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Dialysis & Transplantation 신장병여투석신이식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98X
  • 国内刊号: 32-142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37
  • 曾用名: 肾脏病与透折肾移植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刘志红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大黄素与雷公藤内酯醇联合治疗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戴春笋;刘志红;陈惠萍;周虹;王建平;黎磊石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大黄素及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的疗效方法:建立大鼠自相期抗GBM肾炎模型.实验分五组:大黄素组(200 mg/kg"d-1),雷公藤内酯醇(200 μg/kg.d-1)加大黄素组(200 mg/kg.d-1),雷公藤内酯醇组(200 μg/kg.d-1),肾炎未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肾毒血清后6h内开始灌胃给药,对照组仅给等量的水.定期观察一般情况,并测定尿蛋白水平,4周后宰杀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1)大鼠肾炎模型:大鼠注射抗血清后24h内即出现大量的尿蛋白,其后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4周后肾炎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肾小球中细胞浸润增多,新月体数明显增加,间质中可见较多的蛋白管型,无明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检查见兔抗鼠IgG沿肾小球基底膜线性分布.观察期间大鼠血肌酐水平有轻度升高.(2)药物疗效:药物治疗后大鼠尿蛋白水平,肾小球细胞总数及新月体数较肾炎对照明显减少.两药联用组尿蛋白水平及新月体数降低为明显.各治疗组间体重及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别. 结论:大黄素和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改善抗GBM肾炎大鼠的肾脏病变,两药联用后疗效明显增强.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组织学改变及计量分析

    作者:陈惠萍;季大玺;谢红浪;曾彩虹;刘红;徐斌;黎磊石;朱建民;W.E. Huffer;P.Ruegg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组织学改变特点及各型骨病的发生率. 方法:观察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活检组织学标本,并进行骨形态学计量分析,测定骨铝含量,检测部分血生化指标. 结果: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组织学异常改变.高转化型骨病(High turnover bone disease,又称Predominant hyperparathyroid bone disease,PHBD)24例(49.0%),以骨转化明显增加为特点,标本中见大量破骨细胞,典型吸收腔及棕色瘤等.低转化型骨病(Low turnover bone disease,LTBD)19例(38.8%),骨"重建"部位减少,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活性明显下降.LTBD又分为骨软化(Osteomalacia,LTOM)4例,占本组骨病的8.2%,其组织学特点为大量类骨质生成,矿化骨明显减少;骨再生不良(adynamic renal bone disease,ABD)15例,占本组骨病的30.6%,以骨量下降、少量类骨质为特征.混合性尿毒症性骨病(Mixed uremic osteodystrophy,MUO)6例(12.2%),患者具有PHBD和MUO共同的组织学特点.骨组织形态学计量分析证实,与LTBD相比,PHBD患者校正矿化率升高(P>0.05),矿化时间缩短(P<0.01)、骨形成率增加,破骨细胞数增多,较多吸收腔(P<0.001);LTBD则相反,骨形成较低,矿化时间延长,破骨细胞消失,无吸收腔.本组骨铝染色阳性≥30%者占63.3%,以LTBD患者骨铝阳性居首,占84.2%,而PHBD者骨铝阳性亦为54.2%,其确切机制不清,MUO骨铝阳性者33.3%,血生化检查证实,与LTBD比较,PHBD及MUO组AKP,iPTH水平均升高(P<0.01),但PHBD及MUO组相比,血AKP及iPT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骨病的组织学改变,骨病分型以PHBD为主(49.0%).骨铝总阳性率63.3%,其中LTBD组骨铝阳性为84.2%,血生化检查不能明确骨病类型,骨活检为诊断骨病类型的可靠方法.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与肾病大鼠的生长障碍

    作者:刘建华;易著文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肾病本身和糖皮质激素作为各自独立因素对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浓度的影响,阐明血清IGFBPs代谢紊乱与肾病综合征(NS)大鼠生长障碍的关系. 方法:24只周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食物对照、阿霉素(5 mg/kg)肾病和地塞米松(1.8 mg/kg.d-1)治疗的阿霉素肾病四组.血清IGFBPs浓度和肝脏IGFBPs mRNA表达分别采用 Western ligand blot和RT-PCR法检测. 结果:①食物对照和肾病组大鼠血清IGFBP-3浓度均减低,且肾病组更明显;激素治疗组较肾病组则增高.食物对照组大鼠血清IGFBP-2浓度也减低,肾病和激素治疗组却显著增高,但后两组间差异不显著.②食物对照组大鼠肝脏IGFBP-2 mRNA表达下降,肾病组升高,激素治疗组较肾病组减低.食物对照组大鼠肝脏IGFBP-3 mRNA表达正常,肾病组减低,激素治疗组较肾病组进一步下降.③血清IGFBP-2浓度与大鼠鼻-尾长度和体重均呈负相关(P均<0.01). 结论:肾病本身所致的血清IGFBP-2浓度增高是NS大鼠生长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 薄基底膜肾病患者基底膜Ⅳ型胶原α链的表达

