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36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荣;冯晓梅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6例血管瘤均为本科门诊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复方倍他米松结合干扰素在瘤体内注射治疗的患儿,无肝、肾和造血系统疾患,血管瘤生长迅速或有致畸危险,且患儿家长迫切需要治疗并同意本研究的治疗方案,能按要求随访3~6个月.男16例,女20例,年龄30d~24个月,其中<1岁28例.血管瘤类型:草莓状血管瘤21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鲜红斑痣2例,混合性血管瘤9例.瘤体体积:80mm ×60mm×4mm~ 6mm×6mm×12mm.

  • 趾间尖锐湿疣1例

    作者:杨志刚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左足第2、3趾间发生菜花样新生物3个月.3个月前患者发现左足第2、3趾间长出一疣状淡红色小丘疹,不痛不痒,呈进行性增大,随着体积的增大,外形呈菜花样,触之易出血.患者平素喜好在浴室修脚,每月1~2次,自述无不洁性生活史,配偶无性病.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足第2、3趾间见多发性菜花样新生物,5~6个,互相融合,其大约1.2 cm×1.4 cm,小约0.5 cm×0.6 cm,呈灰白色,触之易出血,伴有痒感、疼痛等不适症状(图1).

  • 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寻常疣等8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黄亚强;毛翀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07年11月~2008年3月门诊.男6例,女2例,年龄6~75岁,平均38.6岁.经临床确诊[1]为:男性尖锐湿疣、寻常疣、老年脂溢性角化症.皮损分别位于男性包皮、左股阴部,儿童手指、胫前,老年面部、耳廓等处.皮损均为浅表和体积较小类型.所有病例均无本治疗禁忌症.

  • 不同类型屈光参差性弱视黄斑部地形图分析

    作者:鲍先议;王健英;王勇;叶应嘉

    目的: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分析不同类型屈光参差性弱视黄斑部视网膜地形图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收集52例104眼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包括远视性弱视和近视性弱视)儿童患者,其中弱视组1为远视性弱视41例,弱视组2为近视性弱视11例,对照组为对侧非弱视眼.用OCT-3分别对弱视组和对照组黄斑部进行放射状扫描,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组(ETDRS)定义的黄斑九格分区法测量黄斑部九个区域视网膜厚度及黄斑中央小凹厚度和黄斑部总的体积.结果:弱视组黄斑部各区域视网膜厚度中黄斑中央小凹F(157.00±17.21μm)比对照组(144.19±12.83μm)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组黄斑中央凹1mm区域A1(189.23±14.68μm)比对照组厚(182.73±13.6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弱视组黄斑部各区域视网膜体积中黄斑中央凹1mm区域A1(0.15±0.01mm3)比对照组(0.14±0.01mm3)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弱视组中远视性组和近视性组各区域黄斑视网膜厚度中黄斑中央小凹F和黄斑中央凹1mm区域A1远视性比近视性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2~A9区远视性比近视性厚,其中A2~A5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6~A9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可以影响黄斑部视网膜,引起视网膜的厚度和体积发生改变,主要影响黄斑中央凹1mm区域,导致中心视力的下降;弱视对两种不同类型屈光参差眼黄斑部(中央3mm区域内)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 球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葡萄膜炎并发黄斑水肿

    作者:Jelena Paovic;Predrag Paovic;Vojislav Sredovic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的OCT参数(中央和平均黄斑厚度及体积)和它们与视觉效率的相关性来评估球周反复注射曲安奈德在有无视网膜前膜下对葡萄膜炎并发黄斑水肿的影响。
      方法:研究葡萄膜炎并发黄斑水肿患者共计140眼,基于有无视网膜前膜分为两组。球周每3~4 wk注射一次曲安奈德(每次40mg),共注射三次,此外所有患者还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局部治疗。相关患者还进行了视觉效率、眼内压、高分辨率谱频域OCT检查。
      结果:在无视网膜前膜下黄斑水肿患者的佳治疗效果的平均厚度、体积和中央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在有视网膜前膜下黄斑水肿患者的体积和厚度值下降,中央厚度值增加。总之,后者从初检查到完成治疗,眼内压和中央厚度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别,但平均厚度、体积统计意义上显著降低,而视觉效率显著增加。两组视觉效率与中央厚度密切相关。
      结论:目前球周反复注射曲安奈德在无视网膜前膜下对葡萄膜炎并发黄斑水肿更有疗效。

