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功能亢进性疾患

    作者:尹浩;雷町;游潮;丁昊;李强

    目的 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ierovase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颅神经功能亢进性疾患的疗效.方法 2002年10月-2007年1月,采用MVD治疗106例颅神经功能亢进性疾患.男47例,女59例;年龄42~85岁,平均62岁.三叉神经痛56例,面肌痉挛33例,痉挛性斜颈17例.MRI检查血管压迫神经根明显者60例(56.6%),可疑者33例(31.1%),无压迫者13例(12.3%).病程2~300个月,中位病程54个月.术前典型表现为相应支配区的神经激惹症状.结果 术中发现三叉神经痛患者常见责任血管为小脑上动脉,共25例(44.6%):面肌痉挛患者为小脑前下动脉,共11例(33.3%):痉挛性斜颈患者为椎基底动脉共14例(82.4%).术后31例发生面瘫、听力下降、面部麻木、眩晕、颈肩疼痛、转颈无力及皮下积液(29.2%),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或改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根据Kobata等疗效评定标准,三叉神经痛者治愈47例(83.9%),面肌瘁挛治愈27例(81.8%),痉挛性斜颈治愈7例(41.2%),总有效率为90.6%;5例(4.7%)无效者,2例再次手术治愈,余放弃治疗.5例(4.7%)于术后3~8个月复发,2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行伽玛刀治疗好转,余放弃治疗.结论 MVD治疗因血管压迫相关颅神经导致的疾病有较好疗效.完备的术前评估、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和术中电生理监护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五心穴”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作者:柏玲;张莉;陈喆思;郑重;江玥;王文春;张安仁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群自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中的一种。其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报道多支持中枢疾患[1]。当前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化,以肉毒素注射较为常见,但其临床远期疗效不理想,病情反复,多数患者较为排斥。DBS及电刺激疗法应用较少,具有调节性和可逆性,是一种较新的临床治疗方式,但电刺激眶上孔国内外报道较少,机理尚不明确,缺少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rTMS)作为一项物理治疗手段,其临床应用逐年攀升,以其无副作用及科研价值在各种领域的应用日益扩大。针对痉挛性斜颈,目前国内外临床报道较少,本项研究通过对1例典型病例的研究,探讨其潜在机理,并为临床治疗痉挛性斜颈提供一种思路。

  • CT-A诊断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

    作者:李登维;欧光乾;涂国建;兰永树

    患者,女性,39岁,斜颈5+年,无其它神经症状及体征;临床考虑为痉挛性斜颈.建议患者做头颈部CTA检查,以了解头颈部血管状况.CTA(CT-Angiography):①图像采集:采用GE light speed 4 shce CT,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矩阵512×512,扫描层厚:3mm,层间距:4.5mm;pitch:15;经肘静脉以3ml/s的速度注入对比剂(300mg/ml的碘海醇)100ml,20s后开始扫描;扫描范围:枢椎平面至颅底平面;扫描角度:与椎体平行.

  • A 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钱晓芳;陈艳

    目的:总结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用于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38例痉挛性斜颈的患者,在肌电图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局部多点注射,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T sui量表进行疗效观察,注射前、中、后分别对症护理。结果本研究中38例患者经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症状基本缓解19例,明显缓解16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2.11%;少数患者局部不良反应轻微、短暂,无并发症,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用于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疗效显著,同时应加强护理,大限度的发挥疗效。

  • 痉挛性斜颈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

    作者:吴文波;梁战华;宋春莉;周丽娜;黄靓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患者大脑皮层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0例痉挛性斜颈患者刺激正中神经后体感诱发电位(SEP)的P22、N30波潜伏期及P22、N30波幅进行比较分析,30例正常对照组仅在颈部主动向右侧扭转时对双侧P22、N30波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SEP P22、N30潜伏期正常,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部扭转方向的对侧大脑半球前中央区的P22-N30波幅比明显高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前中央区记录的双侧P22-N30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EP P22、N30潜伏期正常提示传导通路结构完整,头部扭转方向的对侧大脑半球前中央区的P22-N30波幅比明显高于对侧,提示患者对侧大脑皮层前中央区电活动存在异常的兴奋及抑制,即抑制性减弱,兴奋性增高,N30记录的是刺激正中神经SEP中长潜伏成分,可能来源于运动辅助区,进一步提示患者存在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异常.

