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在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庄全魁;孟晓林;艾继超;吴刚强;陈勇;李杨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在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择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以来采用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联合pemberton手术治疗的29例(32髋)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术后1、3、6、12、24个月行X线片及CT检查,分析患儿股骨粗隆下截骨愈合时间,髋臼发育、股骨颈颈干角、骨颈前倾角以及股骨头包容发育情况,髋关节功能障碍以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等并发症。随访1~6年,平均3年6个月,股骨粗隆下截骨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股骨颈前倾角及颈干角发育良好,术后12个月前倾角及颈干角基本接近正常儿童。髋臼发育良好,股骨头包容满意,CE角及髋臼指数基本正常。29例(32髋)患儿中股骨头坏死5髋,占15.6%,髋关节屈曲﹤90°2髋,占6.25%。结论股骨粗隆下旋转缩短截骨在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取得满意临床疗效,术后髋臼发育、股骨头包容、股骨颈前倾角、股骨颈干角发育良好,股骨头坏死率及髋关节僵硬率明显降低。

  • 大龄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螺旋CT诊断

    作者:杨复宾;周珉;盛茂;郭万亮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大龄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患儿的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7例螺旋CT均表现为肠管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盘旋,形成漩涡状团块,呈典型的“漩涡征”,并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血管位王异常,团块中央为肠系膜血管。4例行CT增强扫描,可见胰头钩突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右侧,呈“换位征”。结论:“漩涡征”伴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位置异常是儿童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螺旋CT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疾病诊断。

  • 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对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力的影响

    作者:林泉;刘伟民;肖信;林恩韦

    目的 观察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对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力的影响,寻找提升大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力更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 ~13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216例(216眼),随机分为视知觉学习组(108例)和传统综合疗法组(108例),分别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和传统综合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视知觉学习组给予提高视觉注意和轮廓整合、位置噪声等视觉训练方案,传统训练组采取红光、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及训练6个月后患儿的佳矫正视力.结果 视知觉学习组的基本治愈率、进步率、无效率分别为68.52%、25.92%、5.56%,传统综合疗法组分别为42.59%、25.00%、32.41%,视知觉学习组的总体疗效高于传统综合疗法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程度屈光参差性弱视视知觉学习组的总体疗效均高于传统综合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视知觉学习组视力提升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综合疗法组,治疗后第6个月视知觉学习组视力均数>0.8,此后一直维持该水平,而传统综合疗法组在随访末期视力均数才达到0.8.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训练疗效优于传统综合疗法,缩短了视功能障碍治疗的周期,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视力.

  • 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对提升大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视力的疗效

    作者:林泉;刘伟民;肖信;林恩韦

    目的 评价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大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分析其视力的变化,为寻找儿童弱视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弱视患儿88例(160眼),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和传统综合治疗方法对大龄弱视儿童进行治疗,具体训练方案由医师基于患儿视觉表现的初始状态、视功能低下的严重程度以及训练过程中的进步程度来设计.视知觉学习组给予提高视觉噪声和轮廓整合、位置噪声等视觉训练方案;传统综合治疗组采用红光、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对比观察2组总体疗效,并观察在弱视治疗后6个月患儿的视力变化.结果 视知觉学习组的总体疗效均高于传统综合治疗组,视知觉学习组不同程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总体疗效均高于传统综合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视知觉学习组视力提高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综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视知觉学习组视力均数>0.8,此后一直维持该水平,而传统综合治疗组在观察终点视力均数<0.8.视知觉学习组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平均训练17.14 h可提高1行LogMAR视力,其中重度弱视所需时间短(12.00 h),中度弱视其次(14.04 h),轻度弱视所需时间长(25.12 h).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提供了强烈的、活跃的、有反馈的个性化视觉刺激,对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的大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LogMAR的疗效较好,缩短了视功能障碍治疗的周期.此方法能在较短时间达到佳治疗效果,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的途径.

  • 新生儿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研究

    作者:杨俊梅;杨莉

    目的:探讨新生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活性及各类黄疸对γ-GT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临床化学学会推荐的γ-GT测定方法.结果:正常新生儿血清γ-GT活性远高于大龄儿童正常值(20±20u/L).对于黄疸新生儿,无论间接胆红素占优势者,还是非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直接胆红素占优势者,其γ-GT活性无明显改变,只有胆汁瘀积引起的直接胆红素占优势的新生儿,其γ-GT活性明显增高.结论:新生儿血清γ-GT活性高于大龄儿童正常值.

