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叶桉桉叶提取物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体外杀虫作用

    作者:赵宇宁;张皓冰

    目的 探索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桉叶提取物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活性. 方法 2012年1-12月每月24日收集大叶桉成熟叶片,室内自然风干.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等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超声提取.将不同浓度的提取物与原头节孵育72 h,计算虫体死亡率,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 结果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性状和产率均不同,石油醚提取物为棕黑色油膏状,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分别为墨绿色、乳粉色和乳白色粉末状.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提取物的平均产率分别为4.4%、2.1%、2.3%和2.3%,石油醚提取物的产率高,其5月份的产率为5.4%.作用浓度为100 μg/ml时,各月份桉叶的石油醚与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原头节的杀灭作用均达到100%;50 μg/ml时,石油醚提取物的杀灭作用也基本达到100%,二氯甲烷提取物次之,强于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物.对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提取物作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各月份石油醚提取物对原头节的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6>3>11>4>2>5>10>8>12>7>1>9,其中6月份提取物的作用强,LC5o为2.577 μg/ml,95%置信区间为0.85~6.22 μg/ml;各月份二氯甲烷提取物的杀灭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11>5>10>4>7>12>6>9>8>2>3>1,其中11月份的作用强,LC5o为21.85μg/ml,95%置信区间为12.38~36.28 μg/ml. 结论 大叶桉桉叶中含有抗细粒棘球蚴的活性成分,值得做进一步的分离、分析和鉴定.

  •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3种重组抗原的双向电泳定位分析

    作者:朱明星;李君良;巨艳;高鹏;赵巍

    目的 利用已有的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原头节3种重组抗原rEgZW-5、rEg14-3-3和rEgP-29获得特异性抗体,以识别双向电泳图谱中相应的蛋白位点. 方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分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蛋白,预判断蛋白分布情况.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原头节蛋白,PDquest软件分析原头节的蛋白质数量、相对分子质量(Mr)和等电点(IP).用原头节的3种重组蛋白rEgZW-5、rEg14-3-3和rEgP-29分别免疫新西兰家兔,制备血清,纯化抗体.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特异性抗体对原头节双向电泳图谱中相应蛋白的识别.结果 SDS-PAGE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蛋白主要分布于Mr 18 000~90 000区域.双向电泳分离出240个蛋白位点,为Mr 15 790~117 050,IP为4.0~9.5,其中85.8% (206/240)蛋白等电点为5~9.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rEg14-3-3特异性抗体可识别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双向电泳图谱中约为Mr 33000、IP为4.86的14-3-3蛋白位点,rEgZW-5特异性抗体可识别约为Mr 23 000、IP为4.98的ZW-5蛋白位点,rEgP-29特异性抗体可识别约为Mr29 000、IP为5.65的P-29蛋白位点. 结论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3种重组抗原rEgZW-5、rEg14-3-3和rEgP-29的抗体可识别双向电泳图谱中相应的蛋白位点.

  • 过氧化氢体外诱导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细胞凋亡的实验观察

    作者:康金凤;胡汉华;白山别克;陈蓉;阿不力孜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H2O2)体外诱导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细胞凋亡,方法 体外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实验分为2组,即RPMI 1640组及RPMI 1640添加谷氨酰胺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2O2诱导,使其发生细胞凋亡.用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用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酶卵白素(SP)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以及FAS基凶蛋白(跨膜蛋白Fas)表达情况.表达产物用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苏木素复染.TUNEL反应以细胞核黄染者为阳性细胞,caspase-1和caspase-3以细胞浆被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Fas 以细胞膜和细胞浆被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无黄染者为阴性细胞.根据每个原头节中阳性细胞数所占百分比,对原头节阳性表达程度分为4个级别,即原头节中阳性细胞数<5%为"-",5%~25%为"+",26%~50%为"++".>50%为"+++".实验重复2次.各组均设空白对照组.结果 RPMI 1640组,1 mmol/L H2O2诱导12 h,查见典型的TUNEL反应阳性细胞;诱导4 h,caspase-1表达86.6%为"+~++",cas pase-3表达77.8%为"+~++";诱导8 h,caspaae-1表达86.6%为"+~++'',caspase-3表达80.0%为"+~++".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5 mmol/L H2O2诱导4 h,caspase-1表达93.0%为"++~+++",caspase-3表达89.5%为"+~++";诱导8 h,caspase-1表达"++~+++"降为53.2%,caspase-3表达"+~++"降为48.4%且阴性表达为46.8%,降低显著(P<0.01).添加谷氨酰胺(终浓度为2mmol/L)组,5mmol/L H2O2诱导8 h,caspase-3 100%为"++~+++"高度阳性表达.与平行的RPMI 1640组(caspase-3表达"++~+++"为32.2%,且阴性表达为46.8%)相比,变化明显.原头节在对照组和诱导组均可见Fas阳性表达细胞,RPMI 1640组5 mmol/L H2O2诱导4 h,"+~++"表达为53.0%,对照组为20.0%;RPMI 1640添加谷氨酰胺组5 mmol/L H2O2诱导8 h,"+~++"表达为88.7%,对照组为71.4%,诱导后均有所增加(P<0.05). 结论 H2O2可诱导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细胞凋亡.

