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寄生虫微管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嘉青;刘丛珊;张皓冰

    寄生虫严重影响人类和牲畜健康,因此亟需有效药物控制和治疗寄生虫疾病.其中以微管蛋白为靶标的抗寄生虫药物已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近年寄生虫微管蛋白特征及其与药物作用机制、抗药性和实验方法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探索抗寄生虫新型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 α、β-微管蛋白在乳腺癌变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应荣彪;冯俊;李建军;瞿海江;姚俊

    背景与目的:紫杉烷类是治疗乳腺癌重要的化疗药物之一,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终导致乳腺肿瘤细胞凋亡.然而紫杉烷类的耐药性常常限制了治疗效果,故揭示α、β-微管蛋白在乳腺癌变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乳腺非典型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及浸润性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α、β-微管蛋白的表达及其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乳腺正常组织、ADH、DCIS和IDC各30例中α、β-微管蛋白的表达,采用统计学分析进行评价.结果:α、β-微管蛋白的表达在乳腺正常组织、ADH、DCIS和IDC中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曲古抑菌素A联合多西他赛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凋亡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嵩;张群成;马晓斌;郭宏琳;姜淑娟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 trichostatin A,TSA)联合多西他赛(docetaxel,Doc)对肺腺癌细胞A549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TSA单独或联合Doc处理A549细胞,MTT法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的形态学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乙酰化-α-微管蛋白(acetyl-α-tubulin)、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caspase-3的活化.结果:10μg/ml Doc、250 nmol/L TSA单独或联合作用均能时间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联合作用的抑制率显著高于Doc或TSA单独作用[(65.6±3.1)% vs (30.6±2.1)%、(23.3±1.9)%,P<0.05].TSA、Doc单独或联合用药均可使A549细胞凋亡率增加,联合作用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独作用[(58±3.6)%vs (17±2.2)%、( 14±1.6)%,P<0.05].联合作用比单独作用使A549细胞更明显地阻滞于G2/M期[(32.4±3.1)%vs(23.5±2.3)%、(10.5±1.5)%,P<0.05].TSA联合Doc可进一步增加acetyl-α-tubulin表达、减少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促进casapase-3的活化(均P<0.05).结论:TSA联合Doc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cetyl-α-tubulin的表达、抑制survivin的表达以及促进caspase-3活化有关.

  • PrP可抑制tau介导的体外微管形成作用

    作者:韩俊;王小凡;姚海兰;高晨;李锋;张宝云;姜慧英;董小平

    目的研究朊蛋白(PrP)对微管相关蛋白(tau)介导的体外微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我们从兔脑组织中纯化出微管蛋白,并纯化出原核表达的tau和PrP蛋白.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显示微管蛋白的聚集、tau对微管蛋白的聚集的影响,及PrP对tau介导的微管蛋白形成微管的影响.通过GST pull down实验研究tau与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PrP对tau与微管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电子显微镜负染显示纯化的微管蛋白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可聚集形成直径为25 nm的微管结构.在反应体系中加入tau后微管样结构的形成明显增加,而加入PrP后可显著地抑制tau对微管结构形成的促进作用.重组tau能与提取的天然微管蛋白在体外结合,而PrP可明显地抑制tau与微管蛋白的结合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tau蛋白可促进微管蛋白形成微管结构,而PrP可通过与tau的相互作用抑制微管的形成.

  • 抗癌药紫杉烷类临床应用现况

    作者:李春元;李梓

    目前用于临床的两种紫杉烷类为紫杉醇(paclitaxel,Taxo1)与紫杉萜(docetaxel,Taxotere),此两种药物均可与微管蛋白的β-亚单位结合,导致无功能的稳定微管束形成,从而干扰有丝分裂.紫杉醇作用于G2/M期交界阶段,而紫杉萜主要作用于S期.紫杉烷类具有诱导细胞凋亡及抗血管形成作用.

  • 紫杉醇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云峰;姚明辉

    耐药是临床治疗肿瘤失败的重要原因,肿瘤细胞对紫杉醇耐药又是一个多途径的过程,本文分别从多药耐药、微管蛋白同型的改变、微管蛋白的突变以及促凋亡基因Bax和p53等方面阐述紫杉醇的耐药作用机制.