  •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许慧;黄成姣;任加红;周小勤;张姝

    ICU肺部严重感染患儿,因其免疫功能和咳嗽反射较差,常合并其它系统的疾病,极易出现肺部感染加重、肺不张等情况,使病情恶化,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纤维支气管镜因可直接冲洗支气管中分泌物、减轻肺不张、缓解肺部急症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成人以及大龄儿童肺部感染,但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应用及疗效等情况目前报道颇少.

  • 大龄儿童桡骨小头半脱位误诊一例报告

    作者:宋亚文

    患者张XX,男性,11岁,二日前因和同学打闹,其同学牵拉其前臂将其背起,当即感觉肘部疼痛难忍,且肘部无法活动,家长当日晚间带其来急诊求治,当时未予拍片,初步诊断为肘部软组织牵拉伤,给予活血止痛药膏外用.第二日晚间患者又来求治,患者主诉疼痛未见任何好转,反而肿胀加重.笔者对患儿进行了详细的物理检查,发现患肘肿胀、桡骨小头处压痛明显,肘关节无法旋后,患臂无法高举抬起.拍片发现患侧桡骨轴线延长线偏离肱骨小头骨骺中心(图1),初步诊断为桡骨小头半脱位,后采取旋后-屈肘复位法复位,听见"咯噔"的关节回纳声后,患儿肘关节立即活动自如,而且患臂也可以高举了.三天后复查,患儿已经完全恢复日常活动.

  • 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

    作者:史明;谭家昌;王辉;罗宇;姜铁斌

    尺桡骨双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临床对于儿童骨折治疗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需要寻求微创性、并发症较少的内固定方法.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符合微创理念,具有创伤小、间接复位、生物学固定、保护局部血运、不易损伤骨骺等优点[1].2010年3月~2011年4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经皮插钉技术治疗尺挠骨双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大龄儿童肠旋转不良的诊治体会

    作者:严志龙;吴晔明;陈其民;徐敏;施诚仁

    肠旋转不良多发生在新生儿时期,通过典型的病史以及钡剂灌肠和腹部X片表现常能明确诊断.大龄儿童的肠旋转不良,因其症状和体症不典型,给诊断造成困难,延误治疗.国外几个研究机构曾经用年龄来归纳各种临床表现,并得出大龄儿童的肠旋转不良是一个区别于新生儿时期不同的临床群体[1,2].我院1995~2002年收治12例,报告如下.

  • 单臂外固定架微创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骺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宏刚;刘辉;陈晓辉;杨欢德;王志斌;林峰;申吉虎

    目的 探讨应用单臂外固定架微创治疗儿童肱骨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移位明显的肱骨干骺端骨折37例大龄儿童,术后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Neer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3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周,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螺钉退出、骨折再移位,无骨骺发育障碍,无针道感染.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采用Neer功能评分,优30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结合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骺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微创、二次取出简单、经济、不损伤骨骺、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满意,可供临床参考.

  • 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一期联合手术

    作者:Shih CH;余浠临

    治疗发现较晚的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困难是如何克服软组织的挛缩,并将股骨头复位到髋臼内,维持股骨头的中心与髋臼的中心在同一点上,以获得满意的髋关节功能.

  • 我国小儿心脏外科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丁文祥

    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起步较晚, 在40年代后期开始动脉导管关闭术, 50年代初施行低温下房间隔缺损缝合术等, 直到1958年国产人工心肺机在上海研制成功, 并于同年8月在西安、上海相继开始了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从此开创了我国心脏直视手术的新局面. 到70年代初, 我国矫治先心病年龄还处于成人及大龄儿童的范围.

  • 儿童皮层诱发电位中P1N1的增龄性变化及临床应用

    作者:卢伟;鲁倩;莫玲燕

    3.4大龄儿童P1N1这个年龄段包括了4岁到青春期的儿童,目前对于此年龄段的儿童P1N1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成人的P1N1是稳定而普遍存在的,而儿童的P1N1的特性尚不明确.P1波幅及潜伏期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直到20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10].在这个年龄段,N1波分为Nla、N1b(图3),Nla波只在一部分受试者中观察到,N1b波在所有受试者中都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N1a波出现的频率也增长,6~7岁儿童中Nla波出现概率为61%,8~9岁为63%,10~12岁为69%,13~15岁为100%[10].

