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髓空洞症1例护理体会
病历资料患者,男,52岁.主因肋弓下痛温觉消失12年,近日加重入院.12年前始双下肢麻木,无肢体肌力减退,在当地诊断为颈椎病.
-
骨盆骨折致髂外动脉损伤血栓形成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男,34岁.因车祸致右小腿肿痛流血,活动受限2小时,以"开放性右胫腓骨骨折"住院.查体:精神差,体温36.8℃,血压120/71.25mmHg,呼吸22次/分,脉搏104次/分,面色苍白,右小腿肿胀,成角畸形.其中下1/3内侧有长约3cm皮肤裂口,胫骨断段外露.左侧腹股沟区高度肿胀,皮下瘀血,皮肤青紫,压痛明显无搏动感及血管杂音,骨盆分离试验(+),左小腿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感觉及痛温觉减弱.
-
阿莫西林致难治性低血钾1例报道
典型病例患者,女,48岁,因患肺炎服用阿莫西林(常规量),5天后出现四肢无力,并逐渐加重,蹲下站起不能,两上肢抬举无力,上述症状双侧对称.为进一步诊治住院.既往史: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10/80mmHg,神清语明,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低,双侧偏身痛温觉及关节位置觉正常,双肱二头肌反射(+),双膝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
-
颈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为视神经脊髓炎1例分析
病例资料患者,女,45岁,因视物不清伴双下肢无力反复发作5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出现右手麻木,当时未注意,手麻时轻时重.3年前出现右手酸胀无力,不能持物,未系统治疗.1年前患者上山时突然出现眼前发黑,视物不清,跌倒在地,当时患者神志清楚,立即到当地医院治疗,经治疗约10天后患者视物恢复正常.今年1月份患者出现右腿无力,2月份出现左腿无力,行走困难,且有视物模糊.上述症状在当地医院反复治疗缓解并复发2次,于6月28日在某院治疗,当时尚能行走20~30米,入院后病情加重,双下肢不能抬离床面并出现尿便障碍.入院查体,血压140/90mmhg,神清语明,双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1级,左手肌肉萎缩屈曲,霍夫曼征阳性,四肢痛温觉均有减退.双膝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
-
“手部外伤不知疼痛”是咋回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听说过或见到过一些人,他们手被开水烫伤或烟头灼伤竟然没有疼痛感,被刺伤或切割伤也没有什么感觉,因此手或上肢常常受伤.医生接诊时能看到病人肢体上有许多伤痕,而病人却说伤时不知疼痛,但检查身体触觉却依然存在,这是怎么回事呢?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而触觉存在,这样的现象在医学上叫做“感觉分离”.
-
龟鹿益髓胶囊配合针灸治疗脊髓空洞症60例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行性的脊髓变性疾病,病理特征是脊髓内有空洞形成及胶质增生,典型的临床症状为病变节段分离性痛温觉丧失,以及病灶支配区的肌肉萎缩与营养障碍.
-
主动脉夹层致右下肢瘫一例
患者女性,59岁,以"右下肢活动障碍6h"来诊,无头晕头痛及口眼歪斜,无胸痛背痛腹痛.既往史:高血压,150/90 mm Hg(1mm Hg =0.133 kPa)左右,未进行规律降压治疗.否认冠心病、糖尿病、脑血栓病史.查体:BP105/65 mm Hg,P 100次/min,R20次/min,T:36.5℃,神清语明,双侧鼻唇沟对称,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剑下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右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痛温觉减退,余肢体肌力肌张力及痛温觉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辅助检查示,头部CT:颅内多发梗死,累及脑干;DD 30 000 μg/L,余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考虑:右下肢活动障碍原因待查,缺血性脑血管病.予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治疗,12 h后,患者剧烈腹痛并排约50 ml鲜血便2次,血压降至77/55 mm Hg,化验回报凝血功能恶化,血小板下降,达到DIC诊断标准,予输注冷沉淀及血小板各10 U后病情稳定.行胸腹增强CT,提示:主动脉夹层起于升主动脉,累及头臂干、双侧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及髂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可见血栓形成,右侧股动脉闭塞.患者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诊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术治疗后出院,3个月后患者右下肢肌力4级,无其他不良症状.
-
终丝黏液乳头状室管膜瘤1例
患者女,37岁,进行性双下肢无力3年.查体:双足背屈无力,胸8~腰1,骶1,骶4,5感觉平面的痛温觉消失,双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MRI平扫见腰段椎管扩大,脊髓圆锥左前方至盲囊,有髓外硬膜下占位病灶,邻近的马尾神经向周围推移,T1WI上病灶为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经静脉注入Gd-DTPA后,病灶有显著不均匀强化.印象:胸12~骶1髓外硬膜下肿瘤,考虑胆脂瘤可能性大.与3年前腰椎MRI片比较,上述MRI所见无显著变化.行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胸12~骶1黏液型乳头状室管膜瘤(WHO分级Ⅱ级)(图1~4).
