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空肠胃柿石并发慢性肠梗阻1例
患者男,24岁,因反复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80余天,在地方医院反复治疗无好转来我院住院治疗.外科检查上腹部肌肉紧张、压痛、轻反跳痛,初诊为慢性肠梗阻.
-
超声诊断腮裂囊肿1例
患者女,17岁。因左颈上部无痛性肿物1年入院。1年前因车祸后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肿大。口腔外科检查:左侧颈上部触及一约6cm×3cm大小的包块,质软呈囊性感,无明显压痛,活动,边界尚清。超声检查:探头频率7MHz,显示左颈部耳下方见4.8cm×1.9cm大小的囊性低回声区,轮廓完整,边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周围见正常腺体组织。囊肿下方见紧贴之颈外动脉,多普勒示颈外动脉频谱。超声诊断:左侧腮腺囊肿。手术所见:囊肿位于胸锁乳头肌下方,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血管部分粘连,行钝性剥离,完整取下肿物。病理诊断:腮裂囊肿。
-
附睾纤维肉瘤并睾丸内转移超声表现一例
患者男,63岁,因偶然发现阴囊肿物来我院就诊.外科检查:左侧附睾尾部明显肿大,内可触及4.0 cm×2.0 cm×2.0 cm的包块,质地较硬.超声检查:左侧睾丸略大,实质内见1.1 cm×0.8 cm的低回声结节(图1),边界不清,CDFI显示内无血流信号;左侧附睾尾部可见3.7 cm×1.7 cm的实性低回声占位(图2),边界清,与睾丸有较明显分界,肿物内部回声不均,CDFI示其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RI=0.50;右侧睾丸及附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左侧附睾及睾丸实性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术后病理:(左侧)附睾纤维肉瘤并睾丸转移.
-
乳腺血管肉瘤的超声与病理分析一例
患者女,76岁.5年前发现左乳外上方一鹌鹑蛋大小肿物,逐渐增大,无皮肤破溃及乳头溢液,无疼痛,未就诊.半年前感肿物处疼痛,渐加重,伴皮肤破溃,无乳头溢液. 外科检查:双侧乳腺不对称,左乳明显增大,表面皮肤张力高,可见色素沉着,部分呈红、蓝色表现,局部脱屑;乳头内陷,皮肤破溃,无橘皮样改变(图1);可触及巨大肿物,累及全乳,约12 cm×10 cm×7 cm.肿物触诊质韧,有囊性感,压痛、界清、活动差,与皮肤粘连,皮温稍高.右乳外形正常.
-
手外伤合并产气荚膜梭菌和诺氏梭菌感染一例
患者,男,25岁,因右手腕机器轧压后离断12 h入住本院.手外科检查:右前臂自近腕横纹处离断,仅部分肌腱相连.右前臂自肘下肿胀,有压痛.触及皮下有空虚感,断手腕骨及附近组织消失,伤口损伤、污染严重.后行"右手腕清创,断腕再植术",术后抗感染支持治疗.术后24 h内肢体逐渐肿胀、变红,体温升高,换药时见伤口内大量恶臭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再植手肿胀明显,皮肤红、热、部分变黑,全身生命体征欠稳定,体温40℃.血常规:WBC 16.5×109/L;中性分叶粒细胞0.78;Hb 69.9 g/L.伤口分泌物涂片检查:见2种形态G+杆菌,一种为G+粗大杆菌,有荚膜;另一种为G+短粗杆菌,有芽孢.初步诊断:气性坏疽.
