHBC患者肝脏炎症程度.IL-37可作为乙型肝炎治疗的一个新指标.

  • 靶向抑制KIAA1199基因的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生长的影响

    作者:董晴晴;许慈;蔡懿婷;王碧君;戴强;朱黎明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KIAA1199基因的表达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RNA干扰(shRNA)技术构建携带靶向抑制KIAA1199分子的慢病毒载体LV3-KIAA1199-shRNA并感染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为实验组(shKIAA1199),携带无义序列的对照慢病毒载体LV3-NC-shRNA为阴性对照组(shNC),未转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MOCK).72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慢病毒的感染效率,RT-PCR法验证慢病毒感染后KI-AA1199 mRNA在MOCK、shNC和shKIAA1199各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用嘌呤霉素筛选KIAA 1199静默和阴性对照的稳转细胞.用MTT法检测MOCK、shNC和shKIAA1199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三组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携带靶向干扰KIAA1199基因的慢病毒感染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后,能有效下调KIAA1199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并成功筛选KIAA 1199静默的SW620稳转细胞;与MOCK和shNC组比较,shKIAA1199组细胞活力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处于细胞周期中G1期的细胞数量比例明显下降(P<0.05),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0.05).结论 下调KIAA 1199基因的表达可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促进该细胞的凋亡,使该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受到阻滞.

  • 凝血及纤溶功能指标对妊高征的联合诊治价值

    作者:胡彬;傅晓冬

    目的 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0名足月健康孕妇以及50名体检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妊高征组、正常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对比各组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差异.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比,妊高征组PT、APTT、TT明显缩短,FIB和D二聚体等纤溶功能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PTT,TT、FIB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参考指标.

  • 华支睾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尹红玲;蒋娟;黄怀球;胡旭初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Cs)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对脂多糖(LPS)致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两组,腹腔注射LPS(4 mg/kg)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造模后30 min尾静脉分别注射PBS、rCsTPx(2.5 mg/kg),观察注射后各组小鼠72 h死亡率;重复实验,每组分别于实验后的3、6、9、12、24、48、72 h“安乐死”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并取24 h组织用于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尾静脉注射CsTPx治疗的小鼠生存率由10%提高到40%;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在造模后6、9、12、24 h明显下降,并且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在3、6、9h也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织HE染色揭示CsTPx治疗组小鼠肾组织损伤减轻,炎症细胞浸润也减少.结论 rCsTPx对LPS致脓毒症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丁酸通过促进髓样抑制性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以缓解小鼠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桃桃;曹应姣;李星;周洁

    目的 探讨丁酸对髓样抑制性免疫细胞(MDSCs)分化发育的影响,进而探究丁酸对于缓解小鼠结肠炎的意义.方法 在小鼠髓样抑制性免疫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体系中加不同浓度的丁酸,流式检测丁酸对MDSCs分化发育的影响;体内通过给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和丁酸,持续2周,14 d后流式检测丁酸体内给药对小鼠主要免疫器官中MDSCs及亚群比例的影响;并通过给结肠炎模型小鼠过继转移一定量体外诱导分化的丁酸来源的PMN-MDSCs,观察丁酸诱导的PMN-MDSCs对小鼠结肠炎的缓解情况.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丁酸可显著促进PMN-MDSCs的聚集,实验组PMN-MDSCs的比例为62.1%,对照组PMN-MDSCs的比例为24.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主要免疫器官中PMN-MDSCs的比例相比于对照组小鼠有2倍左右的提升.功能学实验结果显示,丁酸可以增强PMN-MDSCs对T细胞应答的免疫抑制功能,且该作用是通过诱导PMN-MDSCs中iNOS的高表达来实现.过继实验结果显示,给结肠炎小鼠过继转移丁酸体外诱导的PMN-MDSCs,有效缓解了小鼠结肠炎的有关症状.结论 体内体外实验结果证明,丁酸可通过促进PMN-MDSCs的增殖和活化,进而缓解小鼠结肠炎.

