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流行亚型包膜糖蛋白变异性分析

    作者:周海舟;韩丽;杜柏岩;张娜;姜玉玲;关秀茹

    目的 分析不同亚型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糖蛋白E1和E2的变异性.方法 从HCV基因数据库中获得不同亚型HCV包膜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核苷酸序列变异性、包膜糖蛋白亲水性性及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 与其他亚型相比,1b亚型HCV包膜糖蛋白E1和E2区核苷酸的变异性高,且E1区的变异性高于E2区;在E1区55-72位和102-112位氨基酸处1b亚型亲水性较大;1b亚型的包膜糖蛋白E1区N-糖基化位点数多,且在60位氨基酸处单独有一糖基化位点.结论 与E2区相比,E1区的高突变可能与1b型HCV致病性较强关系密切,且1b亚型E1蛋白的大量糖基化也可能在病毒的致病及免疫逃逸中有一定作用.

  • 丙型肝炎病毒亚型的E1、E2变异性分析

    作者:姜宏达;徐华锋;程学弟;周海舟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丙肝)病毒几种亚型(1a、1b、2a、2b、3a、4a、5a和6a)包膜基因的变异性.方法 应用相应的软件分析丙肝病毒包膜蛋白(E1、E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计算这些包膜基因的非同义突变与同义突变的比值(dN/dS),并预测E1和E2的糖基化位点.结果 我们发现在丙肝病毒1b亚型内,E1与E2相比变异性更大、dN/dS值更大、糖基化位点更多.结论 E1蛋白可能在HCV免疫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1b亚型内,E1内基因更大的变异性、更高的dN/dS值和更多的糖基化位点数足以证实这点;将在未来有关丙肝病毒药物抵抗性和免疫机制的研究中应将E1区域纳为一个重要因素.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包膜糖蛋白进化对抗原表位及病毒亲嗜性的影响

    作者:杨丹;李妍;周海舟;王甲业;王福祥;程德春;凌虹

    目的 调查同一供体来源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不同个体后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变异、病毒侵入靶细胞能力以及包膜抗原主要中和表位的变化,为了解病毒感染规律及机体抗病毒免疫奠定基础.方法 对病毒包膜糖蛋白基因序列进行基因离散分析;用包膜蛋白表达质粒与HIV-1骨架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构建包膜包膜假病毒,用假病毒感染HIV-1靶细胞U87.CD4.CCR5或U87.CD4.CXCR4细胞检测假病毒侵入靶细胞的能力及病毒亲嗜性;对包膜糖蛋白中已知的广谱中和抗体识别表位进行分析.结果 24个有完整开放读码框的env基因克隆与河南省HIV-1毒株CNHN24的基因离散率为(7.91±0.78)%,与云南省分离毒株RL42的基因离散率为(6.90± 40.79)%.各可变区基因离散率呈现严重不均衡性,其中,V1/V2区的离散率高,V4区的离散率次之,V3区离散率小.包膜假病毒中既有CCR5亲嗜性和CXCR4亲嗜性的,也有双亲嗜性的包膜.而且上述包膜中主要中和表位IgG1b12、2F5和4E10抗体识别表位保守,但447-52D抗体识别表位变异较大.结论 同一来源的HIV包膜糖蛋白在4~7年间的不同受者体内发生了较大变异并影响了病毒侵入靶细胞的能力;主要广谱中和抗体的识别表位部分保守.

  • 血液透析血压及其变异性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亚静;郝峻烽;刘娇娜;张晓玲;白久旭;曹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前后和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及其变异性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并对比随访期内生存及死亡患者的自然信息及临床资料,评估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及其变异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269例患者纳入研究,经过4年随访共死亡83(30.86%)例.死亡组年龄显著大于存活组(64.92±113.24岁比49.89±12.86岁,P=0.000),而透析年限显著短于存活组(2.60±2.56年比7.25±4.14年,P=0.000).死亡组透析前SBP(P=0.001)、DBP(P=0.000)、MAP(P=0.000)均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间透析后SBP、DBP、MA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死亡组△SBP(P=0.026)、△DBP(P=0.001)、△MAP(P=0.001)幅度显著大于存活组.死亡组透析前SBP变异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透析后SBP变异率(P=0.000)、DBP变异率(P=0.014)、MAP变异率(P=0.005)均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每次透析前各时间点间SBP变异率(0.12± 0.04 mmHg比0.09± 0.03 mmHg,P=0.000)与MAP变异率(0.10±0.03mmHg比0.09±0.03mmHg,P=0.001)显著高于非死亡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压、透析前后血压改变幅度、透析前后血压变异率、每次透析各时间点间血压变异率等与全因死亡相关.

