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清胶囊联合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分析
慢性湿疹是皮肤病中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真皮浅层及表皮炎性反应,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呈现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1]。该病常反复发作,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仍是慢性湿疹的重要治疗方法。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含有0.11%醋酸曲安奈德,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近年我科应用一清胶囊联合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治疗治疗慢性湿疹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
药价"虚高"虚在哪儿?
药价虚高一直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一个顽疾.一直以来,每当人们在谈到药价虚高的既得利益的时候,往往把矛头指向医院、医生,指责医院大发药品财,医生大发回扣财.实际上,这只是药价虚高的一个浅层表现,更深层的原因是在医院、医生背后,有一个既得利益群体:那就是有关部门和药品生产经营商.正是由于有关部门与药品生产经营者的"默契",加之医院利用其垄断地位和有关部门药价管制的便利,才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老百姓痛骂而劣根难治的药价虚高问题.
-
一起农村浅层地下水污染引起甲肝暴发的调查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我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1].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萧山区位于钱塘江的南岸,是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萧山区自来水公司供水范围已覆盖整个萧山区境内,供水面积达1 000平方公里,农村饮水问题基本解决.瓜沥镇位于萧山的东片,也是经济强镇,2005年7月27日至9月16日,该镇东方村先后出现9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疑似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为一起浅层地下水污染引起的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为探讨暴发原因和控制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对浅层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对浅层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治疗组315例(435眼)采用(天亿)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重组人干扰素a-2b滴眼液,对照组298例(437眼)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重组人干扰素a-2b滴眼液.术后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按染色水平分为治愈、有效、好转、无效四级,用药后术后第7 d和第14 d观察术后反应并评价,记录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结果:治疗第7 d治疗组315例(435眼)中,治愈152眼,有效193眼,总有效率79.3%;对照组298例(437眼)中,治愈87眼,有效105眼,总有效率43.9%,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2;治疗14 d,治疗组315例(435眼)中,治愈306眼,有效82眼,总有效率91.5%;对照组298例(437眼)中,治愈238眼,有效132眼,总有效率84.7%,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促进浅层病毒性角膜炎的角膜修复.
-
三才刺法针刺大肠俞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观察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的放射性疼痛。多发生于单侧,以男性青壮年多见。针刺治疗具有缓解疼痛作用,三才刺法是将人体穴位从浅层到深层分别定为天、人、地三部。根据针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或浅、深两层,针刺时先深后浅,每部均紧提慢按六数,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度。笔者采用三才刺法针刺大肠俞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桡神经骨间背侧支(桡神经深支)在进入旋后肌浅层处被一腱膜受压,导致所支配的肌肉产生不同程度的瘫痪,出现临床上特有的症侯群.因在旋后肌的浅层近端边缘形成的腱性腱膜弓呈"n”状,所以又称拱门卡压综合征.我院近三年来诊治5例,报告如下.
-
中药内外并用治疗浅层疱疹性角膜炎
浅层疱疹性角膜炎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角膜病之一,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全身疾病之后.病程缓慢,时轻时重,时愈时发,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多次反复发作使视力受到严重影响.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缩短病程,防止复发.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及局部离子透入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双黄连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国家新药20%双黄连滴眼液治疗树枝状、地图状浅层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浅层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穿琥宁注射液是从爵床科植物穿心莲提取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等多种功效.近几年来,穿琥宁注射液在临床上已被内科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但眼科应用目前较少.我院眼科使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浅层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46例浅层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1997∶187-189)和《眼科全书*中册》(李凤鸣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79-1381)对本病的诊断标准.病例均来源于本院1999年10月~2001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将46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25眼),男11例(13眼),女12例(12眼);年龄23~65岁,平均36.8岁;病程10天~5个月,平均(26.0±18.7)天.轻度(眼部异物感、羞明、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较轻,时有时无.眼部检查: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仅少许星点状着色.角膜知觉正常)5眼,中度(眼部异物感、羞明、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明显,但可以忍受.眼部检查:中度球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呈树枝状、岛状.角膜知觉基本正常)13眼,重度(眼部异物感、羞明、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难以忍受.眼部检查:眼睑肿胀、痉挛,重度睑、球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呈地图状.角膜知觉减退或消失)7眼.对照组23例(24眼),男10例(11眼),女13例(13眼);年龄19~59岁,平均35.6岁,病程7天~3个月,平均(25.0±15.6)天.轻度6眼,中度12眼,重度6眼.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臀肌挛缩症的解剖及术式探讨
臀肌挛缩症是现代小儿常见疾病,往往由于反复多次臀部注射引起肌肉纤维性挛缩所致.臀大肌是人体中大的一块扁肌,位于臀部浅层,略呈方形,是维持人体直立和后伸髋关节的重要肌肉[1,2].
-
面部Merkel细胞癌1例
患者男性,29岁.右面部颧骨外肿胀3个月,不伴疼痛.手术所见:肿瘤位于皮肤真皮浅层及皮下,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约2cm× 2cm× 2cm大小,切除肿瘤及表面部分皮肤送病理.
-
颈部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患者男性,19岁.发现右后颈部蚕豆大小包块2个月,无红肿疼痛,包块无增大,否认局部外伤史.查体:颈部活动不受限,颈部皮肤色泽正常,表面平整,局部皮下扪及一直径1cm的肿块,边界不清楚,质地中等硬度,轻压痛.临床诊断:颈部纤维瘤.手术见包块位于皮下浅层,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容易分开.
