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肌特异性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变化

    作者:陈新春;朱敏敏;周钦海;钱燕宁;刘训良;傅诚章

    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是广泛认同的心肌损伤标记物,而心肌特异性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hFABP)是一种新的心肌损伤标记物[1].

  • 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脂联素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谢玉;刘煜敏;孔朝红;周绍霞;李芹

    目的 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A-FABP)、脂联素(adip onectin,APN)及A-FABP/APN比值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及其亚型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于发病24 h内入院且资料完整的AIS患者(AIS组),并选取同时期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与AIS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AIS组和对照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FABP和APN水平.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AI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CE)、其他原因明确的卒中(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SOE)以及原因不明性卒中(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SUE).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AIS及其亚型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A-FABP和APN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IS组血清A-FABP水平(P=0.017)和A-FABP/APN比值(P =0.00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APN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FABP水平[优势比(odds ratio,OR)1.4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 1.07~1.93;P=0.009]和A-FABP/APN比值(OR 1.59,95%口1.10~2.34;P=0.002)增高以及APN水平降低(OR 0.36,95% CI 0.14~0.65;P=0.011)与AIS独立相关,且A-FABP/APN比值较二者单独时的相关性更好.LAA、SAO和CE组血清A-FABP水平和A-FABP/APN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亚型组(P均<0.05),而APN水平则显著低于其他亚型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FABP水平和A-FABP/APN比值增高以及APN水平降低与LAA、SAO和CE独立相关,且A-FABP/APN比值较二者单独时的相关性更好.AIS组基线NIHSS评分与血清A-FAB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36,P=0.019),与血清APN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07,P=0.002),与血清A-FABP/APN比值的相关性高于A-FABP或APN(r=0.326,P=0.001).结论 血清A-FABP水平增高和APN水平降低可能作为AIS,特别是LAA、SAO和CE亚型AIS的新型危险因素,而且能反映AIS严重程度.

  • 条纹斑竹鲨鱼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作者:周峰;许媛媛;潘征;高向东;吴梧桐;叶波平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在调节脂肪酸代谢、信号传导以及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揭示FABP在肝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了从前期构建的条纹斑竹鲨鱼肝cDNA文库中克隆到编码FABP的cDNA全序列,并对其表达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在肝脏再生过程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鱼FABP的cDNA全长为1 194 bp,编码一个由1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无跨膜区的胞外蛋白,该蛋白的理论M_r为13 065.1,理论等电点(pI)为8.8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与来自铰口鲨、鸡、短尾负鼠和人的FABP在氨基酸水平上分别具有74%、56%、55%和52%的同源性,其进化地位与同属于海洋软骨鱼类的铰口鲨接近.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该蛋白和其它物种来源的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结构域相似,它们均含有3个蛋白激酶C(PKC)磷酸化位点、1个N-酰基化位点和2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同源模建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与人肌肉FABP的A链一样具有一个高度保守的活性区,该活性区由第1~111氨基酸残基组成.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FABP编码基因在鲨鱼肝脏部分切除后的表达变化,证明其mRNA水平在部分肝切除后迅速上调,至切除后的第6 h后达到高,然后逐渐下调至24 h后稳定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述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鱼的FABP在肝脏的损伤再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急性脑梗死患者H-FABP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中;邱晨红;黄开梅;高炳忠;王锋;裘建明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脑梗死(ACI)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95例ACI患者发病1天内、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清H-FABP含量,分析其与梗死部位、大小及病情的关系.结果: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第1、7天血清H-FA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H-FABP敏感性达70.5%(67/95);皮质+皮质下梗死组血清中H-FABP含量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01);皮质下梗死组高于其余2组(P<0.001,P<0.01);梗死面积大其血清H-FABP含量明显高于梗死面积小者(P<0.005);重型患者血清中H-FABP含量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01).结论:ACI血清中H-FABP含量变化与梗死部位、大小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高敏感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脑梗死的一个潜在、快速的生物学指标,从而指导临床的诊治.

