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为期半年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不逊于2年治疗
一项研究在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的患者中对为期6个月与24个月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 )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短期治疗的效果不逊于长期治疗。
ITALIC Plus试验结果显示,在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PCI后随机分配至DAPT 24个月(然后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与DAPT 6个月(然后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患者临床转归是相似的。法国布雷斯特大学的Gilard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2014年年会上交流了这些研究结果。 -
随机分配簿:实现临床试验随机分配遮蔽的新技术
目的:随机分配遮蔽对保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RCT)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对信封法随机分配遮蔽技术的改进,以期设计一种更为便捷、有效的两联单随机分配遮蔽方法。方法根据产生的随机分配序列,为每一受试者制作一份随机分配两联单,并按顺序装订成册,制作成带有封面和使用说明的随机分配簿。两联单的第一联为说明联,第二联为分配联,两联序号相同、四周密封胶联,并在两联的相同区域处留空用于签署受试者信息。第一联书写的内容可完全复写至第二联上;第二联分配信息的背面涂黑印刷,避免透光识别而导致分配信息的提前破解。当研究者确定受试者合格后,依先后顺序选择受试者对应的两联单。在第一联签署受试者信息后沿周边撕开暴露第二联分配信息,并将该受试者分配至第二联上所指定的组别。随机分配薄可委托专业印刷机构。按照随机分配序列表,并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印刷制作,对于多中心临床试验可分中心独立印制。结果该方法已在18项临床试验中得到应用,其中5项为多中心试验,3项为产品注册试验。结论两联单随机分配簿方法制作容易、操作简单、监查方便,可有效实现临床试验随机分配遮蔽,对确保随机化质量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血浆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在肺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在肺癌中的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50例肺癌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TrxR的活性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浆中TrxR活性高于健康体检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TrxR活性均值分别为(3.96±5.22) U/mL、(6.31-±6.20) U/mL、(6.98±7.04) U/mL,各组间TrxR活性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xR活性表达与肺癌密切相关.TrxR活性表达在肺癌不同组织学分型间相同.
-
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或细胞学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行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鸦胆子油乳100 mL/次;对照组胸腔内注入博来霉素45mg/次,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5.0%)与对照组(76.3%)相近(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15.0%)轻于对照组(63.2%)(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
人工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定量综合评价人工流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电子资源数据库搜索1991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发表的人工流产和乳腺癌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例对照研究.经严格筛选后,采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的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95% CI),对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20 421例乳腺癌患者和34 261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纳入的资料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得出合并的比值比OR值及95%CI为1.28( 1.06,1.54).分层分析显示,女性人工流产1次与乳腺癌关系并无统计学意义,OR=1.05,95% CI(0.92,1.19);而≥2次人工流产可使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 CI(1.03,1.75).结论 人工流产是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2次人工流产可以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分析 流产 人工/统计学和数值数据 随机分配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目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2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LS组)、右侧星状节阻滞组(RS组)、药物卡托普利组(D组)和手术对照组(C组),每组8只.用ALC-NIBP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测定大鼠血压,时间点包括基础值(T0)、第2周(T1)、第4周(T2)、第6周(T3)、第8周(T4)和第10周(T5).实验结束后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45 mg/kg)麻醉SHR,迅速取出大血管,放射免疫法测定其eNOS和ET-1的浓度.结果:与基础值相比,LS组SHR血压逐渐升高(P <0.05或P<0.01);RS组血压第2周升高较明显(P<0.05),而其它时点较平稳,在167 mmHg~ 170 mmHg之间,与基础值(156±14) mmHg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D组血压第2周和第4周下降(P<0.05),其它时点与基础值( 156±16) mmHg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C组血压各时点与基础值( 154±12) mmHg相比均逐渐升高(P<0.01).与C组和LS组相比,RS组大血管组织中ET-1表达明显降低(P<0.05),eNOS明显增强(P<0.05).结论:阻滞右侧星状神经节能够明显降低血压,降低血管ET-1及升高eNOS蛋白的表达.
