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自体血输血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及预后与术中是否大量失血、围手术期是否异体血输血有关[1].近年来,自体血输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科对 1996~1998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病人进行自体血和异体血输血的对照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
自体血回输在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护理特点.方法 使用回顾性质量评估设计,比较了2005~2009年本组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120例,其中60例采用自体血回输装置(A组),60例术后伤口采用常规引流袋引流(B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红蛋白水平决定异体血的输入量,使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 g/dL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术后8 h内及术后总引流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红蛋白变化及术后平均输血量、输异体血比例.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8 h内引流量以及术后总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自体血回输量平均为382.5 ml,术后有9例接受异体血输血,平均异体血输入量134.3 ml;A组所有自体血回输未出现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B组术后23例接受异体血输血,平均异体血输入量252.4 ml;B组异体血输血过程中有3例出现发热反应.输异体血的比例为A组15.0%,B组38.3%.结论 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使用自体血回输是安全有效的,能够节约血源,避免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冷凝集阳性病人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1例
病人 男,24岁。心悸气促12年。查体:心尖区闻及4/VI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闻及3/VI级舒张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左心室扩大。交叉配血发现自体配血冷凝集温度阈值为35℃,冷凝素滴度为1∶256。 术中保持室温26℃左右,输液及输血均用温箱加热至37℃后再输入,麻醉成功后放自体血600 ml,体外循环无血预充,预充液以水箱加热至37℃,采用常温高流量体外循环维持流量2.4 L/min左右,鼻咽温度及肛温37℃。阻断循环后先经主动脉根部灌注37℃温血停搏液500 ml,使心脏在舒张期停搏,再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高钾温血灌注,全部灌注过程中均未见血凝块从冠状静脉窦口或冠状动脉口冲出。进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术毕心脏复苏前5 min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无钾温血灌注。开放循环后心脏自动复跳。主动脉阻断91 min,体外循环120 min。术毕回输自体血,术后输入库血600 ml。 术中及术后均无血红蛋白尿。 讨论 冷凝集阳性病人暴露于低温环境时的主要并发症是溶血及溶血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脏病病人在术前确诊高滴度冷凝集阳性后,重要是确定其冷凝素滴度和冷凝集阈值温度;围术期保持病人的体温不低于冷凝集阈值温度。对于滴度低、阈值温度低的病人,中度低温体外循环较为安全。对于冷凝素滴度高,术前血浆置换法是较为安全的方法。而冷凝集阈值温度较高的病人,应避免低温,使用常温体外循环,温血、温晶体停搏液交替灌注或温血持续灌注。我们采用的常温高流量体外循环及温血顺行结合逆行灌注也取得良好效果。
-
经胸管回收自体血抢救心脏破裂5例
1993年以来,我们收治5例胸部刀伤致心脏破裂病人,经胸管回收胸腔积血,过滤、抗凝后回输,抢救成功4例,死亡1例,报道如下.