  • 高吸水性树脂联合超声造影剂对HIFU杀伤棘球蚴原头节的增效作用

    作者:蔡辉;陈露露;叶彬;赵海龙;刘爱波;张静;赵毅峰

    为探索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 polymer,SAP)与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协同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杀伤棘球蚴原头节的效果,将30管棘球蚴原头节悬液(各含约6000~7500个原头节)分为5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仅给予无功率HIFU普通超声辐照)、B组(单纯HIFU辐照,50W)、C组(HIFU辐照+10μl UCA)、D组(HIFU辐照+0.01 g SAP)和E组(HIFU辐照+10 μlUCA+0.01 g SAP).结果显示,B组超声图像灰度变化明显,悬液温度和原头节死亡率(26.0℃±0.2℃、30.4%)均比A组的(18.0℃±0.1℃、1.9%)高(P<0.01).C、D组的超声图像灰度变化比B组更为明显,悬液温度(27.0℃±0.2℃,28.2℃±0.2℃)和原头节死亡率(49.96%,53.69%)也比B组的高(P<0.01).E组悬液温度(28.4℃±0.3℃)与C、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原头节死亡率(69.7%)远高于C、D组(P<0.01),且死亡的原头节结构破坏较其余3组更为严重,内部结构消失.

  • 芬苯达唑前药的体外代谢研究

    作者:温爱丹;段李平;刘丛珊;陶奕;薛剑;吴宁波;姜斌;张皓冰

    以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小鼠肝匀浆为体外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合成的芬苯达唑前药MPT在上述3种生物基质中的代谢进行定量研究,绘制代谢曲线,并测定其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芬苯达唑前药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小鼠肝匀浆中均可发生代谢,在肝脏匀浆中代谢为有活性的芬苯达唑,代谢率为7.92%.在10 μg/ml芬苯达唑前药的体外作用下,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死亡率为45.9%.

  • X线照射泡球蚴原头节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包永星;毛睿;齐洪志;张月芬;倪雅琼;谢增如;阿孜古丽·吐尔逊;温浩

    目的 探讨X线对体外培养的泡球蚴原头节的杀伤作用.方法 无菌采集子午沙鼠体内的泡球蚴中含原头节的囊液,将其加入RPMI 1640培养液中培养.原头节体外培养3 d后分装至培养瓶中,每组10瓶,每瓶约含10 000个原头节,设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15 Gy和30 Gy)、中剂量组(45 Gy和60 Gy)、高剂量组(75 Gy和90 Gy)、阿苯达唑组(2 500 ng/ml)、45 Gy X线+2 500 ng/ml阿苯达唑组和75 Gy X线+2 500 ng/ml阿苯达唑组.X线照射剂量率为200 cGy/min,源皮距为100 cm.体外培养第4天开始照射,每组共照射3次,每次间隔1 d.首次照射后第1天开始每天取原头节培养液,0.1%伊红染色,光镜下计数每100个原头节中着色原头节数目,每组计算300个原头节的平均死亡率,直至实验组原头节全部死亡为止.同时光镜下观察经X线照射后原头节的变化.结果 不同放射剂量组的原头节死亡率与空白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苯达唑组原头节死亡率与放射线联合阿苯达唑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X线联合阿苯达唑组与单用X线组原头节死亡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照射前原头节饱满、轮廓清晰、结构完整,X线照射后的原头节多呈外翻型,原头节顶突上的小钩排列紊乱,部分脱落,吸盘突起变形,结构塌陷,死亡.结论 X线可在体外杀伤泡球蚴原头节.

