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세계화인소화잡지
- 主管单位: 华人消化杂志;新消化病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4-1260/R
- 国内刊号: 李军亮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云南省慢性胰腺炎430例
目的:研究云南省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6所省市级综合医院(2003-01-01/2010-12-31)8年间确诊为CP的430例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性别间的差异.结果:430例CP患者的病因中,胆系疾病占37.2%,酒精占42.1%,胰石症占29.5%,急性胰腺炎占22.8%,腹部手术史者占30.2%,多因素致病者占66.0%.前4年与后4年CP患者之比为1:1.59,其中患胆系疾病和饮精者分别占39.8%、36.1%; 35.6%、45.8%.男女之比为2.9∶1,男性患者以酒精为主,占56.3%;女性患者以胆道疾病为主,占32.7%.结论:我省CP的病因中以胆系疾病和酒精因素为主.近年来酒精已取代胆道疾病成为CP的第一致病因素.胰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手术史所占比重亦大,半数以上患者由多因素共同致病.
-
米氮平治疗严重功能性消化不良22例
目的:评价米氮平治疗严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44例严重FD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2例),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米氮平;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FD症状评分和抑郁/焦虑测试(HAMD和HAMA评分),并分析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果:米氮平能显著改善FD患者的症状评分(EPS和PDS亚型:P<0.01,FD伴焦虑或抑郁组:P<0.001)和抑郁/焦虑评分(HAMD评分:P<0.001,HAMA评分:P<0.05),常规治疗+米氮平和常规治疗对严重FD的显效率分别为81.8%和13.6%,两者差异显著(P<0.001);米氮平组4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结论:米氮平治疗严重FD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治疗用药之一.
-
肝癌根治术后肝内复发合并肝外转移积极手术治疗10例
目的:探讨对严格选择的肝癌根治术后肝内复发并肝外转移患者采取积极外科治疗策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癌根治术后肝内复发伴肝外孤立转移灶病例的外科治疗情况.并与行保守治疗的肝癌根治术后肝内复发伴肝外转移的48例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积极外科治疗组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5.0 mo±5.1 mo,保守治疗组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2.0 mo±2.1 mo.Log-rank检验对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发现积极手术治疗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严格选择的病例采取肝外孤立转移灶切除联合肝内复发灶切除或局部治疗的积极外科治疗策略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
术前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术前联合放化疗联合手术与单纯手术对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使用计算机及手工检索两种方法在Pubmed和Embase中搜索相关随机对照实验,以确保无文献遗漏.结果:共纳入包含1 544名患者的12篇文献.术前联合放化疗较单纯手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其OR(95%CI,P值)分别为1.28(1.01-1.64,P=0.05);1.84(1.29-2.63,P=0.00); 1.53(1.17-2.00,P=0.00).术前放化疗增加了术后死亡率,但并不增加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其OR(95%CI;P值)分别为1.71(1.06-2.76,P=0.03)和1.15(0.89-1.49,P=0.28).术前放化疗降低了肿瘤局部复发率,但对远处转移无影响,其对应的OR (95%CI,P值)分别为0.64(0.41-0.99,P=0.04)和0.94(0.58-1.31,P=0.73).结论: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上海松江地区胆囊良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30901例
目的:研究上海松江地区胆囊良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全年在我院经腹部B超检查、血液生化检测的30 901例体检人群,对胆囊良性疾病进行分析,并对胆石症与肥胖、血糖、血脂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胆囊良性疾病患病率为15.87%,男女之比为1.252∶1,其中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炎为常见,患病率分别为5.94%、5.23%、3.91%,男女之比分别为0.998∶1、1.678∶1、1.518∶1.胆囊良性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其中胆囊结石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胆囊息肉样病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均与性别关系不大.胆石症患者中肥胖、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分别占10.73%、21.73%、19,66%和2.07%,而在非胆石症患者中则分别占7.04%、13.37%、16.56%和1.4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上海松江地区胆囊良性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其中,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样病变所占比例高,前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后者则相反.肥胖、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而胆固醇与胆石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靶向Plk1的siRNA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靶向作用于Plk1的siRNA对肝癌细胞系BCL-7402细胞中Plk1基因和p53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求靶向该基因的治疗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效应.