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痉挛性斜颈一例

    作者:梁维邦;季晶;倪红斌;蒋健

    我科2003年5月收治1例痉挛性斜颈患者,MRI薄层扫描提示血管压迫明显,对其行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手术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21例小儿胃复安中毒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徐忠卫

    我院1990~1999年7月共收治了21例,因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应用胃复安后出现锥体外系综合症的患儿,住院后给予及时明确的诊断、治疗、护理均无后遗症,治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男13例、女8例;年龄小4个月,大的13岁。因患儿腹泻、呕吐,在当地医疗站、乡卫生所用胃复安后出现症状以肌张力障碍为主,表现为阵发性头向后倾、痉挛性斜颈、双眼上视(21例)。发作时神志清楚,伴四肢震颤、抽搐(15例);昏睡、表情淡漠、语音不清(5例);神志不清、尿失禁者(1例)。住院长9天,短1天,平均3~4天。

  • 方剑乔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

    作者:王超;孙晶;陈利芳;梁宜

    方剑乔教授从事针灸临床30余载,主攻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的相关性研究.现举方师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以飨同道.患者袁某某,女,33岁,淘宝店主.不自主头颈向右歪斜5月余.5月前于运动汗出后出现头颈向右扭转,侧屈,伴震颤,曾于某医院治疗,予肉毒素注射治疗3次,效果不佳.刻诊:头颈部不自主扭转、侧倾等多种异常姿势混合,肌肉呈现反复性阵挛样痉挛,并伴有颈部疼痛,可因劳累、情绪激动而加重,无恶寒发热,纳饮可,寐安,面色无华,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 痉挛性斜颈36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郑定逸;邵宇权;胡兴越

    目的观察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痉挛性斜颈(ST)的疗效.方法36例ST患者,将BTX-A经皮注入痉挛肥厚肌肉,每一轮次注射1~3次,每次间隔10~14d.结果基本缓解18例(50%),明显缓解15例(41.67%)部分缓解3例(8.33%),无效0例,有效率为91.67%.28例在12~36周复发.结论肌电引导下BTX-A局部注射治疗ST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易行,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治疗.

  •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远隔部位F波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悦育;胡兴越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后远隔部位F波改变,揭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29例原发性痉挛性斜颈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颈部肌肉注射治疗,检测和比较注射前、注射后1周和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的潜伏期及出现率.结果 痉挛性斜颈患者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后1周及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M波波幅、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与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局部注射后1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潜伏期较注射前显著延长(P<0.05),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后12~16周,尺神经及胫神经F波潜伏期及出现率与注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胫神经和尺神经F波潜伏期变化值(注射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存在"远隔效应",远隔部位F波潜伏期显著延长,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显著降低,注射部位距离及剂量不起决定作用,其发生机制复杂,可能有多因素参与.

  • 针刺为主治疗痉挛性斜颈2则

    作者:王元

    病例简介案1 某男,55岁,2000年5月9日初诊.因颈项不自主向右扭转歪斜10个月入院.缘于1997年5月突发眩晕跌扑,经查为颈椎病,自此开始自行活动颈部以锻炼,并逐渐增加运动量.至1999年7月每日早晚活动颈部前后左右各方向各500次.某天因向左运动量过大,疼痛加重,且中午休息时电扇直吹右颈部达1h之久,醒后自觉右侧颈肌痉挛收缩,使头部向右侧倾斜.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82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武;梁维邦;陆天宇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手术策略、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神经疾2955例,成功随访1982例,其中面肌痉挛1476例,三叉神经痛450例,舌咽神经痛32例,痉挛性斜颈24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 经2年以上随访,面肌痉挛术后即刻治愈为1210例,延迟恢复250例,无效16例.三叉神经痛术后治愈406例,好转20例,无效24例,复发11例.舌咽神经痛治愈31例,好转1例,24例痉挛性斜颈均不同程度好转.并发症情况:术后死亡3例;脑积水24例;早期面肌瘫痪共发生297例,均恢复;听力障碍37例;脑脊液漏及皮下积液72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功能性颅神经疾病效果确切,但仍有一定风险,注重手术技巧或许可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 硬膜下超选择神经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斜颈(附2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陆天宇;徐武;戴宇翔;倪红斌;梁维邦

    目的 探讨经硬膜下超选择神经根切断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2例痉挛性斜颈患者,依据痉挛类型、肌电图结果、神经阻滞试验等明确原动肌及协从肌,行个体化超选择神经根切断术.术中借助电生理监测结果进行副神经根切断或减压、C1~C3脊神经前根高选择性部分切断,切断敏感性较高的神经根同时保留兴奋性较低的神经根.术后疗效评价6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6年.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短期即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本组症状完全消失15例,明显好转3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5%.本组无死亡、致残及恶化病例.结论 经硬膜下超选择神经根切断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术前神经阻滞试验对判断参与痉挛发作的肌群及手术的可能疗效有重要意义,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疗效并降低并发症发生,术中电生理监测是保证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 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初探