  • 地塞米松与ATP联用在体外诱导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康金凤;胡汉华;袁武梅;武贵臻;陈蓉;白山别克·吴汗;艾赛提·卡力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与三磷酸腺苷(ATP)联用在体外诱导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分别没地塞米松(5 mmol/L)组、ATP(1.6 mmol/L)组、地塞米松(5mmol/L)+ATP(1.6 m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变化.药物诱导8 h后,选取原头节形态改变明显的一组和空白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这两组原头节的超微结构,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原头节中的凋亡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该酶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两组原头节的DNA片段.结果 药物诱导8 h后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ATP组的原头节均出现团缩、顶突内凹和体积缩小,钙颗粒明显减少且模糊不清,未见原头节活动,其中地塞米松+ATP组原头节的形态改变更明显,故选择该组作为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后续试验.透射电镜观察见实验组原头节中实质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皱缩、细胞基质浓缩、核异染色质凝集呈团块状或新月形边集于核膜下.表现出凋亡细胞的特征.TUNEL法在实验组的原头节中检测到散在的凋亡细胞,对照组则未见凋亡细胞.实验组caspase-3活性约为对照组的12倍.电泳结果 显示,实验组DNA中有约150 bp的核小体DNA片段. 结论 地塞米松与ATP联用可在体外诱导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细胞凋亡.

  • 抗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王昕;刘巧凤;路睿;徐佳楠;李调英;孙磊;张亚楼;孙力杨;张辉;陈建平

    目的 制备抗泡球蚴组织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方法 运用泡球蚴组织粗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脾细胞,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其与小鼠骨髓细胞SP2/0融合.采用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 筛选抗泡球蚴原头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检测所获细胞株的染色体数日,采用ELISA和免疫组化法鉴定所获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获得了一株能稳定分泌的抗泡球蚴原头节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G2A7F7.染色体数日为98条,为明显的融合细胞核型.所分泌的抗体Mcab P325能与泡球蚴中的生发层和原头节特异结合,特别对原头节上的小钩和吸盘表现出很强的结合反应.但与棘球蚴(人源)和水泡带绦虫幼虫(细颈囊尾蚴)组织无特异性结合反应.结论 制备的杂交瘤细胞能稳定分泌McAb P325,为泡球蚴的细胞分类、免疫组化和抗原研究提供工具和基础.

  • 塞来昔布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及p-ERK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勃;姜玉峰;李芳芳;王卓;邢国强;雷颖;史红娟;张示杰;彭心宇

    目的 探索塞来昔布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生长及p-ERK2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组为1640培养基组、DMSO组、塞来昔布溶液(50、100、150、200 μmol/L)中体外孵育,在倒置焦镜下观察原头节的形态变化,同时通过0.1%伊红染色显示原头节活力.运用Western blot检测DMSO、100、150、200 μmol/L塞来昔布处理细粒棘球蚴原头节48 h后p-ERK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体外孵育7d后,DMSO组及空白1640对照组原头节的活力几乎没有改变.塞来昔布作用1d后,100、150、200 μmol/L组原头节的活力均下降;作用3d后,200 μmol/L组原头节全部被杀死,150 μmol/L组的原头节活力为43.9%.100 μmol/L、50 μmol/L组对原头节的活力也有明显下降,但不及高浓度组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RK2的表达量随浓度增加而下降趋势明显.结论 塞来昔布能够抑制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这可能与塞来昔布下调P-ERK2的表达进而抑制ERK2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 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温度对体外培养泡球蚴原头节的影响

    作者:赵阶峰;夏海洋;郁晓峰;张示杰;彭心宇;杨宏强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不同培养基对体外培养泡球蚴原头节的影响,探讨泡球蚴原头节体外培养合适条件。方法按照培养基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RPM I‐1640(4℃、25℃、37℃);Ⅱ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D‐MEM(4℃、25℃、37℃);Ⅲ组为含10%胎牛血清的M199(4℃、25℃、37℃)。观察各组泡球蚴原头节存活、生长情况,并记录原头节存活率及长生存时间。结果 RPM I‐1640培养基、D‐M EM培养基与M 199培养基中泡球蚴原头节的存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RPMI‐1640培养基与D‐MEM培养基中泡球蚴原头节的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25℃与37℃泡球蚴原头节的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但RPM I‐1640培养基在4℃及37℃ ,D‐M EM 培养基在25℃泡球蚴原头节存活率较高;各组在第3 d和第9 d泡球蚴原头节存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4℃各组原头节存活时间明显高于25℃组和37℃组。结论不同温度及不同培养基对体外培养泡球蚴原头节的存活的影响不同,RPM I‐1640在4℃下培养,D‐M EM在25℃培养,原头节成活率较高,存活时间较长,M 199培养基不适合泡球蚴原头节的体外培养。

  • 伽马射线体外照射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杀灭作用

    作者:袁庆;李波;贺凯;张孟瑜;多吉;陈川;李兴;向证文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照射γ-射线后导致的死亡、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和显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基础上,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进行照射.对照射后各组原头节细胞内的caspase-3蛋白酶活性进行测定,观察期原头节死亡率,并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原头节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原头节经过γ-射线体外照射后会出现死亡率升高,caspase-3表达增强现象,同时原头节形态结构出现肿胀、塌陷、碎裂的阶段性变化.结论 γ-射线体外照射可以直接杀灭原头节,且诱导原头节细胞发生凋亡.

