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锌缺乏和锌过量对小鼠胚胎长骨发育的影响
锌是维持人和动物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乏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许多实验证明锌缺乏可引起骨骼的生长迟缓,但锌过量对骨的毒性作用报道较少[1~4].采用小鼠胚胎长骨体外培养,研究锌缺乏和锌过量对骨发育的影响,为阐明锌影响骨发育的机理积累资料,为合理指导使用锌强化食品以及发挥锌的合理营养作用提供依据.
-
雌激素对小鼠骨中原癌基因c-myc蛋白的影响
为初步探讨雌激素对骨的作用机制,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长骨作为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酚酮对骺板静止区、增殖区和肥大区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介质中雌酚酮浓度为10-9mol/L时,增殖区c- myc蛋白阳性细胞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浓度为10-8mol/L时,除增殖区外,静止区阳性细胞面积也显著增加;当浓度增至10-7mol/L时,3个区阳性细胞面积均显著增加.提示雌激素可通过促进长骨c-myc的表达促进软骨内成骨.
-
骨质疏松相关基础知识
骨的结构骨是人体的支架.人体全身共有骨206块.骨在成年人约占体重的20%.骨按外形主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等.
-
交锁髓内钉临床应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交锁髓内钉固定于长骨骨干骨折,其有抗压应力及旋转应力强、可早期活动、应力遮挡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从2001年至今共做106 例交锁髓内钉的手术,现总结如下.
-
看电视也要积攒健康--看电视时的三种保健方略
看电视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过多过久的看电视,容易形成"电视病",如"电视肥胖",即是饭后久坐日久形成的.老年人和儿童久看电视对身体影响更大,因为看电视影响了儿童业余运动的时间,运动可使儿童长骨两端的骺软骨受到磨擦,使骨细胞分裂增快,促进骨骼生长,个子也就长得高.
-
生龙接骨胶囊治疗下肢长骨干术后骨不连疗效
目的 探讨生龙接骨胶囊治疗下肢长骨干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2年6月—2016年12月,将50例下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应用生龙接骨胶囊配合骨皮质切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骨皮质切剥术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骨痂形成情况和综合疗效,治疗组骨折愈合率和综合疗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龙接骨胶囊配合骨皮质切剥术在下肢骨干骨不连治疗中,能增加骨折临床愈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基于三维打印及三维数据校正的骨折复原技术在股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三维(3D)打印的股骨近端骨折复原模型在术前规划与术中的应用,研究3D数据校正方案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2017年9月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骨科47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左右两侧股骨自身配对方案,采用三层面长短轴对照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例行双侧股骨全长的CT扫描,获取DICOM数据,通过Mimics 15.0软件将双侧股骨远端距离膝关节髁间隆突凹5、10、15 cm处分别做3个横截面,记录符号为DF5、DF10、DF15.测量对比左右侧长轴与左右侧短轴.对于Mimics软件中股骨解剖轴线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同时存在夹角的数据,进行3D数据校正.对47例股骨远端的左右侧3个层面(DF5、DF10、DF15)的长短轴(6对)进行数据汇总,通过Mimics 15.0软件生成3D模型的STL文件,打印出实际尺寸的股骨近端骨折模型和健侧股骨近端镜像模型,该镜像模型作为术前演练及手术解剖复位的参考,术中使用预演选取的置入物并术后摄片对比.结果 成对样本的相关系数均>0.97;左右两侧股骨远端距离髁间隆突5 cm处的右侧短轴(28.20±3.41)mm,左侧短轴(28.54±3.5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4,P<0.01),其余5对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7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复查X线,显示置入物选择与螺钉长度与术前设计符合,长度偏差在容许范围,内固定满意.结论 采用"三层面长短轴对照"进行左右股骨对称性判断,偏差小于5%者,术中直接采用镜像模型预演的置入物,固定效果满意,达到了术前规划,术中应用的预期目的."三维数据校正方案"扩充了"三层面长短轴对照"的数据选取范围,有效避免了因肢体倾斜导致的数据失效问题.