  • 肌电图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22例报告

    作者:王华燕;许柳青;郑玉英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颈肌阵发或持久的不自主收缩引起头颈部姿势异常,常伴局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差且副作用大.

  • 朱琏针法配合艾灸治疗痉挛性斜颈25例临床观察

    作者:岳运青;岳进;卢敏

    目的 探讨朱琏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朱琏针法配合温和灸治疗25例痉挛性斜颈患者.25例痉挛性斜颈患者分2组穴位治疗,运用缓慢捻进法进针,抑制Ⅱ型刺激手法行针同时用温和灸加强抑制作用,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用头歪斜程度、时间、头震颤或抽搐、肩抬举症状方面进行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其中治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 朱琏抑制Ⅱ针法和温和灸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痉挛性斜颈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推拿治疗痉挛性斜颈

    作者:张智慧;呼格吉力吐;姬军风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的推拿治疗方法.方法用(扌衮)、推揉、拿捏、按揉等手法治疗.12次一个疗程,每次约30分钟.结果1-4个疗程9例均症状消失痊愈.结论推拿治疗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治疗方法.

  •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作者:吴赞华

    痉挛性斜颈具有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为了缓解患者的病情,则临床上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分析了痉挛性斜颈的鉴别诊断方法,并同时重点探讨了痉挛性斜颈的治疗现状,包括肉毒素注射治疗现状与手术治疗现状,目前肉毒素注射依然为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偏瘫患者颈性眩晕症成功1例

    作者:孙金水;李云;刘金鹏;陈健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1岁,2010年7月突发脑出血,于我院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引起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医学科住院做康复治疗及步态训练,2011年3月入院期间患者自觉颈部疼痛明显,头晕,且渐加重,颈椎关节功能活动受限,怕光,恶心,经颈部触诊查体:右侧胸锁乳突肌呈梭状肥大,肌张力高伴有疼痛,为痉挛性斜颈和颈性头晕。辅助检查:颈椎X线正侧位、张口位(2011-04-09)示:1、颈椎轻度退行性变。2、环枢关节双侧间隙不对等,齿状突稍向左侧偏;MRI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2-C3、C3-C4椎间盘向后膨出,C4-C5、C5-C6椎间盘向后突出,颈椎轻度失稳,部分椎体骨质增生。给予川芎嗪、长春西汀、西比灵、复方血栓通胶囊等药物配合传统推拿、针灸、中药封包、低频脉冲等治疗半年,疗效不明显而到我这诊治。专科检查:患者坐位,颈前屈10o,后伸5o,左旋25o,右旋5o,左侧屈5o,右侧屈10o。用龙氏"三步定位"诊断的触诊检查法:患者平卧位,平枕,触及左右两侧后关节与横突后结节间,触及到C5-C6、C4-C5、C3-C4左侧隆起压痛偏后旋,右侧较凹陷,为侧弯侧摆加左后旋转式错位,C2-C3触及右侧隆起压痛向前旋,为右前旋转式错位,C1食指尖触及乳突部,沿耳背下滑致食指尖位于乳突下方(翳明穴),作前后轻触诊,可探查到右侧Cl横突右前旋并右移伴压痛,左侧C1横突较凹陷,为C1右前旋转式错位加右侧摆。X线示:张口位寰齿间距左右不等(左窄右宽),侧位片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1倾位,C2、C3双边征,C4、C5、C6后缘连线不连续、双突双边征,正位片C2、C3棘突稍右偏,C4、C5、C6棘突较左偏。

  • 武连仲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经验总结

    作者:刘宝虎;郭彤彤;国树超;江继鹏;张赛

    从理、法、方、穴、术5方面介绍武连仲教授针灸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经验,指出武连仲教授善用"开窍顺筋"法治疗痉挛性斜颈,临证遣方选穴重视辨证,讲究配伍,取穴精当,注重手法;不仅能矫正斜颈,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精气神,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治疗现状

    作者:解锦姣;林红军;刘智斌

    痉挛性斜颈病因病理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从针灸、中药及针药合用、综合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吲达胺致痉挛性斜颈一例报告