  • 棘球蚴原头节细胞凋亡的观察

    作者:康金凤;胡汉华;陈蓉;武贵臻;杜同心;丁智慧;贺晓燕

    目的 观察棘球蚴原头节自身是否存在细胞凋亡现象.方法 采集羊肝/肺棘球蚴中自然状态原头节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形态结构.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酶卵白素(SP)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 法)检测凋亡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原头节超微结构.结果 在自然状态的原头节中,显微镜下见到一些原头节虫体枯萎、结构模糊.这些原头节中的caspase-1、 caspase-3呈强阳性表达.TUNEL法检测显示这些原头节中凋亡细胞密布.透射电镜见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改变.结论 棘球蚴原头节自身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 他克林体外抗细粒棘球蚴作用研究

    作者:刘丛珊;尹建海;姚嘉青;薛剑;陶奕;张皓冰

    目的 研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他克林体外抗细粒棘球蚴的作用效果.方法 体外分离和培养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生发层细胞,经浓度为4、8、10、20和40μg/mL的他克林作用3 d后经0.1%亚甲基蓝染色观察,记录死活原头节的数目以计算原头节死亡率,另外用CCK-8试剂盒检测药物对生发层细胞活性的影响并计算细胞活性抑制率.同时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药物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生发层细胞超微结构造成的影响.结果 经20μg/mL和40μg/mL的他克林体外作用3 d后,原头节的死亡率高达100%,其中死亡原头节的体壁出现轻微肿胀且伴随着外部轮廓的消失,同时超微结构亦发生明显改变,原头节体壁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空泡和脂肪滴.当他克林浓度为40μg/mL时,可造成生发层细胞全部死亡.细粒棘球蚴生发层细胞粘附于培养介质的基质消失、细胞发生聚集且数目减少.扫描电镜可观察到他克林作用3d后的细胞出现塌陷或者萎缩.结论 他克林可直接影响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和生发层细胞的活性,是潜在的包虫病治疗药物.

  •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邹晓毅;叶彬;王俊安;龚晓波

    目的 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波(HIFU)对体外分离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的酶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用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剂量照射原头节,行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酸性磷酸酶(ACP)、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节3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具有酸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不致原头节即刻杀伤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作用后,辐照组原头节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而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阴性对照组无酶反应产物产生.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波辐照对原头节酸性磷酸酶活性无影响,而对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这可能是影响原头节的代谢功能,终抑制其增殖的原因之一.

  • 不同药物杀灭原头节对小鼠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影响

    作者:吕海龙;彭心宇;张士杰;阿杜瓦一;杨宏强;孙红

    囊型肝包虫手术过程中原头节的药物处理选择一直是存在争议的,术中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药物杀灭头节,对于术后复发将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可完整剥离包虫外囊,消除了外囊残腔,从根本上解决了包虫复发和残腔并发症.为探讨此手术过程中头节外溢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我们采用动物模型,模拟"开放式-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摘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过程,在小鼠肝脏接种术前及术后同时运用阿苯达唑脂质体,免疫增强剂槐耳浸膏,以及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肝脏接种时头节分别用20%高渗盐水,75%酒精,阿苯达唑脂质体和平衡液处理头节,分别通过小鼠肝细粒棘球蚴感染率,外周血抗体和T淋巴细胞分类的检测,了解不同药物在术中对于原头节的杀灭作用,为临床治疗囊型肝包虫术后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 不同免疫接种方法在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应用及比较