-
儿童四肢长骨骨纤维性结构不良影像学与病理学表现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四肢长骨骨纤维性结构不良(FDB)影像学表现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四肢长骨FDB患儿的临床资料.32例患儿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14(9.2±3.1)岁.其中32例行X线检查,30例行CT平扫及3D重建,14例行MRI平扫.在X线、CT及MR图像上观察FDB病灶的形状、位置、边界,有无合并病理性骨折等,并将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描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2例患儿共35个病灶,其中单骨型27例,病灶累及股骨15例,胫骨7例,腓骨1例,肱骨2例,尺骨2例;多骨型4例中,病灶累及同侧股骨和胫腓骨2例、左股骨和枕骨1例、尺骨和桡骨1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1例,病灶累及右股骨、髂骨、耻骨.1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骨折部位:股骨近段7例、中段1例,胫骨2例,肱骨中段1例.术后病理学显示正常的骨髓组织被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替代.影像学呈磨砂玻璃样改变时,病理表现以成熟坚韧的纤维组织为主;影像学呈囊状膨胀透亮改变时,病理表现以生长活跃的纤维组织为主,伴间质黏液样变性、囊性改变;影像学呈丝瓜瓤样改变时,其病理表现多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及新生骨小梁分布混杂.结论 儿童四肢长骨FDB,好发于股骨及胫骨,影像学表现以囊状膨胀性改变和磨玻璃样改变为主要特征,病理特征为正常的骨髓组织被大量的纤维组织替代.不同特征的影像学改变有其相对应的病理学特点.
-
长骨造釉细胞瘤1例
患者男性,55岁.自觉右小腿不适5天就诊.患者既往体健,1年前有外伤史,未伤及骨.查体:右胫骨下段内侧有压痛,皮肤表面无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X线平片示右侧胫骨下段增粗,骨皮质不规则,骨质密度不均,可见高低密度混杂影;右腓骨下段见高密度影(图1).诊断:右侧胫、腓骨良性病变,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可能性大,建议随诊观察.CT示右侧胫骨中下段增粗,骨皮质不均匀吸收变薄,髓腔内骨质密度增高并见纤维样及斑片状骨性高密度影,病灶长轴与胫骨长轴平行,边界不清,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
长骨中超声导波信号的时频特征分析
采用超声导波评价长骨骨质状况已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应用时频表征方法处理导波实验信号的研究中,选择交叉项抑制效果好的时频表征核函数直接影响到导波信号的分离和提取.提出将Zhao-Atlas-Marks分布(ZAMD)应用于分析长骨中的导波信号,同时与重排光滑伪维格纳维利分布(RSPWVD)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用图像处理中的骨架求取算法,估计导波平均频率慢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ZAMD可较好地去除交叉项干扰,得到较准确的超声导波频散特性曲线,说明ZAMD是分析长骨中超声导波信号的一种较好方法.
关键词: 超声导波 长骨 时频分析 Zhao-Atlas-Marks分布 慢度 -
6岁儿童下肢长骨有限元模型验证及参数研究
研究在动态载荷下6岁儿童下肢长骨的损伤极限.分别对股骨、胫骨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动态三点弯曲仿真试验,并通过有限元模型仿真试验与尸体试验结果的对比,探究相关参数对6岁儿童下肢长骨骨折的影响.仿真试验所得冲击块的撞击力-位移曲线走势与尸体试验的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股骨和胫骨失效时的撞击力分别为2.52和1.96 kN,位移分别为11.88和23.49 mm.与成人相比,儿童骨骼的弹性模量略低,并且骨骼韧性较好,使得撞击时发生骨折的风险相对降低.本研究为儿童下肢损伤机理及防护措施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数据.
-
长骨表面再造仿真中死区控制模型研究
本文研究了在采用骨再造理论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骨再造仿真中,"死区"控制模型问题.提出了常数--线性模型和常数--抛物线模型.通过外荷改变和植入植入物后引起长骨表面再造的8种问题的算例计算,参考动物试验和临床初步观测结果,初步确定了这两种模型中的三个待定常数的取值范围.适当调整其待定常数完全可以对长骨表面再造进行仿真.为通用程序的编制打下理论基础.