  • 抗肿瘤多药耐药微管蛋白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施赛健;张文;厉廷有;庄春林

    2015年,全世界有超过800万人死于肿瘤.传统化疗药物仍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但超过50%的肿瘤对此类药物产生明显的耐药性.微管蛋白调节剂已成为临床证实有效的抗癌药物.然而,紫杉醇、长春碱等传统微管蛋白调节剂也会产生严重耐药.近年来,研究发现作用于微管蛋白秋水仙碱位点的微管蛋白调节剂对抗肿瘤多药耐药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综述近年来此类抗肿瘤多药耐药微管蛋白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 结合微管蛋白位点的小分子血管阻断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唯;周峰;郑灿辉;周有骏

    血管阻断剂(vascular disrupting agents,VDAs)是能选择性损伤肿瘤相关血管的一类抗肿瘤药物.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地破坏肿瘤相关血管,阻断肿瘤组织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造成继发的肿瘤细胞死亡,从而达到靶向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已有10多个作用于微管蛋白的血管阻断剂进入临床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对目前进入临床研究的VDAs进行综述.

  • 新型四氢-2-萘醇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

    作者:孙囡囡;刘嘉;郑灿辉;周有骏

    目的:合成(E)-6-甲氧基-1-(3,4,5-三甲氧基苯亚甲基)-1,2,3,4-四氢-2-萘醇及其对映异构体,测定其晶体结构,并考察其生物活性。方法以2,6-二甲氧基萘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及Knoevenael 缩合制得中间体萘酮,再以CBS不对称催化还原分别制得R、S构型的目标化合物。采用单晶X-衍射测定其晶体结构,并测试其微管蛋白的抑制活性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NMR及X-单晶衍射等确证。目标化合物的不对称还原反应收率达90.3%,e.e.%达99.04%,体外药理活性数据显示,S-构型目标化合物对微管蛋白聚合、HCT116和CCRF-CEM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优于R-构型异构体及先导化合物22b,其IC50分别达到0.41、0.14和0.001μmol/L。结论采用CBS不对称催化还原的方法是一条制备高光学纯度的手性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高活性的S构型异构体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终末温血灌注对低温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微管蛋白的影响

    作者:王泽新;张宝仁;王连才;黄盛东;于伟勇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低温心肌保护中,采用终末温血灌注(TWBC)对心肌细胞微管蛋白(TB)组分的影响,探讨TWBC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猫体外循环(CPB)模型,随机分为两组:组Ⅰ,间断冷血心停搏液灌注(ICBC);组Ⅱ,先ICBC,主动脉开放前给予TWBC。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点左心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正负相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达到大收缩速率的时间[(t-dp/dt)max]。采用Western杂交技术,检测主动脉阻断(ACC)115、120 min、再灌注5、15、60、120 min时心肌TB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心脏再灌注120 min内,两组心功能差异显著(P<0.05)。(2)心肌细胞TB含量变化:ACC 120 min、再灌注5min时,两组游离、聚合TB含量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TWBC能加速低温心肌保护中细胞TB聚合,有利于再灌注早期心功能恢复。

  • 发育期锌缺乏对小鼠脑组织微管聚合作用的影响

    作者:王福俤

    目的通过观察发育期锌缺乏小鼠脑组织α-微管蛋白(α-Tub)、β-微管蛋白(β-Tub)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情况,探讨膳食锌调节脑组织微管聚合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80只刚怀孕ICR母鼠随机分为严重缺锌组、轻度缺锌组、适锌组、高锌组及高锌对喂组5组,在孕期和哺乳期分别饲喂含1mg/kg、5mg/kg、30mg/kg、100mg/kg及100mg/kg锌水平的实验饲料;断奶期(仔鼠20日龄)后各组均改喂普通饲料.取各实验组第70天(P70,成年)仔鼠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α-Tub、β-Tub及MAP2表达情况.结果成年仔鼠脑组织中均有α-Tub、β-Tub及MAP2表达,比较各实验组α-Tub、β-Tub及MAP2表达水平,依次为1mg/kg组<5mg/kg组<30mg/kg组<100mg/kg组,脑组织中α-Tub、β-Tub及MAP2表达量与膳食锌水平具有明显的依赖关系.结论发育期锌缺乏可抑制脑组织中α-Tub、β-Tub及MAP2表达,而补充锌可促进其表达;α-Tub、β-Tub及MAP2表达量降低可能是锌缺乏引发微管聚合作用下降的重要机制.

