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细胞粘附分子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司良毅;陈运贞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循环血中白细胞附壁,聚积,渗出血管而浸润心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1,2].但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细胞粘附分子与缺血再灌注损伤(RI)的关系受到关注,现就主要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 纳络酮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糖酵解产物和能荷的影响

    作者:吴悦维;刘桥义;杨天德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糖酵解产物和能荷的影响.方法复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生化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前后心肌糖酵解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心肌能量物质.结果对照组心肌乳酸含量甚微,缺血15min后生理盐水组、纳络酮组心肌乳酸含量显著增加,缺血15min再灌注40min后生理盐水组、纳络酮组心肌乳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缺血心肌(P<0.01)、但纳络酮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缺血15min后生理盐水组、纳络酮组心肌丙酮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但纳络酮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再灌注后其含量有所增加、仍显著低于缺血前水平(P<0.01);缺血15min后生理盐水组、纳络酮组心肌ATP、ADP、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 、但纳络酮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缺血15min再灌注40min后生理盐水组、纳络酮组心肌ATP、ADP、AMP含量仍显著低于缺血前水平(P<0.01)、但纳络酮组ATP、ADP含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纳络酮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乳酸含量、增加丙酮酸和ATP、ADP、AMP含量,提示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Bcl-2蛋白表达及IL-10水平的影响

    作者:冉珂;段开明;邹定全;朱蓉;卢向航;常业恬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组(S组),每组10只.C组仅开胸160 min,I/R组行左冠脉阻断40min,再灌注120 min,S组吸入2.0%异氟醚2小时,24小时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左冠脉阻断前20 min(T1)、左冠脉阻断20 min(T2)、左冠脉阻断40 min(T3)、再灌注1小时h(T4)、再灌注2小时(T5)5个时点抽血测血清IL-10水平.再灌注结束后免疫印迹法测心肌Bcl-2表达水平,用伊文思蓝和TTC染色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S组IL-10水平增高(P<0.05),Bcl-2表达增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通过上调心肌Bcl-2表达和IL-10生成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 亚麻木酚素对去卵巢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君实;马敏;赵志武;张少华;燕炯

    目的 探讨亚麻木酚素主要活性成分开环异落叶松树酯酚二葡萄糖苷(SDG)干预对雌性去卵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健康SD雌性10周龄大鼠5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未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又分为缺血再灌注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DG干预组、雌二醇干预组.SDG干预组采用蒸馏水溶解SDG在50 mg/kg.体重剂量下灌胃,雌二醇干预组采用0.8 mg/kg.体重剂量进行灌胃,其余组均采用等量蒸馏水灌胃,共灌胃60d.采用western blot对Bcl-2、Bax、BAD、p-BAD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明显使去卵巢大鼠的Bcl-2/Bax水平降低、Bad/p-Bad水平升高,SDG干预后,去卵巢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水平增高、Bad/p-Bad水平降低.结论 SDG可以通过下调Bad/p-Bad水平以及上调Bcl2/Bax水平来发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

  • 加味小陷胸汤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

    作者:张磊;刘金星;刘玉洁

    目的:研究小陷胸汤加味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C组),小陷胸汤加味方高剂量组(D组),每组8只.A组不予缺血再灌注处理,C、D两组提前5天连续灌胃中药,A、B组各灌以等量0.9%NaCl溶液.B、C、D三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于再灌注120min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肿瘤坏死因子-α(T.F-α)的含量.结果:C、D两组CK、T.F-α均低于B组(P<0.05),C、D两组间CK、T.F-α无差异(P>0.05).结论:小陷胸汤加味方可降低兔心肌缺血再灌注CK、T.F-α含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人参皂苷Rg1通过NF-κB通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贺欣;张英杰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①假手术组、②模型组、③人参皂苷Rg1 1 mg/kg、④人参皂苷Rg1 5mg/kg⑤人参皂苷Rg1 10 mg/kg.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测心肌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电泳法测定心肌组织中p65,IκB表达.结果:10 mg/kg人参皂苷Rg1预处理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程度,降低TNF-α,IL-1β含量和p65蛋白表达,增加IκB蛋白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g1对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NF-κB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 柿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谭宏棣;孙懿;覃斐章;周燕文;黄仁彬

    目的:观察柿叶总黄酮(PL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60 min造成心肌缺缸再灌注模型.在结扎前30 min分别用不同剂量PLF进行预处理.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SH-Px)、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测定心肌组织中ATP酶的活力.结果:与MIR组相比,PLF预处理能明显降低血清中MDA、AST、L=DH、LDHl、CK和CK-MB的含量,提高SOD、GSH-Px的活性,同时提高心肌组织中ATP酶活性.结论:PLF对大鼠MIR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保护氧自由基清除酶活性和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 罗通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闵清;白育庭;舒思洁

    目的:观察罗通定(l-tetrahydropalmatine,l-TH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l-THP对大鼠心功能、心肌酶学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l-THP能够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内压大上升与下降速率(±dp/dtmax)、动脉血压的下降,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的升高,并能够稳定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论:罗通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减弱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和抑制自由基生成或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 茶多酚干预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研究

    作者:郑运江;俞国华;金孝岠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内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茶多酚对损伤大鼠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力的影响,并观察大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茶多酚能明显降低血浆MDA含量及VWF活性,提高cNOS 、SOD活力和NO含量,显著减轻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损伤性变化.结论:茶多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的膜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血小板粘附、聚集及诱导内皮细胞合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提高NO含量有关.