  • 1例小儿肝移植术后腹腔乳糜漏的护理体会

    作者:戴燕红

    乳糜腹是由胸导管、腹腔淋巴管及其分支的损伤、破裂或阻塞所致的淋巴液溢入腹腔而形成[1].上腹部或腹膜后区手术较易伤及淋巴输出管造成术后淋巴漏,多发生于胃癌根治术、肾移植术等术后,而肝移植术后淋巴漏较为少见.在中国婴幼儿肝移植开展时间短,婴幼儿肝移植因其自身解剖、生理及免疫系统的特殊性,手术技术难度较高,而且肝移植术后存在免疫抑制、营养不良等因素,淋巴漏不仅不易愈合并且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应引起重视[2].婴幼儿肝移植术后早期管理有别于成年人及大龄儿童,具有其特殊性.我院于2012年 8月收治一名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于8月26日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第 6天出现乳糜样腹水,经精心治疗与护理下,患儿住院第 51 天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以胰腺炎为首发病的儿童十二指肠隔膜狭窄1例

    作者:程鑫;严志龙;胡明

    十二指肠隔膜狭窄是指十二指肠隔膜中央或边缘有小孔,孔的大小不一,造成梗阻程度不一,孔大梗阻不全,发病也较晚.现报告1例以胰腺炎为首发病的大龄儿童十二指肠隔膜狭窄.患儿,女,7岁,生长发育一般,入院前2年出现腹痛,伴呕吐胃内容物,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个月前再次出现上腹部疼痛,伴频繁呕吐,含胆汁成分,查血淀粉酶1267 u/L;B超榆查提示胰腺弥漫性肿大,主胰管扩张,宽处6 mm,CT检查提爪胰腺肿大,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 大龄儿童肾母细胞瘤1例

    作者:黄颖川;曾莉;黄鲁刚

    肾母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或称Wilms瘤,是起源于未分化中胚层组织的恶性实体肿瘤,90%见于7岁以前,大龄儿童和成人少见[1].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Norwalk和Norwalk-like病毒胃肠炎

    作者:张春芳;金玉

    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 NV)和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 NLVs)是引起人类急性病毒性胃肠炎(即无菌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既往由于缺乏检测手段及NV不能在组织中培养,限制了其临床的深入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成功地用重组杆状病毒系统表达NV结构蛋白,这种纯化的结构蛋白在体外形成的病毒颗粒与天然病毒的抗原性极为相似,使对NV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已证实NV在婴幼儿及大龄儿童中均有很高的感染率.本文就NV概况、流行病学特点、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等新进展进行综述.

  • 视知觉学习治疗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作者:林泉;刘伟民;肖信;林恩韦

    目的 观察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9~13岁屈光参差性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其视力的变化,为寻找儿童弱视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弱视患儿216例(216眼),分别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视觉组)和传统综合训练方法(综合组)对大龄弱视儿童进行治疗,具体训练方案由医师基于患儿视觉表现的初始状态、功能低下的严重程度以及训练治疗过程中的进步来设计.视知觉学习系统组给予提高视觉噪声和轮廓整合、位置噪声等视觉训练方案;传统综合训练组采取红光、精细目力训练等治疗.90 d为1个疗程,共3~4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种方法在弱视治疗后1、3、9、12个月的视力变化.结果 视知觉学习系统组的疗效优于传统综合训练组(P=0.000),不同程度屈光参差性弱视视知觉学习系统组的疗效优于传统综合训练组(P<0.01).视知觉学习系统组视力提升速率明显高于传统综合训练组,视知觉学习系统组在疗程第6个月已有50%的患儿进入基本治愈的平台期,而传统综合训练组50%的患儿在观察终点才进入基本治愈平台期.视知觉学习训练组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平均训练13.75 h可提高一行视力,其中中度弱视所需时间短(10.78 h),重度弱视次之(12 h),轻度弱视所需时间长(26.5 h).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提供了强烈、活跃、有反馈的个性化视觉刺激,对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的9~13岁屈光参差性儿童弱视的疗效优于传统综合训练法,缩短了视功能障碍治疗的周期.此新方法能在较短时间达到佳治疗效果,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

  • 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附8例报告)

    作者:曾繁林;吴金海;孔德建;黎建文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外科常见疾患之一,对于婴幼儿期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无论是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已有大量文献报道[1、2、3、4].患儿若在婴幼儿期得到及时治疗,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优良效果.然而,对于延误佳治疗时机的大龄儿童患者的治疗,文献报道较少[5].

  • 3种固定方法治疗大龄患儿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赵涛;王军;周晓中

    目的:研究不同内固定方案在肱骨近端骨折大龄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肱骨近端骨折大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分为 A 、B 、C 3组。 A 组34例,采用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手术治疗;B 组32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C 组27例,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3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 Neer 评分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 B 组和 C 组,A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切口长度明显缩短(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均能够安全、有效固定大龄儿童的肱骨近端骨折,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临床效果更优。

120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