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握力和捏力检测用于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评定的研究

    作者:杨延砚;周谋望;黄东锋

    目的:分析大握力和捏力检测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评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为65-75岁脑卒中患者25例.对照组为同年龄段健康老年人32例.应用E-LINK电子握力和电子捏力计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双侧大握力和捏力检测,实验组在同一周内予以MMT、Fugl-Meyer运动评测的上肢部分FIM量表和金子翼简易上肢机能检查等项目的评测.结果:实验组患侧大握力或捏力与健侧之比(手比率,hand ratio,HR)与其他临床评定之间存在良好的直线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826-0.980.对应Lovett徒手肌力不同级别,大握力或捏力HR存在不同的范围和均值.结论:大握力和3种捏力检测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评定具有不同临床意义,综合各项肌力的检测结果,更有助于对患者上肢功能状态的进行客观、精确、量化和动态的判断.

    关键词: 脑卒中 握力 捏力 评定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H反射的特征表现

    作者:李红玲;徐凌娇;潘拴珍;王淑英

    目的:通过研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H反射的特征表现及其与偏瘫下肢肢体功能评定的关系,探讨H反射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电生理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0例,分别对患者双侧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腓肠肌和胫骨前肌进行H反射检查,并对患侧下肢给予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计算胫神经和腓总神经H反射的引出率,并对其所引出的H反射结果以及与CSI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患者双侧胫神经所支配的腓肠肌H反射引出率100%,胫骨前肌H反射引出率为10%.患侧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平均为(30.09±1.87 )ms;非患侧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平均为(31.99±2.31 )ms.患侧胫神经Hmax/Mmax比值均数中位数平均为0.476;非患侧胫神经Hmax/Mmax比值平均为0.189.患侧与非患侧相比,患侧H反射潜伏期缩短,Hmax/Mmax比值增大,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将患侧下肢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分别与CSI进行Spearman 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患侧下肢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与CSI不相关,而患侧下肢胫神经Hmax/Mmax比值与CSI存在秩相关关系.结论:用H反射来评价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痉挛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比CSI量表更客观、量化.其中Hmax/Mmax 比值是评估下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较好指标.

  •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的效度与信度研究

    作者:伍少玲;马超;伍时玲;燕铁斌

    目的:探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的效度和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两组受试对象参加了测试,一组为病例组(43例),另一组为对照组(20例).两组对象存3d内独立完成N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次,病例组同时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将NDI结果与VAS,SF-36作相关性检验来验证NDI的效度;对2次NDI结果作相关性分析来测试其重复测量信度. 结果:两组受试对象的NDI总分和VAS评分高度相关,r=0.82-0.97(P<0.01);病例组NDI总分与SF-36各项目分值比较,除精神健康(MH)一项外,均中度相关r=-0.60--0.78(P<0.01);两组受试对象的第一次和第二次NDI评定总积分和各项目积分间均高度相关,ICC=0.87-0.99(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NDI评分分别为37.2%±9.6%、4%±2.1%,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NDI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受试者的颈椎功能的评价.

    关键词: 颈椎病 评定 效度 信度
  • 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用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可信性分析

    作者:徐友康;路微波;吴军发;李放;黄燕;周媚媚

    目的:分析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评定的信度.方法:共收集了30例初发单侧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53.83±2.02)岁,男18例,女12例.应用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测量脑卒中偏瘫手大握力、捏力和夹指压力,每个项目均测量3次,取大值作统计学分析;再予以Brunnstrom(手部),FM-UE运动评测和Barthel指数法评定手功能.结果: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测定大握力、捏力及夹指压力结果与其他常用上肢功能评定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0-0.888(P值均小于0.05);大握力与FM-UE和Brunnstrom(手部)的相关性优于大捏力和夹指压力.结论:智能化手功能评定系统检测出的大握力、捏力及夹指压力可反映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能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客观、精确和量化的评定.

  • 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改良与临床应用

    作者:汪强;贾杰

    目的:探索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改良与评价,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诊疗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量表》的结构内容增减调整、评分逻辑的重新设定,构建《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然后通过实证数据采集,分析改良后量表的适用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构建的《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估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6,KMO值为0.900,信效度均较好,结论:改良量表适用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症状评估与诊疗效果评价,但在实际应用上仍需逐步优化与改进.