  • 抽吸玻璃体积液预防恶性青光眼发作5例

    作者:赖强

    0引言具有前房普遍性变浅;对缩瞳剂治疗无反应或反而加重病情;对扩瞳睫状肌麻痹剂有效;角膜直径小;长期高眼压对药物治疗效果差的临床特征病例.是恶性青光眼的高危患者.对此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往往在抗青光眼术后发生典型的恶性青光眼发作.为了预防典型的恶性青光眼发作.我们采取巩膜瓣下抽吸玻璃体积液[1.2].后行小梁切除术能得到满意效果.无恶性青光眼典型发作.

  • 颌间Ⅲ类磁力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梁文勇;徐芸;朱惠兰;付一红

    生长发育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的传统方法是采用各种机械力装置如颏兜,面罩前牵引上颌装置等来抑制下颌生长和促进上颌生长.由于这些机械力装置体积大,戴用不方便,患者合作成问题等,从而影响疗效.为找到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Ⅲ类错(牙合)矫治方法,国内外围绕Ⅲ类功能矫形磁力矫治器的作用进行了部分研究[1,2].本研究目的是用年青恒河猴进行Ⅲ类磁力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磁力矫治生长发育期Ⅲ类错(牙合)提供一定的依据.

  • 套管式窦道换药镊夹

    作者:李翠平;冯智敏

    长期以来,由于窦道深邃狭窄,窦道换药成为临床换药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目前窦道换药仍较多采用注射器冲洗,以普通镊子或持针钳夹住药物纱条或引流条向窦道深部送的方法.用注射器冲洗药物不能长时间作用于病变部位;而普通镊子体积较大,开闭需要较大的空间,不能深入到狭窄而深的窦道内;持针钳头部宽大,也有同样的问题.因此用这些方法进行窦道换药不彻底,增加了换药次数,影响治疗的效果,经常造成感染窦道长期迁延不愈,且操作粗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 T4K矫治器在矫正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应用

    作者:马冬梅

    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临床上可以采用肌激动器、FR-Ⅱ、生物调节器等功能性矫治器.但由于矫治器的体积较大、每天需戴用的时间较长、初戴时的不适,往往患儿不易接受.作者采用T4K矫治器对5例处于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进行矫治,不但对安氏Ⅱ错(牙合)矢状关系不调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前牙突度及轴倾度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能有效破除了患儿咬下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取得满意效果.

  • 罕见下颌第四磨牙1例

    作者:郭瑞远;郭紫祥

    患者男,26岁,要求洁牙来就诊.口腔检查时发现:左下第三磨牙颊侧多出一牙冠形态与第三磨牙相似、体积较小的磨牙,高出下颌(牙合)平面(图1).远中软组织充血水肿,牙颈部软垢堆积,探诊出血,龈袋深3 mm.

  • 乳前牙内吸收至牙冠破裂1例

    作者:司海莉;王小竞

    患儿女,4岁,因61牙冠发红1个月,出血1 d来就诊.患儿母亲1个月前发现患牙牙冠发红,当时无自觉症状,未做处置.2 d前,患牙出现咀嚼痛,1 d前患牙牙冠出血.既往患牙无任何不适,亦无外伤史.检查:61牙冠呈粉红色,形态基本完整,舌窝中央处有针尖大小破裂点,露髓,探痛明显,探触溢血,且溢血较多.患牙无龋损,叩诊(-),松动(-),牙龈组织无充血、肿胀.X线片示:61髓室扩大,约占牙冠体积的2/3,髓室壁薄,边缘不规则,牙根发育良好,尖周组织无明显异常,与对侧同名牙的牙根形态近似.71髓室、根管形态均完整清晰.印诊:61髓室内吸收致牙冠破裂.

  • 巨大牙石1例

    作者:彭磊宁

    患者女,37岁.2001-11-13就诊.主诉:口腔内几年来长有一肿物,平时无痛感.检查:口腔卫生差,全口龈上结石(),出血指数3.菌斑指数3,附着丧失3~5 mm,12、22缺失,11、21唇向移位,42松动Ⅲ度,31、32、41松动Ⅱ度,31、32、41、42舌侧巨大牙石,压迫舌下肉阜,牙龈退缩达根中1/3,牙龈,舌系带,舌下肉阜充血,溃破.取下其牙石,色棕黄,质硬,体积达3.3 cm×3.0 cm×1.5 cm.

