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神经性肌强直1例报告

    作者:贾宁;韩锟

    患者女,30岁,因“四肢肌肉颤动、无力3年,多食消瘦1年”于2013年9月15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出现双侧小腿肌肉颤动,呈对称性,伴多汗,睡眠状态下仍可见肌肉颤动,逐渐累及腹部、胸部及双上肢肌肉,呈阵发性颤动,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近2年出现四肢抽动,发作时上肢伸直,拇指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双下肢呈伸直状,双足呈跖屈状,持续1h后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无意识障碍。1.5年前分娩后上述症状加重,四肢肌肉持续性颤动,四肢抽动发作频繁。1年前出现食欲亢进,喜冷怕热,烦躁易怒,体重下降,在当地医院按“风湿病”给予相应治疗(具体不详),症状不见好转。既往体健,否认类似疾病家族史。查体:血压130/80 mmHg,神清,言语流利,眼球运动充分,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肉容积正常,四肢肌力5级,四肢及胸腹部可见肌肉颤动,叩击肌肉未见肌强直,腱反射对称,病理征阴性。心肺腹理诊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血尿常规及肝肾功未见异常,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系列、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风湿系列抗体均正常。甲状腺功能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9.28 ng/ml(0.79~1.49),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18.35μg/dl(4.5~12),促甲状腺激素(TSH)0.11μIU/ml (0.49~4.67),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46 IU/ml(0~12)。血清肌酸激酶(CK)105 U/L(26~140)。肌电图(图1)示肌纤维颤搐电位。诊断:Isaacs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入院后给予卡马西平0.1 g,3次/d口服后肌肉颤动症状明显好转,同时给予甲基硫氧嘧啶及他巴唑抗甲亢治疗后甲亢症状好转。

  • 苯扎贝特分散片致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作者:杨远行;符鸿俊

    患者女,79岁,主因“乏力1周”于2013年9月19日收入院。患者于1周前出现乏力,以双下肢为著,自觉抬腿费力,上楼梯困难,无肌肉疼痛。近1周尿色加深呈茶色,无尿量减少。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0年,高血压病史15年。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73次/min,血压147/73 mmHg(1 mmHg=0.133 kPa),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73次/min,律齐,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肌肉压痛(+)。入院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示:生化全套:肌酸激酶(CK)289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110 U/L,乳酸脱氢酶(LDH)456 U/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456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7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45 U/L;肝炎系列: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尿常规:尿隐血(+++),尿蛋白(+),尿红细胞及尿白细胞均(-);肌电图示:肌源性损伤;肌钙蛋白I、甲状腺功能、胆红素、肾功能、免疫系列、抗核抗体系列均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及u波改变。追问病史,患者1周前因高三酰甘油血症口服苯扎贝特分散片(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2 g/次,3次/d,入院后停服。初步考虑为苯扎贝特分散片致横纹肌溶解,给予补液,碱化尿液,促进肌红蛋白排出治疗,后乏力逐渐缓减,尿色变浅,入院第7天乏力症状消失,尿色正常。入院第5天复查 CK 1753 U/L,CK-MB 30 U/L,LDH 853 U/L,α-HBDH 523 U/L,AST 104 U/L;尿常规:尿隐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第7天复查CK 342 U/L,CK-MB 13 U/L, LDH 586 U/L,α-HBDH 458 U/L,AST 44 U/L;尿常规:正常;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及u波改变,较前未见明显变化。第10天复查CK、CK-MB、LDH、α-HBDH、AST均正常,出院。

  • 氟达拉滨联合环孢素治疗难治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一例

    作者:张翔;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苗瞄;王秀丽

    患者,女,25岁,2003年1月经骨髓涂片及病理活检诊断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服用泼尼松、环孢素(CsA)和康力龙2.5个月,输血量无减少.于2003年5月来我院就诊,查体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Hb 60g/L,网织红细胞计数0.001,WBC、BPC正常;血清抗核抗体系列和类风湿因子检测阴性;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髓系细胞0.700,红系细胞0.010;CD55-或CD59-RBC和WBC在正常范围内;染色体示46,XX[20];CT检查:未见胸腺瘤.给予静脉用兔ATG 3 mg·kg-1·d-1×5 d、CsA 3mg·kg-1·d-1治疗后,患者脱离输血,Hb>90 g/L并持续4个月.其后,Hb又有所下降.将治疗方案换成他克莫司(FK506)联合康力龙和泼尼松,但Hb仍继续降至35 g/L.2003年11月起给予氟达拉滨(Sehering Argentina公司产品)30 mg·m-2·d-1×3 d联合CsA 3 mg·kg-1·d-1治疗.