-
椎管内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男,28岁,系“胸痛1年余,下肢麻木无力2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加重,多在活动时发作,每次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未进一步检查治疗,2个月前开始出现腰腹部及双下肢、足底麻木,表现为痛温觉减退,触觉尚可,具体麻木发展方向,描述不清。外院MRI检查发现椎管内多发占位,来我院诊治。病程中有轻度二便障碍,表现为小便难解,大便不易控制。查体:神志清,颈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黑痣及色素沉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约5-级,肌张力稍高,双侧乳头水平以下至足底,痛温觉减退,粗触觉尚可,右侧重于左侧,腹壁反射及肛门反射减弱,提肛反射未引出,双膝反射活跃,双侧巴氏征阴性。辅助检查:全脊髓MRI:T2~T3( T3为主)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见一稍短T1、短T2信号肿块,大小约2 cm ×1.8 cm,脊髓受压明显,T10水平髓内可见一等T1、长T2信号占位,大小约0.9 cm ×1.0 cm,C3/4,C4/5椎间盘膨出,颈椎退行性改变, L4/5椎间盘膨出。术前诊断:胸椎管内多发占位(T2~3,T10),脊膜瘤可能,神经纤维瘤待排除;颈腰椎间盘膨出。完善术前准备后,全麻下行“胸椎管后正中入路T2~3椎管内探查+肿瘤切除术”。术中暴露、切除T2、T3棘突,见肿瘤弥漫性生长,T3椎板、硬脊膜及蛛网膜均黑染,边界不清,肿瘤主体位于T3硬脊膜下,脊髓偏左侧,黑色,与硬脊膜黏连紧密,质地韧,血供一般,大小约2 cm ×1.5 cm,脊髓受压移位明显,显微镜下全切肿瘤,一并切除受累硬脊膜,取人工硬膜修补缝合硬脊膜,手术过程顺利,术中诊断考虑椎管内黑色素瘤。术后患者胸痛缓解,下肢麻木改善,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肋弓以下痛温觉仍减退,触觉、深感觉存在。复查MRI示T2~3椎管内病灶切除满意,脊髓受压解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随后进一步行头MRI及ECT检查发现右颞叶、左小脑半球结节状类圆形占位,病灶较小,胸腹腔脏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图1~4)。患者无明显头痛、头晕,无胸腹部疼痛不适。背部伤口愈合良好,拆线后出院,外院进一步放化疗。
-
腕尺管综合征一例报告
患者,女,42岁.近一年来无诱因出现左手环指小指麻木无力.检查见左手"爪状畸形",骨间肌、小指展肌肌肉萎缩,肌力Ⅱ级,夹纸实验阳性,手外肌肌力检查正常.小指掌侧面、环指掌面尺侧半痛温觉减退.腕部Guyon管Tinel征阳性.
-
颈段硬脊膜下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患者女性,23岁.1993年10月出现颈项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经按摩、针灸治疗疼痛减轻.1996年9月颈项部疼痛加重,且出现右上下肢麻木、无力,以上肢为重.查体: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上、下肢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增强,C3以下轻触觉减退,痛温觉敏感,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颈椎斜位片示C2~3椎间孔扩大,MRI示C2~C3硬脊膜下髓外偏左有一边界清楚占位,呈等T1、长T2信号,欠均匀,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诊断为C2~C3髓外硬膜下肿瘤.
-
无白血病症状的椎管内髓系肉瘤二例
患者1 女性,22岁,因突发胸背疼痛7 d,双下肢麻木无力5 d,于2007年8月3日入院.既往无发热、感染、出血病史.查体:全身未见明显出血点,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Ⅲ~Ⅳˉ级,双侧跟膝腱反射亢进,剑突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深感觉存在,巴氏征阴性,T4-6棘突有压痛;血液常规检杳未见异常.腰椎MRI显示:T4-6水平椎管内硬膜外梭形肿块,向前压迫脊髓,T1W、T2W均为等信号,增强明显均匀强化.临床诊断:椎管内硬膜外占位病,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
左心房黏液瘤并发多发性脑梗死一例
患者女,34岁,因四肢肌力减弱(以左侧肢体为重)伴有肌肉萎缩10个月于2004年11月18日人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04年1月在烫发过程中突感腹痛,约30min后出现四肢痛温觉及运动功能障碍,不能随意移动肢体.当晚双足被热水袋烫伤、尿潴留,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左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予以甲泼尼龙和弥可保(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次日上午,腹痛消失,排尿恢复,手能持物.继续治疗20 d,扶拐双下肢能行走,但痛温觉仍差.同年2月下旬去上海某医院住院.肌电图检查显示双下肢感觉、运动神经损伤(以轴索为主)、双胫前肌肌源性损害.颈椎MRI未见异常,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变".出院后逐渐发现左下肢肌内萎缩、无力加重,遂再次就诊.1994年曾患"伤寒",8岁时有过黑便.体格检查:神志清醒,慢性消耗病容,跨阈步态.脑神经未见明显异常.左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V级,左下肢肌萎缩以远端为重,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Ⅲ级,左踝关节挛缩,左足背、跖屈均不能;右下肢肌力Ⅳ级.双侧踝反射极弱,针刺痛觉存在,关节位置觉和音叉振动觉近消失,Chaddock征可疑阳性.左侧肢体皮温略低,弹性差,双下肢皮肤干燥、脱屑,左侧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
脂质沉积性肌病伴周围神经损害一例
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是由于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导致脂质异常沉积所引发的肌肉组织病变,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和肌痛.现将1例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的LSM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9岁,因"进行性四肢乏力、肌肉萎缩6个月,双足底及足趾持续麻木并逐渐加重1个月"于2003年4月25日入院.患者肌肉无力以近端为著,渐累及颈部、躯干肌肉,短距离行走后即出现疲乏、气短症状.查体:颈部及四肢肌肉容积减少,肌力Ⅳ级,肌肉压痛明显,双侧踝关节以下痛温觉略减退.
