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低弹性模量医用β钛合金Ti2448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影响胸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测试

    作者:黄象望;刘宏哲

    背景:新型医用β钛合金Ti2448(Ti-24Nb-4Zr-7.9Sn)是迄今为止初始杨氏模量低的钛合金,其初始杨氏模量约40 GPa,平均杨氏模量<20 GPa,抗拉强度约900 MPa,与人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优异.目的:探讨新型低弹性模量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Ti6Al4V椎弓根螺钉进行比较.方法:取60个新鲜人尸体胸椎椎体标本,随机选择一侧椎弓根置入新型低弹性模量Ti2448椎弓根螺钉,另一侧椎弓根置入Ti6Al4V椎弓根螺钉,检测两组螺钉的大弯曲载荷与大载荷时位移、大旋入力矩及大轴向拔出力.结果与结论:两组螺钉的大弯曲载荷、大载荷时位移、大旋入力矩、大拔出力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新型低弹性模量Ti2448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大弯曲强度、大旋入力矩、大拔出力与Ti6Al4V螺钉基本一致,可满足脊柱生物力学在内固定强度方面的需求.

  • 三维有限元分析腰骶椎结构的动态特性

    作者:武晓丹;张顺心;范顺成;李晔;贾少薇;谢俊德;韩立

    背景:有文献对人体正常脊柱腰骶椎进行了固有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但尚未有研究涉及对比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后腰骶椎的固有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探讨人体腰骶椎的动力学特性.方法:基于CT扫描图像建立并验证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前后腰骶椎L1-S1节段有限元模型,然后对固定前后腰骶椎模型分别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腰骶椎模型的腰椎L1,L3,L5节段棘突处选取代表性节点,节点编号分别为A,B,C;②内固定后腰骶椎模型的各个节点在Y,Z方向上位移大峰值比正常腰骶椎模型位移大峰值均明显减小,表明螺钉内固定系统对腰骶椎部分起到了保护作用,使得固定后的腰骶椎在受到外界激励时振幅减小,对外界激励的敏感性减弱;③腰骶椎的模态分析是进一步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确定了腰骶椎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振幅等振动参数.通过谐响应分析研究简谐载荷对人体脊柱腰骶椎L1-S1节段的影响,对于腰骶椎的振动特性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有限元分析肌肉力对腰椎内固定系统的影响

    作者:赵鹏飞;陈玲;门玉涛

    背景: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腰椎损伤的常用方法,而腰椎肌肉力的作用与矢状面进钉角度的选择是影响内固定手术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不能忽视.目的:研究不同姿势下肌肉力对不同矢状角度进钉的万向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男性L3和L4节段的MRI数据,建立腰椎L3和L4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与万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以不同矢状角度装配,并按照以下3种加载方案进行设计.方案1:不加载重力、随动载荷和竖脊肌力,模拟腰椎的前屈、后伸、侧弯3种姿势,研究腰椎内固定系统各部分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方案2:加载重力和随动载荷,不加载竖脊肌力,研究腰椎前屈、后伸和侧弯3种姿势下模型的应力和位移的分布.方案3:加载重力、随动载荷和竖脊肌力,在3种力共同作用时,研究腰椎在前屈、后伸和侧弯3种姿势下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对比在不同工况下,内固定系统各部分的应力和位移.结果与结论:①前屈姿势下,3种方案内固定系统的应力变化趋势相似;后伸姿势下,方案1,2应力趋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方案3的应力值处于下降状态;侧弯姿势下,方案1的模型应力先上升后下降.方案2,3先下降后上升;②在不同姿势下,椎骨位移都是在0°-5°增加,之后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减小;③3种加载方案下,方案1椎间盘位移量小;④结果提示,引入肌肉力会增加内固定系统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椎间盘的应力也会增加,但是各部分的应力趋势与椎骨的姿势有关.在研究中需要根据进钉角度的不同综合考虑肌肉力的影响.

  • 带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系统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于涛;崔晓康;张爽;辛俊增;鞠庆波

    1 带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以胫骨下段骨折为例:医生在术前通过直接测量胫骨平台到内踝的长度能估计到髓内钉的长度(测量长度-2 cm).必要时可测量健侧小腿.也可用X线摄片重叠尺估测髓内钉的可能长度.