  • 全口多个多生牙1例

    作者:李文军;张玉玲

    患者女,24岁,美发师,因上颌前牙排列不齐影响美观就诊.检查发现该患者上颌前牙唇向倾斜,11与21间腭侧可见2个多生牙,冠呈锥形,体积较大,冠直径约5 mm,其中1个已Ⅲ度松动,11与21间距约3 mm,22逆时针扭转约30°角,21切缘低于牙牙合平面约1 mm.多生牙处黏膜正常.拍曲面断层片显示11与1个多生牙冠部重叠,该多生牙根部位于近中,可见根尖肉芽肿,另1个多生牙位于21、22间,根部较大.33与34根1/2处可见1个多生牙,垂直埋伏阻生,冠大小如同成人前磨牙,冠周可见牙胚囊,根略向远中弯曲,根尖与颏孔呈水平,距颏孔约7 mm.44、45间根1/2处可见2个多生牙,呈"入"字形排列,大小同正常前磨牙,埋伏阻生,冠周可见牙胚囊,2个多生牙根尖与颏孔呈水平,分别距离颏孔7 mm和5 mm,根尖孔均尚未形成.

  • 磨牙区额外牙2例

    作者:崔春;周修能

    病例1 患者男,20岁,36龋坏求诊。检查:36、37间舌侧有1个额外牙,向舌侧偏转约90°。牙合面与双尖牙类似,可见略高的颊尖、低平的舌尖和近、远中窝。牙合面高点距36牙合面约2mm。X线片示该牙为圆锥形融合根,根管形态为双根管型。 询问病史,患者诉该牙自换牙后即有,无不适。家族史不详。为防止36、37邻面龋坏,建议拔除该额外牙,患者不同意,未予以处理。 病例2 患者女,24岁,要求洁牙。检查:27颊侧有1个额外牙,体积较小,牙冠为圆锥形。牙合面高点距27牙合面约2mm。 询问病史,患者诉该牙自换牙后即有,无不适。询问家族史,患者母亲双侧上颌磨牙区均有二颗较小的多生牙(具体部位不详),已拔除。为防止27颊面龋坏,拔除该额外牙。

  • 上颌中切牙区3个多生牙1例

    作者:陈海星;刘承德

    上颌前牙区单个或成对多生牙者多见。笔者诊治1例上颌中切牙区有3个多生牙,且2个为埋伏牙,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10岁,学生,因上颌前牙排列不齐来诊。检查发现11与21间有一多生牙,冠呈锥形,体积大。21与22重叠3mm,21唇向错位,切缘低于牙合切缘低于牙合平面3mm。11与21间隙7mm。拍X线片见11与21间隙有3个多生牙,其中2个在11与21牙根处,为埋伏牙。21根中1/3处1牙呈横位埋伏,冠向腭侧。11根中1/3至根尖1/3处1牙呈倒置位埋伏,2牙位排列方向不一致(诊断为上颌中切牙间隙多生牙)。 处理:先拔除11与21间已萌出多生牙,扩大牙槽窝,再拔除另两个埋伏牙。 3个多生牙均呈圆锥形,大者长12mm,宽5mm,有冠、根外形,根尖呈喇叭口状,小的长5mm,宽3mm。

  • 磨牙髓腔高度钙化1例

    作者:朱庆林;董文波

    患者男,48岁,陕西省商州市人,因左上后牙自发痛1周,于1998-08-14来院就诊.检查:26、27吻合龋,27龋坏较深.诊断为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去龋制洞后封乳牙失活剂.复诊时揭髓顶,发现有一大块髓石占据髓腔,呈青棕色,微透明,四周仅留空隙,用探针不能钩动,X线片示髓石体积巨大,几乎占满整个髓腔,底部呈锥形,锥尖紧邻于根分叉处,髓室底很薄,16、17、26、27、36、46、47、牙片及全口曲面断层显示16、17、24、25、26、27、36、46、47均有不同程度的髓腔钙化,并有大块髓石占据髓室.24、25髓石所占髓腔比例稍小,髓石周围间隙稍宽.前牙未见异常.

