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莉;冯小琼;邓克刚;鄢良春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糖类相关抗原CA19-9、CA72-4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疗效监测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并将它们联合用于检测,以提高临床诊断胃癌的灵敏度、有效诊断率。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和生物索—链霉亲和素双抗夹心法,测定60例患有不同良性胃部疾病病人和58例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l9-9及CA72-4的含量,并对癌症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到1年的动态随访监测。结果:良性疾病组CEA为11.8±3.7μg/L,CA19-9为22.8±9.9 KU/L,CA72-4 2.1+0.8 KU/L。胃癌患者血清中这三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术后血清中CEA、CA19-9及CA72-4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将CEA、CA19-9及CA72-4三者联合检测较单测任何一项其灵敏度和有效诊断率均有提高。结论: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胃癌患者血清中三种标志物含量变化对胃癌的诊断、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预测厄洛替尼治疗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模型

    作者:邵岚;洪卫;郑蕾;何春晓;张贝贝;谢发君;宋正波;娄广媛;张沂平

    背景与目的分子靶向治疗是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方向,目前已有学者建立靶向治疗预测模型,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指导。本研究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D, SP-D)、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α, TGF-α)、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ifc antigen, TPS)、肺腺癌相关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 KL-6)与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治疗疗效及生存的关系,并构建生存预测模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114例晚期复治NSCL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清中SP-D、TGF-α、MMP-9、TPS、KL-6含量,结合临床因素分析与厄洛替尼治疗疗效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构建生存预测模型。结果114例患者厄洛替尼治疗总有效率为22.8%,稳定率为72.8%,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为5.13个月,1年生存率为69.3%。SP-D>110 ng/mL组的有效率及稳定率均高于≤110 ng/mL组(P=0.011, P=0.017),MMP-9≤535 ng/mL的稳定率高于>535 ng/mL组(P=0.009)。TPS<80 U/L组的稳定率要高于≥80 U/L组(P=0.002)。SP-D>110 ng/mL组的mPFS长于≤110 ng/mL组(5.95个月vs 3.25个月,P=0.009),MMP-9≤535 ng/mL的mPFS要长于>535 ng/mL组(5.83个月vs 3.47个月,P=0.046),KL-6中<500 U/mL组要优于≥500 U/mL组(6.03个月vs 3.40个月,P=0.040),TPS<80 U/L组的mPFS要长于≥80 U/L组(6.15个月vs 2.42个月,P=0.014)。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EGFR基因野生型、末次化疗疗效进展、厄洛替尼治疗期间无皮疹、LDH升高和TPS≥80 U/L是PFS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根据患者的预后指数可分成4组:低危组、中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中位PFS分别是9.12个月、6.88个月、3.52个月和0.93个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TPS水平联合患者临床特征建立预测厄洛替尼治疗晚期复治NSCLC生存模型,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郑华;岳文涛;朱允中

    肺癌是当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了佳治疗时机.近年来,虽然不断有新型的化疗药物被发现,但是肺癌5年存活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能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癌是导致肺癌疗效差及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故提高肺癌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

  • 血清TSGF与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曹轶林;蒋莉;杨建彬

    肺癌的早期诊断除了纤维支气管镜及影像学检查外,血清肿瘤标志物愈来愈多地应用于临床,它们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多糖链肿瘤标志物,对多种恶性肿瘤诊断起着一定作用.本组采用血清TSGF和癌胚抗原(CEA)二种标志物联合对85例初诊肺癌患者进行测定,以探讨其对肺癌诊断的意义.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聂双发;蒋振强;李磊;胡晓峰;郭飞;费建东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胃癌病理学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诊治的20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记录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等特点,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与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等相关性.结果: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在胃癌病理学分期中表达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学分期Ⅱ期、Ⅲ期、Ⅳ期中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胃癌患者中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在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在肿瘤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CA72-4、CA125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EA、CA72-4、CA125、CA19-9水平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胃壁浸润深度中血清CA19-9、CA72-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胃壁浸润深度中血清CEA、CA12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19-9、CA72-4、CA125表达与胃癌病理学分期有关,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深度存在明显相关性,能作为胃癌辅助诊断,且联合检测价值高于各单项检测.