  • 解剖型股骨粗隆锁定钩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

    作者:殷晓静;许黎;李云峰;朱丽琴;袁菊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且多为不稳定性骨折,目前各种内固定的稳定性有限,术后临床护理工作繁重,早期功能锻炼不当易产生内固定松动、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而患肢制动时间太长又易产生骨折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及压疮等[1],因此提高内固定的稳定性是术后护理质量的关键.2006年以来我院骨科应用解剖型股骨粗隆锁定钩板内固定系统(anatomy type locked hook-plate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LHP)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对于早期护理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效果优良,现报道如下.

  • 膨胀式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中段骨折

    作者:季鹏;杨春露;杨长山;刘勋;夏庆福

    股骨干骨折在骨科临床创伤骨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而股骨干中段骨折因其解剖的特点更易发生.对于绝大多数的骨折均需手术治疗.对手术方法及内固定材料而言,从初的克氏针、接骨板、梅花髓内钉到今天的加锁髓内钉等内固定材料的出现,髓内内固定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临床骨科医师认可.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周文峰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是医院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具有复杂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中,内固定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手术治疗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叙述了什么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和内固定系统,还阐述了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以及效果分析.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钟开敏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进行外科手术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可吸收的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临床感染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7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为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感染率为27.5%,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口腔颌面骨折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可吸收类型的内固定系统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用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康;邹家龙;赵金辉

    目的:探讨并总结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方法:从近三年来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人.试验组使用新型股骨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动力髋螺钉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P<0.05),骨折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好,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治疗分析

    作者:丁凯

    目的 临床观察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采用内固定治疗,随访6 ~18个月,观察疗效及分析.结果 本组30例均随访6~18个月,椎体恢复原高度或接近原高度.神经功能恢复:A级8例截瘫平面无明显下降;B级10例中8例恢复到C级,2例恢复到D级;C级8例中6例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D级4例均恢复到E级.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较好效果.

  • 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效果分析

    作者:曹泽;严飞;赵科平;王黎明;沙卫平;张兴祥;王卫国

    目的:研究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2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实施内固定前后及随访1年后脊柱损伤、骨折复位的恢复情况,Cobb角、前缘高度百分比、后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结果:各时期A级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B-E级中,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缘高度在治疗前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前缘高度、Cobb角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矢状位指数、楔变指数、VAS评分与治疗前相较,呈显著差异(P<0.01),但随访1年与治疗后相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系统治疗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 不同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钟华;刘建纯;夏威;苏罡

    目的 比较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及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18例腰椎滑脱患者,均予以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行植骨融合术,其中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36例(A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42例(B组),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40例(C组).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3种植骨融合术的融合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但C组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77.8%、83.3%和95.0%,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有利于提高植骨融合率,减少并发症;腰椎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椎间融合面积大、融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长海医院骨科成功救治一例脊柱严重畸形患者

    作者:

    长海医院骨科采用国际先进的三维矫形技术成功地为一例脊柱严重右侧凸患者实施了矫形手术,使14岁的福建籍少年挺直了腰.少年患者许坤池因早产4个月,引起脊柱严重右侧凸,角度达80度,患者呈明显剃刀背畸形,双肩不等高,椎体旋转Ⅳ度,身高仅1.0米,因心肺功能受损而虚弱不堪.长海骨科在著名脊柱外科专家侯铁胜教授带领下,根据患者身体发育条件差、脊柱畸形复杂并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情况,精心制定手术方案,采用术前牵引、进口C-D系统矫形内固定,结合术中自体血回输、术后精心护理等措施综合治疗,经过20余天的努力,患者严重的畸形奇迹般地矫正了,剃刀背消失了,呼吸顺畅了,而且身高还增长了10厘米.手术取得巨大成功.据悉,这样的病例在国内属罕见报道.近年来,在长海医院骨科主任侯铁胜教授带领下,采用近年来国外新近出现、行之有效的C-D,TSRH等内固定系统.该内固定装置除了能在冠状、矢状位矫形和节段性固定外,还有矫正旋转的功能,达到三维矫形的目的.该系统较目前国内常规应用的内固定系统具有三维矫形功能、侧凸纠正度高、维持脊柱平衡功能等优点,为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动力髋螺钉与新型抗旋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付刚

    目的 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和新型抗旋内固定系统(PFN-AⅡ,DCS-BLADE)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采用DHS(DHS组,15例)和新型抗旋内固定系统PFN-AⅡ(PFN-AⅡ组,20例)、DCS-BLADE(DCS-BLADE组,17例)治疗股骨粗降间骨折(含粗隆下骨折)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Evans分型:Ⅱ型22例,Ⅲ型5例,Ⅳ型18例,Ⅴ型7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分级(股骨颈小梁指数法):Ⅱ级3例,Ⅲ级33例,Ⅳ级16例.着重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52例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6.2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DHS组15例,优5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66.7%;PFN-AⅡ组20例,优1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5.0%;DCS-BLADE组17例,优1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4.1%.PFN-AⅡ、DCS-BLADE组在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显著高于DHS内固定组(P均<0.05).结论 新型抗旋内固定系统治 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其优势:不丢失骨量,抗旋转,术后假体对骨的切割造成假体松动,假体拔出的几率明显减低.