-
巨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一例
患者男,78岁.右股后侧皮肤肿块50年余,渐增大,无痛,于2002年4月5日入院.体检:于右大腿后侧见一隆起皮肤肿块,大小约10 cm×8 cm×3 cm,质地较硬,表面无破溃.肿块皮肤较浅层,界限清楚,与深部组织无粘连,活动.术中见:肿块位于皮肤浅层,似侵及皮下,未侵及浅筋膜及肌肉,界限清楚,有完整包膜.
-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一例
患者男,55岁.因"发现右上腹包块5年,疼痛30 d"于2002年12月24日入院.查体:腹平软,右肋下约10 cm处可扪及一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 ,肠鸣音正常.于2002年12月30日行右侧腹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右侧腹壁有一约15 cm×10 cm×12 cm大小灰红色肿物,累及腹膜浅层及肌层,部分区域与大网膜粘连,肿瘤未侵及皮下,压迫右肝前叶,余腹内脏器无异常.肿瘤质硬,边界尚清楚,肿物切面质脆,呈鱼肉状,中央部分坏死.
-
颈部对称性脂肪瘤病一例
患者男,41岁.因颈部显著增大,感觉呼吸不畅、运动受限于2004年4月入院就诊.患者有酗酒史25年,每餐饮白酒至少250 ml,近几年感觉上半身逐渐肥胖,尤以近两年明显.体检:颈部颏下明显肿大,呈对称性,境界不清,无疼痛(图1).颈部CT扫描示:颈深筋膜浅层与中层间隙广泛增宽,其内充满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影,CT值-70~-100Hu,颈部内脏器官及锥体、椎旁肌肉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图2).临床诊断:颈前脂肪堆积.遂于同年10月行肿块切除.
-
一种简便的皮肤、肌肉石蜡制片方法
皮肤层次丰富,结构较复杂.由于皮肤各层致密度不同,其制片过程中常需特殊处理,才能获得较理想的切片.皮肤制片改进的方法有的操作繁琐,有的仍难以避免真皮(网状层)出现松散、分离或浅层出现较多裂隙等现象.另外常规方法制作骨骼肌切片,镜下也可见到肌间隙张裂.本改进方法能够较好地保存皮肤各层组织结构和使骨骼肌结构紧密.并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
超声诊断Richter疝1例
患者女,55岁.自觉腹壁包块3个月,时隐时现,大便正常.查体:瘦长体形,上腹部脐上略偏左有一3 cm×4 cm包块,质软,不活动,有轻压痛,嘱患者做Vasavals动作后包块略增大,局部肠鸣略亢进.超声所见:脐上方局部腹壁增厚,腹膜壁层见一10 mm×10 mm缺口与腹腔相通,左侧腹直肌浅层与前鞘之间见一扁圆形杂乱回声团,范围约37 mm×37 mm×11 mm,内另见一半环形高回声带过缺口与腹腔肠壁相延续,内可见暗区夹杂等回声光点漂动(图1).
-
小肠间质瘤坏死破溃穿孔腹腔积气彩超漏诊1例
患者女,70岁.腹痛1 d,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无明显缓解,逐渐加重伴发热而来我院.查体:体温39 ℃,BP 90/50 mm Hg(1 mm Hg=0.133 kPa),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脐下可触及直径约14 cm肿物,移动性浊音(±).临床诊断: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诊彩超检查:肝、胆、胰未见异常.中上腹腹腔浅层可见后方伴彗星尾的短条状气体强回声左右移动.结肠肝曲肠管局部轻度增宽.
-
腹直肌分离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38岁.因"子宫肌瘤"入院.体检发现患者腹壁发育异常,腹白线增宽,自剑下至脐下腹壁局部膨隆.超声检查:上腹部横切面扫查时见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连续性中断,该处呈窄带样中强回声,厚约0.2 cm(其后壁至表皮约0.4 cm),宽约1.8 cm.与两侧的腹直肌鞘相延续,左右侧腹直肌对称;缝合腹直肌前鞘,为加强腹直肌强度,于前鞘及腹外斜肌浅层平铺放置一张prolene补片.术后超声检查所见:腹直肌前鞘正中薄弱处消失,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联系完整,左右侧对称,于前鞘与浅肌层间见补片的偏强带样回声.
-
四种治疗瘢痕疙瘩方法的疗效比较
1987年4月至1998年4月,我们用四种方法治疗瘢痕疙瘩317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317例患者中男性201例,女性116例;年龄19~64岁。病程6月至20年。每例 病灶数目1~5个,平均2.6个。直径0.5~6.0 cm,厚度约0.1~0.3 cm。 2.方法 317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1)单纯CO2激光烧灼组。采用国产CO2激光机,波 长10.6 μm,输出功率0~30 W连续可调,光斑直径≥2 mm。0.5%~1.0%利多卡因浸润麻 醉,用生理盐水纱布垫保护正常皮肤。激光刀头距离病损0.5~1.0 cm,将光束对准病损 逐层烧灼。术中用盐水棉球逐层擦拭,以保持术野清晰,直至瘢痕组织烧灼殆尽,基底部呈 浅红色。治疗范围应覆盖整个病损。(2)CO2激光烧灼加浅层X线放疗组。在CO2激光烧灼 的基础上自第3日起实施浅层X线放疗,放疗的方法是每周5次,每次2 Gy,10次后改为隔日1 次,总剂量30 Gy。(3)CO2激光烧灼加得宝松针局部封闭组。在CO2激光烧灼治疗一月后 用得宝松针(上海先灵葆雅公司生产)在局部封闭一次。(4)单纯用得宝松局部封闭组。对瘢 痕较大不易做激光手术者采用得宝松针1~2支局部封闭,每月1次,直至瘢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