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研究及治疗进展

    作者:郭钢花;张秋珍;李哲

    肌张力障碍又称肌紧张异常、肌紧张不全,是因主动肌与拮抗肌不协调收缩或者过度收缩引起,以异常动作和姿势改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1],早由Oppenheim于1911年描述[2].近几十年来,人们对肌张力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根据其发病原因将张力障碍分为两类: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或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肌张力障碍,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仅有临床上异常的表现,却没有已知病因或其他遗传变异性疾病,而由环境因素、各种疾病继发性中枢神经损害等引起的肌张力障碍称为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在本文中,笔者就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征,以及流行病学、遗传学、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为临床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妊娠合并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一例

    作者:王愚;江景;包晓霞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28岁,主因反复发作颈部扭转、后仰,四肢强直26年,妊娠38周+2入院.患者2岁时无诱因出现行走时双足跟不能着地,双腿弯曲,行走不稳,阵发性颈部扭转后仰,四肢强直.7岁时行双侧跟腱延长术术后可正常行走,伴发头颈扭转后仰,四肢强直,清晨起床后出现,夜间入睡后消失.15岁时确诊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开始服用左旋多巴苄丝肼,症状消失,停药后复发.26岁时因行右侧膝关节外伤手术,围手术期停药,扭转痉挛发作一次,之后服药至今,2年未再发作.现每日服用多巴丝肼0.125 g(左旋多巴100 mg,苄丝肼25 mg).患者孕40天出现早孕反应,4个月感胎动,孕17周行产前筛查,染色体常规检查及G显带分析,均未见异常.妊娠图正常,孕26周三维彩超提示胎儿发育良好.孕期每日服用多巴丝肼0.125 g.术前加服多巴丝肼0.125 g,于孕38周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顺利分娩一活男婴,体质量3 700 g,身长51 cm,1分钟Apgar评分9分,脐带绕颈1周,胎盘羊水无异常,新生儿未见骨骼发育异常及肌张力异常表现.术中患者情况良好,无明显血压波动.剖宫产术后继续服用多巴丝肼每日0.125 g.未进行母乳喂养.术后第5天出院,产后2周家访未见产妇及新生儿异常.

  • X-连锁隐性遗传肌张力障碍一家系10例

    作者:赵桂宪;吴志英;王柠;慕容慎行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idiopathic torsion dystonia,ITD)是指因持续性肌肉收缩而引起的肢体扭曲或重复运动综合征,是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表现.ITD是一种遗传病,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X-连锁隐性遗传.

  • 伴有假性病理征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二例

    作者:杜婴;刘睿;张巍;周琼;苗建亭;李柱一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是一种少见的可以治疗的常染色体遗传性运动障碍疾病,患病率约为0.5/100万,发病年龄多在1~12岁,占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5%~10%,少数成年期发病.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正容;周芳;康前雁

    我院自1994年6月至1998年1月,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35例(56只眼),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长期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门诊眼睑痉挛患者19例(34只眼),Meige病14例(20只眼),特发性睑内翻2例(2只眼)。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30~82岁,平均56岁。病程2个月至17年。均为中西药物、手术及针灸等治疗无效者。至今全部在随访中。 2.方法:应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的A型肉毒毒素,用前以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稀释为2.5 U/0.1 m1,视病情需要选择不同肌肉进行局部1处或多处注射[1]。注射前先于各注射部位以2%利多卡因0.2 ml封闭,A型肉毒毒素的注射总量为50~75 U。根据其肌痉挛的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 3.肌痉挛程度判定及疗效评估标准:(1)按眼睑及面部痉挛程度分级[2]:0级,无痉挛;Ⅰ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Ⅱ级,轻度,眼睑和面肌痉挛而无功能障碍;Ⅲ级,中度,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Ⅳ级,重度,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致功能性盲。(2)疗效评估标准:治疗后,由Ⅱ~Ⅳ级降为0级者,为完全缓解;由Ⅱ~Ⅳ级降为Ⅰ或Ⅱ级者,为明显缓解;由Ⅳ级降为Ⅲ级者,为部分缓解。 二、结果 35例(56只眼)患者均于A型肉毒毒素注射24 h后症状开始改善,一般3~7 d肌痉挛迅速缓解。在19例(34只眼)特发性眼睑痉挛中,完全缓解9例(17只眼),明显缓解10例(17只眼);14例(20只眼)Meige病中,完全缓解6例(9只眼),明显缓解8例(11只眼);特发性睑内翻2例(2只眼)完全缓解。有效率为100%,治疗前后比较,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u=18.96,P<0.001)。药物作用时间1~28个月,平均4~6个月。部分患者为预防眼睑或面肌痉挛的复发,1~4个月重复注射1次,酌情用量,疗效仍佳。 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无全身毒、副反应[2,3],局部并发症轻微,短暂且可逆。并发症:轻微上睑下垂3例(3只眼),眼睑闭合不全1例(2只眼),Meige病注射后嘴向健侧歪3例,均于治疗后3~4周自然恢复。 三、讨论 特发性眼睑、面肌痉挛均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病因不明。以往多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丁醇、卡马西平、安定以及手术等进行治疗,其疗效均不满意。自1978年Scott首次将A型肉毒毒素成功应用于临床后,许多学者对此疗法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末已被开发并逐步试用于临床。1989年12月,美国FDA批准A型肉毒毒素为新药投产。1993年10月,我国同类产品问世,应用于临床,我们于1994年6月用于临床。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地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末梢,抑制刺激性及自发性乙酰胆碱的量子释放,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作用强,可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以缓解眼睑及面肌痉挛。 本结果显示,疗效与其作用持续时间,可能与病程长短、痉挛程度、药物剂量、注射部位,以及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有关,尤其是应注意正确选择注射肌肉及注射位点。对临床症状复杂、治疗反应不佳者,应在肌电图仪监视下进行定位[3,4]。我们认为,目前对药物应用剂量的量化以及延长其作用时间是临床应用的主要挑战。 本疗法的优点为: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痉挛可迅速缓解,药物持续时间长,如在Meige病患者中3例均在1次注射后1~3 d症状明显改善,治疗48个月未见复发。局部并发症短暂、轻微且可逆,无全身毒、副作用。可重复注射,药效不减。因此,A型肉毒毒素疗法对眼科上述疾病以及对眼科领域的局部肌张力障碍病[4],如斜视、眼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三例分析