-
肝血吸虫病一例误诊分析
1.一般资料:病人,女,46岁.右上腹区持续隐痛2 d,无放射痛.之前1个月常有恶心,感低热,无寒战、黄疸,大小便正常.既往有胃窦炎、结肠炎史,患乙肝20余年,无明确寄生虫流行病学史.查体:T 37.3℃,皮肤黏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外科检查腹部平坦,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肝区扣击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
-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第七版——跨世纪的泌尿外科巨著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Campbell's Urology)是举世公认的泌尿外科全面、系统的专业巨著。1954年该书第一版问世以后,倍受泌尿外科医师重视。从此,1963(二版)、1970(三版)、1978(四版)、1986(五版)、1990(六版)、1998年(第七版)不断更新出版。该书是泌尿外科医师必读的参考书,也是全球泌尿外科专业书籍发行量大的、图书馆必备的专著。该书每6~8年改版出刊,第七版1998年付印,是一本跨世纪的泌尿外科巨著。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第七版由Patrick C.Walsh等任主编,自第五版起,Walsh即领衔主编第五、六、七版,他有丰富的编书经验。第七版有作者161人,比上版新增32人,作者们都是泌尿外科各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了3名美籍华人作者。如Tom F Lue(UCSF)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研究工作成绩卓著,举世瞩目,他多次回国参加我国泌尿外科学术讲座,深受国人欢迎。Christina Wang(吕福泰UCLA)是内科教授,对下丘脑-垂体功能的研究造诣极深,内科教授被请为泌尿外科权威著作撰文是罕见的。他多次回国参加国家计划生育研究工作,进行讲学和指导。还有一位Thomas SK Chang是从事男性生殖生理方面研究的专家。 第七版《坎贝尔泌尿外科学》全书共分3卷14篇、109章,3 432页,比第六版增加22章,为了便于查询,全书另附长达89页索引,极为详细。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第七版的编排比第六版作了许多改进。全书14篇分配如下:(1)分子遗传学和解剖,3章;(2)泌尿外科检查和诊断技术,3章;(3)肾生理和病理生理,8章;(4)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炎症,10章;(5)尿液输送和排尿功能失常,13章;(6)性功能及失常,3章;(7)生殖功能和失常,4章;(8)良性前列腺增生,6章;(9)小儿泌尿外科,24章;(10)肿瘤,5章;(11)前列腺癌,11章;(12)尿石症,2章;(13)腔内泌尿外科及腹腔镜,3章;(14)泌尿外科手术,14章。
-
罕见的乳腺假腺样神经鞘瘤一例
患者 女,20岁,发现右乳肿块1周余,大小如鸡蛋,有时轻度隐痛,乳头无溢液,拟诊为"右乳肿块性质待查"于1993年11月5日收入我院.外科检查:双侧乳房发育正常,两侧对称,右乳乳晕下可扪及大小约6.0 cm×4.2 cm的肿块,质硬,境界清楚,有轻度触压痛,活动度尚可,肿块与皮肤及基底部无粘连,皮肤颜色无异常,双腋下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左乳正常.患者于入院后1 d,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乳肿块切除术,术中见一椭圆形肿物,肿瘤完整切除.
-
一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双侧眼部病变一例
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2个多月来双眼先后发生红眼和眼球突出而就诊.患者于2005年7月中旬遭遇车祸,头面部外伤伴颅、眶骨骨折,当时昏迷约3小时,伤后眼不红,视力正常,也无重影现象,在当地保守治疗.伤后3个月余发生右眼红且眼球突出,同时出现重影和右耳隆隆杂音.又一个月余左眼也出现红眼和眼球突出.神经外科检查:患者神志清,行动自如.眼科检查:视力右0.8,左1.0.
-
先天性左侧完全性唇腭裂伴内脏异位一例
内脏异位发生率较低,其中伴先天性唇腭裂畸形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7个月.先天性唇腭裂,要求整复.入院检查:体温: 37 ℃,心率:130次/分,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压痛,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右侧胸骨上方第5肋间隙,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口腔颌面外科检查:左上唇红唇、白唇全层裂开至鼻底,裂隙宽达21 mm.左鼻翼、鼻尖塌陷,鼻小柱偏斜,左鼻孔大而扁平.左上牙槽突、硬腭、软腭全层裂开,口鼻腔贯通,软腭动度好,悬雍垂发育不对称.胸腹立位片:两肺纹理增多.心影外形稍增大,心尖位于右侧.膈面光滑,两肋膈角锐利.胃泡位于膈右下,肝脏位于膈左下.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①先天性完全性唇裂(左侧);②先天性完全性腭裂(左侧);③先天性完全性牙槽突裂(左侧);④心、肝、胆、胃内脏异位;⑤支气管炎.支气管炎经抗炎治疗后,在全麻下行唇裂整复术,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伤口Ⅰ期愈合.
-
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钙化二例
例1女,34岁.因发现左乳肿物5个月入院,无压痛,不伴发热.外科检查:双乳外观未见异常.左乳上象限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4 cm×3 cm,质硬,表面不光滑,界欠清,与皮肤粘连,腋下可触及一2 cm×2 cm大小的肿大融合淋巴结.右乳、右腋下及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曾于2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计算机X线(CR)乳腺摄影示左乳头无内陷,皮肤无增厚,左乳上象限可见一高密度肿块影,大小约6 cm×4 cm,密度不均,内可见沙砾状钙化,肿块周围部分可见宽窄不等的晕环征,腋下淋巴结增大,大小约4 cm×3 cm,呈圆形,淋巴门消失,内可见沙砾状钙化,形态和乳内肿块内钙化相似(图1).
