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脑组织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震虹;王祥瑞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患日益增多,心脑等脏器疾病是造成临床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仍采用综合防治方法.针刺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有防治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本文汇总了近几年从基因水平研究针刺对缺血再灌注的作用的文献,主要描述了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脑组织细胞的基因变化的影响,包括热休克蛋白、原癌基因、细胞因子、Bcl-2等,并描述了作用机制,从而概括地说明针刺在缺血再灌注后损伤中发挥的作用.

  • 第二信使系统和其介导的基因表达对针灸效应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少锦;贾春生;赵志国;张秋燕

    从微观水平研究针灸效应对揭示其机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第二信使系统和其介导的基因表达对针灸效应影响的研究方面综述了针灸效应的终结反映于细胞内生物效应的变化(即对机体不同器官组织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调节),从一个侧面提示,针灸对机体各系统的调节作用终是在细胞通过胞内信息传导系统实现的.

  • 人骨形成蛋白-7成熟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作者:王琦;葛宝丰;殷莹;白孟海;高梅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人骨形成蛋白-7(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hBMP-7)成熟肽.方法:将编码hBMP-7成熟肽cDNA的基因片段克隆入受控于PRPL启动子的温控型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DH,构建成的重组质粒pDHB-7 m以大肠杆菌DH5a为宿主菌进行温度诱导表达.结果:含重组质粒的工程菌经42℃诱导表达后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显现出一条新蛋白区带,分子量约为16 ku,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0%~25%,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简单纯化处理,得到纯度高于80%的人骨形成蛋白-7成熟肽.结论:hBMP-7成熟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深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中药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Nogo-NgR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尤武林;张亚峰;陈剑峰;尹恒;杨俊锋;王建伟

    目的:观察中药脊髓康对急性大鼠脊髓损伤后Nogo-A,NgR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及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切除T10节段椎板,不损伤脊髓;其余组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强的松组:术后至处死前每日灌胃强的松0.06 g/kg,首次在术后30 min给药.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在同一时间分别给予脊髓康,每日50、25、12.5 g/kg.术后3、7、14d分批处死动物,取损伤节段脊髓9例,分别利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脊髓组织中Nogo-A、Ng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在各时间点Nogo-A及NgR的表达维持在基础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强的松组及脊髓康中剂量组Nogo-A、NgR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脊髓康高、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各治疗组Nogo-A、NgR mRN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术后7d,模型组No-go-A、NgR mRNA水平升至高,14d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其他治疗组,其中强的松、脊髓康中剂量组效果显著,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llen急性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康能调节Nogo-A及NgR基因表达,激活No-go-NgR信号通路,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再生.

  • 密骨胶囊和健脾方对切卵大鼠小肠及腓肠肌中VDR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立童;赵咏芳;王翔;徐宇;陈元川;詹红生

    目的:观察密骨胶囊、健脾方对大鼠小肠、腓肠肌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健脾不同功效的中药复方,是否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VDRmRNA的表达存在一定选择性.方法:复制切卵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切组、模型组、密骨胶囊组和健脾方组,术后12周开始灌胃,灌胃12周后取材.测定骨密度、子宫重量、腓肠肌重/体重,同时对大鼠小肠、腓肠肌中VDR mRNA进行半定量.结果:密骨胶囊能提高切卵大鼠骨密度(P<0.05),提高腓肠肌重/体重(P<0.05),上调小肠和腓肠肌中VDRmRNA的表达(P<0.01);健脾方能维持大鼠骨密度(P>0.05),上调腓肠肌中VDRmRNA的表达(P<0.01);密骨胶囊、健脾方均无增加子宫重量作用.结论:密骨胶囊和健脾方能通过上调切卵大鼠小肠和腓肠肌中VDR mRNA的表达,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 四种中药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董福慧;金宗濂;郑军;裴凌鹏;高云;杨淑芹;蔡静怡

    目的:探索中药水蛭、海螵蛸、阿胶、骨碎补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干预作用,了解它们各自的调节靶点,探索建构其基因组学的途径.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并将3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用4种中药给药),每组50只,分别在实验的第4、7、14、21、28天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各类mRNA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分析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中药对不同基因的作用不同,作用的时间点不同,作用强度也存在差异.其中海螵蛸在骨折早期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VEGF-mRNA、BMP-2mRNA的表达升高,后期Ⅱ、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下降,VEGF-mRNA、TGF-β1mRNA表达量维持于较高水平;骨碎补组较模型组在BMP-2mRNA、TGF-β1mRNA、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上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阿胶对骨愈合早、中期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和TGF-β1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意义;水蛭对VEGF-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海螵蛸、水蛭对血管形成有促进作用,阿胶、骨碎补和海螵蛸对骨折软骨形成早期具有促进骨诱导的作用,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合成活性有较大影响.

