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牛蒡子苷-牛血清白蛋白体系的荧光增强效应

    作者:罗明和;李沉纹;于彩平;李卓恒;管海燕;卢来春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结果:在△λ=15 nm时,牛蒡子苷对BSA的荧光具有规律性增强作用,大发射波长蓝移,表明牛蒡子苷的加入影响了BSA中酪氨酸残基的微环境.用荧光效应增强方程计算它们在298 K、310 K和318 K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K1=7.899×104 L/mol、K2=5.962×104 L/mol和K3=3.903 × 104 L/mol,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H=-26.874 kJ/mol,△S分别为3.601、4.737、3.395 J/(mol·K),△G分别为-27.940、-28.340、-27.951 kJ/mol.结论:牛血清白蛋白与牛蒡子苷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力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

  • 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研究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替诺福韦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荣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替诺福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替诺福韦与BSA的结合反应,分别测定其荧光强度,根据Stern-Volmer方程等公式计算动态猝灭常数(KSV)、表观猝灭常数(Kq)、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n)和热力学焓变(ΔH)、自由能变(ΔG)、熵变(ΔS),并运用Sybyl 6.7 Flex X模块建立这3种药物与BSA的分子对接模型.结果:3种药物与BSA相互作用的Kq均大于2.0×1010 L/(mol·s),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n均接近于1,其热力学函数ΔG<0、ΔS<0、ΔH<0.分子对接模型显示,3种药物主要与BSA的Sudlow部位Ⅰ亚结构域发生结合.结论:3种药物与BS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荧光猝灭方式以静态猝灭为主,结合反应为自发分子作用过程,结合作用力均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荧光试验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一致,两者可相互补充.

  • 光谱法研究头孢丙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作者:刘里;成飞翔

    目的:研究头孢丙烯(C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猝灭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289、299、309 K温度下作用50 min时CE与BSA的相互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动态猝灭常数(KSV)和动态猝灭速率常数(Kq),Lineweaver-Burk方程计算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LB)和紫外吸收光谱图判断猝灭类型;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根据热力学公式计算焓变(ΔH)熵变(ΔS)和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根据Hill方程计算Hill系数(nH).结果:3个温度下的BSA荧光强度随着CE浓度升高而有规律地降低;KSV、Kq、KLB、Kb、n和nH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ΔG<0,ΔH<0,ΔS<0;n约等于1;nH小于1.结论:CE对BSA荧光产生静态猝灭,二者间具有一定的结合作用;其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主要结合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位点主要位于亚螺旋域ⅡA;CE对结合反应产生负协同作用,对BSA构象不产生影响;结合位点更接近于酪氨酸.

  • HPLC法测定胆酸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

    作者:张晓静;李丹丹;张俊义;孙毅坤

    目的:研究胆酸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为进一步了解胆酸类化合物体内蛋白结合特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为透析液,透析内液中加入1 mmol/L牛血清白蛋白1 ml,透析外液中加入质量浓度分别为2.02、1.01、0.51 mg/ml的胆酸和猪脱氧胆酸,振荡30h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析袋两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胆酸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并计算胆酸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结果:3种质量浓度下,胆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78.7%、78.2%、59.4%,猪脱氧胆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68.9%、76.2%、81.8%.结论:胆酸类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率,胆酸类化合物在体内不易因游离浓度过大而产生副作用.

  • 5-羟甲基糠醛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研究

    作者:张轶;杨丽娟;王倩倩;张金莲;孙祥德

    目的:研究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5-HMF)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取一定浓度的BSA与不同浓度的5-HMF溶液反应(27、37℃下),测定荧光强度和吸光度,再以此通过Stern-Volmer公式计算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通过计算热力学数据探讨5-HMF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运用F(o)rster能量转移原理,测定了其相互结合时5-HMF与BSA作用距离.结果:27、37℃下5-HMF与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4x103 L·mol-1和7.9×103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61和0.78;根据基本热力学参数判断二者主要通过典型的疏水作用力发生相互作用,作用距离为5.6 nm.结论:5-HMF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该过程为静态猝灭,二者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形成了复合物,从而使5-HMF可以BSA为载体进行贮存和运输.

  • 荧光分析法检测牛奶中的残留莫西沙星

    作者:席会平;师兆忠

    目的:建立测定牛奶中莫西沙星残留量的方法.方法:基于在pH 6.50的硼酸缓冲溶液中,莫西沙星可使硫化镉-牛血清白蛋白体系的荧光强度显著猝灭的原理建立了荧光分析法测定莫西沙星残留量的新方法,其中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72、536 nm.结果:莫西沙星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0~400 μg·L-1(r=0.9991),低检测限为13.6 μg· L-1;平均回收率为93.51%,RSD均不超过1.74%(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残留莫西沙星的检测.