  • 来自同一供者的不同HIV-1感染者体内病毒包膜序列变异性分析

    作者:张志龙;周海舟;杜海涛;李妍;王福祥;凌虹

    目的 调查同一供体来源HIV-1病毒包膜序列变异情况,为进一步进行表型特征、病毒感染能力以及抗病毒免疫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从6例同一来源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DNA,设计跨病毒包膜的保守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质粒载体,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发育特征以及编码氨基酸的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共获得6个有完整开放读码框的包膜克隆.在6个克隆中,包膜糖蛋白gp120内变异程度大的区域分别为信号肽区、可变区V1/V2区、恒定区C2区内近V3区部分、V4区和V5区.变异包括点突变、氨基酸插入或缺失等.系统树分析发现所获得病毒克隆与中国分离株BCNB03聚集成一束.结论 构建并鉴定了6个HIV-1包膜克隆.同一来源的HIV包膜糖蛋白在不同受者体内发生了较大变异.

  • HIV-1 CHLJBF06044包膜特性分析

    作者:张威;周海舟;王开利;程德春;张凤民;凌虹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原代分离株CHLJBF06044包膜糖蛋白的变异性及表型特征.方法 从一名HIV阳性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DNA,采用保守引物进行HIV病毒包膜直接克隆,进行序列分析及系统树分析.构建一株带该包膜蛋白的伪病毒并利用表达CXCR4和CCR5的靶细胞进行感染实验,观察该病毒包膜利用辅助受体的表型特征.结果 共获得2个有功能全Env克隆,分别命名为CHLJBF06044c7和CHLJBF06044c8.获得2个有完整包膜基因的克隆,用全Env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分离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表明,该株为B'亚型.对包膜蛋白结构分析结果 显示,分离株CHLJBF06044c7和CHLJBF06044c8包膜在抗原性和亲水性上没有明显差别.感染性检测结果 显示该病毒只能感染U87.CD4.CCR5细胞,不能感染U87.CD4.CXCR4细胞.结论 黑龙江省一名HIV-1阳性者克隆到HIV-1 CHLJBF06044病毒的包膜基因,该病毒属于B'亚型(泰国亚型),为CCR5亲嗜性毒株.

  • 7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初步分析

    作者:张亚玲;王淑芝;刘凤丽

    早期复极综合征早由Sqipley和Hollram报道,是一种正常心电图的变异.在健康成人中约占1%~2.5%,它本身无重要意义.为避免误诊为急性心包炎、变异性心绞痛、心外膜心肌损伤、高血钾等疾病,现就7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 路路通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郭忠良

    1997~1999年间,我院应用路路通注射液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收到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按1980年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诊断及分型〔1〕,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4~80岁。病程2~15年。劳累性心绞痛18例,静息性心绞痛9例,变异性2例、AMI后心绞痛1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 例。年龄48~75岁。病程1~15年。劳累性心绞痛16例,静息性心绞痛12例,变异性1例,AM I后心绞痛1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及合并症等均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 心率减速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吉漂

    目的:观察心率减速力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试验组,同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同期接诊且冠脉造影检查提示正常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都施以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利用计算机软件获得心率变异性时域、心率减速力及心率加速力等指标,然后再对患者的猝死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结果:试验组的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加速力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的SDNN、HF、RMSSD与LF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各指标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而心率加速力则和心率变异性各指标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P<0.05).心率减速力值及心率加速力值高危组的死亡率比中危组及低危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加速力能够将交感及迷走神经对心脏产生的作用进行定量反应,特别是心率减速力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猝死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建议采纳.

  • 润肺止咳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作者:骆志昭

    目的:为改善小儿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临床观察润肺止咳汤用于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部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患者,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儿分为单一组、联合组,各30例.单一组服用孟鲁司特,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润肺止咳汤,检测用药前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联合组患儿住院时间、咳嗽消失用时均少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患者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联合组较单一组IL-2、IL-6水平改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单一组为83.3%,联合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时,使用中药汤剂润肺止咳汤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恢复.