  • 人参皂甙Rb1对体外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

    目的:探讨兔体外软骨细胞不同代系间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人参皂甙Rb1对第2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后,以细胞爬片法检测原代及第2、4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差异.以浓度为0.01 μmol·L-1,0.1 μmol·L-1,1 μmol·L-1,10 μmol·L-1,100 μmol·L-1的Rb1作用于贴壁3 d后的第2代病理软骨细胞,观察各浓度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原代、第2代、第4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强度依次下降,适宜浓度的Rb1可增强第2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维持软骨细胞的正常表型.结论:兔软骨细胞不同代系间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人参皂甙Rb1可能有利于第2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

  • 脂蛋白基因在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的表达

    作者:张荣凯;杨禄坤;黄丽娟;赵庆;蔡道章

    目的:研究早期骨关节炎软骨下骨脂蛋白相关的基因表达改变情况.方法:大鼠分为实验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实验组切除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对照组仅切开关节裳.于术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采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软骨下骨全基因表达,利用差异基因分析的方法分析脂蛋白相关的基因表达改变情况.结果:软骨下骨Apoa5表达于建模术后1周上调,术后2周下调;Apoc2表达于术后2周上调;Apol3表达于术后1周上调,术后4周下调;Lrp1于术后1、2周下调;Lrp5于术后2周下调;Gpihbp1、Lp1、Tfpi、Vldlr表达于术后1周均上调;Lrpap1、RGD 1309808于术后4周均下调.结论:脂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在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软骨下骨变化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 补肾中药对成骨细胞VDR、Cbfα1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魏义勇;石印玉;詹红生;冯伟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VDR)、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在大鼠成骨细胞(OB)中的表达,研究固本壮骨胶囊、金匮肾气丸、补肾益精方、知柏地黄丸四种补肾中药对大鼠成骨细胞VDR、Cbfα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中药促进骨形成的新机制.方法:6月龄大鼠成骨细胞被分离,采用组织块翻转方法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矿化结节染色对成骨细胞加以鉴定.采用RT-PCR方法检测成骨细胞VDR、Cbfα1mRNA表达.结果:RT-PCR结果表明,在大鼠成骨细胞中,固本壮骨胶囊、金匮肾气丸、西药萌格旺上调VDR、Cbfα1mRNA表达;知柏地黄丸下调VDR、Cbfα1mRNA表达、补肾益精方对于VDR、Cbfα1mRNA表达的影响存在着差异.结论:固本壮骨胶囊和金匮肾气丸上调成骨细胞VDR、Cbfα1mRNA表达,可促进骨形成;知柏地黄丸下调VDR、Cbfα1mRNA表达,有抑制或是降低骨形成的作用.

  • Transwell小室内建立小鼠成骨-破骨细胞共培养体系

    作者:莫国业;张顺聪;李永贤;郭惠智;郭丹青;李大星;唐永超;莫凌;罗培杰;马延怀

    目的:Transwell小室内建立体外小鼠成骨-破骨细胞共培养体系,并检测体系对成骨及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育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RANKL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后,于Transwell小室内建立成骨-破骨细胞共培养体系.通过CCK-8实验、茜素红染色、TRAP染色检测细胞的成骨、破骨活性.采用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成骨细胞MC3T3-E1中OPG、ALP、RANKL、TGF-b1的基因表达以及RANKL的蛋白表达,检测破骨细胞RANK、NF-κB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和小鼠破骨细胞可在Transwell小室内建立共培养体系;共培养体系影响小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分化活性,镜下可见成骨细胞分化增多,破骨细胞分化稍减少.共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基因OPG (0.65 ±0.08)、ALP(0.16±0.01)较单独培养OPG(1.00±0.08)、ALP(1.01±0.16)表达下降,而TGF-b1 (4.42±0.21)、RANKL(4.12±1.04)较单独培养组TGF-b1 (1.00±0.10)、RANKL(1.00±0.09)表达上升;破骨细胞相关RANK (0.63±0.06)、NF-κB (0.64±0.08)基因表达较单独培养组的RANK(1.00±0.08)、NF-κB (1.00±0.09)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共培养组的OPG (0.43±0.05)、NF-κB (0.59±0.05)的蛋白表达较单独培养组的OPG(0.84±0.06)、NF-κb(1.13±0.03)减少;共培养组RANKL(0.54±0.03)的蛋白表达则较单独培养组的RANKL (0.31±0.03)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与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和小鼠破骨细胞可在Transwell小室内建立共培养体系,共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活性高于破骨细胞活性.