  • 华支睾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作者:张波;张蓓蓓;李波;华慧;李向阳;刘转转;颜超;付琳琳;汤仁仙;郑葵阳

    目的:克隆表达华支睾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 Clonorchis sinensis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CsFABP),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根据编码CsFABP的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编码CsFABP的基因片段。将扩增的CsFABP的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质粒pET30a(+)中,转化入大肠埃希菌( E. coli) DH5α中,经含卡那霉素琼脂平板筛选,小量抽提质粒,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阳性克隆。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经酶切、菌液PCR以及测序确认,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CsFABP,并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 Western blot试验证实表达的Cs-FABP能被特异的兔抗华支睾吸虫免疫血清识别。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CsFABP,获得的CsFABP表达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的意义

    作者:袁洁;黄荫浩;魏美芳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缺血性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H-FABP快速检测试剂盒对28例发病6h以内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检测,并与常规心电图、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比较.结果:H-FABP用于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为94.4%,特异性为91.2%,cTn-I的敏感性为27.7%,特异性为93.6%.结论:H-FABP定性检测试剂可用于早期缺血性胸痛,尤其是极早期AMI的筛选诊断.

  •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宋文全;裴士凤;陈力平;黄雅娟;林杰;任孔健;王宇;周娜

    目的 研究耐力训练前后心肌细胞损伤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关系,并观察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新兵在运动前后及服用左卡尼汀后H-FABP含量.结果 未服药组和服药组间H-FABP含量差异显著(P<0.05),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小时各时间点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一种检测指标,左卡尼汀对运动心肌细胞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及近期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作者:刘汪昊;余智;王林正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早期血运重建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左室重构(LVRM)的关系.方法 收集入院后12h内接受成功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86例因首次前壁AMI患者,依据发病8h内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情况分为8h开通组(54例)和8h未开通组(32例),测定其入院后24 h血浆H-FABP的水平,并在入院后第10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比较两组血浆H-FAB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LVRM的关系,并随访3个月,观察其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8h未开通组血浆H-FABP水平较8h开通组高*P<0.01);两组患者的H-FABP水平与LVEDVI存在正相关性(r=0.302、0.317,均P<0.05),而与LVEF成负相关(r=-0.478、-0.524,均P<0.05);8 h开通组发病后3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8h未开通组(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以降低血浆H-FABP的水平,且其水平变化与LVRM及近期心功能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重组质粒pGEX-6P-1/Sj-FABPc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作者:赵巍;苏川;吴海玮;胡雪梅;沈蕾;王荣芝;马磊;陈淑贞;张兆松

    目的构建基因工程菌株,获得重组蛋白Sj-FABPc(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方法用PCR法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扩增Sj-FABPc基因片段,再将该片段重组于pGEMT中并进行DNA测序鉴定,经酶切后将目的片段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6P-1/Sj-FABPc,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用Glutathione SepharoseTM 4B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PreScissionTM Protease酶对融合蛋白进行分离,获得纯化的14kDa Sj-FABPc.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获得pGEX-6P-1/Sj-FABPc菌株,分离纯化出14kDa Sj-FABPc,表达量为10.52mg/L.Western blot显示,表达蛋白能被日本血吸虫免疫兔血清识别.结论重组蛋白Sj-FABPc可高效表达并有良好的抗原性.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超早期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东运;高大胜;李丽;张恒;史晓俊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早期诊断中的准确度及其应用价值.方法:75例发病12 h内入院的AMI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发病在4 h内 29例,4~12 h 46例;2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入选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测定待测血清H-FABP和肌钙蛋白(cTnI)值,并分别绘制两指标在AMI发病4 h内、4~12 h两组的特征曲线(ROC),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并按推荐CUTOFF值计算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Youden index)、阴性预测值(NPV)、阳性预测值(PPV).结果:4 h内H-FABP和cTnI比较,AUC、敏感性、约登指数、N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2 h内H-FABP和cTnI比较,AUC、敏感性、约登指数、N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在AMI早期准确度高,在发病4~12 h内,与cTnI一样是优秀的AMI诊断指标;而在4 h以内诊断准确度及预测价值明显高于cTnI,非常有利于AMI尽早诊断与排除.