  • 慢性腰痛患者功能障碍与生存质量的研究

    作者:刘颖;杨少峰;陈丽霞

    目的:探讨慢性腰痛(CLBP)患者功能障碍与生存质量(QOL)的关系.方法:选取CLBP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分别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估表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状况及QOL.结果:男性CLBP患者总体健康(GH)和心理健康(MH)评分明显高于女性(P<0.05).SF-36及其中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患者自控镇静(PCS)项的评分与VAS和ODI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GH、活力(VT)、社会功能(SF)及精神健康总评(MCS)项的评分与ODI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腰痛及功能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LBP患者的QOL,应加以干预,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疾病,提高QOL.

  • 中风康复医疗有效吗?

    作者:高谦

    过去数十年,围绕着中风康复疗效问题,存在许多不肯定的意见.1989年,Reding[1]认为:评价中风康复疗效的得力的工具是支具及辅助器械,如偏瘫病人不能步行,教给病人使用拐杖,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效,去掉拐杖就可证明.类似的治疗方法的评定,根本不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但如运动疗法(physiotherapy,PT)等治疗仍很难证明其有效性.按常理,简易的研究方法是按年龄等因素配对,随机分两组,一组给予康复医疗,一组不给予治疗作空白对照,按残损程度分层,分析预后,判断康复效果.由于医疗道德方面的原因,不给病人治疗而设空白对照的研究,几乎是不存在的.

  • 步态分析在下肢假肢装配中的应用

    作者:吴志彬;蒋宛凌;舒彬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月前肢体残疾者2412万人,下肢截肢者约44万人[1].下肢假肢装配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下肢缺失,代替人体支撑和行走.假肢装配包含了假肢装配前的设计、假肢对线、假肢评定以及假肢训练等,下肢假肢装配的质量与患者的行走步态密切相关.而步态分析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2],可为下肢假肢的装配提供良好的技术保证.

  • 背伸肌耐力的测试技术及影响因素

    作者:倪国新

    慢性腰痛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的疾患[1].研究表明[2-4]下腰痛(low back pain, LBP)的发生与背伸肌的耐力下降有密切的联系.对背伸肌的耐力进行评定可作为慢性腰痛发生、发展及康复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5,6].

  • 帕金森病言语障碍的评定及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朱小霞;陈曦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年发病率为6-19/10万,平均起病年龄在60-65岁[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等.言语障碍亦是其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发音过弱、发声困难、音调变化减少、发音含糊等,属于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2].据报道,46%-76%帕金森病患者存在言语功能障碍,也有研究显示这一比例可高达90%,而接受言语治疗的只有3%-4%,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3].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患者言语障碍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帕金森病言语障碍的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做一综述.

  • 卒中后抑郁障碍特征分析

    作者:王艳云;赵性泉;王拥军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9月-2005年7月在我院卒中单元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全部入组患者均为第一次发病,病灶单一,入院时神志清醒,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无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接受过小学以上的教育并且能合作.对426例首次发生卒中,并且有明显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患者进行评定,其中男性264例,女性162例,平均年龄为63.26±4.47岁.按照卒中类型分,脑梗死291例,脑出血135例.排除59例存在抑郁伴发明显认知缺损的患者,对剩余的367例患者应用情感量表进行评定并分析结果.

  •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郭丽云;史长青;王潞萍;田泽丽;崔丽霞

    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0SF)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症状,发生率约30%-68%[1-3]。PoSF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各种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的恢复,对病程进展和死亡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4]。目前,对PoSF的研究较少,有关运动训练对PoSF的影响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PoSF患者进行以Bobath法、运动再学习为主的运动训练,对其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探讨PoSF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

  • 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改变的分析

    作者:徐军;汪玉萍;于增志;瓮长水;高怀民

    目的:通过对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的评定及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确定其是否存在肌力降低以及可能的特点.方法:实验组为14例男性单侧脑血管意外(左侧脑损害10例,右侧脑损害4例)、病程≥6个月,对照组为14例健康可比者.应用Kin-Com等速装置,以60°/s、180°/s角速度测试实验组脑损害同侧下肢、对照组左侧下肢膝伸、膝屈和踝跖屈、背屈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肌力,以平均峰值力矩为评定指标.结果:所有测试结果均表明实验组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180°/s膝伸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肌力、60°/s、180°/s踝跖屈向心收缩、离心收缩肌力、180°/s踝背屈离心收缩肌力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普遍存在脑损害同侧下肢肌力降低的现象,且与损害半球无关.脑损害同侧下肢不应视为"非受累侧"下肢.

