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RIC-PCR鉴定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氏菌

    作者:金莉莉;王芳;王秋雨;刘宁;王金玲;李万杰

    近年来,由于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以下简称单增利斯特菌)污染食品,导致利斯特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对食品中的单增利斯特菌做出快速的检测和鉴定,是预防利斯特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对单增利斯特菌的鉴定一直采用传统的国标生化方法,费时、费力,并难以与属内的无害利斯特菌(L.innocua)区分.为寻找单增利斯特菌快速检测方法,本文作者收集了6种、62份食品样本,从中分离单增利斯特菌可疑菌落,用肠杆菌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sequence,ERIC-PCR)法加以鉴定,并与国标生化(GB)法进行比较,以探讨ERIC-PCR法快速鉴定单增利斯特菌分离株的可行性.

  • 肠杆菌诱导型AmpC酶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影响

    作者:沈定树;周雪艳;袁远;徐玖飞;陈慧红;夏东;齐娟飞;陈东

    目的 探讨诱导型AmpC酶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的影响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用FOX药敏纸片作为诱导剂,以CAZ、CTX和FEP作为指示剂,检测肠杆菌的诱导AmpC酶的产生.结果 待测的196株菌株中有101株为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51.5%),其中阴沟肠杆菌58株(67.4%),产气肠杆菌18株(52.9%),沙雷菌属共8株(40%),费劳地枸椽酸杆菌6株(42.8%),聚团肠杆菌6株(33.3%),奇异变形杆菌5株(20.8%),其余95株产诱导型AmpC酶为阴性.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菌株中无一株对FEP纸片的抑菌圈直径有影响,诱导型AmpC酶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对于鉴定确认为诱导型AmpC酶阳性菌株的感染,即使实验报告三代头孢菌素为敏感,也应慎用或避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以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为首选药.

  • 食物过敏患儿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的研究

    作者:王挺

    目的 通过研究儿童肠道菌群数量与粪便sIgA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菌群失调引起食物过敏的免疫致病机制.方法 筛选2个月~ 6岁患儿49名和健康儿童57名,采用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肠杆菌数量,并采用ELISA法检测粪便sIgA含量.结果 与健康儿童比较,食物过敏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酸菌显著下降,肠杆菌显著升高(P<0.05) 粪便sIg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儿童肠道菌群失调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 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桥石;胡龙华

    碳青霉烯类药物由于其良好的细胞通透性及高度的酶稳定性,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和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有非常强的抗菌活性,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临床已出现了对其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且不断有新的耐药基因被发现.本文就其耐药机制、检测方法、常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预防措施等问题作一综述.

  • 医院病房环境空气中肠杆菌的监测和分析

    作者:马瑞华;柴同杰;李培霞;孙爱芹;王飞;郭冬梅

    目的:监测医院环境空气中肠杆菌的含量,评价消毒效果,探讨院内感染与气源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使用LWC-1离心式空气样品采样器采样,用麦康凯选择性培养基细菌培养,对神经内科病房、走廊、污被服仓库及治疗室,在3个测量日期消毒前后采集30个空气样本.结果:病房环境空气消毒前161cfu/m3,消毒后84cfu/m3.消毒效果明显(P<0.05).结论:卧床和便失禁病人的排泄物对病房用品和环境空气造成污染.高浓度的革兰氏阴性肠杆菌气溶胶构成下呼吸道感染威胁.减少粪便污染,定时监测和加强病房消毒处理,是降低医院内气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 肠杆菌科细菌编码微量鉴定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于建华;闫文婧

    肠杆菌科的细菌是造成各种感染的常见菌,对于它的鉴定,虽然可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但大多数中、小医院不具备条件,而按传统方法鉴定必须进行一系列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不仅造成人力、材料的浪费,而且需要长时间等待结果甚至造成漏检.

    关键词: 肠杆菌 鉴定 编码
  • 三种检测AmpC β-内酰胺酶方法的比较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夏丽萍;王扬;李艳玲;康健

    目的:评价表型筛选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产AmpC 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可靠性与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表型筛选法、双纸片协同试验和三维试验同时对98株肠杆菌进行AmpC酶检测,将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分别与三维试验的结果加以比较,并调查了我院呼吸内科肠杆菌中AmpC酶的流行情况. 结果:三维试验结果显示98株肠杆菌中高产AmpC酶的菌株共有19株(阴沟肠杆菌16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2株、产气肠杆菌1株),检出率为19.39%.2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4.2%,94.7%,特异性分别为98.6%,97.3%,与三维试验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0.8%,91.8%. 结论: 表型筛选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可以替代三维试验在各级医院常规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

  • 牙菌斑定植:导致老年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呼吸道病原菌的"贮存库"

    作者:王荣梅

    许多研究显示:由革兰氏阴性肠杆菌所引起的老年患者院内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增高.研究人员考虑口腔是这些病原菌的发源地.由于口咽部黏膜只是呼吸道病原菌的临时寄居地,因此,牙菌斑就可能成为病原菌"贮存库"特别是口腔卫生状况不良患者.牙菌斑是一种以细菌为主体的生态系,它覆盖于牙龈上下表面.