-
高渗盐水和甘露醇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降低颅内压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的疗效。方法:2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事件时,随机交替接受等渗透剂量的160 mL 3%高渗盐水与150 mL 20%甘露醇进行降低颅内压治疗,连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及中心静脉压。记录有效降低颅内压持续时间、颅内压大降幅及其时间,用药前及用药后1 h、3 h 血钠水平及血浆渗透压。结果: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均可降低颅内压(均P<0.01),两者的降低颅内压作用持续时间及颅内压降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脑灌注压较用药前均上升(均P<0.01),平均动脉压先上升后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中心静脉压稍有波动,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甘露醇治疗后患者血钠下降,3%高渗盐水治疗后患者血钠值上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甘露醇及3%高渗盐水治疗后患者血浆渗透压均先上升后下降,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3%高渗盐水可作为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大脑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脑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 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可能存在的关系,初步探讨HIF-1α表达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3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和SAH 6、12、24、72 h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HIF-1α的表达水平,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检测表达HIF-1α的细胞类型.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IF-1α的表达在假手术组几乎未见(0 29%±0 30%),SAH后6 h增加(4 65%±1 01%),24 h达高峰(18 55%±4 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TUNEL法检测到大鼠大脑凋亡细胞数在SAH后增多,6 h时可见少数凋亡细胞(7 09%±2 34%),在24 h到达高峰(25 54%±7 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相关分析显示各组HIF-1α阳性率与TUNEL阳性率呈正相关(r=0 738,P<0 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HIF-1α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元,部分HIF-1α染色阳性的细胞核与TUNEL染色重合.结论:大鼠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HIF-1α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提示HIF-1α可能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
-
基于网络的小化随机化分组系统的设盲方法
目的对基于网络的小化随机化分组系统的分组结果设盲.方法根据临床试验设计的设盲原则,使用VISUAL BASIC脚本编写的(active server pages,ASP)和数据库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language,SQL)实现对药物编号和治疗组之间的二次随机化,达到药物编号和实际治疗组之间的设盲.结果基于网络的小化随机分组系统的分组结果被成功设盲,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因特网使用浏览器得到与当前病人对应的药物编号.结论基于网络的小化随机化分组系统的可以在双盲的随机化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广泛应用.
-
临床试验随机化的质量保证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随机化是减少选择偏倚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如何保证随机化的质量也就成为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成功实施临床试验的随机化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采用随机的方法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分配序列,二是采用分配隐蔽的方法保证随机分配序列的执行.本文在介绍随机化的概念和质量保证要求的基础上,分别就随机分配和分配隐蔽的质量保证方法进行阐述,同时也从报告随机对照试验的角度介绍了随机化的具体报告内容和要求,期望进一步规范我国临床试验随机化的实施,以达到不断提高我国临床试验质量的目的.
-
芦沙坦与依那普利联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目的比较芦沙坦(losartan)和依那普利(enalapril)联用与依那普利单用,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在心脏功能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两阶段交叉试验研究设计.符合入选条件的CHF患者随机分配至两个组,接受治疗方案的顺序不同的两阶段治疗,两治疗方案分别为芦沙坦和依那普利合用与依那普利加安慰剂治疗.每阶段各治疗8wk,其间设2wk的洗脱期.结果联合治疗与依那普利单用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LVEF的改善等均显著(P<0.05).两治疗方案间对血钾、肌酐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芦沙坦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CHF患者是安全而耐受良好的,且可产生更有益的疗效.
-
快速调查中的二级整群随机抽样
在社区健康服务研究中,快速流行病学评估(rapid epidemiological assessment)是常用的方法.尤其当人力、物力及其它资源有限时,这是一种简单、经济而快速地获取信息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可及时提供实时调查结果作为制定决策的依据,当应急事件发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对人群健康作出评价时,更显出其独特的作用.
-
速读
低血糖可减少睡眠觉醒反应
Jennum P, et al. Diabetes Care,2015, pi:dc150907.
近期,一项研究提示,低血糖与睡眠觉醒反应减少密切相关。
研究者将纳入的26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到2个试验夜晚(一个是血糖正常的夜晚;另一个是血糖降低的夜晚)。在低血糖夜晚,当参与者在睡眠第2阶段(N2)时,停止葡萄糖输注使受试者血糖降低到2.7~2.8mmol/L并维持15min,然后再恢复受试者血糖至正常水平,并且在整夜的其他时间段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在血糖正常夜晚,参与者血糖维持在5.0~7.0mmol/L。研究人员观察到,在低血糖夜晚,试验者睡眠的前4h脑电图识别的觉醒率与血糖正常的夜晚相比无差异。与血糖正常的夜晚相比,睡眠4~8h,夜间低血糖试验者觉醒率下降27%;睡眠0~8min,觉醒率下降20%(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发现夜间低血糖受试者睡眠时间更长:低血糖夜晚受试者平均睡眠时间为366min,血糖正常夜晚受试者平均睡眠时间为349min。 -
射频和硬化剂治疗Ⅰ、Ⅱ期内痔的对比研究
1资料和方法1)病例:将217例内痔根据首次就诊门诊号随机分配为两组,A组:射频治疗(113例),B组:硬化剂治疗(104例).其中54例曾行痔切除术、痔结扎术、硬化剂或物理治疗.所有人选者都不伴有其他肛管直肠疾病.两组的性别年龄、症状、分期和治疗史构成如表1所示.经统计学检验,说明两组病例是具有可比性的(P>0.05).