-
自体血照射回输疗法防治癌症患者血象降低的临床研究
癌症放疗、化疗治疗中,病人血象降低是中断治疗、影响疗效的大障碍。因此,临床用自体血照射回输疗法刺激骨髓及时恢复造血,用短时间来恢复血象,维持综合治疗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1996年5月2日~1999年5月2日,我们对1174例癌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研究,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自1996年5月2日~1999年5月2日,收治的1174例确诊(细胞学或/和病理学)癌症病人:其中774例行自体血照射回输;400例作为对照组。774例恶性肿瘤,包括59个病种,年龄8~82岁,平均年龄47.5岁,男∶女=360∶414。研究组中443例与对照组中的400例包括 7个主要病种,作为重要研究,入院时研究及对照组的Karnofsky评分、均为70±10,无差别。研究组中580例合并化疗,对照组297例合并化疗,两组病人应用化疗率分别为:75%(580/77 4),74.25%(287/400),P>0.05,无显著性差别。
-
脑内局部应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采用大鼠尾动脉抽血,自体血注入模型.共分为6组,每组n=12.模型组:抽取50μl尾动脉血,注入右侧尾状核;局部给药组:再分为大、中、小剂量组.制作模型后6h分别于血肿腔注入GM-1 2mg/kg,0.8mg/kg和0.32mg/kg,液量按0.2ml/kg计算,并经尾静脉注入相等体积对照液;或于尾静脉注入GM-1 2mg/kg,同等体积对照液注入右侧尾状核,即全身给药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术中控制大鼠肛温在36℃~37℃之间.以上各组动物均于注血后72h处死,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n=8),或在灌注固定后行组织学检查(n=4),并作相对损失神经元计数,后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
机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308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机器回收式自体输血用于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经验.方法 用京精Z-2000 型血液回收机将患者术中积血或伤口创面的血液回收,经滤过、抗凝、储存、离心分离、清洗、浓缩后回输患者.结果 308例患者自体血回收总量为296 800 ml,大回收量为9 000 ml,平均每例960 ml.接受回输患者未出现溶血、细菌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机器回收式自体输血极大提高了大出血时的抢救成功率.避免手术中患者出血过多、过快、血源供应不及或因血源缺乏造成的生命危险.机器回收自体血安全有效、节约血源、无异体血反应,能避免经异体输血传播的疾病.
-
三通式采储输血器的制作与应用体会
随着对输血危险性的认识,自体输血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 ANH 没有专用器具,我们自制三通式采储输血器应用于ANH 30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1 制作和使用方法取医用三通开关1个,一端连接20~40 cm 的延长管,前端接留置针(成人18~20号)作为采血端.三通开关的另二端分别连接输血器:一端插入配好的输液瓶作为输液端,另一输血器插入一消毒好的空输液瓶作为采血端(采血前空瓶按采血 400~500 ml 计算、先注入生理盐水40~60 ml、肝素20~25 mg),两瓶均置输液架上,关闭调速夹(附图).给病人连接好监护仪、建立快速静脉通道后,在肘正中静脉近心端扎好止血带(以浅静脉被阻断、而桡动脉仍能摸到搏动为宜),穿刺肘正中静脉、储血瓶置低位并晃动储血瓶(三通开关打开此通向).采血完毕后将三通开关置输液瓶与采血瓶通向、将管道内血冲入采血瓶后关紧采血瓶通道的调速夹并将三通开关置输液通向,打开输液端的调速夹开始输液.术毕或止血完毕后将三通开关置输血通向回输自体血即可.
-
自体血低剂量辐射刺激疗法防治癌症血象降低的临床研究
癌症放疗、化疗综合治疗中,血象降低是中断治疗、影响疗效的大障碍[1].故探讨用新疗法即自体血低剂量辐射刺激疗法(TBLIT),刺激机体造血,迅速恢复血象,保障综合治疗计划执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1174例癌症患者用新疗法进行防治血象降低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自体血照射回输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多见发生急性放射性口咽粘膜炎、白细胞降低及免疫机能下降;合并化疗时更为严重,如何进行有效地防治,一直是临床上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在行自体血照射回输提高机体抗辐射能力的系列研究中[1-3],重点观察了自体血照射回输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
自体血回收输血在抢救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
脾破裂出血病人病情危重、发展快,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快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及时手术止血是治疗的主要措施[1].
-
大鼠动脉内低温自体血输注的神经保护作用
亚低温状态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经动脉输注少量低温自体血神经保护作用.
-
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不同血液管理方法的效果比较及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氨甲环酸(TA)、和自体血回输3种血液管理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TKA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EPO组、TA组、自体血回输组和空白对照组,4组患者围术期采取不同的血液管理方法.比较患者术后Hb、异体输血、失血等数据,并计算隐性失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08例患者,男20例,女88例;平均年龄(70.6±6.4)岁;BMI (26.97±3.51)kg/m2.EPO组31例,TA组28例,自体血组28例和空白对照组21例.对照组围术期Hb变化差值(43.7±8.2)g/L大于其他3组(36.8±13.6)、(35.0±8.7)、(27.1±14.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PO组、TA组、自体血回输组和对照组术后异体血输注率分别为19.4%、7.1%、32.1%和28.6%,TA组异体输血率显著少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组总失血量(1 536±438)ml,对照组(1 476±263)ml,明显多于EPO组[(1 179±378)ml]和TA组[(1 057±2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EPO、TA、自体血回输3种血液管理方法均可以有效改善TKA的失血情况.3种方法中,TA可获得相对较好的疗效,但由于TKA失血较多,建议联合多种血液管理方法.
