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肺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

    作者:宋琦;丁蓓;杜联军;潘自来

    患者男,34岁.因阵发性咳嗽伴痰中带血丝,突发咯血30 ml入院.胸片及CT示左肺上叶后段46 mm×47mm团块状软组织影,密度尚均匀,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无钙化及空洞(图l~3).痰找脱落细胞阴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支气管腔内新生物,CT引导下肿块穿刺活检提示左肺上叶慢性炎症,并见个别异型细胞.

  • 探讨病历内容目录的可操作性

    作者:马红武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发以来,在卫生部门引起了广泛而又激烈的讨论,中心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病案提高到它本质的重要地位.一向默默无闻的病案竟成了公众瞩目的焦点,原来赋予它的一些空洞的过目就忘的定义,现在都被拿出来逐字逐句地研究.病历作为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是诊疗工作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是医务人员通过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的医疗工作记录.病案室提供病案服务要严格按照<病案管理规定>执行.

  • 肺结核空洞性病变57例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曾祥丽;王果;李新华

    目的 总结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对2004年至2010年临床病理证实的空洞性肺结核误诊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空洞性肺结核患者中误诊为肺脓肿空洞43例、肺癌空洞10例、肺囊肿4例.确诊病例中经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者3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8例,手术病理活检确诊1例,经2周以上抗感染治疗无效试验性抗结核化疗疗效显著而确诊16例.所有患者经过正规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空洞性肺结核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在临床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减少误诊率.

  • 胫骨中段软骨母细胞瘤1例

    作者:张斌斌

    1 病例摘要男,13岁,右小腿疼痛间发3年剧烈运动后易发,休息后缓解.这次因上体育课摔倒,剧痛1天后,于1998年10月7日入院.查体:右胫骨中段内侧面,有4cm×4cm,压痛明显区,无畸形,纵向叩击痛阴性,下地行走时屈伸踝关节则疼痛加重.X线片显示:右胫骨中段有一1.5cm×1.5cm大小低密度影.CT显示:右胫骨中段囊肿,其余无异常.临床诊断为右胫骨中段囊肿,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右胫骨病灶空洞直径1.5cm,充满肉芽样组织,空洞周壁坚硬.

  • 双气相CT扫描测量支气管收缩率鉴别良恶性空洞的价值

    作者:张华;刘征华;胡芳芳;李湘江;雷雨萌

    目的 探讨双气相CT扫描测量支气管收缩率鉴别良恶性空洞的价值.方法 对42例空洞患者使用双气相CT扫描测量支气管收缩率(吸气相空洞端支气管直径与呼气相空洞端支气管直径比值),比较良恶性空洞支气管收缩率的差异.结果 20例良性空洞端支气管收缩率为1.504±0.349,大于22例恶性空洞端支气管收缩率的1.082±0.164(P<0.01).结论 使用双气相CT扫描测量支气管收缩率可鉴别良恶性空洞,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经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肺脓肿的疗效

    作者:徐婕;龚建祖

    肺脓肿是肺部化脓性感染引起的肺实质破坏而有脓肿及空洞形成者.病原菌包括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菌,本病多为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人们对肺脓肿的传统治疗为应用抗生素,但是疗程长,且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容易发展为慢性肺脓肿[J].

  • 干酪性肺炎20例临床分析

    作者:秦雪良;陈力

    干酪性肺炎起病急,发展迅猛,是一种严重类型的肺结核.现将近4年来收治的干酪性肺炎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9~78岁.其中19~30岁4例,31~60岁5例,60岁以上11例.住院时间2~51天.诊断依据:①发病急,有高热、盗汗、咳痰、咯血、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衰竭.②病变部位可有实变体征.③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④X线片显示大叶性密度较浓的不均匀阴影,多位于上肺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短期内可溶解成蚕蚀样空洞,可有支气管播散影.

