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血浆代用品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

    作者:于坤;胡强;王红月;龙村

    目的比较不同血浆代用品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从20个单位的红细胞悬液中各取血40ml,平均分为四份,每份10ml,分别加入等容积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L组)、4%人血白蛋白(A组)、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G组)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H组)中.混匀后测各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气,于室温下用魏氏法测10 min、20 min、30 min、60min血沉值,余血离心后取上清测血浆粘度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结果G组和H组各时点血沉值均高于L组和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G组和H组比较,G组各时点血沉比H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0.01).形态学变化可见G组和H组红细胞聚集明显.结论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均促进红细胞聚集,又以4%琥珀酰明胶更为显著.

  • 不同预充液对处于机械应力下的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强;于坤;张燕婉;王红月;龙村

    目的比较红细胞处于不同预充液中,受到相同程度机械应力作用时的溶血情况.方法10个单位浓缩红细胞(200ml),每袋均分为4份,各50ml,分别加入50ml乳酸钠林格氏液(L组)、5%人血白蛋白(A组)、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G组)和6%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组).混匀后,将其预充于以滚压泵驱动的循环装置上,以1 L/min的流量室温下循环4 h.分别于循环开始时、1 h、2 h、3 h、4 h取血标本2ml,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游离血红蛋白(Free H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于循环开始和结束时取血标本测定血气、血红蛋白浓度和乳酸脱氢酶(LDH).红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4组游离血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循环后各时点均较基础值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循环后各时点A组和G组游离血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其他两组低,4 h差异有显著性(p<0.05).红细胞形态在A组和G组维持较好.结论受到机械应力时,人血白蛋白和琥珀酰明胶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较好.

  •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人血白蛋白应用方案的临床研究

    作者:赫嵘;蒋力;张珂;鲁岩;李宝亮;贾哲;穆毅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应用人血白蛋白制剂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71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除术术后应用不同人血白蛋白治疗方案的临床资料.观察组88例术后48 h内给予5%人血白蛋白,以后给予20%人血白蛋白,直至检测血浆白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对照组83例术后给予20%人血白蛋白,直至检测血浆白蛋白水平达到正常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人血白蛋白用量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48 h内组织间液量、腹腔引流量、术后平均人血白蛋白用量、血浆用量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48 h内平均每日尿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肝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48 h内没有明显差异,但在48 h以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合理分配等渗性和高渗性白蛋白制剂,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液循环、保障脏器有效灌注、促进肝功能恢复;与术后单独应用高渗性白蛋白制剂相比,可以减少总体白蛋白和血浆用量、缩短住院时间,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百特5%及25%人血白蛋白在肝脏、胰腺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邓侠兴;沈柏用;吕文杰;詹茜;彭承宏;李宏为

    目的 观察百特5%及25%人血白蛋白在肝脏/胰腺围手术期合理分配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上海瑞金医院移植科2007年1至10月收治的40例胰腺及60例肝脏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人血白蛋白使用情况分为白蛋白组(A组),即从手术之日起每日予5%500 ml或25%100 m1人血白蛋白一支,连续使用9 d;生理盐水组(B组),即每日给予生理盐水.蛋白组又分为5%白蛋白使用组(A1组),即连续9 d使用5%白蛋白,和5%、25%合并用药组(A2组),即术后1~5 d使用5%白蛋白,术后6~9 d使用25%白蛋白.其余治疗各组皆相同.比较各组病人术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以及胆瘘、胰漏、胸腹水量、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白蛋白组术后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肝脏切除术后(术前Child-Pugh A级及B级)白蛋白组PT、AP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胰腺术后胆瘘、胰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于术后胸腹水的产生,白蛋白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5%、25%合并用药组与5%白蛋白使用组相比则显著降低.术后白蛋白组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在肝脏/胰腺手术术后使用白蛋白能显著改善病人的肝肾、凝血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前期使用等渗性白蛋白溶液能纠正低白蛋白血症,术后后期使用高渗性白蛋白,在纠正低白蛋白血症的同时能显著减少水肿及胸腹水的发生.提示在肝脏/胰腺手术围手术期合理分配等渗性和高渗性白蛋白在纠正低蛋白血症的同时能更有效地改善体液分布,使之平衡,达到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胰腺破骨细胞样巨细胞肿瘤一例

    作者:梅志军;刘瑞;秦洪义;唐岩

    病人男,54岁,因上腹胀痛不适半年入院.自1999年2月起病人感上腹胀痛不适,饭后加重,纳差,体重减轻约5kg.无返酸、嗳气,无黄疸、黑便等.B超及CT提示胰头占位病变,遂于1999年8月5日入我院普外科.入院查体:病人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未及肿大浅表淋巴结,中上腹部可触及约7 cm×7 cm肿块,质硬、轻压痛、界限不清,直肠指诊(一).辅助检查:Hb 119/L、总胆红素10.6μmol/L、白蛋白42 g/L、PT正常.CT提示胰头囊实性肿块.于1999年8月11日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胰头部约6 cm×6 cm肿块,与肠系膜血管有粘连.术后24 d出院.