-
右足底部神经鞘瘤一例
患者女,26岁.右足底部肿物4年余.4年前无意发现右足底部有一包块,无触痛及其他不适,期间发现肿物逐渐长大.遂于2009年9月7日来我院就诊.外科检查:右足底及内踝处见一类圆形包块,外凸,质软,活动度差,向足底延伸,可见足底扁平肥厚,无压痛及红肿,活动及感觉未述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头孢曲松/舒巴坦钠注射液致精神障碍
患者女,38岁.因右下肢疼痛、浮肿2 d,于2002年7月11日到我院就诊并入胸外科治疗.查体:T 37℃,R 20次·min-1,P 80次·min-1,BP 120/64 mmHg(1 mmHg=0.133 kPa).外科检查:神清,自主体位,右下肢膝关节以下肿胀、浅静脉扩张、毛细血管部分栓塞,足背动脉搏动可.
-
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该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外科检查组(50例)、乳腺X线摄影组(50例)、高频超声组(50例)及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组(50例).对比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患者的年龄讨论4种诊断方法的意义.结果 外科检查组、乳腺X线摄影组、高频超声组及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组的诊断率分别为67%、68%、82%及96%;不同年龄组外科检查组、乳腺X线摄影组、高频超声组及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组诊断率分别在58%~83%、61%~91%、73%~94%及89%~100%之间.结论 与其他诊断方法相比,外科检查、乳腺X线摄影和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黛力新导致排尿困难2例
病例1:患者男性,49岁,因反复失眠、乏力2 a,2004年1月5日被诊为抑郁症,予以黛力新每日一片口服.服药1周后渐感排尿不尽,排尿阻力增加,持续加重4 d无改善.泌尿外科检查,肛诊未发现前列腺肥大,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大小、形态正常,膀胱剩余尿100 ml"'.暂停黛力新.停药2 d后患者排尿困难等症状消失,复查膀胱超声,提示"未见剩余尿".此后继续停药1个月,无复发.患者既往体健,近6个月无其它服药史.
-
颌面部损伤致咀嚼肌痉挛5例报告
慢性咀嚼肌群功能紊乱,如翼外肌功能亢进,翼外肌痉挛及咀嚼肌群痉挛,面肌抽搐等临床上较常见。但由于颌面外伤而导致的急性咀嚼肌痉挛则较少见。1990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共收治5例由于颌面损伤而致咀嚼肌痉挛患者,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例1,女,50岁,于1998年2月4日19:00,不慎从快速行驶的三轮摩托车上跌下,致额部裂伤,同时伴头晕、恶心等症状来我院就诊。局麻下行额部裂伤清创缝合术,并入住我院脑外科病房。于21:00,因右耳前区疼痛、耳鸣、开闭口困难、口角歪斜、面部软组织不自主颤动等症状,来我科会诊。口腔颌面部外科检查:一般状态尚可,痛苦面容,面部半开口状、牙齿不能咬牙合,下颌前伸,后牙呈错颌状,口不能闭,开口困难,语言含混不清,牙合关系紊乱、口角向右下歪斜,右面部下1/3软组织不自主颤动,颤动频率为20/min,右侧颞下颌关节区、下颌切迹区及上颌结节后区、颞肌区、咀嚼肌区均压痛。初步诊断:左侧颞颌关节脱位,右侧下颌骨髁颈部骨折。急诊摄曲面平展片,未见骨折线。立即行左侧颞颌关节脱位口内手法复位,无效。上述症状仍持续,尤以右侧下唇及面颊部肌肉颤动为重。行咀嚼肌按摩及关节前后区按压,约5min后症状缓解,疼痛减轻,颤动次数减少。此时查体,见颌关系基本恢复正常。诊断为右侧咀嚼肌痉挛。治疗:2%利多长因2ml+VB12500μg+地塞米松5mg右侧关节区及咀嚼肌群封闭,同时给予安定10mg肌注,用药后1h,肌痉挛发作次数逐渐减少。此时给予VB110mg,每6h口服1次,至次日19:00,颌面部异常症状已全部消失.
-
阑尾脓肿误认为陈旧性宫外孕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右下腹疼痛5日来我院诊治.外科检查: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和肌紧张不明显,妇科检查:右下腹附件部位触及边界不清包块.
-
乳腺原发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76岁.无意中发现右乳头外侧有一肿物而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外科检查:双乳对称,无乳头溢液,乳头无凹陷,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右乳外下象限、距乳头5 cm处可触及 1.0 cm×1.0 cm×0.5 cm结节,质中等,可活动,无粘连,无压痛.左乳未见异常.
-
男性乳房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70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肿物,如杏大小,无特殊不适,不伴发热、红肿及疼痛;近2个月来肿物增大较快,如拳头大小,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外科检查:双乳不对称,左乳明显增大,无乳头内陷及皮肤颜色改变,左乳可扪及一大小约 10 cm×8 cm的肿物,质韧,中央部分较软,边界清,表面光滑,与胸壁无粘连,无触痛,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脐尿管肿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38岁,半年前不慎摔倒后,出现肉眼血尿,后自愈.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来诊,无其他不适.外科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