  • 三七中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罗朵生;曾翠香;胡因铭;郭姣

    目的:研究三七中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有结合作用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平衡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筛选三七中与BSA有结合作用的成分;考察BSA浓度、缓冲液pH值对三七皂苷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比较三七中主要皂苷单体与BSA单独作用和三七总皂苷与BSA作用的区别.结果:三七中有3个化学成分与BSA结合作用明显,分别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各皂苷单独结合作用强于联合结合作用,各皂苷在与BSA结合过程中存在竞争作用.结论:蛋白结合-平衡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可有效、快速地预测三七中多种成分在体内的吸收情况,筛选其潜在活性成分,且能体现中药整体作用的特点.

  • 多层海藻酸-壳聚糖聚电解质膜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作者:南艳微;郑晓玲

    目的:制备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壳聚糖微球(BSA-ACM),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BSA-ACAM),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BSA-ACACAM).方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溶液为囊材,对BSA进行反复包裹,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BSA-ACM、BSA-ACAM、BSA-ACACAM;采用扫描电镜测定微球粒径,Micro-BCA试剂盒测定载药量,考察包封率和24 h体外释药特性,并进行Higuchi方程拟合.结果:BSA-ACM、BSA-ACAM、BSA-ACACAM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分别为(3.79±1.33)、(3.52±0.96)、(3.07±1.17) μm;载药量分别为(17.97±1.33)%、(16.95±0.46)%、(16.47±1.49)%;包封率分别为(65.78±4.98)%、(63.99±4.83)%、(55.00±1.50)%.微球体外释放速率与聚电解质膜包裹层数呈负相关,均符合Higuchi方程(r分别为0.978 7、0.986 9、0.980 8),24 h内累积释放量分别为32.15%、25.59%、16.72%,无明显突释现象.结论:多层海藻酸-壳聚糖聚电解质膜微球能减少药物的突释,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 PLGA微球的制备及其用于脉冲给药的初步研究

    作者:钦富华;胡英;高建青;夏晓静;郑弟

    目的: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考察其用于脉冲式释药系统的可行性.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用S/O/W (Solid-in-oil-in-water)法和S/O/O (Solid-in-oil-in-oil)法制备PLGA(75:25)和PLGA(50:50)微球,比较2种方法制备的微球的表面形态、包封率及载药量等,并考察2种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S/O/W法和S/O/O法制备的微球均圆整、无粘连、形态良好,但S/O/W法制备的微球表面较为平整,而S/O/O法表面均匀分布有较大的凹陷.S/O/W法制备的PLGA(75:25)和PLGA(50:50)微球包封率分别为(60.15±5.95)%、(49.50±3.69)%,载药量分别为(2.56±0.25)%、(2.10±0.16)%,10h内药物释放均为10%左右,而后随着聚合物的降解药物的释放量突然增加;S/O/O法所制微球包封率分别为(84.36±1.11)%、(77.94±1.42)%,载药量分别为(3.58±0.05)%、(3.31±0.06)%,24 h内药物释放均可达50%左右,而后呈现较为平稳的释放行为.S/O/O法制备的微球包封率及载药量均较S/O/W法高;S/O/W法制备的PLGA微球药物释放呈现一定的脉冲行为,其中PLGA(75:25)微球体外释放行为受微球粒径的影响较大.结论:S/O/W法制备的PLGA微球具有一定的脉冲式释药效果,微球的粒径好控制在120 μm以下.

  • N-三甲基壳聚糖包覆牛血清白蛋白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曹金娜;邓英杰;孙聚魁;高晓非;李文秀;魏伟

    目的:制备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覆的牛血清白蛋白(BSA)脂质体,并考察其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BSA脂质体,壳聚糖与碘甲烷进行季胺化反应合成TMC,用于脂质体包衣,制备TMC包覆的FkSA脂质体.采用高速离心-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包封率,考察脂类大豆卵磷脂(PC):胆固醇(CH):磷脂酰丝氨酸(PS)组成比、TMC与脂相质量比、离子强度对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结果:所考察因素对粒径和包封率均有影响,以脂类组成PC:CH:PS(8:9:1)、TMC与脂相质量比0.25:1、离子强度小于20 mmol·L-1为宜,所制脂质体包封率为(46.82±2.07)%.结论:TMC可包覆BSA制备脂质体,所得制剂粒径均匀,稳定性好.