  • 艾滋病侵袭性肺曲菌病的CT征象

    作者:刘琰;杨邦杰

    临床资料 例1,男,26岁,黑人。因间断低热3个月,持续高热、咳嗽1周,于2000年6月27日以肺部感染收住入院。体检:T39.9℃,P102次/分,R25次/分,BP118/70?mmHg(1?mmHg=0.133?kPa)。消瘦,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粗,脾肋下1.5cm,血白细胞9.5×109/L,中性0.74,淋巴0.26,血小板164×109/L,血沉160mm/h。7月2日活动后突发呼吸困难,紫绀,R37次/分。X线胸片可见双肺云雾状模糊影,肺部CT扫描见右肺下叶斑片状磨玻璃状致密影,左肺舌叶小片状致密影并有融合趋势。拟诊为支气管肺炎?经抗感染治疗3天后出现面部及前胸散在皮疹,咽部可见白色分泌物,并出现头痛,反应迟钝,查唾液HIV抗体(ELISA法,美国试剂盒)阳性,诊断为AIDS合并IP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脑病?7月13日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尸体解剖证实为AIDS合并IPA。 例2,女,31岁,黑人。自2000年3月咳嗽,乏力,发热,喘息,应用红霉素治疗后体温时高时低,偶有呼吸困难,因持续发热1周,于4月16日以左上肺炎收入院。体检:T38.8℃,P86次/分,R24次/分,BP105/68?mmHg。双肺呼吸音粗,前胸有皮疹,血白细胞4.7×109/L,血沉75?mm/h。X线胸片示左上叶致密影,CT见左肺上叶肿块样软组织块影,直径4.0?cm,周围见典型“晕轮征”,查唾液HIV抗体阳性,并经蛋白印通法(WB法)确认阳性。诊断为艾滋病合并肺感染。4周后复查CT,肿块内见空洞形成。两个月后死亡,尸检证实为AIDS合并IPA。 例3,男,22岁,印度人。间断发热,头痛,咳嗽,乏力,腹泻2年,期间自服药物,症状时好时坏。2000年1月3日WB法检测血清HIV抗体阳性,诊断为艾滋病。5月26日因持续高热,喘息,咳嗽,痰中带血,嗜睡以AIDS合并肺部感染收入院。体检T41.5℃,P104次/分,R29次/分,BP120/75mmHg。恶液质,巩膜皮肤黄染,颈部及右锁骨上触及1.5cm×1.0cm大小淋巴结3~5个,质中,双肺闻及湿性NFDA3音,肝肋下1.5cm,脾肋下2.5cm,血白细胞6.5×109/L,血沉55mm/h。X线胸片示双下肺野斑片状模糊影,左肺见一6.5cm团块影。CT示:左肺上叶6.2cm致密块影,周围见典型“晕轮征”,并见左肺多发小结节致密影。诊断为AIDS合并IPA,肝硬化,腹水。半个月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病理检查证实为AIDS合并IPA。讨论 IPA是曲菌侵袭破坏肺小血管或细支气管而引起的肺部病变,其导致或加速患者死亡,死亡率高达56%~76%,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X线平片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近来研究表明,CT扫描不仅能非创伤性地评价IPA感染的范围,发现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隐匿的小结节病变及早期空洞,而且认为“晕轮征”在IPA的早期CT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晕轮征”在CT图像上表现为肿块周边密度略低于肿块密度,而且又明显高于肺实质密度。其病理基础是肺曲菌破坏肺部小血管,导致肺实质出血性坏死,早期病灶中心坏死,结节被出血区围绕,后者在CT图像上表现为“晕轮征”。本组2例肿块样病变早期CT均见此征象。“晕轮征”是IPA的重要早期CT征象,尽管后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但艾滋病患者,CT见“晕轮征”时,强烈提示IPA的早期诊断。然而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Kaposi肉瘤等艾滋病人易并发的肺部机会性感染也可见类似的“晕轮征”,须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鉴别。 IPA的CT征象还有多发结节及炎症样病变,本组1例表现为多发结节状阴影,边缘模糊。CT征象无特异性,常易误诊为转移病变。2例CT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样致密影,以肺外周围分布为主,其CT征象无特异性,支气管肺炎、病毒、分枝杆菌感染等均可有类似表现。如若艾滋病患者肺部出现结节或炎症样病变,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痰液又发现曲菌时,应高度怀疑IPA,真菌培养也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确定治疗方案。 IPA晚期CT征象主要有:肿块内有空洞形成,文献报道IPA晚期,局部缺血坏死,坏死组织溶解进而排出体外形成空洞。