方法:设计合成两对靶向作用于Plk1基因的双链siRNA序列,分别命名为siRNA1和siRNA2,应用脂质体法将其转入BCL-7402细胞中.实验分为siRNA1、siRNA2、无关对照及空白对照4组.通过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Plk1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lk1和P53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转染后24 h和48 h,Plk1 mRNA相对水平siRNA1组分别较无关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下降了50%、51%和60%、62%,siRNA2组分别较无关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下降了42%、42%和54%、56%,siRNA1组、siRNA2组的Plk1 mRNA相对水平与无关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Plk1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与Plk1 mRNA的变化趋势相似,P53蛋白的表达随着Plk1表达的抑制而明显增加(P<0.01).转染后24 h,转染组中G2/M期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转染后48 h,转染组中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凋亡早期及晚期形态学改变.结论:靶向作用于Plk1的siRNA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系BCL-7402细胞中Plk1基因的表达,同时增加53基因的表达,促进转染细胞的凋亡,提示Plk1基因在对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
急性胆道梗阻肠黏膜屏障破坏与氯离子通道-2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胆道梗阻肠黏膜屏障破坏与肠上皮细胞氯离子通道-2(chloride channel-2,CLC-2)的关系.方法:建立急性胆道梗阻(阻塞性黄疸)大鼠动物模型,术后7d连续注射Lubiprostone(Lu组)、类高血糖素多肽-2(GLP-2组)、两者共同使用(Lu+GLP组),以假手术组(Sham组)和阻塞性黄疸组(obstructive jaundice,OJ组)作为对照.分别检测实验动物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浆内毒素水平,并用Westernblots检测末端回肠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1(zonula occludens-1,ZO-1)、CLC-2的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Western blots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各实验组的L/M比值均高于Sham组(P=0.00),Lu组(0.545±0.03)、GLP组(0.512±0.03)和Lu+GLP组(0.482±0.05)的数据均低于OJ组(0.656±0.04)(均P=0.00).手术后各组的血浆内毒素均升高,OJ组高,Lu组、GLP组和Lu+GLP组均有所下降.通过Western blots研究发现CLC-2蛋白的表达条带出现在90-100KD,ZO-1蛋白条带在200 kD左右.定量研究显示OJ组的ZO-1相对表达量(0.178±0.03)明显下降,Lu组(0.209±0.03)高于OJ组而低于Sham组(P=0.02),而Lu+GLP组接近于Sham组.CLC-2蛋白的表达量Sham组为(0.267±0.04),OJ组(0.195±0.04)、GLP-2组(0.217±0.05)和Lu+GLP组(0.222±0.03)均下降明显(均P=0.00).结论:CLC-2和紧密连接蛋白共同参与肠黏膜屏障的维护,急性胆道梗阻破坏肠黏膜屏障与肠上皮细胞的CLC-2有关,促进或激活CLC-2后能活化紧密连接蛋白,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
-
IL-10基因转化的大肠杆菌对小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白介素- 10(interleukin- 10,IL-10)基因转化大肠杆菌(E.coli/mlL-10)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IL-10基因序列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mlL-10),阴性组为空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0).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对照组,DSS组,DSS+E.coli/mlL- 10组,DSS+E.coli0,E.coli/mlL-l0组和E.coli0组.建立小鼠急性DSS结肠炎模型.自小鼠模型建立第1天开始,DS S+E.coli/mIL- 10组和正常鼠+E.coli/mlL- 10分别给予E.coli/mlL-10灌胃至实验结束,DS S+E.coli0组和E.coli0组分别给予E.coli0灌胃至实验结束(1×108 cfu/天/只),正常对照组以及DSS组给予同等培养基灌胃至实验结束.每天观察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并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炎症肠段肿瘤坏死因子(TNF)、髓过氧化物酶(MPO)和核因子(NF)-κB P65的表达.结果:自实验第4天开始DS S+E.coli/mI L- 10组小鼠DAI明显低于DSS组和DSS+E.coli0组.实验结束时DSS+E.coli/mlL-10组结肠组织中TNF(172.46±66.71 pg/g组织)、MPO活性(2.35±0.39 U/g组织)比DSS组和DSS+E.coli0组[(237.85±47.01)和(239.81±50.38) pg/g组织]、[(4.15±0.77)和(3.5±1.23) U/g组织]均明显降低;结肠组织NF-KB阳性表达减少.正常小鼠给予重组大肠杆菌灌胃后未出现结肠黏膜损伤.结论:利用经IL-10基因转化的大肠杆菌可以明显缓解DSS小鼠的结肠炎症损伤,减低MPO活性、抑制炎症肠段炎症细胞NF-κB的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结合肠道共栖菌表达IL-10可以为IBD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