  • 糖类交联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释药特性研究

    作者:吴红;范黎;张慧;梁增光

    目的:以生物相容性的糖作交联剂制备明胶药物载体并研究其释药特性.方法:用葡萄糖、葡聚糖、氧化葡萄糖、氧化葡聚糖作交联剂制备明胶盘和微球,测定其溶胀动力学,分别以阿司匹林和牛血清白蛋白为药物模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包裹率、载药率,并检测明胶微球在模拟体内条件下药物的释放速率.结果:葡萄糖、氧化葡萄糖、葡聚糖、氧化葡聚糖作交联剂制备的凝胶溶胀率分别为204%、246%、166%、233%;4种阿司匹林和牛血清白蛋白明胶微球平均载药率分别为8.73%和4.05%,平均包封率分别为62.55%和31.40%;2 h药物释放百分率依次为30%、14%、76%、73%和97.2%、86.6%、60.8%、50.1%.结论:上述4种糖均可以取代化学交联剂制备明胶微球;天然糖交联微球缓释效果优于氧化糖.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壳聚糖缓释纳米粒的制备

    作者:李正艳;何应

    目的:研究以生物可降解壳聚糖纳米粒作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新型缓释系统的可行性.方法:以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负载GM-CSF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径和形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BSA和GM-CSF包封率,并考察制剂体外药物释放情况.结果:纳米粒形态多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01nm,GM-CSF和BSA包封率分别为62.1%、58.5%,3d时体外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9%、82%.结论:应用离子交联法可制备负载GM-CSF的壳聚糖缓释纳米粒.

  • 荧光法研究3种甲基黄嘌呤类生物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作者:谢宝平;邢惟青;丘玉昌;曹莹;庞建新

    目的:研究咖啡因、茶碱、可可碱3种甲基黄嘌呤类生物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荧光光谱行为,了解其与蛋白质结合的信息.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25℃和37℃时3种生物碱不同浓度对BSA的荧光猝灭作用,通过Stern-Volmer曲线和Perrin曲线线性拟合计算得到动态猝灭常数和静态猝灭常数,判断猝灭机制;计算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函数ΔH、ΔS、ΔG,判断其结合作用力模型.结果:随着3种生物碱浓度升高,BSA内源荧光强度有规律地降低;随温度的升高,静态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均降低,而3种生物碱与BSA的结合常数差别较大,但结合位点数均接近1;ΔG<0,ΔH<0,ΔS>0.结论:3种生物碱能较显著猝灭BSA的荧光,且机制均为静态猝灭,与白蛋白之间均存在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的结合作用;3种结构相近的生物碱与BSA的相互作用存在差异.

  • 牛血清白蛋白-PLGA微球制备的单因素考察

    作者:杜丽娜;郭庆东;刘燕;梅兴国

    目的:以牛血清白蛋白( BSA)为模型药,探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用于包裹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 W/O/W复乳法制备了 BSA- PLGA微球,对影响其粒径大小的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并运用正交设计进行了优化.结果: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微球粒径可控制在 30 μ m.结论:采用 W/O/W复乳法制备的 PLGA微球可用于运载生物大分子药物.

  • 金属离子对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影响

    作者:李沉纹;于彩平;李卓恒;管海燕;罗明和;卢来春

    目的 研究金属离子对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在拟生理pH条件下考察不同的金属离子(Cu2+、Mg2+、Zn2+)对牛蒡子苷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金属离子(Cu2+、Mg2+、Zn2+)存在下,随着体系中牛蒡子苷浓度增大,BSA荧光增强,两者间的结合力仍以静电作用力为主.金属离子存在时,牛蒡子苷与BSA的结合常数在25℃时,分别为7.899×104(无金属离子)、8.557×104(Cu2+)、6.724×104(Zn2+)、7.062×104(Mg2+);在37℃时,结合常数分别为5.962×104(无金属离子)、6.096×104(Cu2+)、5.915×104 (Zn2+)、5.612×104(Mg2+).结论 金属离子的存在会影响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Cu2+存在下,牛蒡子苷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增大;锌离子和镁离子存在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减小.

  • 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的研究

    作者:魏运军;张学渊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通透性特征.方法在成功建立豚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通透性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该体外模型跨细胞电阻及对125I-牛血清白蛋白的通透性. 结果①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培养增殖过程中其跨细胞电阻呈动态变化过程,以5×104/cm2 的细胞密度接种时,7 d左右电阻到达峰值,其跨细胞电阻峰值大小为(118.9±18.5)Ω/cm2 ;②体外模型中加入125I-牛血清白蛋白后,其通透性呈上升期抛物线型曲线, 90 min内几乎呈直线.结论跨细胞电阻及对125I-牛血清白蛋白变化曲线能反映体外耳蜗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特征.