  •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冷平;乔凤伶;余蓉;何恩萍

    目的 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61例肺癌患者(肺癌组)、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统计4种指标的阳性率,计算4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分析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1.80%、71.66%,各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而特异性明显低于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 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张华斌;李子俊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全世界第六位常见的癌症,同时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1]。每年大约有50万新诊断的肝细胞癌病例,其中在中国占比例超过50%。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诊断时已经到达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其5年生存率低于5%。数据显示,早期肝癌的病人在应用肝移植、外科手术或放疗等手段后,5年生存率可达70%,而进展的肝细胞癌患者,中位生存率少于1年[2]。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细胞癌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HCC初步诊断主要是依据影像学检查。美国肝病学会(AASLD)和欧洲肝病学会(EASL)推荐单纯应用超声作为筛查的手段,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0%和60%,但其诊断的准确性受设备性能和操作医生的经验等因素影响。而血清生物标志物由于其采样及检查简便,被认为是理想的早期诊断指标[3-4]。目前研究多的HCC 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 AFP, AFP-L3,DCP,AFU,和其它肿瘤标志物(如GCP3, SCCA,骨调素)等,现介绍如下。

  • 原发性肝细胞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麟;罗锋

    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肝细胞及胆管混合癌几种类型,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区,并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主(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0%).该病早期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故疗效不理想,因此早发现尤显重要.目前临床上诊断肝癌主要以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B超、CT、MRI、肝血管造影等)结合为主,然CT、MRI和肝血管造影价格昂贵操作较复杂,B超存在难以测到的盲区、检测的结果也受到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的影响,相比之下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具有令人满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高危人群筛查方面更有优势.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甚快,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胃弥漫浸润性病变伴肝占位诊治1例

    作者:余剑平;曾林华

    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反复上腹痛、呕血、黑便、头昏、心悸、乏力10多天人院.发病前无服用激素、非类固醇抗炎药病史.10多年前患精神分裂症,治疗后病情稳定.入院查体:T、P、R、BP正常.神清,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阴性,腹平坦,中上腹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RBC 1.76×10 12/L,Hb 58g/L,WBC 5.41×109/L,PLT 217×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清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正常.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A19-9、CA724、ERR和CEA的表达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赵海霞;吴会玲;王新民;段立志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A19-9、CA724、ERR和CEA的表达水平及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90名正常体检者,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CA724、铁蛋白水平,并分析其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 (1)糖尿病患者的CA19-9、CA724、ERR和CEA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2)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A19-9、CA724、ERR和CEA与血清HbA1c水平有关,随HbA1c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排除恶性肿瘤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A19-9、CA724、ERR和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也存在较低水平的升高,与患者的HbA1c、血糖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常利;孙琰荣;雷慧珠;孙婷

    近几年,国内相关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因此做好恶性肿瘤的早诊断与治疗就显得十分必要。组织细胞学检查确诊时,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已经为中晚期,而肿瘤标志物检测则成为肿瘤早期诊断为重要的一种方式[2],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为了进一步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我院针对接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 A 125、C A 15-3、C A 242及联合检测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观察上

    作者:徐文平;刘继斌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肺癌患者98例,均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检查,并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项肿瘤标志物与联合检测诊断的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结果 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98例疑似病例中肺癌60例,肺良性病变38例.血清CYFRA21-1、CEA、NSE、CA125、SCC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FRA21-1、CEA、NSE、CA125、SCC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与各项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FRA21-1、CEA、NSE、CA125、SC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肺癌的准确性及敏感性,减少漏诊及误诊发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肖敏烨

    为了探讨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21-1、NSE的检测对肺癌诊断的实用价值,笔者联合检测了103例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的4项肿瘤标志物,现报告如下.

