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 신장병여투석신이식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98X
  • 国内刊号: 32-142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37
  • 曾用名: 肾脏病与透折肾移植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刘志红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高表达参与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发生

    作者:魏骐骄;刘晓雅;武国红;吴海荣;朱赛楠;管娜

    目的:探讨肾小球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P-Drp1 (Ser616)和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表达与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发生的关系. 方法: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球和肾皮质Drp1 、P-Drp1 (Ser616)及Fis1的表达,分析上述蛋白表达与蛋白尿及足细胞线粒体形态的相关性.在小鼠足细胞系MPC5过表达Drp1,分析对凋亡和线粒体形态的影响. 结果:肾小球和肾皮质Drp1在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4周和6周时表达增强,肾小球P-Drp1(Ser616)在6周时表达增强,肾小球Fis1在2周和6周时增强.肾小球和肾皮质Drp1、肾小球P-Drp1 (Ser616)和Fis1表达与24h尿蛋白正相关.肾小球Drp1表达量与足细胞线粒体胞浆密度和线粒体细胞密度呈负相关.肾小球P-Drp1 (Ser616)与足细胞线粒体大长宽比呈负相关.肾小球Fis1与足细胞线粒体面积和周长呈负相关.过表达Drp1致小鼠足细胞凋亡显著增多,线粒体片段化. 结论:肾小球Drp1、P-Drp1(Ser616)与Fis1高表达参与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发生,Drp1高表达致线粒体片段化和足细胞凋亡.

  • 新多聚糖碳酸氢盐腹膜透析液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凋亡及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胡波;龚文玉;尹良红;祝琳

    目的:比较新研制的多聚糖碳酸氢盐腹膜透析液(PDF)与常用乳酸盐PDF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凋亡及间质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HPMC细胞,使用新型PDF与不同葡萄糖浓度的传统乳酸盐PDF(1.5%、2.5%、4.25%)处理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凋亡因子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及Bc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表达量,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TGF-β1量,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ax、Caspase-3、抑制凋亡蛋白Bcl-2和FN的表达量. 结果:不同PDF刺激HPMC细胞一定时间后,1.5%、2.5%、4.25%传统PDF中葡萄糖浓度越高,Bax、Caspase-3、TGF-β1和FN增高越明显,抑制凋亡因子Bcl-2下降越显著,而新型PDF影响较小.含2.5%、4.25%葡萄糖的PDF刺激后,纤维化相关因子TGF-β1、FN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新型PDF组(均P<0.05). 结论:新型多聚糖碳酸氢盐PDF对腹膜间皮细胞凋亡信号活化低于传统乳酸盐PDF,其腹膜间皮细胞纤维化程度低,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肾组织IgG和C3沉积与糖尿病肾病预后的关联

    作者:伊蒙;安玉;张丽华;王晶晶;陈樱花;涂远茂;刘志红;谢红浪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组织IgG及C3沉积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03年至2013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行肾活检明确诊断DN的患者共460例,观察肾组织IgG和C3沉积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1)按IgG沉积分为IgG(+)和IgG(-)组.IgG(+)组糖尿病病程更长、尿蛋白更多,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更高,雷公藤多苷治疗、视网膜病变率及外周神经病变率更高,血清白蛋白、血钙、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更低(P<0.05).IgG(+)组的肾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间质炎症程度、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高于IgG(-)组(P<0.05).按C3沉积分为C3(+)和C3(-)组:C3(+)组糖尿病及肾脏病病程较长,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视网膜病变率均较高(P<0.05).(2)5年肾脏生存率50.8%,IgG(-)和IgG(+)组分别为60%和36.4%(P<0.01);C3(-)和C3(+)分别为53.5%和43%(P<0.01).(3)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视网膜病变、平均动脉压、尿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肾小球分级、肾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IFTA)、间质炎症、肾组织IgG和C3沉积对预后均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临床及病理相关因素后,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尿蛋白、血清肌酐、IFTA及视网膜病变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DN患者肾组织IgG阳性或补体C3阳性者临床表现更重,预后更差,但IgG或C3沉积均不是肾脏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冠脉钙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作者:伍文娟;崔燕海;黎思嘉;徐丽霞;陈源汉;莫立仪;田秀兰;张丽;李卓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与冠脉钙化、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的关系. 方法: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随访99例MHD患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suPAR,用64层螺旋CT(MD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分析suPAR与CACS的关系,及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的影响. 结果:2010年~2016年,91例(91.9%)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钙化,Spearman相关分析中,suPAR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呈正相关(P=0.001,r=0.315),与CACS< 100分组比较,CACS≥100分组血浆suPAR显著提高(P=0.048).根据血浆suPAR的四分位数进行分析,发现高suPAR组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高(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suPAR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suPAR仍然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在MHD患者中,suPAR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呈正相关,suPAR作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microRNA-30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足细胞损伤的机制