    作者:丁洁;柴青;刘景城;张英;杨霁云

    目的:检测薄基底膜肾病(TBMN)患者基底膜中Ⅳ型胶原α链的表达,探讨其发病机制;并与Alport综合征(AS)比较,为鉴别TBMN和AS提供帮助. 方法:用抗Ⅳ型胶原不同α链的单克隆抗体,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了6例TBMN、3例X连锁型AS男性患儿及2例正常对照肾脏组织基底膜中Ⅳ型胶原α1、α3、α4和α5链的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3例TBMN、4例X链锁型AS男性患儿及4例正常对照皮肤基底膜中α1(Ⅳ)和α5(Ⅳ)链的表达. 结果:TBMN患儿肾小球基底膜中Ⅳ型胶原α1、α3~5链表达同正常,均为沿基底膜连续线状沉积.X连锁型AS男性患儿肾小球基底膜显示Ⅳ型胶原α1链染色阳性,而α3~5链染色均为阴性.TBMN、AS患儿及正常对照皮肤基底膜中α1(Ⅳ)链染色均为沿基底膜连续线状沉积;而α5(Ⅳ)链染色仅在AS为阴性,在TBMN和正常对照均为连续线状沉积. 结论:TBMN患儿基底膜中α(Ⅳ)链表达不同于AS.

  • 肾移植高敏受者HLA及群体反应性抗体的监测

    作者:李留洋;郭颖;胡丽娟

    目的:探讨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对肾移植高敏受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莱姆德细胞板动态监测受者的PRA,判断其HLA免疫致敏状态;应用单克隆抗体湿板进行供、受者HLA-Ⅰ、Ⅱ类抗原分型. 结果:9例受者PRA阳性率为41%~84%,平均55%;按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本组受者中0,1和2个HLA-A、B、DR抗原错配(mismatch,MM)者分别为3例(33%)、4例(45%)和2例(22%),与传统的HLA配型原则比较,其中0MM和1MM受者分别增加了22%和34%;术后仅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OKT3治疗后逆转;无超急排斥反应发生.所有受者术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结论:应用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可显著提高供受者HLA相配率;良好的HLA配型对减少高敏受者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季大玺;谢红浪;陈惠萍;徐斌;龚德华;刘芸;黎磊石;朱建民;W.E.Huffer;P.Ruegg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类型、临床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 方法:49例血液透析患者,口服四环素标记后行骨活检,同时检测相关生化参数. 结果:49例患者均有肾性骨病的临床表现,其中高转化型24例(49.0%),低转化型19例(38.8%),混合型6例(12.2%).三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构成无差异,4例糖尿病患者均为低转化型;透析时间超过10年者高转化型骨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透析5~10年和≤5年者.骨铝染色阳性率为63.3%,低转化型高于高转化型及混合型组,高通量组和普通透析组骨病类型和骨铝染色无差异,高通量组透析前血钙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iPTH水平低于普通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低转化型骨病组服用活性维生素D3制剂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组.骨铝阳性组透析前血磷和iPTH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组,服用铝制剂的患者比例也高于骨铝阴性组. 结论:本组患者高转化型骨病与长时间透析、维生素D3不足等因素相关,低转化型骨病可能与维生素D3制剂使用不当、糖尿病等因素相关,而骨铝沉积则与服用铝制剂等因素相关,与透析时间长短无关.

  • 高通量透析对血脂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刚;王质刚

    目的:通过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HPD)与常规血液透析(CHD)相比较,了解HPD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50例常规血透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HPD组,n=30)和对照组(CHD组,n=20),HPD组和CHD组分别用F60和F6进行血液透析3年,观察两组患者血脂变化情况. 结果:实验过程中HPD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CHD组患者TG、LDL升高,HDL降低;两组胆固醇(CHOL)无明显变化.同时对CHD组和HPD组之间进行比较显示,在透析开始时两组CHOL、TG、HDL、LDL均无统计学差异;透析1年后HPD组与CHD组比较TG降低,HDL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CHOL、LDL无差异;透析3年后HPD组与CHD组相比CHOL、TG、LDL进一步降低,HDL进一步升高,而且均有统计学意义,以TG和HDL变化更明显. 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组织形态学变化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冯惠梅;王梅