  • 老年患者克雷白杆菌感染78例临床分析

    作者:于振香;徐建国;梁爽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院内克雷白杆菌感染的发病情况、预后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符合医院内克雷白杆菌感染患者的发病率、发病诱因和基础疾病、临床特点、耐药性及抗菌治疗.结果:感染率为3%,发病时间超过30 d多,为27例.其中基础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COPD并发呼吸衰竭为34例,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功能不全16例,脑血管疾病7例.死亡23例,其中导致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15例,呼吸衰竭8例.结论:年龄大,基础疾病严重,住院时间长,广谱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激素不规范应用及各种医院内有创性操作是医院内克雷白杆菌感染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

  • 阪崎肠杆菌脂多糖抗原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马卫静;李克生;杜惠芬

    目的 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并纯化阪崎肠杆菌(Enteobacter sakazaii,ES)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抗原,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常规培养ES,分别采用热酚水法和冷酚水法提取LPS抗原,收集水相和酚相LPS,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LPS多糖含量,紫外光谱法测定核酸含量,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SDS-PAGE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以其免疫小鼠,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并检测其与各种肠道菌单价或多价血清的交叉反应性.结果 ES在相同条件下保存相同时间,采用冷酚水法提取LPS的产率高于热酚水法;所提取的水相和酚相LPS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4400 ~45 000之间,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仅与ES单价血清反应,而与其他各种肠道菌单价或多价血清均不发生反应.结论 热酚水法和冷酚水法均可制备免疫原性良好、特异性强的ES LPS抗原,但热酚水法所得样品的糖含量和蛋白含量均高于冷酚水法.

  • 大豆低聚糖对肠道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促生长作用

    作者:罗予;毛理纳;蔡访勤

    目的:观察大豆低聚糖和所含糖对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肠杆菌体外促生长作用.方法:按1%大豆低聚糖、0.36%水苏糖、0.52%蔗糖、0.11%棉子糖含量配制培养液,分别接种各试验菌株,在0、12、24小时测定各培养液吸光度A值(分光光度计,550nm)和pH值.结果:经24小时培养,加大豆低聚糖的双歧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培养液A值分别为>1.5和1.307,大于肠杆菌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的1.1和1.173,而其pH值小于肠杆菌;加水苏糖的双歧杆菌培养液A值为1.47,大于蔗糖的1.4和棉子糖的0.53.结论:大豆低聚糖促双歧杆菌生长作用大于促肠杆菌生长,水苏糖是促双歧杆菌增殖生长的主要成分.

  • 衡阳地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作者:黄艳华;袁迎春;周素娥;周婷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的性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衡阳市5所地区医院2009年~2011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记录并统计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产ESBLs肠杆菌的检测采用NCCLS(1999)推荐的筛选和确证试验,药敏实验采用K-B法。结果:临床分离的320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896株,总检出率28.00%,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率由2009年的22.76%上升为2011年的31.28%;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产ESBLs肠杆菌科,从中分离出产ESBLs菌589株,检出率32.74%(589/1798);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阶段性地分析产ESBLs细菌发生率和耐药性的变迁,及时为临床提供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理论依据。

  • 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邱云霞

    目的 调查社区和院内获得性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5家医院分离63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 阴沟肠杆菌感染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53.9%.其中,肺部感染占85.7%.该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44.4%~66.7%,其中,对头孢唑啉耐药性高,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24.1%和28.6%,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好.结论 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治疗可根据药敏适用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药物,重症患者可用亚胺培南.

  • 莫西沙星致肌腱断裂不良反应观察

    作者:毛梓源;刘琳;赵琦;于海英

    莫西沙星是一种新型8-甲氧-氟喹诺酮类药.莫西沙星通过与酶-DNA复合体相结合从而抑制DNA复制.由药物引起的长期抑制导致了细菌细胞的死亡.本品对肠杆菌及其他G-菌,包括嗜血流感杆菌、卡他莫拉汉菌(包括β内酰胺酶阳性或阴性菌株),以及嗜血副流感杆菌也有效.此外,本品对非典型呼吸道致病菌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以及军团菌也有较好抗菌作用.

  • 64株与沙门菌、志贺菌血清凝集的肠杆菌鉴定

    作者:凌勤芳

    我县每年一次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粪便检测标本中,经常发现有符合沙门菌、志贺菌三糖铁反应的可疑菌落与沙门、志贺菌诊断血清发生凝集,而系统生化鉴定又不符合的交叉凝集现象. 因为工作量大,血清凝集很费时间,我们采用可疑菌落-三糖铁-多价血清凝集-系统生化-血清分型的操作流程. 一经多价血清凝集先做系统生化,生化确证后再血清分型. 在检测中我们发现有64株与沙门菌、志贺菌多价血清凝集的菌株,经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与沙门菌AF-O多价血清凝集的菌株有37株,其中5株确诊为沙门菌;与志贺菌多价血清凝集的菌株有27株,其中2株确诊为宋氏志贺菌. 检测结果显示,与肠道主要致病菌交叉凝集的常见肠道杆菌,第一是蜂房哈夫尼亚菌,其次是大肠埃希菌. 现将64株菌株鉴定过程分析如下.