  • 儿童和成人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体积的比较

    作者:任艺谨;张丁

    目的:检测儿童和成人龈沟液受力前后的分泌量是否存在差异,提供一种活体非侵入性方法以研究牙周组织的状态,并为龈沟液生化成分改变的研究提供参照.方法:测定上颌侧切牙受唇向倾斜力24h前后龈沟液量的变化,讨论其变化规律及其在两个年龄组变化的差异.结果:成人加力侧龈沟液量显著增加;儿童组龈沟液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受力后儿童龈沟液分泌量相对稳定,成人组龈沟液的分泌量变化较大.

  • 正常肝、脾体积与多种生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丁可;曾阳东;苏寿红;徐列印;邓启明;杨新官

    目的 分析正常肝、脾体积,脾/肝体积比及其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为临床研究慢性肝病的肝、脾体积提供更有价值的定量指标.方法 收集正常志愿者或其他原因行上腹部CT检查的肝、脾正常者230例(男110例、女12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77岁),检查前测量其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出BMI,采用GE LightSpeed 64 VCT XT机,以螺旋扫描方式行上腹部平扫及增强检查,然后在增强门脉期0.625 mm薄层扫描图像上,采用该CT机的容积测量软件对肝、脾体积进行定量研究,计算出脾/肝体积比,并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的平均肝脏容积为(1 153.50±237.78)cm3,其中男(1 256.10±237.44)cm3、女(1 059.50±196.29)cm3;脾脏大小:(156.38±58.93) cm3,其中男(173.26±60.68)cm3、女(140.91±52.97)cm3;脾/肝体积比为0.136±0.047.不同性别之间的肝、脾容积大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脾/肝体积比则无显著差异(t=1.008,P=0.314).肝、脾大小及脾/肝体积比与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肝、脾体积与身高、体重及BMI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8、0.662、0.524,0.308、0.333、0.321(均为P=0.000),表现为中度正相关;脾/肝体积比则与上述因素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临床研究肝、脾容积大小时,需充分考虑到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脾/肝体积比不受个体生理参数的影响,可作为一个评价肝储备功能和判断肝硬化程度的更有价值的定量指标.

  • 左肾尤文肉瘤1例

    作者:徐裕;邓生德;张霞萍;王良炯

    患者男,37岁.间歇性肉眼无痛血尿10 d.彩超显示左肾上部低回声肿块,大小约50 mm×40 mm×50 mm,边界尚清,边缘欠规则,部分伸向肾窦.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左肾上组肾盏未见显影,中组肾大盏弧形压迹、变细,远端肾小盏轻度积水(图1).CT检查:平扫示左肾中上极体积略增大,见等密度肿块影,密度尚均匀,CT值35 HU,与正常肾实质分界不清,肾外周轮廓清晰,包膜完整,肾周脂肪囊清楚,肾周筋膜未见增厚(图2);增强CT扫描肿块中度强化,CT值为65 HU,肿块边界清晰,未累及肾门,边界清晰(图3).MRI检查:平扫T1WI示左肾上极低信号肿块,信号尚均匀(图4),T2WI压脂像呈等、稍高信号(图5);增强后肿块中度强化,边界尚清(图6).

  • 早期双相情感障碍 I 型脑灰质基于体素形态学初步研究

    作者:邹文锦;曹莉萍;崔立谦;李烜;黄癸卯;孙翀鹏;老帼慧;陈健华;欧玉芬;邓文皓;李新春

    目的:探讨早期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相应异常的脑区,为早期诊断 BD 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纳入17例病程<2年的 BD I 型患者及17例正常对照,运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BM)方法分析组间全脑灰质体积差异,统计阈值取>100个体素集合,P <0.001(未校正)。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D 病例组左侧前扣带回背后部、左侧岛叶、右侧前扣带回膝前部、左侧颞上回、双侧海马-海马旁回-杏仁体、左侧小脑后叶灰质体积明显减小(P <0.001)。结论早期 BD 患者脑灰质表现为体积减小,主要位于双侧边缘系统、左侧颞上回及小脑皮层,可能是 BD 早期结构病理表现。

1397 条记录 65/70 页 « 12...62636465666768697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