    作者:杨中锋;亓伟;张洪臣;徐晓伟

    患者,男,55岁。一月前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Ⅰ期),服用吲达胺2.5mg一次/日,连服3天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同时感乏力、口渴。于7天后出现颈部不适、僵硬,停服吲达胺一天后症状消失,血压又回升到服药前水平,偶有头胀、头晕。15天后又继续服用吲达胺2.5mg一次/日,服药3天后出现颈部不自主向右侧旋转,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药物不良反应、痉挛性斜颈。入院查体:T 37℃,P 76次/分,R 15次/分,BP22kPa/13kPa。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头不自主转向右侧,左胸锁乳突肌紧张,颅神经正常,四……

  • 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138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新玲;丁兴国;翁建英;马建华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偏侧面肌痉挛(HFS),50例眼睑痉挛(BS),17例Meige综合征,3例痉挛性斜颈进行面颈部肌肉局部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观察其主要不良反应。结果:68例HFS完全缓解23例(34%),明显缓解41例(60%),部分缓解4例(6%),有效率达100%。50例BS完全缓解22例(44%),明显缓解26例(52%),部分缓解2例(12%),有效率达100%。17例Meige综合征完全缓解6例(35%),明显缓解9例(53%),部分缓解2例(12%),有效率达100%。3例痉挛性斜颈,2例部分性缓解,1例无效,起效时间平均3d,缓解维持时间平均9个月,局部副作用轻微、短暂且无明显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局限性肌肉痉挛,是一种有效、副作用少、操作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 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者:曹晓林;董惠;张婧

    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是一种局部肌张力障碍疾病,是神经科常见而难治的一组症侯,虽采用口服药物等方法,但疗效均不理想,我科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疾病81例临床分析

    作者:买买提江·卡斯木;郝玉军;姜磊;阿不力克木

    微血管减压已经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全世界供认的有效办法.到目前为止,微血管减压治疗已经引入到了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减压),扭转痉挛性斜颈(副神经减压),环形痉挛性瞳孔(动眼神经减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病(迷走神经减压)等颅神经疾病和/或系统性疾病的治疗[1].2000年~2004年我们通过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疾病共81例,现报告如下.

  • 止痉汤配合心理输导治疗痉挛性斜颈12例

    作者:边宁涛

    目的:观察自拟止痉汤配合心理输导疗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12例用止痉汤配合心理疏导治疗.结果:治愈2例,显效6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结论:止痉汤配合心理治疗痉挛性斜颈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针刺结合TDP照射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作者:王琳;王锐;管素梅

    患者,女,59岁,2015年5月10日初诊。2个月前感受风寒后出现颈部僵硬不适,右侧肩背部拘紧疼痛,劳累后加重,1周后出现头部不自主向右侧扭转,生气及劳累后加重,休息或睡眠时症状减轻,时有头晕,易烦躁,曾于当地服用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效果不佳,并进行性加重。头部转向右侧,触诊见左侧胸锁乳突肌肌腹痉挛僵硬,眠差,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颈部MRI示C2/3、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以C4/5为著。中医诊断为痉证(风寒痹阻,阴虚肝旺)。西医诊断为痉挛性斜颈,颈椎间盘突出症。取百会、风池、C4~C6颈夹脊、灵台、神道、肩井、太溪、昆仑、扶突、合谷、外关、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用0.35mm×40mm毫针。先取俯卧位,灵台、神道向上斜刺20~30mm,使针感向前胸或侧胸部放射,用震颤法快速小幅度行针1~2min后起针。肩井向天髎穴方向直刺15~20mm,施行小幅度提插手法,使局部肌肉出现跳动为佳,不留针。百会向后平刺15~20mm,风池向对侧眼球针刺20~30mm,颈夹脊穴、太溪、昆仑均直刺15~20mm,使产生局部酸胀感。配合TDP照射颈项部,留针20min。后取仰卧位,扶突向水突方向斜刺20~30mm,合谷、外关、阳陵泉直刺20~30mm,使产生局部酸胀感。刺三阴交时针尖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进针15~25mm,使针感下达足底。太冲向涌泉方向直刺20~30mm。配合TDP照射颈项部,留针20min。每日治疗1次,12次为一疗程。针刺1个疗程后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头部仍不自主右转,但右转次数、持续时间、转动幅度均有所减轻,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诸症基本恢复正常。随访1个月疗效巩固,嘱慎起居、避风寒、适劳逸、畅情志、调饮食。