-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18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用国内统一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经 CT或MRI检查证实,全部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根据Doll的随机分配卡,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94例,男64例,女30例,年龄40~65岁,病程5~30d;对照组86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44~70岁,病程4~30 d.
-
头孢克洛和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科的常见病之一,也是引起听力损失较常见的原因.引起SOM的原因很多,咽鼓管功能不良是SOM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是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已应用于SOM的临床治疗.本文自2002年1月起对我科门诊确诊的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穿刺抽液后随机分配两种口服药物治疗方案,其听力提高及鼓室导抗图由"B"、"C"型图转A型图较明显,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现将两组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续二)
1.8 临床试验研究①心力衰竭恶化:Ⅲ期临床试验,纳入4 133例心力衰竭恶化的患者,除标准治疗外,随机分配,口服托伐普坦30 mg,qd(n=2 072)或安慰药(n=2 061),平均疗程9个月,双重主要终点为全因病死率(优效性和非劣效性)和心血管死亡或因心力衰竭住院(仅优效性);次级终点包括呼吸困难、体重和水肿的变化.结果:托伐普坦组和安慰药治疗组分别有537例(25.9%)和543例(26.3%)患者死亡,危险比率(HR)为0.98,95%可信区间(CI)为0.87~1.11(P>0.05).
-
低剂量米非司酮与左旋18甲基炔谱酮紧急避孕临床效果观察
为防止发生未避孕或者避孕失败后的意外妊娠,过去传统的服用大剂量雌激素,因副反应大,被陶汰,左旋18甲基炔诺酮用于临床研究后显示出一定的避孕效果.我们采用随机分配、双盲法对低剂量米非司酮和左旋18甲基炔诺酮的紧急避孕效果及副反应进行了临床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罗格列酮对前驱糖尿病或非糖尿病代谢综合症血浆脂联素水平和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目的 噻唑烷二酮类对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替代标记物如脂联素和动脉僵硬度有较好的作用.这些有益的作用是否会在非糖尿病患者(如前驱糖尿病或非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出现还不明确.目前的研究是评价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致敏剂罗格列酮对循环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和肱踝脉搏波传递速度的作用.方法 99例前驱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到罗格列酮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和49例).
-
Vemurafenib 改善伴BRAF V600E 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
背景 BRAF 激酶抑制剂vemurafenib(PLX4032) 的1 期和2 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对伴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反应率超过50%.方法 我们在675 例既往未经治疗、伴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实施了一项Ⅲ期随机化临床试验以比较vemurafenib 和Dacarbazine (氮烯唑胺).患者通过随机分配,分别接受vemurafenib( 每次口服960 mg,每天两次) 或氮烯唑胺( 每3 周静脉注射1000mg·m-2 体表面积).本研究主要终点是比较总体生存率及无进展期生存率.次要终点包括反应率、反应持续时间以及安全性.计划在死亡98 例患者时进行中期分析、死亡196 例时进行终分析.结果 在治疗6 个月后,vemurafenib 组总体生存率为84%(95% 置信区间[CI],78-89),而氮烯唑胺组为64%(95% CI,56-73).在对总体生存率的中期分析及无进展期生存率的终分析中,与氮烯唑胺相比,vemurafenib 能相对减低63% 的死亡风险,以及减低74% 的死亡或者疾病进展风险( 两种比较P<0.001).通过数据及安全监督委员会进行独立中期分析审查后,建议氮烯唑胺组患者也转而服用vemurafenib.对Vemurafenib 反应率是48% 而氮烯唑胺只有5%.伴Vemurafenib 常见不良反应为关节痛、皮疹、疲劳、脱发、角化棘皮瘤或鳞状细胞癌、光过敏、恶心和腹泻;38% 的患者因为毒副作用要求调整剂量.结论 Vemurafenib 能改善既往未经治疗、伴有BRAF V600E 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总体及无进展期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