  • PM2.5暴露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平;谭海萍;向明灯;李良忠;张宗尧;石小霞;郭庶

    目前PM2.5引起的环境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暴露评估作为PM2.5健康风险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为风险评价及风险表征提供参考依据.PM2.5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暴露评估需收集PM2.5暴露浓度、暴露途径识别、某暴露途径下人群时间-活动模式参数等内容.本文对国内外PM2.5暴露评估方法的应用情况以及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进行综述,并指出现阶段PM2.5暴露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大气颗粒物暴露评估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 124例小儿菌痢的菌群分布、药敏及临床意义

    作者:陆定;徐玉珍;龚淑珍

    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儿科临床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痢疾杆菌产生的变异性、耐药性以及近年越来越重视的用药安全性问题,菌痢治疗已成为儿科的一大难题.我院1996~2003年共有124例经细菌学确诊的菌痢患儿,现将菌群分布与药敏试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正常肝脾容积的CT研究

    作者:涂蓉;张阳德;黄海伟;伍保忠;郑妙琼

    肝脾容积的变化,一直是临床的诊断信息之一.虽然已有正常肝容积值的报道,但差异较大[1~4] ,与人体的相对值研究较少,且差异也大[1、3、5].因此,将肝脾容积及其与人体相关比值的变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临床应用筛选更好的指标奠定基础.

  • ICU患者腹腔内压力监测的重复性研究

    作者:邵小平;卢春娟;许永华

    目的 采用自行创建的腹腔内压力监测装置和方法测量危重患者的膀胱压力,通过观察监测者内部与监测者之间的测量数据变异性以评价腹腔内压力测定的可重复性.方法 2012年6-12月方便性抽样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综合ICU 19名危重患者,采用自行创建的腹腔内压力监测装置进行腹腔内压力监测,对同一名测量者(监测者内部)和两名测量者(监测者之间)测定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监测者内部和监测者之间的膀胱压力测定数据相关性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91 (P<0.01)和0.814(P<0.01),提示测量数据间强相关,无明显变异.结论 自行创建的腹腔内压力监测装置在测定腹腔内压力中具有确定的可重复性,采用标准的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案可以在危重患者中可靠准确地测定腹腔内压力.

  • 猝死的日、周、季节变异率:24061例连续病例分析

    作者:沈丽;王一尘

    一些研究报道了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日、季节变异,另外急性心梗中也观察到有周变异性.该研究通过分析以人群为基础的数据,旨在确定心源性猝死发生的日、周、季节变异性.

  • 对新版RUCAM量表的评价和几点商榷意见

    作者:于乐成;茅益民;陈成伟

    数十年来,DILI和 HILI的发病机制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临床诊断工具的改进则微乎其微。为此,初版RUCAM 的主要制定者 Danan 等全面检索了1977—2015年的相关文献,尤其是近10年来的文献,深入分析了关于 RUCAM 的系列进展,提出了RUCAM 诊断标准的更新方案[1],对核心要素进行了更准确的定义,对相关条款的处理进行了简化,对操作界面进行了优化,努力减少观察者之间和观察者内部的变异性。新版RUCAM 表有不少特点和优点,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 普通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合并小肠结节样淋巴组织增生一例

    作者:孙菲;吴海婷;张薇;程捷瑶;阮戈冲;吕芳;杨红

    患者女,21岁,因间断腹泻7年,于2014年9月入院。2007年起患者出现间断水样腹泻,2~10次/d ,200~500 mL /次,粪便可见食物残渣,症状多于进食刺激性食物或受凉后出现。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1周左右症状可缓解,7年内反复发作,间隔时间2周或2个月不等。2010年外院胃镜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淋巴滤泡增生,小肠镜示回肠黏膜结节样增生,病理示回肠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患者自幼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每年6次以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BMI 为18.1 kg /m2,皮肤粗糙、贫血貌、结膜苍白,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5次/min 。血常规:WBC 计数4×109/L ,Hb 76 g/L ,PLT 计数392×109/L 。

  • 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与临床关系探讨

    作者:张薇莉;赵隽

    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由于HBV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DNAP)缺乏校对酶活性,决定了HBV的高变异性.HBV前C区1896位变异为常见的变异之一.我们观察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儿HBV前C区1896位变化,以探讨病毒变异与临床的关系.

  • 小儿变异性哮喘46例误诊分析

    作者:罗爱武;马恒颢;朱会英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变异性哮喘,早期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现将我科1998年10月~2001年10月诊治的46例患儿资料分析如下.

  • 强迫症症状维度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樱;肖泽萍

    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行为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在全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约为2% ~ 3%[1].其病程常迁延,治疗效果欠佳,对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损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致残疾病之一[2].强迫症临床表现变异性较大,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其可能是一个异源性障碍,这种异源性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分歧,因而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同质性更好的亚型.近年来有一种假说认为强迫症是一个多维度的异源性障碍,将症状归为不同的症状维度.本文将对此做一综述.

367 条记录 10/19 页 « 12...78910111213...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