    作者:赵越;张明超;朱小东;徐孝东;杨帆;郎月;施少林;刘志红

    目的:探讨microRNA-30(miR-30)缓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足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方法:(1)通过皮下埋置渗透压泵,给予小鼠AngⅡ[1 000 ng/(kg·min)×28d]构建肾损伤模型.利用原位杂交及qRT-PCR技术检测小鼠肾小球中miR-30s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检测calcineurin信号重要分子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 (TRPC6),钙调磷酸酶(PPP3CA、PPP3CB、PPP3R1)及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3)表达.(2)给予miR-30s慢病毒尾静脉注射,观察其对AngⅡ诱导损伤模型的肾脏保护作用.(3)体外研究观察miR-30a高表达能否抑制AngⅡ(10-6mol/L)诱导的足细胞骨架损伤和足细胞凋亡. 结果:(1)AngⅡ诱导小鼠肾小球中miR-30s水平下调,并上调TRPC6,激活calcium/calcineurin信号通路;(2)高表达的miR-30s能够抑制AngⅡ导致的calcium/calcineurin信号活化从而缓解AngⅡ诱导的肾小球损伤;(3)miR-30s能够逆转AngⅡ所致足细胞骨架损伤及抑制其凋亡过程. 结论:miR-30s具有抑制AngⅡ诱导的足细胞损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lcium/calcineurin信号通路有关.

  •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血管内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作者:周颖;陈樱花;张明超;梁少姗;杨帆;涂义姚;鲍浩;刘志红;胡伟新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SLE-TMA)肾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表型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和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30例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SLE-TMA患者,根据血管组织学改变分为急性TMA和慢性TMA,以正常肾组织血管为对照.内皮细胞CD3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Image-Pro-Plus 6.0测量上述分子的表达量,以平均光密度表示其表达强度.Aperio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间质纤维化面积.结果: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显示正常血管内膜无α-SMA表达,SLE-TMA血管内皮细胞表达α-SM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TMA组血管内皮CD31和V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α-SMA表达则显著增高(P<0.01);慢性TMA组内皮细胞CD31、VE-cadherin和TGF-β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急性TMA组和正常血管组(P<0.01),α-SMA表达更高(P<0.01).肾间质血管α-SMA平均光密度与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439,P=0.015),而CD31平均光密度与肾间质纤维化呈显著负相关(r=-0.458,P=0.011). 结论:SLE-TMA血管内皮细胞正常标记物表达减少而α-SMA表达增加,表明内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变,且表达量的变化与血管病变进展相关;肾血管内皮细胞CD31表达减少和α-SMA增加与肾间质纤维化相关.