  • PLGA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建立及其对bFGF生物学活性的维持

    作者:李素铠;欧阳斌;徐晓秋;李培;甘翼博;王利元;涂兵;周强

    目的 探索聚(乳酸乙醇酸)[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纳米粒的制备条件,并进一步验证该纳米粒对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负载效率和活性维持.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PLGA纳米粒,研究PLGA浓度、PLGA/BSA质量比、水油体积比及内水相溶剂对纳米粒粒径、蛋白包封效率的影响,然后选择优化条件制备负载bFGF的PLGA纳米粒,通过细胞增殖实验验证bFGF的活性.结果 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纳米粒对蛋白的包封率达到70.0%,粒径(373±12) nm,Zeta电位(27.1 ±0.6) mV.蛋白得以缓慢释放,突释现象不明显.负载bFGF的PLGA纳米粒有较好的活性,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优于bFGF溶液组.结论 采用复乳法制备的PLGA纳米粒可用于负载生长因子实现缓释,并能较好地维持其生物学活性.

  • 提高贝类海鲜中副溶血性弧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的研究

    作者:冯江波;吕淑霞;胡英

    [目的]提高贝类海鲜中副溶血型弧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 [方法]选取副溶血性弧菌的属特异性tl基因设计引物,对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20 μl体系中加入了20μg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 [结果]13株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均扩增出450 bp条带,纯培养菌液的检出限低至4×103cfu/ml,污染样品的检出限低至4 cfu/g. [结论]适量的牛血清白蛋白浓度可显著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 BSA免疫动物过程中抗原抗体亲和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孟春;盛军;彭臻菲;彭煦;郭养浩

    目的 本课题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抗原,通过对小鼠和家兔进行连续多次免疫和间隔长久免疫,探讨不同免疫周期下抗体产生及亲和力成熟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ELISA和毛细管电泳测定抗体抗原的亲和常数.结果 伴随免疫次数的增加,特异性抗体效价持续增强.抗体亲和力水平在二次免疫应答时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变过程,小鼠的抗体亲和常数从1.6×108 L/mol上升到6.9×108 L/mol.随后免疫次数虽然继续增加,但亲和力变化趋于稳定,终稳定于7.2×108 L/mol,而B细胞对抗原的亲和力会持续增强.结论 抗体抗原亲和力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趋向饱和,BSA的线性表位为优势表位,随免疫次数的增加比重逐渐增强.

  •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对神经免疫调节的基因调控研究

    作者:朱家媛;欧可群;王蕾;陈文玉;马玉琼

    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 f hypothalamus,PVN)是神经免疫调节的整合性中枢,为了探讨PVN 内肽能神经元对免疫调节的基因调控,本研究采用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免疫抑制及其对照组各25只,分别用皮下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或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动物模型,观察血清IgG及IL-2动态变化,以了解免疫应答过程.在免疫反应开始增强(E1组)/或开始抑制(I1组)及免疫反应达高峰( E2组)/或抑制低(I2组)时灌注取脑,冰冻切片(30μm),以地高辛标记的AVP cDNA寡核苷酸为探针作原位杂交组化反应,碱性磷酸酶底物NBT/BCI P显色,杂交信号经Mias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PVN全长均可见AVP mRNA阳性细胞,以尾段及外侧的大细胞为主,小细胞较少.杂交信号不均匀地分布于核周体内.2)AVP mRNA阳性物在PVN内所占的平均面积在各实验组与对照组(C组)之间及各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杂交信号的平均面积与免疫反应强度成正比,即免疫反应达高峰时,杂交信号所占的面积大,抑制低时所占面积小.各组的平均面积(μm2)分别为E1组=2427.27±25.88, CE1组=2123.46±59.55;E2组=2685.50±61.47,C E2组=2162.06±62.28;I1组=1986.76±46.13,CI 1组=2135.25±60.45;I2组=1783.61±35.32,IC 2组=2160.58±58.47;3)PVN内AVP mRNA杂交信号的平均灰度在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及各实验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信号的平均灰度与免疫反应的强度成反比.各组的平均灰度分别为E1组=137.74±1.4 7,CE1组=146.75±1.90;E2组=125.09±2.70,CE 2组=149.76±2.59;I1组=151.99±1.32,CI1组=14 5.68±1.54;I2组=162.62±1.88,IC2组=150.89± 2.35.AVP mRNA杂交信号的阳性反应平均面积和杂交信号的平均灰度均能反应 AVP mRNA的含量.本实验结果揭示:随着免疫反应的逐渐增强,PVN内参与免疫反应的AVP神经元的转录水平逐渐增高.说明大鼠PVN内AVP神经元在基因水平参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控.

302 条记录 13/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