    作者:刘明杰;张志学;钱海彦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肌肉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运动障碍综合征,为锥体外系疾病,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肌张力障碍症状繁多,临床表现多变,分类复杂,病因不明,其中很大一部分病人具有遗传特性,诊断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而在儿童期起病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中,有10%左右的属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DR).该病常以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大多数伴有帕金森综合征,有显著的晨轻暮重特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对小剂量左旋多巴制剂有较明显的反应.现将我院近8年诊断的3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报道如下.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滨;张秋滨;孙峰;田晓彦;韩荣河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病因不明,以往药物、封闭、针灸、埋线、手术等治疗均是探索性,少有明确、持久的疗效,近年来我们应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43例、局限性肌张力障碍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3型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李桂冰;王进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1~3型基因的突变.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一家父子2例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及其21名家系健康成员SCA1~3型基因CAG重复数进行检测.结果 2例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SCA3基因突变,其异常等位基因的CAG重复数为80和75;SCA1、SCA2基因无突变.家系健康成员SCA1~3基因均无突变.结论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有SCA3基因突变;其可能与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病有关.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3例报告

    作者:马丹;肖玉华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罕见,多巴制剂的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本院收治的3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病例1.1 例1 女,10岁.因"动作笨拙,不能行走8年余"于2009年1月21日入院.患儿约1岁多时逐渐出现动作笨拙、肢体僵硬,右侧肢体较明显,不能独立行走,家长搀扶下可缓慢行走,但不稳,易向前后倾跌.早上能完成简单的日常动作,如穿衣、刷牙等,能独坐,午后开始活动受限,不能独坐,言语含糊不清,夜间连发音都困难.4~5岁时,四肢出现细小震颤,逐渐出现双足内翻,活动明显受限,完全不能行走.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例报告