    作者:高进喜;郑兆聪;陈乃洁;陈渊;王守森

    目的 探讨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的7例痉挛性斜颈病人,全部采用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 Dandy手术,手术方法为枕后正中入路硬膜下双侧副神经根、C1脊神经根切断、C2-4脊神经前、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结果 全部病人术后立即感到痉挛状态明显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5.7% (6/7),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5.7%,术后6例发生不同程度转颈无力、耸肩无力,随访期间均有所好转,无吞咽困难和头颈部支撑困难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1例斜颈复发,使用盐酸度洛西汀十苯海索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电生理监测下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安全有效,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是手术安全的基础;选择合适的病例、合理使用电生理监测技术、个体化制定神经根选择性切断的程度是手术疗效的保证.本研究只是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初步探索,该术式大宗病例和长期随访资料尚需进一步积累完备.

  • 痉挛性斜颈的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

    作者:姬绍先;陈信康;周国俊;马安保;梁健;熊左隽;装圣广

    目的研究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临床分型和手术治疗关系.方法对ST按痉挛肌肉范围分型:单纯性ST和症状性ST.按姿态分型:旋转型、侧屈型、后仰型、前屈型和混合型ST.按肌肉痉挛的方式分型:强直型和阵挛型ST.按病情程度分型:轻型和重型.手术治疗:针对ST姿态分型采用不同术式组合.对旋转型ST,采用二联术或三联术,(术式一:面部旋向侧颈后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G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术式三:对侧副神经切断术或加胸锁乳突肌切除术.三种术式合用称"三联术".术式一和三合用称"二联术").侧屈型ST采用屈向侧二联术或三联术.后仰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一或术式一和术式二合用.前屈型ST采用双侧术式三.混合型ST采用分期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和肌肉选择性切除术.结果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全组595例,斜颈症状消失404例(68%),显效107例(18%),进步67例(11.1%),无效17例(2.9%).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颈部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和颈部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ST,手术安全创伤小、操作简便,无残疾并发症.头部CT和MR检查未发现与痉挛性斜颈有关的颅内病灶.颈部CT显示痉挛肌肉呈肥大性改变.肌电图主要痉挛肌肉显示完全干扰波,次要痉挛肌肉显示不完全干扰波.切除的痉挛肌肉和神经病理切片均有异常表现.

  • 神经电生理检测在痉挛性斜颈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海云;高进喜;王守森;陈渊;罗明枝;安榕榕

    目的 探讨痉挛性斜颈术前及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监测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对8例旋转及侧屈型的痉挛性斜颈患者行三联术,术前均行肌电图检查判别主、次痉挛肌,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确定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分支以及根据阈值判断需选择性部分切断的脊神经后支.结果 旋转型中以头半棘肌、头夹肌、胸锁乳突肌为主要痉挛肌,侧屈型中以头夹肌、肩胛提肌为主要痉挛肌.6例患者术后原痉挛状态消失,保留头的各种生理运动,无残余偏斜,2例有耸肩无力症状,劳动或行走时遗有残余偏斜,随访期间(6个月)渐好转.结论 术前行肌电图检查及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减少神经、肌肉损伤,术后大限度的保留痉挛性斜颈患者颈部各种生理运动功能,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进展

    作者:侯小山;梁维邦

    痉挛性斜颈指颈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自主收缩,使头、颈部多动并呈各种倾斜或旋转姿势.本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治疗的方法主要有:肉毒素治疗、Foester-Dandy手术、改良Foester-Dandy手术、立体定向手术、三联术、微血管减压术、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苍白球内侧脑深部电刺激术.现将各方法优缺点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供临床选择应用时参考.

  •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毁损治疗顽固性痉挛性斜颈1例

    作者:王来兴;周晓平;胡小吾;姜秀峰;徐波涛;辛涛

    痉挛性斜颈(cervical dystonia,CD)是临床上常见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持久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了1例顽固性痉挛性斜颈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痉挛性斜颈的临床应用量表及其评价

