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椎间盘退变、损伤、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腰痛、下肢牵拉痛,甚至出现腰椎侧弯、下肢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等,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我科从1997年1月以来,共施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扳切除术14例,由于术后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实施外科手术,需作椎板切除,部分患者术后可发生下腰椎不稳定,残留腰病,神经根粘连,硬膜纤维化,预后差(1).我院自1997年5月以来引进国产APL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用此项新技术对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自1993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出症者458例,通过开窗或部分椎板切除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预防椎板切除后椎管狭窄、粘连的初步影像研究
目的:探讨影像学关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n-HA/pA66)在预防椎板切除后并发症的表现,通过病理对照研究来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建立22只家犬L5椎板切除实验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行CR和MRI扫描等影像方法与组织学的检测.结果:X线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面开始模糊,至术后24周人工椎板与骨接触界面消失,密度增高,钙化;而对照组始终表现为腰5椎板棘突缺损,无致密影出现.组织学结果术后8周人工椎板内层的纤维组织-材料界面就出现较多成骨细胞团及骨小梁;对照组椎板缺损处是纤维瘢痕逐步形成,终与硬膜粘连.MRI对脊髓受压及硬膜粘连情况显示较好,实验节段与对照节段相比,椎管面积及矢状径有明显差异(P<0.05).显示出重建椎板节段椎管完整性得到恢复,与组织学一致.结论:n-HA/PA66复合材料能够阻止硬膜外粘连,X线及MRI对其检测准确、全面.
-
新型人工椎板预防后路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使用新型氨基酸聚合物(multi-amino-acid copolymer,MAACP)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人工椎板在山羊颈椎椎板切除术后阻隔硬膜外瘢痕粘连、压迫的应用价值. 方法 2岁龄雄性山羊15只,体重(30±2)kg,随机分为实验组(n=9)和对照组(n=6).实验组行C4椎板切除,MAACP/n-HA人工椎板植入;对照组仅行C4椎板切除.术后4、12、24周分别取实验组2、2、5只,对照组2、2、2只山羊,行大体观察伤口感染、人工椎板有无移位碎裂、椎管形状等,并根据大体观察Rydell瘢痕粘连程度评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节段粘连程度;行X线片、CT影像学观察,24周时测量C3、C4 C5椎管面积及椎管矢状径,以正常山羊(n=2)作为正常组;24周MRI观察脊髓神经是否受压;然后处死取材,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术后所有动物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毒性及免疫排斥反应.术后实验组手术节段粘连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Z=-2.52,P=0.00).术后各时间点X线片及CT观察示实验组人工椎板位置无移位,外形完整,骨性椎管逐渐得到重建;对照组C4椎板及棘突缺损,软组织影突入椎管.术后24周,C4椎管面积和椎管矢状径实验组和正常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RI示C4平面脑脊液信号通畅,无软组织突入椎管,硬膜无粘连受压;对照组椎板缺损处瘢痕组织突入椎管与硬膜粘连,硬膜轻度受压.组织切片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示实验组人工椎板完整无明显降解,人工椎板与自体骨结合界面周围少量成骨;对照组椎板缺损处纤维组织长入. 结论 新型MAACP/n-HA人工椎板可在体内长久维持生物力学稳定,对周围瘢痕向椎板缺损处生长有良好机械阻隔作用.
-
生物材料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研究进展
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脊柱外科常见并发症,研究认为硬膜外瘢痕粘连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密切相关.根据不同文献报道,5%~60%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是硬膜外瘢痕粘连引起的.硬膜外瘢痕粘连会大大增加再次手术的风险,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找寻一种更加安全合理的预防方法一直是脊柱外科研究的重点.自体组织、天然高分子等作为物理屏障阻隔硬模外瘢痕的方法已使用了几十年,取得了一定疗效.近年来随着对硬膜外瘢痕粘连机制的认识以及材料学的发展,新的方法层出不穷.自体组织、天然高分子及人工合成高分子等生物材料在动物实验甚至临床上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对近年国内外有关生物材料在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两种术式治疗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术式治疗骨质疏松(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86例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A组(实施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n =41)及B组(实施后路减压椎体成形短节段融合术治疗,n =45),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量表(ODI)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VAS、ODI评分明显降低,B组的改变较A组更显著(P<0.05);术后B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88.89%)高于A组(70.73%),并发症发生率(4.44%)均低于A组(19.51%)(P<0.05).结论 后路减压椎体成形短节段融合术治疗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患者的疗效好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椎板切除术后预防瘢痕粘连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0例患者,椎板切除以后在椎板缺损区放置该膜.结果:30例患者疗效全部优良.结论: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的瘢痕粘连近期效果明确.