  •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作者:李翠;周敏林;梁丹丹;王晶晶;杨静;曾彩虹;刘志红;章海涛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收集本中心198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明确诊断为血清ANCA阳性LN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对照组选取同期诊断为血清ANCA阴性LN患者. 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49例患者中,38例MPO-ANCA阳性,7例PR3-ANCA阳性,4例MPO-ANCA和PR3-ANCA双阳性.女性40例、男性9例.中位年龄33岁.ANCA阳性LN患者,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血清肌酐、SLE-DA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类型以LN-Ⅳ型为主,占61.22%;光镜下AI、C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NCA阳性LN患者中,20例接受吗替麦考酚酸酯(MMF)诱导治疗,18例接受静脉环磷酰胺(CYC)诱导治疗,其余11例患者接受雷公藤多苷等治疗MMF组的完全缓解率(90.00% vs 55.56%,P=0.027)和肾脏生存率(P=0.039)均优于CYC组.ANCA阳性LN患者中位随访87.83月,有7例患者(14.29%)发生终末期肾病,均为MPO-ANCA阳性. 结论:血清ANCA阳性LN患者肾脏表现为大量的血尿、肾功能损害明显.这部分患者接受MMF诱导治疗,其完全缓解率和肾脏预后均优于CYC.

  •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肾脏疾病的疗效及潜在问题

    作者:王金泉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问世,极大提高了肾脏疾病的缓解率,改善其远期预后.但仍有一部分肾脏疾病患者频繁复发、对激素和(或)免疫剂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新的干预肾脏病、尤其是难治性肾脏疾病的手段.抗人淋巴细胞表面CD20的单克隆IgG1的抗体——利妥昔单抗(RTX),为鼠/人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迅速清除B细胞,进而抑制抗体产生,可以耗竭产生抗体的B细胞,临床研究表明,对难治性肾脏疾病患者有效.

  • 利妥昔单抗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铭

    利妥昔单抗(RTX)是针对CD20的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CD20主要存在于前B细胞、成熟B细胞和活化的B细胞的钙通道蛋白.CD20单抗与之结合后,活化酪氨酸激酶受体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及磷酸脂酶C-γ途径的信号通路活化,进而通过补体介导和抗体途径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引起B细胞凋亡.RXT对B细胞的作用可维持6~12个月.RTX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亦受到高度关注.

  • 利妥昔单抗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付平;苟慎菊

    CD20是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的跨膜蛋白,利妥昔单抗是针对CD20抗原分子的人鼠嵌合体单克隆抗体,结合CD20后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及细胞凋亡途径消耗B细胞.初被用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来开始运用于一些免疫介导的肾小球疾病.

  • 利妥昔单抗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英

    CD20是一个非糖基化跨膜蛋白,几乎表达于B淋巴细胞的各个阶段,主要参与调节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免疫系统和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利妥昔单抗,又名美罗华,是通过基因工程合成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通过抗体依赖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导致B细胞溶解清除.目前在肾脏疾病中,利妥昔单抗已用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IgA肾病、微小病变肾病、狼疮肾炎等肾脏疾病的治疗.

  • 狼疮足细胞病:一种特殊类型的狼疮性肾炎

    作者:陈独群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轻微病变(MCD)、系膜增生(MsP)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超微结构以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为特征,毛细血管袢内皮下及上皮侧无免疫沉积物的肾损害称为狼疮足细胞病.肾小球病理改变为MCD和MsP的狼疮足细胞病患者,血尿发生率低,激素治疗敏感,但单用激素维持的复发率高达90%,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维持可显著降低复发率.而病理表现为FSGS的狼疮足细胞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高,肾小管间质损伤重,激素治疗缓解率低.狼疮足细胞病复发后可发生病理转型,远期预后良好.狼疮足细胞病应作为一类特殊类型狼疮性肾炎纳入新的病理分型体系中.

  • 自噬与糖尿病肾病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

    作者:高聪普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病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靶点.自噬是一种以自我消化的方式清除细胞内长寿命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的生理、病理过程,大多时候被认为是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过度的自噬也将会导致细胞损伤.自噬受损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原因,本文通过复习糖尿病肾病时肾脏固有细胞(包括肾小球足细胞、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近曲小管内上皮细胞)的体内及体外研究相关文献,发现自噬在糖尿病肾病中主要起到保护作用;自噬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治疗新靶点.