  •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闵清;白育庭;舒思洁;吴基良;刘彤云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HL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复灌90min后复制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HLF对大鼠心肌酶学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HLF能减少心肌细胞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心肌和血清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论:HL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核孔复合体通透性变化与细胞核钙含量关系探讨

    作者:李斌;张乐之;周红;何华美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核核孔复合体通透性的变化与核内钙含量改变的关系.方法: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鼠心肌细胞核,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核内钙含量,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标记的钙调素跨核膜转运量以观察核孔复合体通透性改变.

  • 优化能量代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贾锋鹏;雷寒

    随着缺血性心脏病心肌血运重建治疗[药物溶栓、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时代的到来,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越来越成为临床上一常见现象.因此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也就包括了两个方面:当心肌缺血时,采取措施延迟细胞坏死并尽快恢复病变区心肌血供;缺血心肌恢复血供后,防治再灌注损伤.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杨彦玲;师养荣;李建龙;陈雅慧;刘俊田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冠状动脉溶栓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扩张术、冠状动脉旁路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心肌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MRI)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基础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 心肌顿抑与心肌微循环障碍

    作者:罗义;刘伊丽

    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是指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尽管无不可逆损害,尽管冠脉血流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仍持续存在的心肌机械功能障碍,此种功能障碍是完全可逆的,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心肌功能就可完全恢复,即心肌顿抑是一种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1-4].

  • 白藜芦醇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

    作者:杨丹莉;禹丽娇;吕俊远;杨竞;龚其海;高杨;李利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与Ca2-ATP酶(SERCA2)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后心律失常模型组、Res低、高剂量干预组(10、30 mg· kg-1,bid).ig给予Res3d后,制造I/R心律失常模型,用Power-Lab系统检测心电图的变化并进行心律失常评分,记录各组大鼠因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数;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心肌样本中肌浆网Ca2+-ATP酶中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Res组能显著减轻心室纤颤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改善心律失常评分;上调SERCA2中mRNA的表达.结论 Res可明显减轻大鼠心肌I/R后心室纤颤,其机制至少可能与其减轻心肌细胞Ca2超载相关.

  • 玉郎伞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黄仁彬;吕纪华;张绪东;付书婕;焦杨

    目的 研究玉郎伞黄酮类化合物(YLSF)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离体大鼠心脏,停灌30min后再灌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大鼠左心室插入水囊导管,记录YLSF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测定冠脉流量(CF)和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氧酶同工酶-1(LDH-1)的活性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YLSF高剂量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的心功能损伤,减少CK、CK-MB、LDH、LDH-1的释放和MDA的产生,增加SOD的活性.结论 YLS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 心安颗粒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心肌MDA、SOD的影响

    作者:刘大勇;刘奇;杨思进;白雪;陈美娟;江云东

    目的 探讨心安颗粒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心肌MDA、SOD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并测定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心安颗粒可以明显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VP(p<0.05)、VT(p<0.05或p<0.01)、VF(p<0.01)及AVB(p<0.05或p<0.01)的发生.明显升高心肌SOD的含量(p<0.01),明显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 心安颗粒可能是通过抑制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MDA生成,提高心肌组织SOD的活力实现抗心律失常作用.

  • 常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姜隽;姜睿

    简单可靠的器官移植动物模型,是进行移植免疫、移植病理等研究的基本工具.国内外已较为成熟建立肝、胰、肾、心、肺、小肠等器官移植和部分器官联合移植的动物模型.大动物(猪、狗、猴)器官移植模型主要用于手术技术和移植基础理论的研究.其中对大、小鼠的基础研究多,遗传背景清楚,相关试剂丰富,因此对于器官移植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如:排斥机理、器官保存、药物的筛选等),则以大、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为常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一般仅吻合二根血管,对显微器械要求不高,手术较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相对简单,以供心搏动为评价手术成败及观察急性排斥反应的标志,结果观测方便、明确,还可在供心植入受体前按实验所需对其进行各种预处理,已在器官移植、基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腺苷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的延迟保护作用

    作者:李霞;李著华

    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即能减轻心肌随后长时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次或多次短暂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是80年代发现的一种强有力的心肌保护手段,在不同种属动物,如兔、鼠、猪、犬、羊等,甚至人类普遍存在.IPC后心肌保护作用出现两个不连续的时相变化,即紧随IPC之后出现的早期保护作用(early protection,EP)和在IPC后24小时重现的延迟保护作用(delayed protection,DP).DP持续时间较长,可达3~4天.阐明DP的发生机制可能在经皮冠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等心血管外科手术及某些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因而对其机制的研究在IPC心肌保护领域备受瞩目.

  • 环孢素 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 Fas/Fas L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刚;刘鹏;靳凤琳;李秀昌;赵洋;张滨

    目的:探讨环孢素A (CSA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及CSA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性手术组(S组)、缺血在灌注组(IR组)、CSA预处理组(CSA组),每组各10只,CSA组给予每天10 mg/kg的CSA与腹腔内注射,10 d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及CSA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肢30 min后复灌注3 h ,S组仅行穿线处理,不进行结扎。分别于结扎前(T0)、再灌注即刻(T1)、30 min(T2)、60 min(T3)、90 min(T4)、120 min(T5)采用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超敏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于试验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心肌细胞凋亡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Fas/FasL蛋白水平。结果与T0,IR组、CSA组T1~ T5时段cTnI、CK‐MB水平显著升高( P<0.05)。与 S 组相比,IR 组、CSA 组 T1~ T5时段 cTnI、CK‐MB 水平显著升高(P<0.05)。CSA组T1~T5时段cTnI、CK‐MB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5)。与IR组,CSA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率、CaN活性及Fas/FasL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CSA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可通过抑制CaN信号降低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同时能有效减少Fas/FasL蛋白表达,延缓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心肌细胞作用。

492 条记录 23/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