  • 三种常用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瓮长水;毕胜;刘忠文;杨娟;霍春暖;高丽萍;秦茵;于增志;王军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的平衡量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57例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 scale,BBS)、Fugl-Meyer平衡量表(balance subscale of the Fugl-Meyer test,FM-B)、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ostural assessment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PASS)、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评定.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确定BBS、FM-B和PASS之间的相关性;确定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BS、FM-B和PASS之间呈高度相关(r=0.613-0.766,P<0.001);BBS、FM-B和PASS与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和步行功能之间呈高度相关(r=0.479-0.718,P<0.001).结论:BBS、FM-B和PASS均可以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功能结局.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平衡 评定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等速肌力评定

    作者:成鹏;毕霞;仇瑶琴;禚红红;沈小丽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肌力的变化情况,为康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正常对照各30例男性,用Biodex IIAP型多关节等速测试及康复系统及其提供的腰背部测试附件,测试腰背部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到达峰力矩的时间、0.2秒的力矩、总功和平均功率和腰背屈/伸比值,以SPSS 9.O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所测数据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部屈、伸肌的力学改变是明确的,康复治疗应考虑这种变化,制订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调查分析

    作者:汪玉平;王兴林;梁晓镛;胡杰

    目的:调查和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情况.方法:应用简化McGill疼痛调查量表对9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测试后重复测试的重测信度检验、疼痛情况分析和疼痛程度与骶髂关节X线改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简化McGill疼痛调查量表在评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方面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相关系数r=0.85-0.95,P<0.05);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胀痛、触痛和刺痛等慢性疼痛症状,疼痛强度为轻、中度;相当部分患者(男性35.48%,女性54.84%)有软弱无力的症状,这可能属于心因性疼痛,也可能是对疲劳症状的反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与骶髂关节X线改变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简化McGill疼痛调查量表评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疼痛信度较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轻中度疼痛,且与影像学改变无显著关系.上述结果对其临床康复评定和治疗有帮助.

  • 医疗体操配合综合理疗治疗肩周炎

    作者:陈裔英;吕华;朱光;秦红;孟社伟;刘玉玲

    目的:探讨医疗体操配合综合理疗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我们采用综合手段治疗28例肩周炎同时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在治疗前后对肩关节疼痛、关节活动的范围、日常生活能力、肌力及形态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治愈6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0%,治疗后肩关节评定得分显著增加,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肩周炎有显著疗效.

  • 几种腰前屈活动度评定方法的比较

    作者:顾新;李玉明;李晶

    目的:探讨准确、简易、价廉的腰前屈活动度的临床评测方法.方法:对50例正常青年人分别用评分法、改良的Schober法、量角器法、距离测定法和电子测角器测定法进行腰屈曲活动度的评测,并将各种方法与电子测角器法进行比较.结果:评分法、量角器法和距离法与电子测角器测定的腰和髋共同屈曲度高度相关(r=0.805,0.728,-0.906;P<0.01);改良的Schober法与电子测角器测定的腰屈曲度低度正相关(r=0.372,P<0.01).结论:距离测定法和电子测角器测定法与腰前屈活动度相关性好.

    关键词: 活动度 评定
  • 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颈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杨哲;王振才

    目的:观察甲基强地松龙、地塞米松对急性颈髓损伤的疗效,探讨激素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对59例颈髓损伤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法分为甲基强地松龙组(19例)、地塞米松组(25例)和常规组(15例),根据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并比较疗效,记录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甲基强地松龙组感觉改善优于另外两组,运动改善优于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与常规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3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类固醇激素可改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甲基强地松龙的作用优于地塞米松.

  • 脑卒中植物神经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魏本领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31例脑卒中患者均经头部CT或MRI证实,男性,年龄55-74岁,平均64.31岁,不伴心、肺及其他系统疾病,评定前1周内未服用镇静剂及其他对植物神经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1088 条记录 10/55 页 « 12...78910111213...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