  • 胰腺癌术后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韦-克氏综合征一例

    作者:刁同进;李冬梅;李伟华;李风池

    病人,男,56岁。因乏力、纳差伴皮肤巩膜黄染10 d余,B超及CT扫描提示胰头部有占位病变。于1998年1月28日入院。查体:T 36.6℃,P 80次/min,R 19次/min,BP 113/75 mmHg(1 kPa=7.5 mmHg),皮肤巩膜中度黄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无肿大,胆囊明显肿大,Murphy′s征(-),肝肾区无叩击痛,脐周轻度深压痛,未扪及明显腹部肿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蛋白总量67.3 g/L,白蛋白37.8 g/L,A/G 1∶3,总胆红素312.6 μmol/L,直接胆红素262.1 μmol/L,ALT 3 115 μmol·s-1/L,AST 1 204 nmol·s-1,γ-GT 2 217 nmol·s-1/L,ALP 4 668 nmol·s-1/L,空腹血糖6.84 mmol/L。于2月2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见胆囊明显肿大,约12 cm×8 cm×6 cm,胰腺明显肿大,呈结节状改变,质硬,癌肿侵及肠系膜上动、静脉,遂行活检及胆总管十二指肠内引流术。

  • 射频肝肿瘤灭活对兔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褚朝顺;苗毅;郭峰;奚春华

    近年来,射频肝癌灭活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已被证明为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本技术刚刚起步,缺少系统的临床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本实验通过对RFA术后血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变化及病理观察,旨在探讨RFA对肝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 Lemmel综合征三例

    作者:徐德征;胡铭荣;季巧金;王雄

    例1 女,70岁.因上腹部疼痛3 d,伴发热、黄疸2 d于2001年5月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8.9℃,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BP135/80 mmHg.巩膜中度黄染,右上腹压痛,莫菲征阳性.血常规:WBC 13.2×109/L,中性粒细胞91.3%,Hb 80 g/L,PLT 136×109/L.肝功能:TB 163.40 μmol/L,DB 85.70 μmol/L,总蛋白70.35 g/L,白蛋白31.30 g/L,球蛋白39.05 g/L,ALT 117 U/L,AST 131 U/L, γ-GT 157 U/L,ALP 175 U/L,C反应蛋白99.5 mg/L.血糖及电解质均正常.

  • 外科病人液体治疗的现代概念

    作者:吴肇汉

    临床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外科基础方面广泛涉及于各临床专科,对外科的整体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临床医师往往对此甚少关注,显得观念滞后,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在外科病人的液体治疗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普遍忽视创伤后组织微循环的变化,术后容量治疗很随意.对输血指征以及晶、胶体(白蛋白、人工胶体)的合理应用也有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当.

  • 原位肝移植术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病

    作者:李建平;胡明华;金慧涵;戴途;竺来法

    肝小静脉闭塞病(veno-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iver)较为罕见,诊断困难且治疗效果差,本院应用原位肝移植术治疗肝小静脉闭塞病1例,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受体情况:患者,男,53岁.因服用中药(土三七药)后腹胀、乏力、纳差半年余而就诊.经B超、MRI及病理临检均证明为肝硬化、肝小静脉广泛栓塞病.患者入院时精神萎糜,贫血,消瘦,腹部高度膨隆,肝肋缘下二横指,移动性浊音阳性.全身皮肤黄染.总胆红素53.1 μmol/L、白蛋白28.6g/L、球蛋白37.7g/L、碱性磷酸酶239 U/L、谷氨酰转肽酶162 U/L、凝血酶原时间12.9 s、乙肝及丙肝指标均阴性.BUS提示为肝硬化、大量腹水,MRI提示肝实质变性坏死,大量腹水.

  • 罕见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报告

    作者:时吉庆;胡红强;彭凤翔;杨烛

    患者男,62 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2 个月于2012 年4 月13 日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剑突下可触及8 cm ×7 cm 大小包块、边界清楚、质中偏硬、不易推动.包块有触压痛,未扪及胆囊,移动性浊音(原),肠鸣音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92 g/L,红细胞(RBC)3.3伊1012/L,血清总蛋白56 g/L,白蛋白(ALB)31 g/L,甲胎蛋白(AFP)2.15 μg/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1.13 μg/L、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53 8.3 U/L、CA125 61.1 U /L、CA19-9 3.9 U/L.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凝血功能检查无异常.