  • 线粒体功能紊乱与肾脏损伤

    作者:魏骐骄;刘晓雅

    线粒体动力学是指线粒体之间不断进行融合和分裂,处于动态平衡.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影响线粒体功能,参与神经、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新近研究发现,线粒体动力学紊乱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足细胞损伤机制,参与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和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对其深入理解有助于探索新的肾脏保护靶点.本文对线粒体动力学紊乱与肾脏损伤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贝伐珠单抗化疗后蛋白尿、高血压

    作者:安玉;吴燕;刘志红

    老年男性,直肠腺癌、肝转移性肿瘤术后,采用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近2年后出现蛋白尿,在化疗过程中逐渐进展至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血肌酐轻度升高.肾活检病理提示肾小球内皮细胞病变伴系膜溶解,系膜区、内皮下和上皮侧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见系膜溶解.结合临床、病理终诊断贝伐珠单抗相关肾损害.

  • 蛋白尿、高血压与肾功能的相互影响

    作者:金英

    蛋白尿、高血压与肾功能受损三者关系复杂,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出现蛋白尿,甚至尿白蛋白的微量增加预示可能存在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可致尿蛋白排泄增多;肾功能受损可以是长期高血压的结果,亦可引起高血压.尿蛋白量可直接影响肾脏疾病预后.本文主要综述三者间的关系.

  • 肾移植术后的高钙血症

    作者:张喆

    随着肾功能的减退,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仅出现血钙、血磷水平变化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还将引发骨代谢异常和血管及软组织钙化,称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肾移植术后,大部分受者CKD-MBD的症状得到极大改善,但部分受者会出现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发生率的报道差异很大.肾移植术后1年内高钙血症发生率为15%~ 30%,1年后发生率为5%~ 10%.影响因素包括术前透析时间和术后持续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随着肾功能的恢复,部分受者术后早期的高钙血症可自行缓解.持续严重的高钙血症可能加重异位钙化,增加肾脏损害、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故需要积极寻找原因,并予治疗和纠正,这对提高肾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血脂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淑华

    血脂净化治疗(LA)即采用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方式对血液中血脂成分进行清除的一类方法的总称.脂质代谢紊乱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证实,调脂治疗的重要性也受到更多关注.对于一些标准调脂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抵抗或治疗不耐受的患者,LA作为一种替代性治疗方案,在临床的使用亦日渐广泛.本文对LA临床应用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结节病肾损害

    作者:梁少姗;曾彩虹

    患者为中年男性,慢性病程,以乏力起病,双侧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及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伴贫血、高钙血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增高,肾脏损害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肾小管损伤指标升高,尿糖阳性及左肾结石.肾活检组织学表现为多核巨细胞性肉芽肿性间质性肾炎.该患者终诊断为结节病.

  • 腹膜透析并发胸腹瘘的诊治进展

    作者:田秀娟;赵丽娟;何丽洁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胸腹瘘是腹膜透析患者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的致病机制包括先天性横膈发育异常、淋巴引流和胸腹腔压力梯度.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突然出现胸闷、气短,超滤量下降及胸痛,诊断方法包括胸水中异常增高的葡萄糖浓度、亚甲蓝实验或者X线胸片、CT、MRI、放射性核素检查等.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胸腹瘘,半数需改为血液透析.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胸腹瘘有重要意义.

  • 构建我国肾脏疾病分子诊断和分型体系——基于多组学图谱的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分子分型研究

    作者:刘志红

    肾脏疾病是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重大慢病之一.我国肾脏疾病具有自身疾病谱特点,免疫性肾小球疾病是我国常见的肾脏疾病,也是导致我国尿毒症的主要的病因,严重危害我国人口健康,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迄今为止,由于对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发生及其发展分子机制认识不足,使得其诊断仍停留于临床综合征和病理形态学诊断水平,缺少有效的疾病分子诊断和分子分型方法.不仅如此,由于在发病机制认识上的局限,免疫性肾小球疾病缺少靶向性病因治疗手段,大多数治疗仍停留于经验性治疗水平.因此,系统研究探索新型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分子标志物,构建更加精准的疾病诊断和分类体系,是提升我国肾脏疾病整体诊疗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关键词:
  • Obesity and kidney disease:hidden consequences of the epidemic

    作者:Csaba P.Kovesdy;Susan Furth;Carmine Zoccali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