  • 一种可识别神经元特异微管蛋白的抗体

    作者:孔令伟;沈勤;丁小燕;木谷裕;景乃禾

    通过人工合成大鼠巢蛋白(Nestin)C-末端的一段20肽,制备得到了抗巢蛋白的抗体--Anti-Nes-2.我们发现该抗体除了能识别小鼠240 kD的巢蛋白条带外,还特异性识别另一分子量约为50 kD的蛋白条带.蛋白印迹反应提示,该50 kD蛋白可能与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相关.经分离纯化和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证实:该50 kD蛋白为微管蛋白(α-tubulin).我们发现,通过免疫吸附反应该抗体只能被脑中分离的微管蛋白所特异性吸附,而不能被肺来源的微管蛋白所吸附.蛋白印迹反应结果还表明:与一般的α-和β-tubulin在各种组织和细胞株中都有表达的情况不同,该50 kD蛋白只在小鼠发育不同时期的脑组织及神经前体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并随神经发育过程其表达量不断增加;而在其它组织和所考察的细胞株中都不表达.鉴于以上结果,我们认为Anti-Nes-2抗体所识别的50 kD蛋白是神经细胞特异的α-tubulin,并可能是一种神经元特异的α-tubulin翻译后加工产物.

  • 微管及其变化在皮肤病中的作用

    作者:卢平;董昳莅

    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生物细胞之中.微管参与细胞的许多生理功能,构成细胞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维持胞膜内膜性细胞器的空间分布及其迁移、参与黑素颗粒、神经轴突的运输和细胞器的转运、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及参与染色体的运动、调节细胞分裂等.微管在表皮细胞中也发挥作用,在许多皮肤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该文就微管与皮肤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 Wnt5A基因过表达对黑素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

    作者:粟倩雅;林彤;周启艳;彭霖

    目的 探讨携带Wnt5A全基因序列的质粒转染原代黑素细胞后,Wnt5A表达升高对黑素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 培养原代人表皮黑素细胞,并分为3组:①空白对照组:除细胞外不加任何试剂;②阴性对照组:加入空白的去内毒素pcDNA3.1(+)质粒、Opti-MEM培养基及Lipo3000;③Wnt5A质粒组:加入Wnt5A去内毒素pcDNA3.1(+)质粒、Opti-MEM培养基及Lipo3000.Wnt5A质粒转染黑素细胞,采用qPCR法检测各组Wnt5A、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Rac1)、丝状肌动蛋白(F肌动蛋白)和β微管蛋白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法测定Wnt5A、酪氨酸激酶受体2(ROR2)、Rac1、F肌动蛋白和β微管蛋白表达,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试验观察细胞骨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qPCR法显示,Wnt5A质粒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Wnt5A mRNA及其下游基因Rac1和F肌动蛋白rnRNA表达量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74.179、112.576、66.458,均P<0.01),但β微管蛋白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nt5A质粒组Wnt5A、Rac1和F肌动蛋白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Western印迹法显示,Wnt5A质粒组Wnt5A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5A质粒组Rac1、ROR2、F肌动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但β微管蛋白表达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Wnt5A质粒组绿色(β微管蛋白)、红色(F肌动蛋白)荧光强度与两个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但黑素细胞体积明显增大,树突数目明显增多,细胞骨架显著改变,表现为F肌动蛋白强弱不一,纹理模糊,张力丝断裂,局部呈团块状.结论 黑素细胞Wnt5A基因表达升高可调控细胞骨架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使黑素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多、骨架改变,可能有利于黑素小体的输送传递,参与色素沉着性疾病的发病.

