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丁质合成抑制剂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由于化学防治具有操作简便、见效迅速、效果明显等特点,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大量使用有机杀虫剂,人畜中毒、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和害虫抗药性等问题日趋严重,近年来的害虫再猖獗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新型农药的研制开发有向“非杀生性农药(antibiocidal)”方向发展的趋势。寻求理想的,适合于害虫综合治理要求的,能够替代目前应用的广谱高效杀虫剂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 IGR。又称第三代杀虫剂),是人工合成的昆虫某些激素的类似物,作用于昆虫生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干扰昆虫正常形态的形成,阻碍昆虫的正常发育而使其死亡。由于从幼虫至成虫的蜕皮生长过程是昆虫特有的性质,因而此类杀虫剂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以及对多数非靶标生物无害的优点。IGR的种类很多,其中几丁质合成抑制剂(chitin synthesis inhibitors, CSI)对蚊、蝇幼虫有很高毒性,但实际应用于卫生害虫防治的剂型很少。能够影响几丁质合成的化合物很多,但比较重要和有经济意义的主要是灭幼脲类(即苯甲酰基脲类)。下面仅就灭幼脲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有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我国蚊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的研究进展
蚊虫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医学昆虫之一,其分布范围广,吸血、刺叮、骚扰并传播多种疾病.因此,蚊虫防治在预防医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早期人类防治蚊虫是用矿物油(煤油)和某些鱼类控制孳生源.20世纪40年代DDT的问世使蚊虫防治进入了新的阶段(DDT是当时有效的杀虫剂, 10~15×l0-6的浓度即可100%杀灭蚊幼(李洁等, 1997)),这段时期化学合成杀虫剂得到了空前规模的发展,数以千计的新型化学杀虫剂或结构被改进的化合物用来实验防治不同种类的害虫.人们认为消灭所有有害生物指日可待,但事实并非如此.抗性、残留、虫害再度猖獗等问题的出现及RacheI Carson《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提醒人们用清醒的头脑重新审视化学合成杀虫剂的作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
媒介按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疟疾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每年有300~500万人感染疟疾并导致100多万人死亡.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由于按蚊对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扩散,目前尚无有效的防制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疟疾防治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 90 年代初提出一项基因操纵控制蚊媒新策略,即通过转基因手段,把蚊虫抵抗疟原虫感染的相关基因转入蚊基因组, 使其稳定遗传并在自然种群中扩散, 以期减少甚至阻断疟疾的传播.研究疟原虫感染引起蚊媒体内的生物学改变,特别是对按蚊中抑制疟原虫感染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 是实现这一策略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三类基因:按蚊的模式识别受体、抗疟原虫感染的基因和效应调节基因.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家庭预防性消毒方法
2003年的春天,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中国暴发性流行,引起了人们对日常消毒的重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在这里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特殊而密切的接触,也存在着类似甚至相同的生活方式,这就促进了疾病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传播,也就有更多机会对病原体微生物共同暴露.有关家庭中传染病暴发的案例屡有报道,为此已引起广泛重视.在此形势下,家庭的日常防病消毒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家庭日常消毒方面,消毒剂的使用陷入了一种紊乱状态.大量且不正确的使用消毒剂,给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
骨组织库分会召开第三届第三次常委会议
1月31日,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在京召开第三届第三次常委会,会议由分会主任委员卢世璧院士主持。会议首先传达了协会2015年分支机构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管理规定,杨述华教授汇报了年会筹备情况,计划于今年五月份在武汉召开年会。骨组织库分会本届已届满,此次会议成立了换届工作筹备组,由卢世璧院士担任组长,换届工作将于年会期间完成。会议还部署了分会工作并听取了与会常委的意见和建议。郭全义教授汇报了承担的细胞治疗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成果,吴朝晖秘书长出席会议。
-
随机扩增多态性方法对17例院内感染念珠菌的感染方式研究
念珠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随着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恶性肿瘤和免疫缺陷患者的逐年增加、介入性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念珠菌的感染日益增多[1].尤其易引起住院患者的感染,因此念珠菌感染的诊断和分型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有报道称,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均可引起医院内的流行.由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PCR)是一种以PCR反应为基础、可根据扩增产物的条带的数量及大小反映各菌株之间明显的差异方法.利用此种方法可分析三种临床常见念珠菌的传播情况.
-
Ⅱ型成簇恒间隔短回文序列及相关蛋白系统(CRISPR/Cas)研究近况
1987年在大肠杆菌K12的碱性磷酸酶( iap)基因的3′侧翼区首先发现了一类具有短回文特质的DNA重复序列[1]。2002年,这类结构被正式命名为成簇恒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关联蛋白也同时得以命名[2]。2005年,3个研究课题组同时发现间隔序列可能源自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其他遗传物质,如噬菌体和接合质粒,并推论CRISPR/Cas系统可以抵制入侵的外源 DNA[3-5]。2007年,来源于侵染噬菌体的新的整合间隔序列得到实验验证;研究同时建立了新获得的间隔序列与细菌抵抗该噬菌体侵袭的直接关联关系,证明了CRISPR/Cas系统是抵抗噬菌体的获得性免疫系统[6]。 Marraffini和Sontheimer[7]证实CRISPR/Cas系统对于接合现象和质粒转化的干扰作用。近基于CRISPR/Cas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了其在细菌毒力、致病性以及如何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相关作用[8]。
-
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其意义
如何尽快诊断急性上尿路梗阻病变并解除梗阻,以及促进梗阻后肾功能的恢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急性上尿路梗阻病变的常用模型为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本研究旨在观察iNOS在UUO大鼠肾脏的表达及意义.