EGF、SS在海洛因戒断、脱毒、复吸大鼠颌下腺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在海洛因戒断、脱毒及复吸大鼠颌下腺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正常♂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G,n=5)、盐水对照组(SCG1、SCG2、SCG3,各组n=5)及实验组(n=5),实验组又分为海洛因戒断组(HAG,n=5)、美沙酮脱毒治疗组(MDG,n=5)、海洛因复吸组(HRG,n=5).取各组大鼠颌下腺组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其EGF、SS的表达.结果:与NCG及SCG相比,HAG与HRG大鼠颌下腺EGF、SS阳性细胞的免疫染色加深,图像分析方法测得其平均灰度值明显下降(EGF:NCG171.21±9.31 vs HAG153.59±11.00,HRG144.35±7.54,F=37.444; SS:NCG158.62±10.95 vs HAG149.19±9.00,HRG136.73±7.93,F=19.260,P<0.05),而EG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NCG52.13±5.33 vs HAG60.96±6.06,HRG58.87±5.69,F=10.363,P<0.05); HAG大鼠颌下腺SS阳性细胞计数增加(NCG45.68±5.70 vs HAG56.68±4.31,F=11.201,P<0.05),而HRG则无明显变化(P>0.05).MDG大鼠颌下腺EGF、SS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平均灰度值与NCG及SC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海洛因戒断及复吸对大鼠颌下腺EGF、SS的合成和分泌有明显影响.
-
骨髓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肝病及遗传代谢性肝病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其在近期疗效、安全性、耐受性等方面获得了肯定,且因其本身的优势(如费用低廉、取材方便、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等)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供肝来源不足、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移植后免疫排斥及治疗费用昂贵等原因,限制了临床肝移植的发展.因此,自开展干细胞研究以来,骨髓干细胞移植为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就近年来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相关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肝癌发病率较高,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其佳的治疗手段,但肝内解剖结构复杂,血管变异较多,故术前了解肝内肿瘤及其侵犯的部位,以及肿瘤与肝内血管的毗邻关系对肝肿瘤切除具有重要意义.如今随着CT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术前可清楚直观地显示肝动脉、肝门静脉、肝静脉的解剖结构和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毗邻关系以及精确计算残肝体积,为肝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本文就三维重建技术的常用方法及其在显示肝脏内血管、肝脏肿瘤与周边血管解剖关系、肝脏体积测定等方面的能力作一详细介绍.
-
模拟失重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乙酸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尾部悬吊7d组、尾部悬吊14d组和相应的同步对照组.采用乙酸烧灼法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第3天悬吊组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游标卡尺检测胃溃疡面积,电镜下观察再生黏膜结构,放免法检测胃液EGF含量,观察大鼠胃溃疡愈合分期.结果:与对照7d组相比,悬吊7d组大鼠溃疡面积明显增大(6.0 mm2±1.7 mm2 vs 2.2 mm2±0.7 mm2,t=5.661,P<0.01),溃疡分期明显降低(x2=12.771,P<0.01);与对照14 d组相比,悬吊14 d组溃疡面积明显增大(3.0 mm2±1.2 mm2vs1.1 mm2±0.4 mm2,t=4.233,P<0.01),胃液EGF含量明显增高(0.155 ng/mL±0.052 ng/mL vs 0.103 ng/mL±0.019 ng/mL,t=2.635,P<0.05);与悬吊7d组比较,悬吊14d组溃疡面积明显减小(3.0 mm2±1.2 mm2 VS 6.0 mm2±1.7 mm2,t=3.805,P<0.01),胃液EGF含量明显降低(0.155 ng/mL±0.052 ng/mL vs 0.434 ng/mL±0.137 ng/mL,t=5.657,P<0.01),溃疡分期明显降低(x2=12.953,P<0.01).与对照7d组、14 d组相比,悬吊7d组、14d组再生黏膜结构的恢复差,组织学成熟度降低.结论:模拟失重可降低再生黏膜结构,延迟溃疡愈合,胃液EGF含量可出现代偿性增加.
-
RhoC和IQGAP1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RhoC和IQGAP1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RhoC及IQGAP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RhoC和IQGAP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66% vs 20%;75% vs 13%,均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1,P<0.05),并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门脉浸润等均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RhoC及IQGAP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可考虑作为HCC临床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
胰腺癌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进展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早期症状隐匿,发现时多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随着人类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胰腺癌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可能与基因突变、基因多态性、表观遗传等因素引起的遗传易感性提高有关.某些与胰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诸如吸烟、肥胖、饮酒、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了解胰腺癌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的发展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