-
小纤维神经病
周围神经根据纤维直径及传导速度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小纤维是指直径小于7 μm的神经纤维,包括传导皮肤痛温觉的Aδ有髓纤维和交感神经节后C类无髓纤维.小纤维神经病(small fiber neuropathies,SFN)是指主要累及小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而大纤维不受累或很少受累的周围神经病.因为其临床症状轻微、体征少、客观检查手段少以及常规的电生理检查不易早期发现异常等原因,容易被忽略或被误诊为骨关节病、神经症等.随着近年来电生理及神经病理检查手段的提高,人们对SFN的认识也在提高.
-
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报告
患者男,8岁.以"胸肋部疼痛伴左下肢活动障碍1个月"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肋部疼痛,始于右季肋部,逐渐发展至左季肋部及胸部,曾按胆囊炎治疗无改善.数日后自觉左脚麻木,逐渐延及小腿、大腿,自觉无力,活动障碍.查体:胸腹部无异常,四肢外观正常,左下肢肌力Ⅱ~Ⅲ级,余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深浅反射存在,双下肢病理征阳性,痛温觉检查无明显异常.
-
脊髓包虫病二例
例1 男性,45岁.2003年5月9日因小便失禁,双下肢无力,麻木2个月余入院.体检:神清语利,双侧瞳孔正常,颈软,脊柱无畸形,活动正常,L5棘突有压痛.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远端肌力左Ⅱ级右Ⅲ级,双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痛温觉减弱,巴氏征(-).包虫血清免疫学试验(+).腰椎MRI示:骶管蛛网膜囊肿可能,累及L5椎体.入院后择期在全麻下行L5、S1椎管探查术+包块摘除术.术中完整摘除包块,为囊性,其内有清亮囊液,残腔用双氧水及高渗盐水冲洗数次.病理诊断:细粒棘球蚴病.术后患者下肢肌力较术前有所恢复,近期随访无复发.
-
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巨大脂肪瘤一例
患者男,23岁.因双侧胸肋部疼痛8个月,双下肢无力2个月并进行性加重入院.检查:双下肢肌力Ⅳ,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双下肢巴氏征(+),双下肢共济运动差,闭目难立征(+).T6-8椎体水平有束带区痛温觉减退.
-
下胸段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一例
患者女,30岁.因右下肢麻木伴走路不稳10年余,腰痛、走路不能2d入院.病程中,时因感冒发烧致症状加重.5岁时患有结核性脑膜炎,遗留有走路不稳.入院时查体:神清语利,一般状态较好;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增高,呈折刀样,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平脐以下痛温觉减退,以右侧明显,胸椎12压痛.
-
突然发病的脊髓肠源性囊肿一例
患者 女,16岁.因突发呼吸困难并四肢无力8h于2005年3月8日入院.追问病史,右颈肩部疼痛半个月,8h前床上翻身时突然呼吸停止,全身发绀,行胸外按压后呼吸恢复,自感呼吸困难,四肢无力不能下地行走.查体:神志清楚,抬入病房,呼吸浅弱,颈2以下痛温觉减弱,以左侧为重,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侧上下肢肌力Ⅱ级,双侧巴氏征阳性.MRI检查:颈椎生理弯曲度变直,在颈2~4椎管内偏右侧髓外硬膜下见一梭形T1T2均高信号影,STRI序列上呈高信号影,病灶边界清,大小约4cm×1.5cm,颈髓受压变细,向左侧移位.当日急诊手术,术中见颈2~4髓外硬膜下脊髓右前方囊性病变包膜完整,仔细分离完整切除,囊内为淡黄略浊的液体.病理诊断:肠源性囊肿.术后10d病人肌力恢复Ⅴ级,右颈肩部疼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