  • 扶正消积方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熊良庚

    目的:观察扶正消积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对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予卡培他滨加长春瑞滨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扶正消积方.2组患者均于完成2个周期后4周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1)近期疗效方面:有效率(RR),治疗组为50.0%,对照组为41.7%,2组比较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疾病控制率(DCR)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58.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生活质量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4.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血清肿瘤标志物方面:2组CEA、CA 125、CA 15-3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三者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扶正消积方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疗效,延长生存时间.

  • 血清Cyfra21-1、CEA、NSE监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亮

    目的:通过对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骨胶素-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测定,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Cyfra21-1、CEA、NSE水平变化,并评价其监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肺癌的患者行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根据骨转移诊断标准将肺癌患者分为未转移组(52例)、单发骨转移组(19例)、多发骨转移组(30例),同时对101例肺癌患者及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Cyfra21-1、CEA、NSE水平测定,比较各组间血清Cyfra21-1、CEA、NSE 水平的变化,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其监测肺癌骨转移的准确性。结果:肺癌组血清 Cyfra21-1、CEA、NSE 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P<0.01);肺癌骨转移组血清Cyfra21-1、CEA、NSE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1),其中多发骨转移组明显高于单发骨转移组(P<0.05);血清Cyfra21-1、CEA、NS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s,AUC)分别为0.767、0.850、0.813,血清Cyfra21-1和CEA的敏感度高,均为91.80%,血清NSE的特异度高,为73.10%。结论:血清Cyfra21-1、CEA、NSE可作为肺癌骨转移的初筛及监测方法。

  • 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侯兆林;蔡盼盼;杨柳;冯利

    目的 探讨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对晚期非小细胞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吉西他滨+顺铂方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化疗前后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RAF21-1)表达水平.结果 化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化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CA125、CEA、NSE、CYRAF21-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症状,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CA125、CEA、NSE、CYRAF21-1的水平.

  • 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吴昱海

    目的:探讨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被确诊为渗出性腹水的患者100例,其中良性腹水患者53例,恶性腹水患者47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腹水患者血清和腹水肿瘤标志物中CEA、CA19-9、CA15-3高于临界值的患者明显高于良性腹水患者,而恶性腹水患者和良性腹水患者CA12-5在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腹水肿瘤标志物的比较方面却没有显著性差异。腹水肿瘤标志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鉴别诊断价值,这一特点在CEA诊断中表现的为明显。结论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在鉴别良恶性腹水方面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这一发现具有加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作者:白锡光;冉慕光;曾庆千;邓树芳;王惠琼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01到2018.01之间收治的176例结肠癌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血清癌胚抗原(CEA)浓度检查,将术前MSCT分期、MSCT联合血清CEA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研究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T-T分期准确率为88.07%,CT联合CEA-T分期准确率为89.20%,两组T分期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T-N分期准确率为64.20%,CT联合CEA-N分期准确率为82.39%,两组N分期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CT-M分期准确率为90.91%,CT联合CEA-M准确率为90.34%,两组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CT-TNM分期准确率为74.43%,CT联合血清CEA-TNM分期准确率位82.9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MSCT联合血清CEA检测可有效弥补MSCT分期的不足,提高术前分期准确率,在结肠癌患者后续治疗方案设计中具有更高的指导价值.

  • 多种肿瘤标志物与 CT 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先芳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 CT 检测对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10月来我院住院的120例初筛为肺癌高危人群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CT 表现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每组各40人,三组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中、高危组对检测有阳性指标者进行病理学检查.低危组及多项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者或拒绝行病理检查者进行为期 l ~3年的跟踪随访.比较各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中、高危组共确诊50例肺癌,其中肿瘤标志物均为阳性者30例.约占60%,低危组及各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者共52例,经随访后做病理确诊为肺癌 2例,约占3.8%。与中、高危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与 CT 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大志

    目的:研究患有消化系统肿瘤的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17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一时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CEA、CA199、CA125以及AFP含量,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EA、CA199、CA125以及AFP含量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运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临床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阳性率,对于术前诊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415 条记录 18/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