  • 术前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

    作者:范敏;徐仁芳;陆皓;丁涛;解斯杰;孙阳洋;陈真;何小舟

    目的 探讨术前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比值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406例行手术治疗的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3例,女153例.年龄24 ~ 80岁,中位年龄58岁.临床分期:Ⅰ期335例,Ⅱ期38例,Ⅲ期30例,Ⅳ期3例.376例伴肿瘤坏死.395例伴脉管侵犯.分析患者术前CRP/Alb比值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总生存率(OS)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CRP/Alb比值、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预测ccRCC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CRP/Alb比值与患者年龄(P =0.007)、临床分期(P <0.001)、肿瘤坏死(P<0.001)、脉管侵犯(P <0.001)、OS(P<0.001)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Alb比值(P<0.001)、GPS (P =0.001)、mGPS(P =0.019)、年龄(P =0.035)和临床分期(P<0.001)均是预测ccR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CRP/Alb(连续变量)、CRP/Alb(分段变量)、GPS、mGPS预测患者3年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88、0.84、0.85、0.80;预测患者5年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80、0.79、0.76、0.72,CRP/Alb比值预测3年或5年生存率的能力优于GPS和mGPS.结论 CRP/Alb比值是ccR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在预测预后生存方面CRP/Alb比值比GPS、mGPS更具有优势.

  • 小儿巨大肝肿瘤切除术后胆道损伤二例

    作者:李爱军;周伟平;傅思源;吴孟超

    例1男,4.5岁.5个月前发现腹部肿块,在外院行全身化疗4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次,体重下降3 kg.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1.4 μmol/L,总蛋白82.7 g/L,白蛋白41.2 g/L,ALT18.5 U/L,AST 84.1 U/L,ALK 152μmol/L,AFP>1000 ng/L,乙肝表面抗原、抗体、e抗原、抗体及核心抗体、丙肝抗体均为阴性.CT检查提示肿瘤位于肝右三叶.查体:腹部隆起,右侧肋缘下可触及10 cm×8 cm质硬肿块,活动度差,表面尚光滑,边界不清,有轻度压痛.

  • 肾病综合征致反复下肢动脉栓塞一例

    作者:曹广信;张杰峰;王乃霞;段素梅;孙波

    患者男,47岁,因左下肢发凉10 d伴疼痛7d入院.查体:全身浮肿,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多发斑丘疹.左髋关节强迫屈曲位,大腿中段以下皮温低,小腿皮肤花斑样变,足青紫,足踝浅感觉丧失,踝及足趾运动不能,大腿及小腿肌群挤压痛,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未扪及.既往有牛皮癣病史20余年;发现肾病综合征3个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47×109/L,血小板220×109/L、白蛋白14 g/L、总胆固醇8.0 mmol/L、甘油三酯2.32/L、尿蛋白3+.彩超示左髂总、髂外、股总、股浅动脉内呈实性回声;髂内、腘、胫前、胫后、足背动脉走形区未测及血流信号;股总、股浅静脉血流速度极低并呈高凝状态;腘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走形区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关节外科以“左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并小腿坏疽”行左髋关节离断术,术中可见股动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给予抗炎等治疗.术后16d突然出现右下肢麻木、发凉,膝下10 cm以下皮温低,足背动脉未扪及,ABI(踝肱指数)为0,彩超检查示右腘动脉、胫后动脉栓塞.遂转入我血管外科行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术中取出混合血栓长约30 cm,术后给予抗凝、祛聚、溶栓、降脂、激素等治疗,右下肢皮温恢复正常,ABI=1.1.第2次术后9d再次复发右下肢动脉栓塞,再次行动脉取栓术,术中取出混合血栓长约15 cm,术后积极治疗.第3次术后4d再次复发右下肢动脉栓塞,转肾内科治疗原发病,同时积极抗凝、溶栓治疗.经治疗,尿蛋白转阴,白蛋白升至33 g/L、24 h尿蛋白定量0.77 g/24 h,右下肢皮温逐渐恢复,足趾活动自如.住院54 d,出院.

  •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十二指肠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例

    作者:乔海泉;刘冰;代文杰;姜洪池

    患者女,65岁.反复便血、头晕1年余.查体:重度贫血貌,腹部略膨隆,脾肋下3*!cm.实验室检查:血总蛋白55.1*!g/L,白蛋白24.6*!g/L,球蛋白30.5*!g/L,总胆红素23.38*!μmol/L,直接胆红素4.25*!μmol/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 BorrmannⅣ型胃癌侵犯门静脉以脾静脉重建门静脉术一例

    作者:洪德飞;钱浩然;许斌;彭淑牖

    患者男,78岁.因反复腹痛4个月余,呕血伴黑便2 d入院.查体:血压110/58 mmHg,脉搏88次/min.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白细胞5.7×109/L,血红蛋白75.6g/L,血小板155×109/L.肝功能:总蛋白575g/L,白蛋白257g/L,总胆红素0.8g/L.AFP、CEA、CA199、CA125均正常.