    作者:张玲如;赵翕平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又称明显昼间波动的进行性肌张力障碍,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变异型.近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1 病例女,8岁.自小即有面部及肢体多动现象,近2年明显加重,表现不自主摇头、皱眉、挤眼, 左手时有徐动,并呈强直性伸展,下肢强直性伸直,走路时足跟不着地,以左侧肢体为重, 并有晨轻暮重现象,患儿上午活动较多,下午则不愿活动,与同龄儿相比,身材偏矮,智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史.查体:身高103 cm,颅神经( -),头面部及手不自主多动,肢体肌张力时而增高,时而降低,肌张力增高时呈铅管样, 左侧肢体明显,肌力5级,腱反射(+),双侧跟腱反射(~),巴氏征(-),痉挛步态.EEG、脑干视觉、听觉诱发电位正常,体感诱发电位提示左侧胫后神经至皮层通路、感觉传导通路功能障碍,EMG未见异常,头颅MRI(-),血清铜氧化酶为180 U/L(正常值90~200 U/L),眼科裂隙灯查角膜K-F环阴性.诊断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给予息宁0.125,每日1次口服,6天后症状明显缓解,多动消失,步态正常.出院后继续服息宁0.1 25/d,随访1年,未见症状波动,现已上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优良.2 讨论 DRD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目前国内仅有10余例报道.现已明确DR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Nygaard等(Nature Genet,1993)已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第14号染色体,但由于外显率不完全,可有散发病例出现.本例既无明确家族遗传史,父母又非近亲结婚,属于散发病例.DRD的临床特征为:儿童期起病,肌张力障碍引起疲劳及步态异常,症状晨轻暮重,有明显昼间波动,左侧肢体为重,并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不经治疗症状5~6年达高峰,出现帕金森体征,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严重者累及头颈部及眼球部肌肉;小剂量多巴制剂有良好效果,且长期服用不需增大剂量,亦无异动症及开关现象等副作用(王文安等.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陈嵘等.中华神经科杂志,1994).本例患儿自小即有多动,近两年加重,表现头面部、肢体多动,左侧为著,痉挛步态,有晨轻暮重现象,并伴有身材偏矮,智力较差,小剂量多巴制剂治疗仅6天症状就完全缓解,随访1年,继续用小剂量多巴制剂,疗效稳定.因此,本例可明确诊断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如能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患儿可保持完全正常的生活质量,故提高对DRD的认识和重视至关重要.

  •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作者:张环;罗曙光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肌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或过度收缩及扭转性的姿势和动作异常。1911年由德国神经学家Oppenheim命名了肌张力障碍,1997年Ozelius等[1]发现了肌张力障碍的第一个致病基因。目前大多认为该病是与很多神经退行性变和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相关的症状群。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及继发性肌张力障碍;依据肌张力异常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部分性、多发性,局灶性和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等;按发病年龄可分为早发性(20岁前发病)和晚发性(20岁后发病)。随着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很多肌张力障碍的基因位点被相继发现,主要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大多数成人发病型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病因仍然是未确定的。目前报道有25种肌张力障碍的基因位点(DYT1~DYT25)相继被发现[2]。现对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相关基因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例报道

    作者:吴静;梅瑰;陈玉华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形遗传,偶有散发病例.1976年由Segwa首先描述,又称为Segwa病,或称为伴有昼夜间波动的遗传性进行性肌张力失常(HPD).

  •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作者:崔贵祥;李义召

    目前已明确原发性肌张力障碍(PTD与14个遗传基因位点(DYT1~DYT14)有关.DYT1基因上3个碱基对(GAG)的缺失引起早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鸟苷三磷酸环化水解酶1和酪氨酸羟化酶基因的突变引起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DYT5);ε-sarcoglycan基因突变和D2多巴胺受体基因的错义突变与肌阵挛-肌张力障碍(MDS)有关;DYT3为菲律宾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XDP)的病因;DYT13-PT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DYT14则表现为DRD.

  •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降建新;潘宜新;王小林;曹春燕;李殿友;占世坤;潘斯俭;张璟;孙伯民;鲁峻

    目的 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在术前及术后1、12、24个月采用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评估量表(BFMDRS)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治疗效果.随访2~10年,平均(5.5±2.5)年;其中19例随访超过5年.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长期疗效稳定,在术后1、12、24个月,BFMDRS运动量表评分和SF-36评分均在术后1个月明显提高(P<0.05),并术后12个月进一步提高(P<0.05),12个月后保持稳定.副作用主要包括电极移位、电极断裂、移植排斥反应和持续抑郁症状.结论 STN-DBS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运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长期疗效稳定,且使用寿命更长.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2例

    作者:乔建萍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又称为明显昼夜波动的进行性肌张力障碍,也有称为肌张力不全综合征,为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变异型.我院门诊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基因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邹健龙(综述);罗曙光(审校)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primary torsion dystonia ,PTD)是一种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异常姿势和动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多数常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其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遗传因素在PT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已确定的遗传特征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YT1/TOR1A ;DYT6/THAP1;DYT4/TUBB4a;DYT7;DYT13;DYT21;DYT23/CIZ1;DYT24/ANO3;DYT25/GNAL )和隐性遗传(DYT2;DYT17),其他一些迟发、散发的 PTD基因分型仍未明确。在肌张力障碍患者中,约75%为 PTD[1]。原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往往在儿童期起病,通常发生在5~10岁。发作从小腿开始,然后扩散到肢体的其他部位;而原发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常累及面部,喉部及颈部,往往持续保持局灶性或节段性。以成人起病的原发性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中,有15%~30%可发展至肢体的其他部位[2‐3 ]。有证据表明,不光是家族性肌张力障碍具有一定遗传基础,极可能很多明显散发性的病例也有遗传基础[4],现就PTD的基因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