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枝杆菌分子鉴定中常用的靶基因序列的研究进展
分枝杆菌种类繁多,至2000年底已发现有128种分枝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C,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以及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据1990年、2000年第二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
-
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外周神经以及上呼吸道(多菌型麻风).麻风病主要通过上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
-
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进展(1983-2008)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皮肤和外周神经受累的慢性传染病,是引起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麻风病历史悠久,从欧洲中古时代就广为流行.20世纪40年代在无特效治疗的情况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挪威后1例麻风病患者也于上世纪40年代去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原生活在西太区、东南亚、非洲等殖民地的麻风患者移居英、荷、法、美等国,在异乡辗转多年才得到确诊,但是他们并未引起继发性新病例,更未在欧、美引起传染流行.1874年挪威韩森发现麻风杆菌,认为麻风病不是遗传,而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但是麻风茵至今尚未能在体外培养,无特效疫苗,也无适用于现场的实验诊断方法.当今麻风病仍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
针灸及穴位注射致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7例患者的护理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为阳性抗酸杆菌,无鞭毛荚膜及芽孢,不产生内外毒素.是结核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另一种分枝杆菌,近年来医院NTM感染暴发屡有报道,绝大多数为诊疗操作或手术后操作后的创口感染[2] .2011年下半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一邻近乡镇私人诊所因诊疗器械消毒不规范,而造成数月内17名患者因针灸与穴位注射后暴发注射部位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事件.本院在2011年8月~2012年2月陆续收治该17例患者,在护理及防护管理上获得满意效果.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及如何采取有效隔离防护措施防止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将术中护理报道如下.
-
临床堪萨斯分枝杆菌89株的鉴定和分型研究
分枝杆菌属内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统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其数目迄今报道已达150种以上,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1].
-
蛋白质组学在病原微生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病原微生物,尤其是新病原微生物的出现及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使感染性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目前已完成302个(不包括病毒)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还有573个重要微生物基因组在测序中,而病原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是全基因组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重要病原微生物包括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 influenzae)、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极大促进了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及其基因功能的研究,这些DNA序列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已建立了很多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库.蛋白质组学及比较蛋白质组学主要通过基因组测序信息鉴定菌株中的独特性蛋白质,获得表型水平上菌株差异的相关信息,并对特定的细胞组分进行分析[1].
-
分枝杆菌LSR2蛋白的研究进展
LSR2蛋白早发现于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中,由8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是麻风分枝杆菌的主要免疫原之一,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同时被B细胞和T细胞所识别[1-3].这种普遍存在于分枝杆菌和部分放线菌中的抗原蛋白,其序列高度保守,为组蛋白样DNA结合蛋白,对于基因表达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4-6].现将LSR2蛋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非结核分枝杆菌(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除MTB、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等MTB复合群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总称.迄今为止,共发现NTM菌种154种和13个亚种,其中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NTM对人体致病,可侵犯肺脏、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组织和器官,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1-3].近年来,NTM病呈增多趋势,现就其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4-5].
-
应关注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病
分枝杆菌属内除了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统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1],迄今共报道了150余种,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NTM菌株在可疑肺结核患者中的比例明显增加,1990年为4.9%,而2000年则增至11.1%[2],2010年增至22.9%[3].