-
活体猪肢体长骨多极射频消融灶病理改变
射频消融已被尝试用于治疗骨样骨瘤、软骨母细胞瘤及转移性肿瘤等骨肿瘤,取得较好疗效。射频消融能有效地损毁肿瘤的软组织成分、瘤骨及瘤块边缘与肿瘤组织相互交织存在的骨质,但目前骨质射频消融后病理改变尚不清晰。
-
酮尿在长骨、盆骨骨折后脂肪栓子干预时机中的价值
Gossling等[1]很早就提出几乎所有的长骨、盆骨骨折病例都存在脂肪栓子,而长骨、盆骨骨折后血甘油三脂(TG)水平的增高是髓脂(以TG为主要成分)入血后产生的特殊生化改变[2],从而为长、盆骨骨折后脂肪栓子早期诊断和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之前的病程监测提供了应用广泛、易于普行的生化指标.为了在TG动态检测中确定脂肪栓子的适当干预时机,我们对所获得的长骨、盆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如下分析.
-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儿童生长方面的应用进展
人体的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是体内重要的促进生长的激素.儿童身高的增长主要是通过长骨的骨干与骨骺之间的软骨板中的细胞分裂增殖实现的,生长激素正是对这种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交锁髓内钉与钢板治疗长骨骨折术后体温差异的分析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固定术后体温变化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15例新鲜下肢长骨骨折分别行交锁髓内钉(63例)和钢板(52例)治疗,患者术前1 d、术后当天至术后10 d每日4个时间点(7∶00、14∶00、19∶00、24∶00)体温进行观察.结果 2组内固定术后平均体温无差异(P>0.05);交锁髓内钉治疗患者术后高体温、术后72 h内高热发生率高于钢板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感染无差异.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患者术后有可能出现高热,护理人员要掌握其规律和特点,做好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
超声诊断胎儿裂手、裂足畸形合并腓骨缺失1例
孕妇,25岁.孕1产0,孕25+1周,超声所见:胎儿相当于24+6周.产前超声检查首先发现胎儿右侧小腿仅显示一根长骨回声,且右足形态异常.询问病史,该胎儿父系有裂手家族史.仔细扫查胎儿手掌及足底切面,发现胎儿左手见2根粗大的手指回声连于前臂,彼此明显分开呈V型(图1),胎儿右手仅见2根细长的手指呈V型,胎儿左足自足底中上部裂开呈U形(图2).
-
超声诊断胎儿双侧桡骨缺如并双侧钩状手1例
孕妇,27岁.孕2产0,于孕24+3周来我院彩超检查,超声显示:胎儿双顶径60 mm、头围 223mm、腹围194 mm、股骨45 mm、肱骨40 mm.胎儿双侧前臂纵切、横切均仅显示1根长骨回声,弯曲、均长约30 mm,该长骨位丁尺侧,桡侧未见明显长骨声像.胎儿双手腕成锐角弯曲,姿势固定,手呈钩状偏向桡侧,大拇指细小(图1、2).超声提示:胎儿双侧前臂及手声像改变:双侧桡骨缺如、钩状手、拇指发育不良.后经引产并行X线检查证实:双侧桡骨缺如、双侧第一掌骨、拇指指骨发育小良(图3).
-
超声诊断胎儿双侧桡骨缺如1例
患者女,29岁.孕2产0宫内妊娠28周首次行超声检查.第一胎孕8周时流产.超声所见:胎儿双顶径7.7 cm,股骨长5.3 cm.胎盘于后壁,Ⅰ级.双侧前臂仅见单一长骨,长分别约:左2.8 cm,右2.9 cm.左肱骨长约4.9 cm,右肱骨长约4.7 cm.双手姿势呈上翻固定异常(图1).超声提示:(1)宫内单活胎;(2)胎儿双侧前臂单一长骨及双手姿势异常,考虑双侧桡骨缺如.引产后见胎儿除双手上翻外,另见双侧拇指缺如,余4指呈重叠指(图2).
-
超声诊断胎儿左上肢发育异常1例
孕妇,25岁.孕24周,孕1产0.行胎儿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内单胎,双顶径58 mm,股骨径40 mm,胎盘位于后壁,功能0级.脊柱整齐连续,胎心搏动正常,内脏未探及异常.羊水量适中.左侧前臂仅见1根弯曲长骨并较对侧短小,左侧前臂长骨长约25 mm,右侧前臂长约33 mm.胎儿双手手腕极度向内侧屈曲不能伸直(图1).余处未见异常.超声提示:(1)官内单活胎,中孕;(2)左上肢发育异常(3)畸形手(双手手腕异常弯曲).1周后经引产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