  • 要骨感不要骨质疏松

    作者:清风

    个案现场苏菲儿是一家外企的白领,虽然是快奔四的人了,身段依然婀娜多姿,凸凹有致,惹得许多身材胀满的女孩子羡慕不已.一年一度的例行体检之后,一直为自己美妙身材骄傲的苏菲儿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医生神情严肃地告诉她:她患了骨质疏松症.要不是体检单上那一串数字真真切切地摆在眼前,苏菲儿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医生说苏菲儿的骨骼正变得多孔而空洞,即使是轻微的跌倒也可能让她的髓骨或腕骨断裂.

  • 学会表扬让孩子更自信

    作者:练丽丹

    现在的家长都意识到表扬孩子的重要性,可是不少家长困惑地说"我们也表扬了不少呀,可是效果甚微.是我们的表扬不得法吗?我们应该怎么样表扬孩子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案例——案例一:扬扬兴冲冲地把他认真画了一下午的绘画作品《小白兔的晚会》拿给正在看电视的妈妈看.妈妈看了一眼,竖起大拇指说"你画得真不错!"效果评价:表扬笼统、模糊、空洞.案例点评:孩子画了一下午,只换得妈的一句"你画得真不错".这种表扬法过于抽象、概括、简单、空泛,只是对结果的总体性评价.至少孩子不知道哪儿画得不错.这不利于今后的努力,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同时,这种简单表扬不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更起不到强化作用了.

  • 肾结核病人要了解的性知识

    作者:蔡铁勇

    肾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肾脏而引起的病变.肾脏里的结核杆菌绝大部分来自肺结核病灶.肾结核可有三种类型:结节型肾结核,肾脏内有结核球,并且有干酪样坏死;溃疡空洞型肾结核,出现结核性空洞,并发展成结核性脓肾;纤维钙化型肾结核,肾脏结构破坏,整个肾脏钙化.有时结核可同时影响膀胱,此时有尿急、尿痛、明显血尿等症状.

  • 防止骨质疏松的健骨运动

    作者:徐曼

    一般人在三十岁以后,骨质量会开始慢慢减少,每年流失0.5%~1%.当骨质流失时,骨骼外形看起来虽然仍跟正常差不多,但实际上原本紧密的骨头产生许多空洞而呈现中空疏松的现象,这就称为"骨质疏松症".

  • 浅议财务情况说明书的编写

    作者:章为周

    财务状况说明书是专用文书,应简明扼要,用词严谨,开门见山.1.不要说套话、使用空洞的词藻.2.避免对数字的文字描述,拉长篇幅.一般数据可用表式列示.

