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饮食
※为何要注意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血栓形成则加重管腔阻塞,引起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或发生梗死的一种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
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心导管技术教学体会
心导管技术是心内科诊疗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心血管内科专业的研究生而言,系统掌握和应用该技术是其研究生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心导管技术培训过程是一个长期、系统、规范的过程.技术和理论要求较高,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
心脏介入治疗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当前,心导管技术蓬勃发展,已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介入性心脏病学.由于其有着独特的优点,深受广大病人的欢迎,但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长期以来,介入治疗只有医师的一个简单的手术过程描写,对于一些新、难、重、急的手术,由于缺乏详细的记录而与术后护理形成"断层",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当有医疗纠纷时,又不能提供准确的记录.为了保证病人手术安全及提供完整的护理记录,我科借鉴了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导管室的术中记录单,并结合临床实际设计了介入治疗记录单,于2002年5~6月用于不同的介入治疗10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稿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系心血管专业的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与科研工作者,特别是介入心脏病学的临床及基础理论研究人员;刊载以心导管技术为基础的诊断、治疗技术、介入性诊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并介绍国内外新进展、诊断与治疗方法及预防经验;辟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述评、专家笔谈、会议纪要、国际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园地、疑难病例分析、病例报告、新技术方法、经验与教训、综述、书讯及消息等栏目,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依据学术质量取舍稿件。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
目的:随着小儿心导管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除了外科手术方法以外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形成了先天性心脏病由传统的单纯手术治疗转向手术和介入共同治疗,这种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相互结合应用以达到疗效佳创伤小的治疗模式称为镶嵌治疗(hybrid therapy)。
-
对高龄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无陪护患者的临床观察
随着我国跨入老龄化社会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增加,老年问题已被日趋引起重视.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且躯体疾病常与心理疾病共存,使得原有疾病症状加重[1],并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采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
-
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
随着小儿心导管技术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CHD)已由单纯手术治疗转向手术和介入共同治疗,如在围手术期各个环节中应用介入治疗技术辅助和支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前、后采用手术又可为介入治疗提供条件、便利和保证[1,2].这种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相互结合应用的治疗模式称为镶嵌治疗(hybrid therapy)[3].现就此方法的国外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
随着小儿心导管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形成了先天性心脏病由传统的单纯手术治疗转向手术和介入共同治疗[1].
-
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配合
近年来,心导管技术已发展成为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即介入性心脏病学[1].我科从2005年6月至2007年2月开展心脏介入治疗共58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先驱Andrear Gruentzig继承了Werner Forssmann和Sones的心导管技术,Dotter和Judkins的动脉导管技术,开创了冠心病的介入治疗.1977年9月16日,Gruentzig做了人类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PTCA).PTCA的问世,为冠心病人血运重建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冠心病治疗史上的重要进展.
-
右心导管术与急性血管扩张药物试验(上)
如同诊断高血压病需要测量血压一样,诊断肺动脉高血压,一定需要测量肺动脉的血压水平.目前唯一可靠准确测量肺动脉血压水平的技术就是右心导管技术.虽然我们可以使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但是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只有心导管技术才能获取患者完整的血流动力学资料,给医生诊断,评价患者状态及预后提供佳依据.简而言之,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导管技术是必须要完成的一个评价手段.
-
心脏介入术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5例的护理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中,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1].但介入治疗中存在一些并发症,血管迷走反射(vasovagal veactions,VVRs)就是其中较少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现处理不及时,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2].我科2006年6月~2009年6月通过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术共致VVRs 25例并成功抢救.现报道如下.
-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图估测左心室舒张末压的探讨
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是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特征之一,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患者中,LVEDP升高是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的主要指标[1-2],LVEDP对评价左室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测定LVEDP的金标准是心导管方法,而心导管技术为有创检查,费用高,技术难度大,需要相应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在中小医院难以实现.为寻找一种无创的LVEDP估测方法,本研究观察了心导管测得的LVEDP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图相关参数的相关性.
-
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配合
近年来,心导管技术已发展成为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即介入性心脏病学[1].我科从2000年6月至2001年5月共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83例.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病人的护理
心导管技术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1].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冠心病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我科2000年9月-2002年12月共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216例.现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
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山西护理杂志9803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冠状动脉病人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和搭桥手术的开展,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简称CAG)已成为心导管检查术中常用、安全的方法,也为冠心病诊治和研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但是由于CAG是通过导管插入心血管腔的创伤性检查术,故可能在导管插入部位、路径、心腔内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
-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1]。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方法。因其与药物治疗相比,可以通过心导管直接到达病变部位,更直接地从根本上解除疾患,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精确度及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比,由于它不必开胸、创伤小、痛苦小、危险性小,因而更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它以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逐渐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
心血管疾病在血压监测下进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与护理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指采用心导管技术将各种治疗用的器械送入心脏或者血管等部位来实施治疗,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其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因此寻找解决心血管疾病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血管疾病在血压监测下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报告如下。
-
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以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为主要症状的心脏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好方法,主要是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PCI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对于很多冠心病患者实施PCI之后缺乏正确的护理措施,患者功能恢复进展缓慢,使得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之后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心理护理的体会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是通过经皮穿刺周围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等),沿动脉向心方向送入球囊导管及(或)支架等介入治疗器械至目标冠状动脉对其狭窄部位进行扩张及疏通的一种心导管技术[1]。PCI术治疗在临床上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PCI术治疗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心血管病学中独立的分支学科,这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虽然它相对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具有不用全身麻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身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但PCI术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治疗措施,仍有一定的风险并且费用昂贵。但由于该项技术系创伤性操作且大多数患者对此缺乏了解,因而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负性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等。由于许多患者对PCI术的可行性、安全性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每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介入治疗毕竟会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应激反应,因此,心理护理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及为患者做好恰当的心理护理是促进PCI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将近2年来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