  • 胃黏膜巨大肥厚症一例

    作者:周兴舰;李红浪

    患者,男,44岁.因"上腹部反复不适4年,伴头晕、乏力1年,近两个月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及解黑便"人院.查体:重度贫血貌,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腹CT示:胃壁弥漫性增厚,皱襞较粗大,胃周可见肿大淋巴结,提示:弥漫浸润型胃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2.17×109/L Hb 34 g/L;血清总蛋白37.50 g/L,白蛋白22.95 g/L;肿瘤学指标CEA、AFP、CA-199、CA125均正常.胃镜示:胃底贲门部黏膜充血肿胀,胃体上部皱襞粗大,黏膜充血糜烂,可见大量陈旧性出血点及少许渗血,活检弹性差;Hp(+).

  • 胃底贲门癌致食道下段梗阻合并重度营养不良一例

    作者:王志强

    患者,男性,47岁,以"食欲减退,伴餐后饱胀不适,恶心、呕吐2个月余"收入院.入院时,患者精神状况差,仅能进流食,消瘦,近2月体重下降10 kg.入院查体:体温37.8℃,脉搏80次/min,呼吸频率22次/min,血压79/66 mm Hg,体重39 kg,身高162 cm,面容消瘦,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性啰音,心率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舟状腹,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入院后完善各项化验检查.肝功能:总蛋白41.5 g/L,白蛋白23.1 g/L.肾功能正常.胃镜检查:食管距门齿30 cm以下见肿物突入腔内,胃镜勉强通过,胃底、胃体见肿物突入腔内,胃腔缩窄,蠕动消失.取活检行病理检查报告:胃体低-中分化腺癌.

  • 足细胞靶向治疗蛋白尿性肾脏病的新时代

    作者:王建中

    慢性肾脏病5期,预示着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需要透析或移植,是全球主要和迅速增长的社会经济负担。美国2011年大约有113000例患者开始透析治疗。到2011年底,美国共有约430000人在接受透析治疗,另有186000例患者依靠移植肾生存,使美国的ESRD患者总数达到616000。肾小球疾病是ESRD的常见原因,几乎占三分之二的比例。
      在近几年,有关复杂而神秘的肾小球滤过屏障分子机制的研究发现与日俱增。每个人的肾脏平均含有约100万个肾小球,通常每天约产生180L超滤液,其中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球的滤过装置复杂而精致: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底膜,以及构成后屏障的足细胞。目前对肾小球滤过膜精细结构的功能特性并不完全清楚,但已经知道较大的溶质,如白蛋白,会由于分子大小、电荷和形状而受到肾小球滤过膜的阻滞。鲍曼囊中原尿(血浆超滤液)的白蛋白浓度不到血浆白蛋白浓度的万分之一,但较小的溶质肾小球滤过膜基本没有阻碍。然而在肾小球疾病时,肾小球的滤过机制就会出错,有时会漏出大量的蛋白质进入尿液。

  • 前白蛋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关系

    作者:胡盼盼;王丽莉;刘志华;郑美洁;邢悦;李贺;王铠

    目的 探讨前白蛋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北京民航总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龄≥3月)的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以及预后;以死亡患者为研究组,存活患者为对照组;以t检验、非参数检验x2检验将两组患者数据进行比较,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与MHD患者全因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纳入研究患者325例,平均年龄(63.4±13.4)岁,透析龄64.0(41.5 ±98.5)月,存活组210例、死亡组115例,死亡原因主要包括感染(24%)、心血管疾病(17%)、脑血管疾病(16%)、恶液质(12%)、肿瘤(10%)等.②死亡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CRP(Z=-5.824)、透析龄(Z=-2.827)及年龄(t=7.672)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男性与女性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别(x2=0.274,P>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死亡率具有明显差异(x2 =7.230,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是否合并糖尿病、白蛋白、前白蛋白与MHD患者死亡独立相关;白蛋白(OR=0.854)及前白蛋白(OR=0.983)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增龄(OR=1.046)、透析龄延长(OR=1.012)、合并糖尿病(OR=2.201)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④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正相关(r =0.609,P<0.001),前白蛋白与其他营养指标相关性比白蛋白强.结论 前白蛋白与白蛋白对MHD患者的死亡具有独立保护作用,在预测MHD患者死亡时至关重要.

2142 条记录 13/108 页 « 12...10111213141516...10710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