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人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AMI的抢救成功率也明显提高,但AMI后存活的患者仍然易于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再次心肌梗死72例
1 对象与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及门诊随诊72例再次心肌梗死病人,根据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再次心肌梗死.1.1 排除标准:合并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低血压(SBP≤90mmHg;1mmHg=0.133kpn),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HR<60次/min),糖尿病.
-
CYP2C19功能缺失基因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关系
目的:探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基本临床特征及CYP2C19功能缺失基因(LOF)与住院期间死亡、新发AMI、脑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运重建、复发性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关系。
方法:按照是否含有LOF等位基因,将CYP2C19分为强代谢组(不携带任何LOF等位基因,即*1/*1和*1/*17)和中弱代谢组(携带一个或者两个LOF等位基因,即*1/*2-*4,*2/*2-*4,*3/*3-*4)。收集入选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入院日期、既往病史、烟酒史、主要诊断及治疗情况等),结合基因结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近期死亡、新发AMI、脑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运重建、复发性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关联。首先是LOF基因携带者对单一临床终点的研究,其次是LOF基因携带者对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运重建和复发性心绞痛的联合终点的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使用OR值及95%CI表示。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在经桡动脉路径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中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本研究为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多中心、随机、活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BRIGHT)的预设亚组分析。BRIGHT研究由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设计实施,全国共82家中心共同参与,2012-08至2013-06,共入选2194例拟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1:1:1随机接受比伐芦定、肝素或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分析比较三种抗栓治疗方案在直接PCI围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人群选自BRIGHT研究中桡动脉路径行直接PCI的患者1723例,按术中抗栓治疗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n=576例)、肝素组(n=576例)及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n=571例)。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术后30天内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或脑卒中)及BARC定义的全部出血事件。安全性指标为术后30天内支架内血栓及血小板减少症。 -
第54届欧洲心脏病年会纪要
第54届欧洲心脏病年会2011-08-27至08-31在巴黎召开.本次会议的内容涉及心脏病的各个领域,新的指南或者原有指南的修改共四项(外周血管疾病、妊娠期心脏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血脂),其内容繁多,本文将就本次会议两个大亮点心房颤动和冠心病领域予以阐述和点评.冠心病领域在2010年刚刚公布了新的指南后,因新的强有力的临床试验结果,仅仅1年后再次修改指南,意大利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研究显示:对于≥75岁患者早期行介入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12个月随访复合终点(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卒中和因严重出血导致再次住院)两组无差别,因此对于高龄老年人行早期介入治疗并不能获益.
-
心室颤动100余次转复成功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反复心前区疼痛6年,加重1 d于2001年10月13日入院;曾于6年前住我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人院体检:血压120/70 mm Hg(1 mm 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心音弱,心率76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V1~V4呈QS型,ST段V1~V5弓背抬高约0.3mV;心肌酶:肌酸激酶698 U/L,乳酸脱氢酶583 U/L,谷草转氨酶122 U/L,肌钙蛋白阳性,血K+、Na+、Cl-正常;人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再次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 1级.
-
重视外周血管疾病的规范化检测与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全身性疾病.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未来不但再次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5~7倍,同时脑卒中的危险也增加3~4倍.患有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未来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4倍,脑卒中危险增加2~3倍.
-
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临床观察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指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30天内的心绞痛,常由于梗死相关血管残余狭窄重或与梗死无关的其他血管亦存在于严重狭窄所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病情极不稳定,易发展为猝死或再次心肌梗死.
-
再次心肌梗死合并肺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肺栓塞是静脉血栓脱落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后流经心脏和肺动脉,栓塞在肺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造成肺栓塞,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临床上此病例较少见,而心梗合并肺栓塞,临床更是罕见.现将我科于2004年12月24日收治1例再次心肌梗塞合并肺栓死的病人抢救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侧肺水肿8例
本组8例患者,为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6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58~74岁.均有心绞痛病史.8例中有2例为再次心肌梗死,5例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均有阵发性胸痛,7例次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冷汗症状,6例次咳血痰.体温低于37.5℃3例,37.5~38.5℃ 5例;脉搏60~80/min 2例,~100/min 6例;呼吸<20/min 3例,~30/min 5例;血压70~80/50~70 mm Hg(1 mm Hg=0.133 kPa)5例,100~150/60~70 mm Hg 3例.
-
老年再次心肌梗死12例误诊分析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再通及对慢性期血流再造及管理,使AMI患者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但幸存者仍有较多再次梗死(再梗)危险,因而老年再梗的发生率逐年增高.
-
中老年人谨防再次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易发生的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有些患者虽经医治后出院,但仍有再次发生新的梗死的可能,这在医学上称为再次心肌梗死.据临床统计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在15%左右,而再次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可高达35%以上.因此专家告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出院后,要随时防范发生再次心肌梗死,切不可掉以轻心.
-
盐酸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
临床资料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年龄大64岁,小38岁,平均51岁;呃逆发作时间长96 h,短3 h;其中首次患急性心肌梗死5例,再次心肌梗死2例,并发心律失常2例,有胃炎病史4例,胃溃疡2例。治疗方法常规消毒双侧足三里穴,用5 ml一次性针管7号针头,吸取盐酸利多卡因50 mg,缓慢垂直刺入一侧足三里穴,待出现酸麻胀感,回抽无血后,将药物缓慢注入,拨出针头按压针眼。再用同样方法在对侧足三里穴注入50 mg盐酸利多卡因。间隔2 h重复1次,盐酸利多卡因注射量减半,以巩固疗效。共治疗2次。
-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照研究
已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对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即二级预防)能够延长冠心病患者的寿命,改善生活质量,推迟甚至避免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旁路手术,降低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因此研究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尤其体重增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