    作者:景涛

    在制备抗泡球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时,我们采用常规的小鼠腹腔免疫接种-脾淋巴细胞法(以下称腹腔免疫法)和后肢跖部局部免疫接种-胴淋巴结淋巴细胞法(以下称后肢跖部法),进行了4次杂交瘤细胞融合。经ELISA筛选和有限稀释克隆,后获得了16株可以稳定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现将这两种免疫接种方法的结果及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泡球蚴可溶性抗原手术摘取在沙鼠腹腔人工接种培养1年以上的泡球蚴包囊,在事先盛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粗铁纱网破碎过滤,沉淀用生理盐水悬浮清洗3遍后,在解剖镜下,仔细将位于中央的原头节收集,注意不要混入位于周围的大量石灰小体。取1.5×106个原头节,用pH7.4的磷酸缓冲液(PBS)漂洗2遍后,再冻融2次。将原头节混悬液与等容的50mM n-heptyl-β-D-thioglucoside(含0.5mM PMSF)混合,超声粉碎后,10000g×4℃离心1h。上清即为泡球蚴可溶性抗原。以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后,用PBS调整为10mg/ml,分装冻存。1.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2.1 腹腔免疫接种-脾淋巴细胞法 50μg以1ml PBS稀释的泡球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与等容福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腹腔注射BALB/c小鼠。14天后,换用福氏不全佐剂同法加强免疫。2周后,再次以1mlPBS稀释的100μg抗原腹腔注射强化免疫。3天后,检测血清抗体滴度,手术摘取ELISA结果OD值超过1.0小鼠的脾脏,采取脾淋巴细胞后,与P3X63-Ag8.653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1]。

  •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杀灭效果及葡萄糖-6-磷酸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万龙;孙俊刚;陈新文;孙治国;周文正;赵喜滨;王浩;袁宏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IMRT)对子午沙鼠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杀灭作用及其对葡萄糖6-磷酸酶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双股骨骨细粒棘球蚴病子午沙鼠40只,左侧股骨骨细粒棘球蚴病区给予总剂量为40 Gy的IMRT放疗,右侧股骨骨细粒棘球蚴病区仅给予假照射作为阴性对照.于放疗结束1周后取鼠左、右侧股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行伊红染色检测原头节坏死率,采用硝酸铅法检测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变化.结果 IMRT作用1周后,可见子午沙鼠左侧股骨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整体结构消失,出现深蓝着色;左侧股骨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坏死率((71.26±21.85)%)高于右侧((5.93±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午沙鼠左侧股骨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较右侧明显减弱,葡萄糖-6-磷酸酶产物光密度值(0.271 2±0.104 2)明显低于右侧(0.642 9±0.398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可促进鼠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而实现.

  • 胆汁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作用

    作者:孙冯;吕海龙;王成华;张晶;雷颖;彭心宇;姜玉峰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的胆汁在体外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生长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绵羊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将不同浓度的胆汁作用于原头节.0.1%伊红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检测原头节的活力.实验重复3次.结果 不同浓度的胆汁对原头节均有杀伤作用.浓度为100%和80%的胆汁对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杀伤作用明显,其中100%的胆汁在作用于原头节4d后死亡率就可达到100%.各浓度的胆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胆汁对体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有抑制作用,而关于胆汁在体内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二甲基亚砜对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的影响

    作者:楚啸;杨宏强

    目的探讨溶媒二甲基亚砜对体外培养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的毒性作用,为药物实验筛选合适的助溶剂浓度。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DMSO干预下的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的存活生长情况,记录原头节的存活率。结果 DMSO低浓度组(0.10、0.50、1.00 g/ml)几乎无细胞毒性。DMSO浓度≥2.00g/ml时,随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加长,泡球蚴原头节存活率下降。2.00g/ml组作用8d时;4.00g/ml组作用6d、8d时;8.00g/ml组作用4d、6d时,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0.05)。作用8d时,8.00g/ml组原头节全部死亡。结论对泡状棘球蚴原头节进行体外药物干预实验时,浓度小于等于1.0g/ml的DMSO可用作助溶剂,该浓度泡球蚴原头节毒性作用小。

  • 新疆阿尔泰山和西部天山牛源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不同品系小鼠后发育情况的比较

    作者:伊斯拉音·乌斯曼;亚德卡·吐尔逊;焦伟;严雷;波拉提;瞿群;汤旭;张文林;柴君杰

    用新疆西部天山区域和阿尔泰山区域牛源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原头节实验感染不同品系小鼠后的不同时期剖检,比较观察细粒棘球蚴在其体内的发育情况.结果为四种小鼠的继发性细粒棘球蚴囊在雌性鼠中的发育较雄性间的为快.在四种小鼠中,西部天山牛源E.g比阿尔泰山牛源E.g的发育较好,生长亦较快.感染后10个月,西部天山牛源E.g在鼠体内出现了发育成熟的原头节,而阿尔泰山牛源E.g到第12个月时仅有一只鼠出现发育成熟的原头节.表明西部天山牛源E.g与阿尔泰山牛源E.g在四种小鼠中的发育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47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