  • 葛根汤和桂枝汤调节椎间盘组织Fas、bcl-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梅;王拥军;施杞;周重建;杨阳;侯宝兴;莫文

    目的:比较检测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病动物模型中颈椎间盘Fas、bcl-2蛋白的表达;检测葛根汤、桂枝汤对风寒湿型颈椎病家兔颈椎间盘组织中Fas、bcl-2蛋白的调节作用.方法:8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风寒湿刺激组、葛根汤治疗组、桂枝汤治疗组.风寒湿刺激组温度6℃,湿度95%,风力6级,每日连续刺激4 h,间断重复刺激128 h;葛根汤、桂枝汤治疗组在风寒湿刺激组造模基础上服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椎间盘石蜡切片中Fas、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风寒湿刺激组同正常对照组比较,Fas表达均上调(P<0.01),葛根汤降低Fas表达,与风寒湿刺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风寒湿刺激组同正常对照组比较,bcl-2表达均下降(P<0.05~0.01),葛根汤上调bcl-2表达,但与风寒湿刺激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桂枝汤对bcl-2的调节作用不明显.结论:风寒湿刺激组同正常组对照比较,Fas表达均上调,bcl-2表达均下降,葛根汤降低Fas表达,上调bcl-2表达,发挥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桂枝汤调节上述细胞因子的作用低于葛根汤.

  • 水蛭对骨愈合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作者:郑军;董福慧;程伟

    目的通过对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TGF-β1mRNA、BMP-2mRNA、VEGFmRNA表达的动态观察,揭示中药水蛭在此过程中对其的干预作用,了解水蛭的调节靶点,为中药基因组学的建构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模拟骨Ⅱ期愈合的理想力学环境,在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上述各类mRNA的变化.结果正常组VEGFmRNA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意义的阳性表达;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的不同细胞中表达强度不同;水蛭组较模型组有显著变化,水蛭对不同基因的作用不同,作用时间点不同、作用强度不同.结论在促进骨愈合的意义上,水蛭对VEGF基因表达具有有益的调节作用.

  • 中药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日光;沈冯君;尹培荣;易诚青

    目的:探讨具有活血补肾作用的中药丹仙康骨胶囊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方法制作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微血管灌注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中药丹仙康骨胶囊治疗兔股骨头坏死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EGFmRNA)表达、血管生成及骨组织修复情况.结果:股骨头坏死模型组4周时可见有坏死骨周围VEGFmRNA表达呈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至8、12周时VEGFmRNA表达均为阴性,再生血管密度低,只见少量间充质细胞增生及新骨形成;丹仙康骨胶囊治疗组至8、12周时VEGFmRNA表达呈强阳性,并可见明显血管增生,血管密度显著增高,大量新骨形成.结论:活血补肾的丹仙康骨胶囊能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过程中VEGFmRNA的表达、血管的再生和新骨的形成.

  • 阿胶对骨愈合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影响

    作者:高云;董福慧;郑军

    目的:揭示阿胶在骨愈合过程中对6种相关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了解阿胶的调节靶点,探索建构中药基因组学的途径.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并将1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阿胶组,每组50只,分别在实验的第4、7、14、21、28天时,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变化.结果:阿胶在骨愈合早、中期可促进Ⅰ、Ⅱ、Ⅲ型前胶原的mRNA、TGF-β1mRNA的表达,阿胶组的表达高于模型组和正常组;而BMP-2mRNA及VEGFmRNA的表达量在骨愈合过程中无明显改变,在骨愈合早、中期阿胶组和模型组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结论:在骨愈合早期、中期,阿胶可加强巨核细胞的聚集及增强其活性,并可促进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合成活性,加快软骨内骨化,促进骨愈合;而对血管形成无明显作用.