  • 成人肺结核X线表现某些特征的探讨

    作者:沈宣文

      近2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临床影像学诊断方面,更先进的检查手段CT、MRI的相继问世和广泛应用,使影像诊断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在我们基层医疗机构更为普及和广泛应用的仍是传统的X线检查。特别是对肺结核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对肺结核X表现的进一步认识,现就我院自对肺结核归类治疗后的1997年12月~1999年12月间成人肺结核X线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供同道参考。材料和方法1997.12~1999.12在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治并经痰培养结核菌阳性和支气管镜活检,且均有完整的X线片资料的肺结核病例367例进行分析。本组男253例,女114例,年龄20~82岁(平均48岁)。以上病例经痰培养结核菌阳性者325例:支气管镜检证实42例。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利福平每日一次、每日0.45克,乙胺丁醇每日一次、每次0.75克,雷米封每日一次、每次0.3克,吡嗪酰胺每日3次、每次0.5克)2个月后,拍片复查肺部病灶大部分吸收者138例,107例病变较前好转,边界变清,密度较前增高,然后再继续治疗(用利福平和雷米封)4个月复查胸片,见肺部大部分病壮吸收消失,空洞明显缩小,以致闭合。我们将本组病例按年龄分成三组,即20~39岁(青年组),40~59岁(中年组)及60岁以上(高年组)。根据肺结核新分类[1]对以上三组病例进行分类,并就各组病灶的部位、范围、分布情况和病变性质有无空洞及合并症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上肺、中下肺及两肺多部位三种情况统计病变分布;病变性质方面,以病灶发现单一或以渗出为主伴少量增殖、分布局限者为性质单一;而病变范围广泛且有渗出、增殖、纤维、空洞等病变同时存在者为性质多形。凡正、侧位片中均显示肺门和纵隔有结节影者判定为淋巴结肿大。结果三组病例中,男性病人均高于女性,为2.2:1。高龄组病例较中、青年组为多。病灶的分布:上肺病灶以青年组多,占85.7%,高年组少,只占25.4%,而中、下肺和两肺病灶者则以高龄组多,分别占42.1%和32.4%,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相反,病灶的多形性表现者则以高龄组高,占72.8%,发现的肺门纵隔淋巴结的情况,中、青年组所占的比率几乎是老年组的一倍。

  • 肺结核肺毁损40例心电图分析

    作者:范利辉;吴莉;李爱美

    肺毁损,指一侧肺内有广泛的结核性破坏性病变(纤维空洞或干酪洞),或广泛性结核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狭窄所致肺不张,气管纵膈向患侧移位,病肺功能消失,并常有反复发热、大量咳痰、咯血、排菌及肺内感染[1].

  • 不典型肺脓肿的影像诊断

    作者:张宏伟

    在X线胸片或CT上,典型的急性肺脓肿以空洞液平及周围大片状浸润,慢性肺脓肿以厚壁或多房空洞并肺组织纤维化为特点.但部分肺脓肿病例,由于抗生素的不规则应用和机体抵抗力逐渐增强等原因,缺乏上述特点[1-3].

  • 肺曲霉球药物治疗有效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唐婷玉;黄勍栋;吴健;钦光跃

    曲霉在原有肺部空洞内缓慢生长,菌丝与细胞碎片,黏液等物质在空洞内形成球体,称为曲霉球.肺曲霉球治疗首选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的选择及疗效目前尚无定论.现将浙江医院1例药物治疗肺曲霉球有效的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 肺部曲菌球病15例临床分析

    作者:钟小东;赵琼;马文江

    肺曲菌球为肺曲菌病的一种类型,常见致病菌为烟曲菌.该病好发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囊肿等病变的空洞内,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痨药物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该病极易误诊,现将本院1997~2003年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肺曲菌球病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

  •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少见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作者:章以兴;许顺良;肖文波

    肺部恶性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型.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少见,占全部淋巴瘤的0.4%,主要为黏膜相关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肺部原发MALT虽然少见,但常表现为多发或单发肿块或结节,或大片状肺实变,其内见支气管影.而以多发薄壁空洞为主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少见.为此,我们对近年来遇见的5例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从病理学特点及肿瘤的生长方式等角度分析探讨其少见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 以肿块伴空洞为影像学表现的局灶型机化性肺炎2例分析

    作者:王娇莉;黄晟;王利民;任振义;项晶晶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的一种类型[1],近20年来国内、外报道的COP病例逐渐增多,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肺组织活检率增加有关.在已报道的所有COP病例中,局灶型机化性肺炎(FOP)的发病率较低,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2例以肿块伴空洞为影像学表现的FOP患者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446 条记录 10/23 页 « 12...78910111213...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