  • 貌似低钾血症的重症皮肌炎1例临床病理报告

    作者:王强;王虹蛟;王震;许荔新

    患者, 女性, 36岁, 农民. 因腰痛2个月、双下肢痛及无力1个月于1994年12月30日入院. 入院前2个月劳动中出现腰痛, 在某医院诊断为"肾结石", 治疗后症状好转. 1个月后出现双臀部及双大腿痛, 继而出现双下肢无力, 近端为重, 逐渐不能行走, 伴午后低热, 体温波动在37.3~37.8℃, 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呼吸费力及进食困难, 以"低钾血症"收入院 . 近2个月体重下降10公斤. 查体: 体温37.4℃, 脉搏96次/分, 呼吸32次/分, 血压1 5/8kPa, 消瘦, 双上肢伸侧皮肤略发黑, 胸骨处叩击痛, 肝肋下2厘米, 颅神经未见异常, 四肢肌张力低, 双上肢肌力4级, 双下肢肌力3级, 近端重, 深浅感觉正常, 四肢腱反射对称减弱, 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血钾3.1mmol/L, 血沉48mm/h, RBC 3. 0×1012/L, WBC 14.3×109/L, 抗核抗体系列阴性, IgG 19.67g/L, IgA 4.55 g/L, IgM 3.13g/L, C30.98g/L, 血清蛋白电泳A 48.9%, α1 8.2%, α2 16. 3%, β 12.9%, γ 13.7%, 血清总蛋白60g/L, 白蛋白29.6g/L, 24小时尿肌酸1.15g, CK 189u/L, 类风湿因子±, 狼疮细胞阴性. PPD试验阴性. 胸片: 两肺散在细斑点状阴影 , 两侧纵隔增宽, 两膈位置较高. 全消化道钡餐透视: 胃蠕动较弱, 小肠张力较低. 肺部CT:纵隔较宽, 主要为血管影, 右下肺支气管周围有肿大淋巴结, 部分有陈旧钙化 , 左侧肺门有钙化影, 右下肺炎症表现, 左下肺叶背段及后段模糊高密度影, 不除外结核及其他胶原疾病. 腰穿: 压力、常规生化均正常. 腹部彩超: 左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胆汁淤积. 入院后予补钾、抗炎治疗, 病情不见好转, 出现心慌、多汗、复视、呼吸困难加重、腹胀、周身肌肉痛及轻度压痛. 入院后第9天突然呼吸、心跳停止, 经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抢救无效死亡. 死后双腓肠肌肌肉病理检查: 表皮部分萎缩, 基底细胞层色素增多或脱失相间, 真皮乳头层水肿, 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 横纹肌组织横纹不清, 伴有中度变性,有空泡形成, 肌肉血管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 , 符合皮肌炎改变.