    作者:刘红玲;韩永升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是临床上常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以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头颈部运动和姿势异常为特征[1].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2].国外流行病学调查[3-4]显示,ST的发病率为5.7/10万~400/10万.ST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工作和生活,严重者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部分患者甚至伴有轻中度的焦虑和抑郁[5].目前,ST的疾病严重程度及对患者生活质量、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评估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临床上可以通过问诊、量表、肌电图、螺旋CT等对ST患者各方面进行评估.其中,ST量表是专门针对ST患者研制的,其在对ST患者的病情判断、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常用的ST评估量表有崔氏评分量表(Tsui量表)、西多伦多痉挛性斜颈评分量表(Toronto Western spasmodic torticollis rating scale,TWSTRS量表)、痉挛性斜颈综合评分量表(comprehensive cervical dystonia rating scale,CCDRS量表)、统一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unified dystonia rating scale,UDRS量表)、法恩-马斯登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Fahn-Marsden dystonia rating scale,FM-DRS量表)、痉挛性斜颈问卷-24(cervical dystonia questionnaire-24,CDQ-24)等.本文对临床常用的ST评估量表及其临床应用优缺点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选择痉挛性斜颈评估工具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 痉挛性斜颈的外科治疗及其相关解剖特点

    作者:薛泳华;徐侃

    目的 总结痉挛性斜颈(ST)的临床分型、相关解剖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分别按照痉挛肌肉累及范围、斜颈姿态、肌肉痉挛方式及病情程度分型,并根据斜颈姿态采用相应的术式组合,包括痉挛肌肉选择性切除术、颈神经1-6(C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副神经切断术,术后采用TWSTRS 评分以判断手术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7~12(10.6 ±1.2)个月,手术有效率为87.1%,均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症发生.术前行CT检查、肌电图检查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未行检查者(P<0.05);单纯性ST的术后疗效显著优于症状性ST,旋转型、侧屈型ST的术后疗效显著优于混合型ST(P<0.05).结论 外科手术可有效治疗ST,缓解颈部症状,但需结合患者的临床分型、病情,完善术前肌电图与CT检查,局部解剖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阿奇霉素治疗脑弓形虫病34例分析

    作者:何爱珍;李艳

    1 临床资料1.1 脑弓形虫病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资料;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表现,异常脑电图或异常头部CT;特异血清抗体阳性,具有活动性滴度;病原体分离或抗原证实;特异治疗有效。1.2 临床表现近两年来我科门诊、住院有神经系统异常、有动物接触史的息儿共34例,男22例,女12例。-5岁12例,-10岁16例,14岁6例。均有动物接触史,以猫、狗占首位。头小、眼裂小,眼球内陷2例。癫痫样发作10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表情呆板,不识亲人5例。语言、运动发育迟缓,无学习能力,智力低下4例。不自主、无目的,单或多部位抽动伴喉头发“啊”音6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成绩差7例,成绩中上2例。腹痛或头痛影响学习或日常活动5例,左颈部肌肉阵发性抽动1例。脑性瘫痪12例,继发性癫痫8例。头小畸形并小眼症2例,血管神经性头痛4例,抽动一秽语综合征6例;多动症9例;痉挛性斜颈1例。1.3 辅助检查1.3.1 实验室检测检验结果:Toxo IgG;IgM;DNA3项阳性1例,2项阳性13例,IgG≥2次阳性20例。1.3.2 脑电图结果脑电图共做30例,正常1例,异常29例。波幅150~400μv,3~7c/sθ波或2~3c/cδ波,阵发出现各导联14例,高波幅慢波间杂θ类尖波或单个波分布各导联9例,尖-慢波阵发或爆发顶颞部6例。1.3.3 头部CT结果脑积水2例,蛛纲膜腔下出血2例,脑萎缩1例,左颞叶肿瘤1例。

  • 小儿口服西比灵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1例

    作者:庄嘉鑫;庄婉珠;施燕禧

    病例摘要男,9岁,因阵发性痉挛性斜颈3h入院.询问病史,患儿发病前3d 曾口服西比灵5mg,1日1次.入院前3h出现阵发性痉挛性斜颈,伴有双眼同向凝视,发作时神志清楚,无四肢强直抽动,每次历时1~2min自行缓解,无发热、头痛、呕吐,急来求诊 .查体:T:36.7℃,神志清楚,颈软,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生理反射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阴性.初步诊断:西比灵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治疗方法:①立即停用西比灵②东莨菪碱每次0.02~0.03mg*kg-1加入5%GS100ml60min内滴毕. 患儿在应用东莨菪碱一次后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痉挛性斜颈46例

    作者:李俊逸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痉挛性斜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10例完全缓解,18例明显缓解,15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48%.结论: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 排刺法配合放血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作者:王芳;金宏柱

    痉挛性斜颈是因颈肌的痉挛性或强直性不随意收缩而引起头部向一方强制性动作,是神经科一种顽固性疾病.笔者在临床实习期间观察排刺配合放血法治愈1例,报告如下:

  • 药物致痉挛性斜颈4例报告

    作者:龚晓慧;赵珉珉

    痉挛性斜颈为一种锥体外系疾病,是由颈肌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挛性倾斜.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症状性两类.药物不良反应是该病病因之一.本文报告4例痉挛性斜颈病因均系药物的不良反应所致,经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均获缓解,现报告如下:

203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