  • 郭剑华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

    作者:马善治;刘渝松

    黄某,女,23岁,2009年7月9日初诊。3月份因“痉挛性斜颈”住院经中医综合治疗后症状消失。出院后因连续熬夜加班,1个月前再次出现头颈左旋位弹性固定,无颈项疼痛,通过门诊针推治疗1周后未见缓解。现头项处于左旋位弹性固定,睡眠及晨起时症状消失,运动数分钟后即出现症状,右侧胸锁乳突肌部位明显紧张不适,能主动旋转颈项,但停止运动后再度固定在左旋位,伴间断性头晕、心烦、口渴、微口苦,不思饮食,舌淡苔薄黄,脉弦。头面处于左旋45°弹性固定位,右侧胸锁乳突肌明显紧张肥大,时而有细微振动现象,未引出明显压痛及放射痛,颈项被动左右旋转功能基本正常,左旋45°、右旋45°。MRI示颈椎曲度变直。诊断为痉挛性斜颈(血虚风动,寒凝经脉)。治以养血舒肝,柔筋缓急,温经通络。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针刺完骨、天牖、风池,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min;泻中渚、太冲,得气不留针;补太溪,得气后留针20min。推拿以疏筋柔筋手法(按揉颈项、滚推颈项肩背肌肉)为主,辅以卧位人工牵引手法,维持5min。每日1次。卧位枕颌位牵引0.5h,上、下午各1次。嘱避免熬夜、饮酒、疲劳。2009年7月15日二诊,效果不显。考虑颈项后、侧部有四条经络所过,为后正中督脉,旁纳太阳之脉,在旁为手足少阳之脉,而足太阳为寒水之经,易受寒邪所伤,太阳经输不利也会导致颈项不利,寒邪伤及督脉,影响督脉流行也可引起颈项不利,从而加重少阳枢机不利之证。针完骨、天牖、风池、天柱、百会、大椎、中渚、后溪、列缺、光明、申脉,下午用灸盒灸颈项后侧20min。手法治疗以放松痉挛为主。卧位牵引,以自觉舒适为度。另用牵正散加桂枝、羌活、葛根、柴胡、白芍、炙甘草,5剂。嘱近期卧床休息,起床时佩戴颈托。2009年7月20日三诊,右侧胸锁乳突肌较前放松,但颈项后侧(C5/6)部位酸强不适,余同前。续前治疗,停服中药。2009年7月27日四诊,虽仍有颈项左旋位弹性固定现象,但弹性固定时间较前减少,右侧斜方肌紧张度较前明显放松,主动颈项活动较前灵活,C5/6棘突右侧轻度酸强不适,右侧斜方肌紧张程度较前减轻,C5/6棘突右侧旁开1.0cm轻度压痛,头颈左旋现象较前好转。续前针推治疗,午后温灸后项20min及牵引1h。2009年7月31日五诊,前日通宵熬夜、饮酒致使右侧项肌及胸锁乳突肌再度紧张,查头面处于左旋45°弹性固定位,右侧胸锁乳突肌明显紧张,未引出明显压痛及放射痛,颈项被动左右旋转功能基本正常,左旋45°、右旋45°。前后两次加重均为熬夜所致,入夜后本应阳气内潜、营阴外护,但熬夜伤阳耗精,筋失阳气、阴精濡养则再度痉挛。治当温阳通络,养血柔筋。除近端取穴外,配以复溜、阳陵泉、阴陵泉,施以补法。温灸局部、肝俞、胆俞、脾俞、胃俞。颈项采用轻快柔和手法放松肌肉,右侧颈项以弹拨法及弹筋法缓解右侧胸锁乳突肌痉挛,以卧位牵引法结束手法。嘱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避免熬夜、饮酒及久坐伏案。2009年8月14日六诊,头颈左侧旋转弹性固定时间较前此复发时明显缩短,每日仅在感到疲劳时出现3~4次,每次维持2~3min,偶感到左侧项部酸胀不适,颈项运动较自如。出院后继续门诊治疗,仍以针刺、温灸、手法治疗为主,隔日1次。2009年8月30日七诊,颈项弹性固定现象消失,颈项活动正常,停止治疗。嘱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适当加强颈项、上肢功能锻炼,2010年6月30日随访症状未再复发。

  • 颈段硬膜外阻滞缓解痉挛性斜颈1例报告

    作者:李杨敏;张爱军;钱游伷

    本文报道痉挛性斜颈患者1例行颈段硬膜外置管,泵注0.25%利多卡因100ml和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2d后行患侧副神经60%乙醇不全毁损.至此患者转颈困难症状基本缓解.

203 条记录 10/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