  • 脊柱肿瘤全椎节切除术后植骨块迟发性应力骨折二例

    作者:陈科;陈远明;靳安民

    全椎节切除术后迟发性应力骨折临床罕见,现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2例后路内固定取出后发生前路植骨块应力性骨折的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男,18岁,因"胸部疼痛1年突发截瘫"入院.X线片示T5椎体塌陷,局部后凸畸形.CT示T5椎体被肿瘤完全侵蚀,瘤组织突入椎管内.于当地医院急诊行椎板减除减压术后,收治我院.后分两期对T4~T6椎体行全椎节切除,并以自体腓骨作为支撑进行前柱重建,后路以CD内固定系统固定T2~T8.术后病理诊断为软骨肉瘤或软骨源性骨肉瘤.行辅助化疗,未行放疗.术后患者截瘫症状消失.1年后复查X线示内固定稳定,前柱融合良好(图1A).3.5年后因患者要进行MRI检查而行后路CD内固定取出术,并以自体2个腓骨条进行后路植骨,术后复查X线示前柱植骨块融合牢靠(图1B).取出内固定后3周,患者开始出现背部疼痛,侧位片示前柱支撑植骨块骨折且后凸畸形加重(图1C).以石膏夹板固定3个月后背痛减轻,再次复查X线提示前后骨块融合可.

  • 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2例

    作者:路晓;钱普健;林钢;吴晓春;冯步龙;丁德富;韩为

    应用中华长城内因达到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2例,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剃刀背畸形明显改善,冠状面畸形cobbs角小矫正率84%,大98%,平均矫正率91.2%;矢状面畸形平均矫正率60.2%,旋转畸形平均矫正Ⅰ~Ⅱ度,无1例出现神经并发症,所有患者至今无矫正度丢失.提示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针对脊柱侧凸的三维畸形从三维空间进行矫正虽然费时,却安全可靠.

  • CENTERPIECETM钢板内固定系统在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疗效

    作者:李飞;李战春

    目的 评价CENTERPIECETM钢板内固定系统在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 对17例需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应用CENTERPIECETM钢板内固定系统固定开门后的椎板和门轴侧侧块.结果 本组病例中未出现术中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影像学评估显示内固定稳定,未见钢板及螺钉脱落移位、椎板塌陷或再关门现象.临床疗效按Odom评分标准:优7例,良5例,一般2例,差3例,总优良率为70.59%.结论 CENTERPIECETM铜板内固定系统在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操作简单,固定确切,出血少,临床效果确切,远期效果良好.

  • Cable-Ready钢缆系统与钢丝环扎张力带治疗粉碎型髌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潘俊;杨炎;刘凌;王根林;杨惠林

    髌骨骨折为下肢常见的骨折,随着高能量损伤逐渐增多,粉碎型髌骨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髌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原则为早期尽可能解剖复位,恢复膝关节伸膝装置的连续性及力学强度,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目前治疗粉碎型髌骨骨折的方法包括钢丝环扎张力带固定法、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法及聚髌器内固定术等。本文对Cable-Ready钢缆系统环扎张力带固定与钢丝环扎张力带固定二种内固定系统作一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DVR系统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附44例报告)

    作者:程杭清;陈冰;贾万贵;蔡立峰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目的是大限度地恢复桡骨远端生理形态和腕关节功能,保守治疗难以奏效。DVR系统是美国强生公司生产,一种全新的内固定系统,其解剖型设计与桡骨远端解剖结构高度匹配,远端多角度排钉可以更好固定,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本科采用切开复位DVR系统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微创小切口技术结合LCP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梁冰;何伟涛

    胫骨骨折的发生率很高,约占长骨骨折的10%[1],胫骨远端骨折,由于局部软组织覆盖薄弱,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骨折部位血供破坏大,容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胫骨近端的严重粉碎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引起,致伤暴力大,常伴有严重的局部软组织挫伤.同时又由于骨折涉及关节周围及干骺端,髓内钉及传统钢板治疗均有其局限性,处理比较棘手.随着骨折治疗理念的改变和内固定系统的发展,骨折的微创治疗日趋成熟.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60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