  • 超敏C反应蛋白、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及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甲芬;张静;周红岩;李爱华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及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AMI患者46例(AMI组)和健康体检正常者96例(对照组),检测两组hs-CRP、H-FABP、CK-MB、MYO、cTnI水平,并观察比较AMI组在入院2、4、6h时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AMI组患者入院2h时血清中hs-CRP、H-FABP、CK-MB、MYO、cTnI等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6.0,均P<0.01),AMI组在入院4h时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入院2h时(t=46.0,均P<0.01),入院6h时明显高于4h时(t=46.0,均P<0.01);且hs-CRP、H-FABP、CK-MB、MYO、cTnI联合检测时,对AMI诊断的灵敏度为98.9%、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结论 hs-CRP、H-FABP、CK-MB、MYO、cTnI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钟斌理

    肾小管间质损伤在肾脏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报道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排泄增加,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平行,与肾脏疾病的进展速度和蛋白尿密切相关,提示L-FABP可能是非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有价值的标志物[1].为了评价其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我们对不同阶段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横断层面的研究去比较尿L-FABP变化.

  • 日本血吸虫DNA多价疫苗pVIVO2SjFABP-23的构建及其保护性免疫

    作者:李春艳;余龙江;刘智;朱路;朱晓华;胡媛;石佑恩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多价DNA疫苗pVIVO2SjFABP-23,并观察其在小鼠抗血吸虫感染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根据Sj FABP和Sj23的基因序列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利用重组PCR技术将日本血吸虫Sj FABP和Sj23的基因片段进行拼接,得到融合基因SjFABP-23,再将该片段重组于p GEM-T载体中,进行PCR扩增及DNA序列测定.然后经双酶切将目的片段SjFABP-23克隆到pVIVO2的一个多克隆位点上转化E.coli GT 110获得重组质粒pVIVO2SjFABP-23,免疫小鼠进行免疫保护性实验.结果 PCR扩增出一条大小约为1.1Kb的目的片段.免疫小鼠获得52.14%减虫率(P<0.01)和60.93%的减卵率(P<0.01),且均高于单价疫苗pVIVO2Sj23(P<0.05).结论 PCR成功扩增SjFABP-23的基因片段,血吸虫DNA多价疫苗pVIVO2SjFABP-23构建成功,该疫苗在小鼠抗血吸虫感染中具有比单价疫苗pVIVO2Sj23更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 含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SjFABPc)基因DNA重组质粒pCD-SjFABPc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冯新港;余新炳;吴忠道;周俊梅

    目的观察裸DNA重组质粒pCD-SjFABPc在体外转染HepG2细胞以及质粒DNA免疫鼠肌组织中的表达,为进一步应用该质粒进行DNA免疫实验奠定基础.方法用脂质体介导DNA转染法将pCD-SjFABPc转染贴壁细胞HepG2,G418加压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细胞并传代培养,SDS-PAGE及Western-blot鉴定目的基因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将pCD-SjFABPc质粒肌注免疫BALB/c小鼠,于6 5d后取注射部位的肌组织约0.3cm3大小,经固定、包埋、切片,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 显微照相记录.结果在被转染的HepG2细胞裂解样品中,呈现一分子量约14kDa 大小且能被感染兔血清特异识别的条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免疫组切片标本中有特异性阳性反应.结论 pCD-SjFABPc质粒能在HepG2细胞及小鼠肌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

  •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FABPc重组抗原高效融合表达、纯化及免疫学活性鉴定

    作者:赵巍;苏川;吴海玮;胡雪梅;沈蕾;陈淑贞;张兆松

    目的构建Sj-FABPc表达克隆,获得大量纯化rSj-FABPc重组(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抗原,了解其作为候选疫苗抗原的潜能.方法以PCR法从Sj-cDNA 库中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6P-1进行融合表达, 经Glutathione Sep haroseTM 4B亲和层析柱和PreScissionTM Protease 酶切后纯化出rSj[ WTBZ]-FABPc, Western blot鉴定其抗原性,以rSj-FABPc免疫小鼠,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并用ELISA法检测重组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纯化的rSj- FABPc能被血吸虫成虫免疫兔血清和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所识别,并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抗体滴度为1∶12800.结论 rSj-FABPc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有效地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 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作者:田生和;段凯;赖建平;王大坤;郑宏;石磊