-
术中回收自体血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当前,年青女性发生异位妊娠导致腹腔大出血事件较多,许多患者急诊就诊时合并明显休克,有的还严重危机生命.急救早期能够保证血液制品的供给,可有效救治患者同时,也能明显降低死亡率.目前血源供应紧张给医院临床急用血带来不便.为了处理好这个难题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5月,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治疗了167例宫外孕等患者,现总结如下.
-
自体血胸腔注射治疗顽固性气胸16例观察
目的:观察用自体血胸腔注射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胸腔插管实行闭式引流后,于胸腔内注射自体静脉血50~1000ml.结果:16例气胸患者有15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3.75%,不良反应低.结论:抽气后胸腔内注射自体血治疗顽固性气胸方法简便,经济实用,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
短讯
本刊讯日前,北京世纪坛医院成功为一名罕见血型患者行“无血”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患者患有罕见的肝脏尾状叶肿瘤,直径在5cm以上。肝尾状叶所处位置特殊,前面是供应肝脏血液的门静脉、肝动脉以及出肝的左右肝管,后面紧贴人体大的静脉下腔静脉,上方则紧邻引流出肝血流的几条肝静脉及其汇入下腔静脉的位置,因此肝尾状叶肿瘤切除的难度和风险极大。同时,由于患者肿瘤较大,很可能已经侵犯到了下腔静脉,手术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损伤到大血管而引起致命的大出血。而该患者为Rh阴性血型,这是一种是非常罕见的血型,在中国表现为这种血型的人只占人群总数的0.34%,有“熊猫血型”之称。术前仅有1000毫升异体血和400毫升自体血。手术出血风险极高,压力很大。 -
自体冷血停搏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自体冷血停搏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自体冷血停搏液组(A组)和4:1冷含血停搏液组(B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24h及48 h经桡动脉取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cTnI、CK-MB和H-FABP明显升高,均于术后6h达高峰,与术前水平比较,显著升高(P<0.01),随后逐渐下降,术后48 h基本接近正常水平(P>0.05).术后6h,B组患者三者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其余各时点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多巴胺应用时间及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及低心排发生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冷血停搏液能显著降低血浆cTnI、CK-MB及H-FABP水平,能明显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减少多巴胺应用及呼吸机辅助时间.自体冷血停搏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保护效果优于4:1冷含血停搏液,对心脏停搏下心内直视换辩术心肌保护有重要意义.
-
介绍一种一次性回收血管的制作方法
回收血管是外科、妇科手术中回收自体血的一种工具,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必备的抢救物品.由于回收血管不象输血管、输液管那样应用广泛,因此购买一次性回收血管比较困难,一般基层医院手术室都是自备回收血管,用后由供应室进行处理消毒灭菌,然后再重复使用,这种方法在临床上造成了污染机会,不适应现代医院感染的要求.
-
输血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外科手术常需输血,输血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下降目前还有争议[1].本文通过比较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输异体全血或自体回收血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的变化,探讨输异体或自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对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实验根据.
-
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脑出血(ICH)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疾病,常由血管畸形、动脉瘤、高血压、肿瘤等引起.脑水肿是ICH的重要并发症,其产生和发展是导致ICH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国内外大量的学者都在积极研究引起ICH脑水肿形成的机制,希望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以降低ICH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现在很多实验都证实,ICH引起的脑水肿主要由于血肿自身释放的生化物质引起的.1血浆蛋白血凝块的回缩在早期脑水肿形成的作用 Wagner等[1]将猪的自体血注入右侧额叶,分别在1h、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