    目的:了解肾性骨营养不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病及分布情况,观察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对15例血液透析患者行骨活检,进行骨活检标本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同时测定某些血生化指标. 结果:15例血液透析患者均有程度不等、变化不一的骨组织学病理变化;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与骨矿化率、骨形成率具有相关性(r=0.585,P<0.05;r=0.436,P<0.05).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均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前者相关性更好(r=0.701 vs 0.532;r=0.827 vs 0.809).血iPTH在低转化骨病与非低转化骨病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2例铝中毒骨病患者,血清铝在正常范围内,去铁胺试验后血铝增加值较非铝中毒者高,而且iPTH水平较低. 结论:iPTH、BAP结合起来可以初步估计骨代谢状态;而在铝中毒骨病的诊断上,去铁胺试验结合血iPTH水平有一定帮助.但以上血生化指标在不同类型的骨病中并无严格的界限,所以,骨活检仍是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金标准.

  • 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浆和透析排出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黄一新;徐琴君;吴亚农

    目的:研究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浆和腹膜透析排出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与腹膜透析和机体防御功能的关系. 方法:用酶免疫法测定21例非感染期CAPD患者血浆和腹膜透析排出液中IL-1α、IL-1β、IL-6、TNFα、IFNγ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水平,同时做4h腹膜平衡试验.比较细胞因子水平与腹透情况和腹膜转运特性的关系;另外,与同期测定的正常人血浆IL-6和sTNFR1水平作对比研究. 结果:21例CAPD患者血浆和腹透液中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IL-1α 34.40±12.87 ng/L和17.60±10.49 ng/L(P<0.001);IL-6 8.10±14.69 ng/L和157.65±130.23 ng/L(P<0.001);TNFα 117.30±195.27 ng/L和22.90±13.37 ng/L(P<0.05);sTNFR1 9.76±0.98 μg/L和1.84±2.72 μg/L(P<0.001).仅在8例患者血浆及9例患者腹透液中检测出IL-1β;在1例患者血浆中测到IFNγ,腹透液中IFNγ为2.14±0.74 kU/L.腹透液中IL-6和IFNγ水平呈负相关(P<0.02).血浆和腹透液中各种细胞因子水平与腹透时间长短、既往感染与否、透析充分性和超滤量以及腹膜转运特性均无关系.CAPD患者血浆IL-6和sTNFR1水平比正常人明显升高(P<0.001). 结论:腹透液中IL-6和IFNγ主要由腹腔局部细胞产生,对维持腹膜防御功能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与腹透时间长短、既往腹腔感染与否、透析充分性和超滤量以及腹膜转运特性均无关系.CAPD患者血浆IL-6和sTNFR1水平比正常人明显升高,这可部分解释腹透患者防御功能减退的机制.

  • 干扰素治疗肾脏疾病患者的HCV感染

    作者:刘红;唐政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不仅是导致肝脏病变,并发展至肝硬化、肝癌的常见病因,还可引起HCV相关的肾脏疾病.在终末期肾衰患者,HCV感染率较高,可达20%~40%.对于HCV感染的治疗,特别是肾脏疾病合并HCV感染的治疗,目前尚无良策,干扰素(IFN)在治疗HCV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血透或肾移植患者伴HCV感染及HCV相关的肾脏疾病是否有效尚有争议.本文主要探讨HCV感染伴肾脏疾病时的治疗.

  • 脂蛋白肾小球病--由载脂蛋白E变异诱导的肾脏脂质沉积症

    作者:曾彩虹;陈惠萍

    许多研究证实,继发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及饮食失衡的高脂血症可以引起肾小球硬化,其病变性质与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所致的动脉性硬化性病变相似,一些遗传性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如Fabry病(卵磷脂酰基转移酶缺乏)和Von Gierke病也可引起特殊的肾脏脂质沉积[1~3];与上述肾脏脂质沉积症相比,脂蛋白肾小球病(Lipoprotein Glomerulopathy,LPG)是近十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独立的肾小球疾病,它以毛细血管袢高度扩张,袢内充满脂蛋白栓塞为特征.

  • 葡萄糖转运蛋白与糖尿病肾病

    作者:李颖健;刘志红

    高血糖、细胞代谢紊乱是糖尿病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的一个基本病理生理改变,而上述过程的启动因素是细胞内糖摄入过多.尽管严格控制血糖能够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和延缓DN的进展,但在一些长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同样能够发生DN[1,2].

  • 细胞的极性与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郭啸华;杨俊伟

    近,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损伤机制的研究已取得某些重大进展.人们认识到,缺血性ARF的细胞损伤过程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改变对近端小管细胞结构和功能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葡萄糖转运蛋白

    作者:刘志红

    葡萄糖是维持细胞能量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原料,小肠吸收的或肝脏产生的葡萄糖通过血液流向体内的各个器官和组织,提供能源和其它碳水化合物的初前体.