  •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作者:董方;宋文琪;徐樨巍;许宏;刘锡青;常梅

    目的 研究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所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46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改良Hodge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确证.PCR技术检测碳青霉烯酶的KPC、GES、IMI/NMC-A、SME、IMP、VIM、GIM、SPM、SIM、NDM-1和OXA基因型.对PCR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后,使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DNA测序.将得到的拼接序列,与GenBank中Blast进行同源分析,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46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26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占56.5%,13株为阴沟肠杆菌,占28.3%,7株为大肠埃希菌,占15.2%.改良Hodge试验阳性40株(87.0%),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41株(89.1%).IMP基因阳性38株(82.6%),其余8株均未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检测均为阴性.测序结果显示,IMP型34株为IMP-4亚型,占89.5%;4株为IMP-8亚型,占10.5%.结论 产金属酶是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且产生的金属酶均为IMP基因型,同时存在IMP-4和IMP-8两种基因亚型,其中以IMP-4亚型为主,少数为IMP-8亚型.在儿科临床进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十分重要.

  • 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与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

    作者:王继恒;韩英

    18世纪初,van Leeuwenhoek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人类粪便,发现了大量肠道细菌,从此开始了肠道细菌的研究.1885年Pasteur提出了"高级动物如果肠道内没有细菌则无法生存"的学说.迄今为止,肠道细菌学仍是一个值得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领域.健康成人空腹时,小肠上部细菌数量较少,越接近远端小肠,细菌种类(如乳酸杆菌、葡萄球菌、双歧杆菌等)和数量越多.据微生物学家估计,肠道细菌种类约2700种,而目前能分离培养的仅约500种,也就是说肠道菌群的组成远比目前所知的复杂[1].微生物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中的作用一直受到重视,虽然至今尚未找到某一特异微生物病原与IBD恒定相关,但IBD患者粪便菌群的组成确与健康个体明显不同.由于多数肠道细菌不能分离培养,且体外分离培养细菌时,低速生长的细菌不能与较高速生长的细菌竞争,因此很难根据体外培养结果全面分析IBD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目前,IBD的研究集中于患者的免疫和遗传方面,有关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研究则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对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行探索性研究.

  • 阴沟肠杆菌耐药及ampC基因表达状况研究

    作者:周志慧;李兰娟;俞云松;马亦林

    目的了解144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现状及ampC基因的表达.方法通过纸片扩散法检测阴沟肠杆菌的药敏情况,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mpC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其特异性,并根据耐药表型对ampC基因表达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44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达98 6%,对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65.9%和63.9%,但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低.120株ampC基因阳性(占83.3%),其中36株高水平表达(占30.0%),45株诱导表达(占37.5%),未表达或低水平表达的有39株(占32.5%),有56株合并卢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占46.7%).单纯诱导产AmpC酶的菌株除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呋辛敏感率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而单纯高产AmpC酶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在85%以上,如合并产ESBLs,则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下降.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状况严重,明确ampC基因的表达状况有助于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 耐三代头孢菌素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CTX-M型ESBLs与Ⅰ类整合子的相关性

    作者:程玉谦;宋诗铎;郭庆兰;祁伟

    目的研究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Ⅰ类整合子在耐三代头孢菌素阴沟肠杆菌中的分布,进一步探讨Ⅰ类整合子与CTX-MM型ESBLs的关系.方法运用K-B法检测阴沟肠杆菌临床株的耐药表型,双纸片协同试验(DDST)初筛产ESBLs的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确证产CTX-M型ESBLs和含有Ⅰ类整合子的临床菌株,套式PCR及序列测定寻找携带CTX-M型ESBLs基因盒的Ⅰ类整合子.结果37株耐药菌中,21株菌产生CTX-M型ESBLs;20株菌含有Ⅰ类整合子;在13株同时产生Ⅰ类整合子和CTX-M型ESBLs的临床株中,3株菌CH4、CH11和Q1的CTX-M型ESBLs基因盒分布在Ⅰ类整合子上.结论Ⅰ类整合子的存在增加了ESBLs在临床株中水平播散的危险,是造成多重耐药株在院内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

  • 婴幼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肠道菌群变化及病因探讨

    作者:王晓明;白革兰;贾莉

    为了探讨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及病因,对31例健康儿童及35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粪便中4种常见厌氧菌、需氧菌进行定量检测.病例选择:①自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年龄均在8个月至3岁半;②大便每日4次以上,为黄绿色稀便、粘液便;③在外均用过抗生素3天至10天不等;④X线钡剂灌肠检查排除炎症性肠病;⑤35例患儿均做大便致病菌培养未发现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健康儿童选择同期本院托儿所儿童31名,年龄为1岁~3岁,2周内无腹泻、未用抗生素者.结果:31名健康儿童4种菌群的均数由大到小顺序为:双歧杆菌、类杆菌、肠杆菌、肠球菌;35名迁延性及慢性腹泻患儿的肠道菌群数由大至小顺序为:类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

153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