  • 18F-FDG PET/CT显像检测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熊鹦;向贤宏;聂大红;刘少玉;苏舒;唐刚华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检测肺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肺纤维化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肺纤维化组大鼠单次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28天两组大鼠进行肺组织18F-FDG PET/CT显像,检测两组大鼠肺组织对18F-FDG的摄取情况.显像后处死大鼠并取其左肺叶用于Masson染色,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肺纤维组肺组织摄取18F-FDG的%ID/g值为(0.6±0.0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95±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4,P<0.05).肺纤维化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为(1.704±0.145) μg/m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66±0.057) μ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5,P<0.05).Masson染色显示肺纤维化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增生和胶原沉积,18F-FDG PET/CT显像示肺纤维化组大鼠的肺纤维灶处可见明显放射性浓聚.肺纤维化组18F-FDG摄取值与羟脯氨酸含量密切相关(R2=0.9142,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可用予无创诊断肺纤维化.

  • 华支睾吸虫颗粒蛋白在虫体及宿主中的表达

    作者:王彩琴;雷华丽;田艳丽;尚梅;吴银娟;李晔;陈庭金;黄艳;余新炳;李学荣

    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颗粒蛋白(CsGRN)在虫体和宿主中的表达.方法 使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华支睾吸虫成虫、囊蚴和虫卵及猫的肝脏、胆管组织和全血CsGRN基因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sGRN在成虫及宿主猫、人和实验感染的Balb/c小鼠肝脏中的定位.结果 CsGRN基因mRNA在虫体的各阶段都有表达,在感染的猫肝和胆管组织中高表达;CsGRN主要定位在成虫的睾丸、外膜和虫卵,在宿主人、猫和小鼠中主要分布在胆管上皮和肝细胞.结论 CsGRN可能参与虫体的生长发育,它作为分泌排泄抗原之一可能损害肝胆管组织,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 BET抑制剂JQ1协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抗骨肉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校帅;温丽丽;谢显彪;利洪艺;李洪波;刘伟海;张嘉俊;尹军强;黄纲

    目的 探讨溴结构域及外端结构域(BET)抑制剂JQ1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立诺他(SAHA)抗骨肉瘤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JQ1单用、SAHA单用及JQ1联合SAHA分别处理骨肉瘤细胞SJSA1和MNNG/HOS后,利用MTT法结合药物协同指数(CI)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评定协同效果,克隆形成检测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JQ1联合SAHA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系SJSA1和MNNG/HOS生长,克隆形成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JQ1联合SAHA能够协同抑制骨肉瘤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并明显上调Bax、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 JQ1联合SAHA能够协同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其中Bax/Bcl-2可能是重要的靶点.

  • iPSC-MSCs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机制

    作者:石卉;梁美玲;杨至圣;尹思宇;曾武涛

    目的 探究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源性间充质干细胞(iPSC-MSCs)对高脂饲养的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0只8周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普通饲料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饲料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干细胞组:给予高脂喂养同时尾静脉注射iPSC-MSCs,PBS组:给予高脂喂养同时尾静脉注射PBS.12周后观察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Nothc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高脂喂养后,高脂组ApoE(-/-)小鼠的斑块面积较普通饲料组明显增多,且小鼠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TNF-α、IL-6分别为(32.02±2.32) mmol/L、(20.36±0.90) mmol/L、(534.30±89.51)p~ml、(32.69±1.86)pg/ml均较普通饲料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注射iPSC-MSCs后斑块面积明显减小,小鼠的CHOL、LDL、TNF-α、IL-6水平分别为(24.98±1.18) mmol/L、(15.34±1.54) mmol/L、(230.6±13.31) pg/ml、(8.54±2.02) pg/ml,较高脂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脂组中ApoE(-/-)小鼠的Notch1蛋白水平要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P<0.01),iPSC-MSCs干预后Notch1蛋白表达水平要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PBS对于ApoE(-/-)小鼠Notch1蛋白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 iPSC-MSC可以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与iPSC-MSCs可以减轻ApoE(-/-)小鼠TNF-a、IL-6等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胆固醇含量,下调Notch1的蛋白表达有关.

  • 慢乙肝抗HBV病毒治疗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作者:郑娟;刘威龙;舒丹;周伯平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降低了乙肝病毒的感染.然而,乙型肝炎仍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抗病毒治疗在控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预防疾病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为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由于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不祥,在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未达到理想疗效,本文主要针对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特殊人群抗病毒用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热带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