-
急症腹痛的诊断策略
急症腹痛(acute abdominal pain)是急诊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急性疼痛,以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为特点,病因复杂,常涉及内、外、儿、妇产甚至神经、精神各科的疾病,故如何对急症腹痛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成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探讨急症腹痛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原则,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理论指导.
-
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的应用进展
保护性约束作为精神科的一项非常有效的医疗护理方法,对于精神病人的兴奋躁动、自杀自伤、他伤和外走等危害他人和自身生命安全的行为,起到了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作用.然而由于保护性约束是一种违背精神病病人本人当时意愿的强制性护理方法,限制了病人的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病人会产生较强的敌对情绪和反抗行为,家属对保护性约束也不甚理解,有时会产生较大的误会,以至产生医患纠纷.因此,如何规范对精神病病人的保护性约束,成为精神科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就保护性约束的现状、约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护性约束的护理要求及发展趋势综述如下.
-
音乐疗法对昏迷促醒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音乐疗法是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体产生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的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使病人在疾病或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法[1-2].音乐疗法,在欧美、日本、台湾等地已蓬勃开展,西方一些国家将其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医院、老年疗养院及儿童特殊教育部门.在国内,音乐治疗也日益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研究课题.据统计,1980~2000年的20年间,我国有109种刊物先后发表音乐疗法相关论文共计215篇[3],应用于临床也有多篇报道,主要用于晚期肿瘤病人缓解疼痛、减轻化疗反应,改善心身疾病和临终关怀等.近年来,有学者将其应用于促进昏迷病人脑功能恢复的治疗,显示该方法有一定的疗效[4].现将音乐的昏迷促醒作用及其机制等做一综述.
-
如何确立护理科研选题
护理科研选题,就是选定所要研究的课题,即要探索的某护理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危险因素、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问题.简言之,即提出问题和确立研究问题的过程.选题是进行临床护理科研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护理科研的重要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保证护理科研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是每项科研工作的起点,不选定研究课题,工作就无从下手.
-
第二讲护理科研论文写作要求与常见问题
护理科研论文是指按照护理科研设计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某项护理研究课题而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数据),并通过资料整理、医学统计方法处理、分析后撰写的学术论文.护理科研论文是护理期刊论文中的重要内容,常在论著和专科护理栏目中出现,一般放在护理期刊目次中的前面.
-
护理科研立项与案例分析(一)
护理科研研究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实践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另一方面,护理科研研究工作也是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素质的一个较好途径.近年来,护理人员做科研究积极性大大提高,这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如何写好一份立项申请书,通过科研立项,获取科研经费的资助是我们广大护理人员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本期栏目通过对几份已经成功申报的立项课题并已结题的护理科研课题进行点评,分析他们申报成功的原因,为准备申报护理研究课题的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
-
超声心动图对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左室收缩功能是心脏疾患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1].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主要分为:心肌收缩功能、心室泵功能和综合性心室排空功能[2],左室收缩指标包括射血期指标和等容收缩期指标.对左室收缩功能的检测分为有创性心导管和定量的心血管造影以及无创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探讨比较精确、真实的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技术和指标,多年来一直是心脏病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超声心动图无创性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技术和指标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
我国传统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为我国传统的怡情养性和养生之法,音乐治疗现已成为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音乐跨越传统的艺术审美领域,与人本精神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新发展.国外早已将其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而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医院、老年疗养院和儿童特殊教育部门中,而目前音乐疗法也正逐渐成为我国临床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现将近年来关于我国传统音乐治疗的现代应用方法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基于肌电信号分析的功能性电刺激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是近年来康复工程中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它对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与重建有积极意义。肌电信号反映了神经肌肉的活动信息,对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的控制有重要作用[1-3]。 电刺激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源于19世纪中期Duchenne等人观察到人体肌肉在电刺激下产生的肌肉收缩现象,但作为专门用于功能重建与恢复的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functional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FNS)技术则始于Liberson,1961年,他利用腓肠肌刺激矫正偏瘫患者足下垂获得成功[4]。80年代以来,FNS研究在电极及其使用方式、刺激系统、传感器、肌肉骨骼动力学模型、生理模型及肢体控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
在综合医院实施作业治疗初探
现代康复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业治疗作为主要康复治疗技术之一,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仅有一些大中型康复医院(中心)和少数医院的康复科成立了作业治疗科(室),如何推广普及作业治疗仍然是现阶段康复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和研究课题[1].综合医院是患者接受康复的起始阶段,也是一些患者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适时介入与正确实施作业治疗关系到整体康复疗效.在综合医院实施作业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
橘核丸治疗少、弱精子症临床机理探讨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有数据显示,近20年来人类的精子数量平均每年以2%的速度在下降[1].
-
第28次“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患者临床结局和成本-效果影响”工作坊纪要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一届常委会于2004年12月开始组建“营养风险、不良、支持、结局与成本-效果研究”协作组,目前该协作组的工作已进入第三阶段,并于2012年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完成了第28次工作坊(Workshop).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昆明、重庆、深圳、青岛、松原、潍坊、石家庄等14个中心的40余名成员参会,其中包括临床医师(普通外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老年科等)、医学统计师、营养医师、临床护师、药剂师等.本次工作坊就建立此临床研究课题多中心数据库的愿景进行了具体讨论,并取得了共识(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