  • 我国不同地域烟曲霉临床分离株CSP基因型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作者:唐梦丹;郑建峰;沈亮亮;姜淼;赵敬军

    目的 探讨我国不同地域致病烟曲霉临床分离株CSP基因型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地域、不同CSP基因型烟曲霉药物敏感性有无差异.方法 对福建、上海、河北及北京四地临床分离到的112株烟曲霉分别通过形态学、温度试验及β微管蛋白分子生物学测序鉴定,再对烟曲霉进行CSP基因分型,同时用M38-A方法测定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两性霉素B对不同型别烟曲霉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12株曲霉均鉴定为经典烟曲霉,共确定11个CSP基因型,其中t04A、t03、t01多见,分别为32株、17株、24株.福建分离株以tl0、t04A、t01常见,上海分离株以t04A、t01常见,河北分离株以t01、t03、t04A常见,北京分离株以t02、t04A、t01和t03常见,t25为1个新CSP基因分型,新基因型菌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适生长温度与其他菌株并无显著差别.不同CSP基因型烟曲霉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福建地区分离株对伊曲康唑的MIC值低于其他三地的分离株.结论 烟曲霉临床株CSP基因型存在一定的地域特点,不同基因型的烟曲霉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地域来源烟曲霉对伊曲康唑敏感性存在差异.

  • 谷氨酸信号通路对黑素细胞黑素转运的作用

    作者:高丽丽;刘晶;邹伟;刘鹏;张媛;高船舟;王楠;宋智琦

    目的 探讨谷氨酸信号通路在黑素转运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并纯化黑素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A( NMDAR2A)在黑素细胞内的分布,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00 μmol/L NMDAR激动剂NMDA和100μmol/L拮抗剂地卓西平马来酸盐(dizocilpine maleate,MK801)作用5 min和1h后黑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100 μmol/L MK801对黑素细胞内微管蛋白的影响.结果 100 μmol/L NMDA可使黑素细胞内瞬时钙离子浓度升高,但100μmol/L MK801可使其降低;MK801先作用于黑素细胞5 min或1h阻断NMDA受体后,NMDA均不能再次诱导瞬时钙离子浓度升高.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MK801作用24 h后,胞内微管蛋白重新分布聚集于核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100 μmol/L MK801作用于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48 h后,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以及两种细胞表面的丝状伪足数量明显减少.共培养体系下,100μmol/L MK801作用后,角质形成细胞中的黑素含量明显降低,即从黑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转移的黑素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谷氨酸信号通路对黑素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微管蛋白分布、黑素细胞伪足形成以及黑素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间的黑素转运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 蛇床子素二苯乙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微管蛋白聚合作用

    作者:杨加宾;陈莉;苏国强;任宇

    以蛇床子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6个目标化合物(VI<,1-5>、VI<,7>),其结构经MS及<'1.H NMR确证;通过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增殖的实验,测定了目标物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多数具有一定的抑制微管蛋白聚合的作用,其中化合物VI<,7>的活性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乳腺癌术后肺转移的临床观察

    作者:凌春华;马家用;黄建安

    去甲长春花碱(NVB)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花生物碱.通过阻断微管蛋白形成和诱导微管的解聚,使有丝分裂停留在中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近年来,我科采用NVB联合顺铂(DDP)治疗乳腺癌术后肺转移1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11例均为女性,年龄42~56岁,中位年龄51岁.术后至出现肺转移病程16个月~6.5年,均经X线胸片、CT或病理证实.Karnofsky评分≥60分.化疗前肝肾功能、外周血像正常.所有病例均为发现肺转移后首次化疗.

  • 诺维本深静脉滴注的临床观察

    作者:叶竹林;陈云娥;施钰岚

    诺维本为异长春花碱注射液(Vinore Lbinoe for injection),属长春碱类阻止细胞分裂的抗肿瘤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微管蛋白/微管的动态平衡,临床主要用于转移性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化学治疗,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其主要药物反应之一为静脉刺激.目前,临床使用该药的方法一般以浅静脉为多,由于浅静脉的血管壁较深静脉薄,血流缓慢,因此用药后,用药部位易出现条状红色水泡和疼痛等症状.

  • 细胞骨架蛋白tubulin α、β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曾敬;饶慧兰;张惠忠;侯景辉;吴惠茜;赵美卿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分级胶质瘤中细胞骨架蛋白tubulin α、β的表达,评估tubulin α、β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7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胶质瘤组织中tubulin α、β表达情况,并分析tubulin α、β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及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级别胶质瘤tubulin α、β表达水平不同,高级别(Ⅲ、Ⅳ级)与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tubulin α、β表达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tubulin α、β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tubulin α、β在胶质瘤恶性进展方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胶质瘤的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184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