  • 突眼性甲状腺肿伴蛋白尿

    作者:章海涛;胡伟新

    1 病情摘要1.1 病史患者,女性,44岁,因浮肿、蛋白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而入院.

  • 终末期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作者:谢红浪;季大玺

    高血压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1997年美国肾病资料库(USRDS)报告,由高血压导致的ESRD患者数持续增长,已占ESRD人群28.5%[1];欧洲的发病率从20年前的7%,上升至13%[2],但在日本仅占6%[3],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也只占3.26%[4],可能与诊断标准不同有关,因为进展至ESRD时,80%~90%患者都伴有高血压(表1)[5],而此时原发肾脏疾病表现已不典型.

  • 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作者:王庆文

    由于外科技术和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目前肾移植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常规手术.然而,慢性排斥(C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成活的主要原因,发生率近几年来并未下降.既往,由于环孢霉素(CsA)的应用,期望可以减少CR的发生,但现有的资料无法证实这一结果.FK-506和霉酚酸酯(MMF)可以减少急性排斥(AR)的发生,能否避免或延迟移植肾慢性化病变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1].

  •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常见临床问题

    作者:俞雨生

    近十年来,糖尿病肾病所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ease,ESRD)在我国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绝大部分需要接受透析治疗,但这类患者究竟采用何种透析方式为合适,以及透析方法对这类患者的远期预后有何影响一直未有定论.

  • 霉酚酸酯和环孢霉素A预防肾移植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

    作者:和不朗;韩修武;韩志文;马路琳;管德林;高居忠

    尸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常发生于移植后6个月内,发生率可达30%~80%.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错配、受体的免疫状态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1,2].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透患者促红素疗效的影响

    作者:薛骏;李铭新;陆福明;顾勇;林善锬

    终末期肾病(ESRD)引起的肾性贫血有效的治疗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近有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重透析患者贫血或造成EPO抵抗[1],但也有报道未见ACEI影响透析患者的EPO疗效[2].本研究旨在观察ACEI对血透患者EPO疗效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 脂多糖、植物血凝素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18的影响

    作者:齐晖;李富荣;戴勇

    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数量的异常增加或减少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特征.在肾小球肾炎发病过程中,不管是肾小球受到损伤还是肾小球细胞过度增生的修复阶段,以及慢性肾小球细胞衰竭及肾小球硬化,都存在细胞凋亡.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清一氧化氮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晓刚;李成荣;邓兵

    一氧化氮(NO)是由NO合成酶(NOS)氧化左旋精氨酸产生的一种有生物活性的无机分子,许多研究发现,NO参与了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NO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测定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血清NO,以了解血清NO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系.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作者:陈惠萍;曾彩虹;周虹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2岁,因尿检异常21年,夜尿增多、血压升高2年,于1999-02-29入院.患者21年前出现浮肿,无尿少、肉眼血尿,血压16.0/10.7 kPa(120/80 mmHg),肾功能正常,但尿检发现尿蛋白+~3+,隐血阴性,当时服用中药(不详),症状缓解,尿蛋白±~+.

  • 多囊肾病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作者:徐成钢;梅长林;张黎明

    目的:建立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 方法: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经FuGENE6介导转染pSV3质粒,并以G418筛选转染成功的细胞.转染后的第48代细胞予以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率测定,细胞染色体检查,碱性磷酸酶染色及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等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第48代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抗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阳性;形态学特征,细胞生长率与未经转化的第2代细胞相比也无明显差异;但大部份转化细胞染色体为异倍体. 结论:经鉴定,ADPKD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系已建立,可用于ADPKD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 肾性甲旁亢患者原代培养的甲状旁腺细胞PTH分泌的变化

    作者:王宁宁;王笑云;陆福明;薛军;胡建明;覃又文;刘翠萍

    随着透析事业的发展,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时间明显提高,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作为慢性肾衰的长期并发症,其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其死亡[1].

  • 血液透析时间延长是否有利?

    作者:姚小丹

    近40年来,由于碳酸氢盐透析液和高通量生物相容性透析器的应用,超滤控制计算机化,血液透析(HD)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20年前,短时高效血液透析因能达到同样的透析效能而曾经被较为广泛的接受及应用.同时法国Tassin中心的报告指出,长时透析患者的存活率更高,并发症更少.从此长时血液透析是否比短时血液透析和经典血液透析更理想这一问题,在透析界引起了较长期的争议[1,2].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