-
后路固定加椎体间骨融合治疗老年腰椎不稳定性椎管狭窄症的护理体会
腰椎问盘突出症是中老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常在此基础上发生椎间隙狭窄、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等一系列脊柱退行性交,造成脊柱不稳[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行手术治疗时,切除退变突出的髓核组织,在椎管减压同时需要进行稳定性重建,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后路扩大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植骨填塞Cage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共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大鼠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含量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内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药对大鼠椎板切除模型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A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B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活血类中药组(C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化湿类中药组(D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化湿类及活血类中药组(E组),每组18只.行腰1椎板切除术,术后均连续4周灌服.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末处死动物,分3组分批取术段脊椎测定其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按照Lawson标准评定粘连程度,术后12周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各时相大体观察B、C、D、E组较A组粘连程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8周,与A组相比,B、C、D、E组羟脯氨酸含量均较低(P<0.05);术后12周,E组大体观察及羟脯氨酸含量不仅低于A组(P<0.05),而且其与B、C、D组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2、8周羟脯氨酸的含量分别与第4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电镜下,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减少瘢痕中成纤维细胞以及细胞内细胞器的数量,降低细胞外胶原的沉积.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能降低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的代谢,减少实验动物硬膜外瘢痕的形成.
-
益气通络法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内服益气通络中药对椎板切除模型动物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A组)、双氯芬酸钠组(B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C组),行L1椎板切除术.术后均连续4周灌服.分别于术后4周、8周分2批取术段脊椎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测定瘢痕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术后4周,A组大体及组织学观察与B组和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羟脯氨酸含量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A组和B组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羟脯氨酸含量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羟脯氨酸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含量减少,阻止硬膜外粘连形成.
-
颈椎管狭窄症诊断与手术治疗进展
构成颈椎管各解剖因素因发育性或退变因素造成骨性或纤维性改变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者为颈椎管狭窄症.椎管狭窄症首次见于1900年Sachs和Fraenkel描述采用两节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报道,颈椎管狭窄是后来逐渐认识的概念.
-
脊柱后结构回植术在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不多见,以往多采用椎板切除、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遗留脊柱失稳症状.自1994年以来,笔者采用脊柱后结构回植术治疗该症,临床应用5例,经观察效果良好.
-
DRFS联合侧后方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近年来,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迅速深入,新型脊柱内固定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滑脱节段获得复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了新认识,大多主张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技术内固定,椎板切除或扩大开窗神经根减压加外侧横突间植骨或椎体间植骨融合.
-
椎体间螺纹融合器治疗下腰椎失稳症的临床体会
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以及腰椎滑脱症,手术减压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术后治疗效果.双侧椎板切除及神经根的减压,可充分缓解上述疾病所致症状,短期内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却容易引起日后发生的腰椎失稳、腰痛、滑脱复发或加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进行脊椎融合.
-
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软组织感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 岁,主因腰部酸困伴右下肢疼痛、麻木、无力6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3年7月21日收住我科.查体:腰椎侧弯,L5棘突旁压痛阳性,小腿前外侧及足背麻木,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拇指背伸无力,腰椎CT显示L5S1右侧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于2003年7月25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L5S1右半侧椎板切除,部分小关节突切除、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器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腰痛及右下肢疼痛麻木完全消失,但术后第4天起出现发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升高,腰部伤口无红肿发热现象,腰部无疼痛,双下肢活动感觉无异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转内科消炎治疗无效.术后第10天,患者出现嗜睡,言语不利,颈项强直,腹胀等症状[1],伤口深部穿刺抽出黄色脓液,急行CT检查,可见手术区软组织肿胀,并有局限性低密度区.于当日晚9时行伤口切开探查及脓肿引流术,见有黄色脓液流出,彻底冲洗,伤口内放引流管,庆大霉素盐水灌注,缝合伤口,取脓液细菌培养.清创术后第3天伤口红肿,有分泌物,伤口全部拆线,拔出引流管,伤口内庆大盐水纱布条填塞,换药时有清亮液体流出,考虑为脑脊液,坚持每天换药,14 d后清亮液体停止流出,20 d后伤口愈合.患者腰部、右下肢无不适感,行走出院,X片显示椎间融合器位置好,无松动及塌陷.
-
后路间接复位术和椎板切除治疗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目的 观察后路间接复位术和椎板切除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复位术组和去椎板组,各40例.术后均随访1年,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1年观察2组患者腰椎功能,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疼痛程度,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分级标准(ASIA)对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升高,Cobb's角较术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复位术组各个时刻VAS评分低于去椎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刻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去椎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去椎板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间接复位术和椎板切除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均有一定效果,但后路间接复位术术后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胸腰椎骨折脱位后路半椎板切除钉棒系统固定的临床疗效
胸腰椎骨折脱位是骨科常见且严重的骨折类型之一,手术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式[1].前路手术创伤大,且无法修复后方破坏,因此临床上多采用后路以及前后联合手术方式.本研究选用后路半椎板切除钉棒系统固定对胸腰椎骨折脱位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
颈椎后路椎板切除脊髓内减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
一、背景知识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系脊髓遭受外力打击后导致完全或不完全性脊髓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它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创伤,如交通事故、坠落伤、事故伤、暴力或运动损伤。而脊髓损伤中以颈髓损伤尤为多见,损伤后常出现截瘫或呼吸功能障碍,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颈椎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治疗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针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始终是热点。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的护理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有了新的进展.我院自2008年对部分随访资料完整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开窗法或部分椎板切除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共174例,在临床实践中,认真的总结了一套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护理经验,现综合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