    目的克隆并表达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以制备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方法利用 PCR 技术扩增日本血吸虫大陆株的 cDNA 基因,经 BamHI 和 EcoRI 双酶切后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质粒 PEGX2-T,并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研究.结果获得目的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可诱导表达约 44kD 的融合蛋白,该重组抗原能被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成功地表达了一种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脂肪酸结合蛋白SjFABPc编码区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

    作者:冯新港;余新炳;李焱;刘彦文

    目的体外扩增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脂肪酸结合蛋白(SjFABPc)抗原的编码区基因序列,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为进一步对其进行核酸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特定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与合成;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分离日本血吸虫成虫RNA,RT-PCR扩增目的基因;分子克隆常规操作将扩增产物亚克隆至中间载体pUC18中,然后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结果 RT-PCR特异性扩增出SjFABPc编码区基因序列,其片段大小为440bp;经酶切、PCR鉴定表明所构建的质粒pUC-SjFABPc和pCD-SjFABPc中含有所扩增的基因序列.结论 RT-PCR扩增的SjFABPc抗原编码区基因序列与预期长度相符合;成功地构建了含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SjFABPc.从而,为进一步对其进行DNA免疫系列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 血吸虫糖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朱平安;汪世平;曾宪芳

    有关血吸虫疫苗的研究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90 年代中期WHO/TDR 选定了6 种曼氏血吸虫候选疫苗分子,它们是28kDaGST、97kDa 副肌球蛋白、62kDaIrv-5、28kDa磷酸丙糖异构酶(TPI)、23kDa表膜抗原和14kDa脂肪酸结合蛋白.但这些候选疫苗分子单独免疫尚不足诱导40%以上的免疫保护力.因而,对血吸虫疫苗保护性抗原及其效应机制的研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糖蛋白是血吸虫主要抗原物质,大量存在于童虫和虫卵阶段,在血吸虫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已证明,血吸虫糖蛋白不仅可以诱导保护性抗体,亦可诱导封闭性抗体的产生[1].因此,研究血吸虫糖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免疫机制,可为血吸虫疫苗的发展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就血吸虫糖蛋白及其在疫苗研究中的进展概述如下.

  • 以pcD-IL-2为基因佐剂的含日本血吸虫SjFABPc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裸DNA免疫小鼠的研究

    作者:冯新港;余新炳;吴忠道;周俊梅

    目的在小鼠模型中评价含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分子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SjFABPc与含IL-2基因佐剂的质粒构建体pCD-IL-2经肌注、皮内途径导入机体后所诱生的免疫反应.方法碱裂解法大量制备重组质粒pcD-SjFABPc、 pCD-IL-2重组质粒及空质粒pcDNA3,经肌肉及皮内注射免疫BALB/c小鼠,每只鼠注射100μg,两周后同量加强免疫一次.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的第20d、50d及65d用MTT法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与NK细胞活性,并用双夹心ELISA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及IL-10含量;ELISA法测定免疫鼠血清IgG抗体.结果 NK细胞杀伤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测定,加佐剂组(pcD-SjFABPc联合 pCD-IL-2组)较不加佐剂组(pcD-SjFABPc组)NK细胞杀伤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皆增加(P<0.05).两途径三次检测IL-2及IFN-γ值均明显高于NS对照组和空质粒组,且加佐剂组的明显高于不加佐剂组的(P<0.05);不同途径各组IL-10值与NS及空质粒对照组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别(P>0.05).注射质粒后20d和50d,未测出抗体;免疫后65d检测,pcD-SjFABPc和pcD-SjFABPc联合pcD-IL-2免疫组的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该两组OD490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因佐剂pcD-IL-2具有协同pcD-SjFABPc增强免疫鼠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并可刺激IL-2、 IFN-γ细胞因子的产生,而特异的IgG抗体的产生则不依赖基因佐剂的作用.

  •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价值

    作者:陈鹏(综述);吕农华(审校)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s, FABPs)是一族同源性较高的小分子蛋白质,近年来FABPs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得到重视,为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就FABPs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做一总结,现综述如下。

124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