  • 增骨Ⅲ号影响Ⅰ、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玉玲;王炳南;梁克玉;李文鑫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增骨Ⅲ号的作用机理.方法取120只昆明小鼠造成桡骨1.5mm缺损骨折,随机分为2组:服药组及未服药组,各60只,在术后2周和4周,分别进行骨痂总RNA的分离提取,通过与Ⅰ、Ⅱ型胶原质粒探针(pMCol1a-1及pMCol2a-1)斑点杂交,比较Ⅰ、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Ⅰ型胶原mRNA表达在术后2周明显小于4周,Ⅱ型胶原mRNA表达在术后2周明显大于4周,提示Ⅰ型胶原mRNA表达代表骨形成及塑形的特征标志,Ⅱ型胶原mRNA表达代表软骨修复的特征标志.Ⅰ型胶原mRNA表达量,服药组大于未服药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量,服药组小于未服药组.提示服药组骨形成迅速,由软骨修复期提早进入骨修复及塑形期.结论增骨Ⅲ号能促进及加快骨的修复.

  • 急性脊髓损伤与基因表达(一)

    作者:赵永青;韩凤岳

    随着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基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实验室利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技术、PCR技术和基因芯片等先进的技术方法已经证实,在急性脊髓损伤后,有多个基因家族的近200个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参与了脊髓损伤后的一系列的病理、修复和再生过程,诸如脊髓对创伤的应激反应、循环障碍、创伤性炎症、神经元的变性坏死、凋亡、存活、再生、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等.本文复习了近12年发表的与急性脊髓损伤基因表达有关的研究报道,并做一简要的综述.

  • 凉血化瘀方对肝衰竭大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毕蕾;陈卫平;李卫娜;赵凤呜;袁冬平;曾莉

    结论:凉血化瘀方能够调节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主要是通过下调凋亡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也少量上调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

  • 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

    作者:蔺晓源;余星;雷贵玥;李志远;古娟;王敏;刘杰民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二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待复制模型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3 g·kg-1)以及健脾益肠散高、中、低剂量组(204,136,68 g·kg-1),每组10只;灌胃相应药物21 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和结肠黏膜组织损伤情况,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HSP70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1),HSP70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结肠黏膜损伤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均可增加结肠组织HSP70的蛋白和mRNA表达(P <0.05,P<0.01),其中以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为明显(P <0.05,P<0.01).结论:健脾益肠散可能通过促进HSP70的表达而达到对UC大鼠结肠黏膜的免疫保护,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下丘脑中IL-6,IL-6R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婷;朱向东;杨意;翟艳会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下丘脑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运用复合方法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2.75,5.5,11 g·kg-1)组,美沙拉嗪(5-ASA)组.药物处理大鼠21 d后麻醉处死,肉眼观察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并进行评分.分离各组大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IL-6含量,分离大鼠下丘脑组织并提取总RNA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法检测IL-6和IL-6R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下丘脑组织IL-6和IL-6R的分布及蛋白表达量.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6含量明显升高,经过药物处理后,药物组血清中IL-6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以痛泻要方高剂量组效果为明显(P<0.05).Real-time PCR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IL-6和IL-6R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经药物治疗后,药物组IL-6和IL-6R基因表达均有所降低,其中以5-ASA组和痛泻要方高剂量组降低为明显(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6和IL-6R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药物处理可以降低大鼠下丘脑IL-6和IL-6R蛋白表达量,其中以5-ASA组和痛泻要方高剂量组降低为明显(P<0.05).结论:痛泻要方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UC大鼠下丘脑组织中IL-6和IL-6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可能与抑制下丘脑中IL-6/IL-6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有关.

  • 补肾醒脑解毒方对培养神经元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NGF和BDNF表达的影响

    作者:贺双腾;蒋士生;蔡光先;何飞舟;李顺祥;朱冰姣;伍参荣

    观察补肾醒脑解毒中药复方对HSV-1感染后神经元内NGF、BDNF表达的调节作用.用HSV-1感染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造成急性感染与潜伏感染,然后运用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中药煎液对感染神经元NGF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正常培养海马神经元内有微量NGF和BDNF表达,加入中药煎液后NGF和BDNF表达明显提高;(2)感染0.1MOI HSV-1后6-12h出现BDNF与NGF表达增加,24h后下降,48h后显著低于正常水平,4d后表达消失.加中药煎液后NGF和BDNF表达时间延长;(3)补肾醒脑解毒方能使潜伏感染神经元NGF和BDNF表达持续增加,并维持潜伏感染神经元存活达10周以上.结果表明补肾醒脑解毒方对HSV-1感染神经元NGF和BDNF表达具有上增性调节作用.

10877 条记录 8/544 页 « 12...567891011...5435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