-
非结核分枝杆菌110株的耐药性结果分析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迄今已发现150余种,其中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ycobacterium avium-intracellulare complex,MAC)、龟分枝杆菌、马赛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等是主要常见致病菌[1].NTM主要引起肺部病变,也可引起其他部位的病变,如淋巴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和骨骼病变等,其发病特征和临床症状与肺结核相似,因此难以鉴别,只能通过实验室鉴定[2-3].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非结核分枝杆菌(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分枝杆菌属内除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迄今为止,共发现154种NTM( www.bacterio.cict.fr/m/mycobacterium.html)和13个亚种,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对人体致病.NTM可以侵犯人体肺脏、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组织器官,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1].近年来,NTM病呈快速增多趋势,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
-
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线点杂交技术快速鉴定34种分枝杆菌
依靠传统方法鉴定分枝杆菌的生长特性、色素、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用生化试验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费时、费力且没有标准化试剂,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导致很多结果不易判断.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分枝菌酸及气相色谱测定脂肪酸均存在菌种鉴定的局限性,受菌株的生长环境、营养状况的影响,并且需要特殊的仪器.PCR产物直接序列测定和限制性内切酶切图谱不适合检测混合性感染,而分枝杆菌的鉴定对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旨在建立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线点杂交技术(PCR-RLB),快速鉴定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
-
肺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NTM)是分枝杆菌属内除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可以侵犯人体肺脏、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和软组织等组织器官,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疾病[1]。发生于肺部以外组织器官的NTM病统称为肺外NTM病。近年来,随着NTM病呈快速增多趋势,肺外NTM病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常见报道包括NTM淋巴结病、NTM皮肤病、播散性NTM病,也见滑膜、滑囊、腱鞘、手深部、关节、骨和骨髓病变的报道。
-
应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治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NTM)系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结核、牛、非洲和田鼠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随着细菌学诊断的进步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别技术的提高,AIDS的流行,医源性感染机会增多,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人口老龄化等各种机会增多,NTM病较前明显增加,但临床医生对此了解较少,经常将痰涂片抗酸菌阳性并有呼吸系统症状及X线胸片异常阴影者诊断为肺结核,造成误诊,甚至误诊为耐药结核病而给予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方案,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由于NTM种类较多,根据生长快慢分为快生长分枝杆菌和慢生长分枝杆菌,根据分枝杆菌是否产色,将NTM分为4组,分别为Ⅰ组光产色菌、Ⅱ组暗产色菌、Ⅲ组不产色菌、Ⅳ组快速生长分枝杆菌。这些分类对NTM的诊断和治疗没有太大的影响。
-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应用进展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坎纳和田鼠分枝杆菌)及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NTM常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迄今为止已发现有150余种[1],多数为腐生菌,其中少数可使人和动物致病.但在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或肾透析、脏器移植时给予免疫抑制药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使NTM病发生率增加.近些年NTM的临床实验室分离频率有所增加,这与应用现代细菌学方法快速鉴别诊断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NTM感染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总结如下.
-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18例误诊分析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是由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人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田鼠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NTM引起的疾病。NTM存在土壤、草木、沼泽等腐烂物质中,随着对NTM肺病的广泛研究和细菌分离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普及,人们对NTM有深入的认识。近年来,NTM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990年为4.9%,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NTM的比例明显增加, NTM占分离株的11.1%[1],在2010年已达22.9%[2]。本研究对我所2010—2013年治疗的18例NTM肺病患者进行分析。
-
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指导(九)抗麻风病药
[药物类别]抗麻风病药[适应证]用于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各种类型麻风和疱疹样皮炎的治疗.麻风杆菌对砜类可产生耐药性,因而须采用联合疗法,以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减少复发和较快消除其传染性.
-
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为国家丙类传染病.主要累及人体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临床表现以感觉丧失性皮肤损害和周围神经肿大为特点.如治疗不及时,有可能造成眼、面、手、足的残疾,很少致死.
-
儿童非结核分支杆菌脑膜炎1例误诊分析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NTM)是指在分枝杆菌属中,除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型和田鼠型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脑膜炎是由 NTM 引起。由于非结核分支杆菌与结核分支杆菌同为分支杆菌属,故非结核分支杆菌脑膜炎与结核分支杆菌脑膜炎的临床症状、X 线胸片特点极为相似,单纯靠胸片和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涂片是无法区分的。临床上往往在没有进行抗酸杆菌菌型鉴定的情况下,就给予充分抗结核治疗是造成本病误诊的重要原因。现将1例儿童非结核分支杆菌脑膜炎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
浙江省麻风病流行区公众的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浙江省截止2010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16686例,尚有麻风现症病人104例,属于麻风病低流行区。为实现国家规划要求的2020年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大力开展麻风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促进病人的及时发现治疗,消除麻风病的恐惧与歧视,为广大麻风病受累者在社会的康复融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实现相应控制目标的基础性工程[1]。我国从2012年提出了“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理念[2],并制定了到2020年麻风病流行地区公众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0.00%以上的具体目标。因此,深入分析目前社会公众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及其人群特征,对于确立今后有针对性的科学的麻风病健康教育策略十分必要。根据《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2012-2020年)》的要求,我们于2012年6-7月在我省麻风病流行地区的群众中开展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