  • PPI-反应性食管嗜酸细胞增多症1例

    作者:王珍珍;何必立;李永连;叶丽萍

    患者,男性,7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于2014-08-28收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于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吞咽困难,以进食馒头、米饭等干硬食物时明显,无反酸、嗳气、烧心,无恶心、呕吐、呕血,无腹痛、腹胀,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无胸闷气短,无胸痛,无畏寒发热等,当时未重视未诊治处理,症状逐渐加重,3天前患者进食稀饭即可出现梗阻感,仅可进食少量米汤等流质,有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胸痛,无腹痛等,门诊行胃镜检查提示食管潴留。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等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吸烟史:20-40支/天*40年,未戒烟。否认饮酒史。入院查体:T 36.2℃,P 66次/分,R 18次/分,BP 108/60mmHg ,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66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肌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包块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9×109/l,嗜酸性细胞比率:10.8%,嗜酸细胞绝对值:0.75×109/L,血红蛋白139g/l, PLT139×109/l。总IgE浓度:275.3IU/mL。免疫系列C:免疫球蛋白G:21.80g/L。血IgG40.651g/l。胸部+上腹部CT增强(见图1):两肺上叶肺气肿伴肺大泡形成;两肺上叶炎症;心包少量积液。肝右叶前下段及双肾囊肿。食管造影(见图2):食管下段局限性狭窄,炎症狭窄?超声内镜(见图3、图4):食管下段局部以闭合状态多见,注气后可张开,食管肌层明显增厚,呈低回声结构,部分层面肌层达5mm,其中黏膜肌层增厚更显著。食管肌层增厚长度大约5c m,下方贲门处以及距离门齿30c m以上位置肌层无异常增厚。病理(见图5):(食管活检)粘膜慢性炎伴间质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138(+),IgG(+), IgG4(-))。肿瘤系列、ANCA+抗核抗体系列未见明显异常。诊断:PPI-反应性食管嗜酸细胞增多症。入院后予禁食、营养支持、PPI抑酸等治疗,患者吞咽困难逐渐好转,逐渐恢复饮食,后可顺利进食软食,予带PPI出院。随访1个半月,患者可顺利进食软食,进食较硬食物时有哽噎感。

  • 抗核抗体系列及补体检测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意义

    作者:徐兆珍;曹建滨;韩丽;杜柏岩;林春艳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系列及补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狼疮性肾炎(LN)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1 699例SLE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ANA),应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核抗体系列,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补体C3、C4.结果 1699例SLE患者,LN组921例,ANA阳性率为97.4%;不伴LN组778例,ANA阳性率为98.2%;与对照组比较,r=0.98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N组的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3%、59.8%、63.3%;不伴LN组分别为21.5%、35%、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52,P=0.007).抗线粒体-2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阳性率,LN组与不伴肾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91,P=0.015).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同时阳性时,LN患者其补体C3,C4水平比这三种抗体非同时阳性时的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83,P=0.009).结论 抗核抗体系列及补体的血清学检测对诊断LN及其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等具有重要意义.

  • 以无肌病样皮肌炎为首发表现的肺癌1例

    作者:刘剑;许攀峰;林进

    患者女,58岁,农民。因“反复皮疹、水肿3月余”于2014年1月18日入院。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全身出现紫癜样皮疹,颜面及眶周水肿,双侧肘、膝、踝关节肿痛,双侧肘、肩、膝关节屈曲无力,伴双手针刺样疼痛。于外院行抗过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颜面及眶周水肿、关节肿痛、双手刺痛无明显好转。半个月前患者至我院门诊,拟“皮疹待查:接触性皮炎首先考虑”收住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10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9/72 mmHg,颊部、上睑有暗红色皮疹印迹,颜面部及四肢稍有凹陷性浮肿,眶周水肿,双手指端皮肤皲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遗留白色萎缩性斑块(见图1)。既往史、个人史无殊。入院后检查:血常规正常,C反应蛋白10.8 mg/L,ESR 72mm/h, IgG 1990mg/dl,EB病毒核抗原、衣壳抗原IgG抗体阳性,肌酸激酶(CK)125U/L, LDH 454U/L,AST 53U/L,ALT 49U/L,抗核抗体系列抗核抗体(ANA)阴性,抗双链DNA阴性,抗JO-1抗体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胞质型(C-ANCA)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核周型(P-ANCA)阴性。肌电图:周围神经受损,未见明显肌源性改变。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1.3 ng/ml,癌胚抗原(CEA)34.1ng/ml,铁蛋白431.4 ng/ml,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3.5ng/ml,细胞角蛋白21-1片段11.4 ng/ml,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0.5 ng/ml。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胸部正位X线片示两肺支气管病变,右下肺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胸部CT检查提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右下肺外基底段可见团块影,边界不清,与胸膜粘连,直径约2.7cm,增强后可见不均匀强化;两肺可见散在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见图2)。遂转入呼吸科,行支气管镜刷片:未见肿瘤细胞;肺泡灌洗液液基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提示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阳性,细胞角蛋白7(CK7)阳性,p63阴性,细胞增殖指数Ki-67(65%),细胞角蛋白5/6(CK5/6)阴性,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lung)阴性,天冬氨酸蛋白酶 A (Napsin A)阳性。全身骨显像:骨骼未见明显骨质代谢异常。头颅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征象。诊断:(1)肺癌(右侧,腺癌;T1bN2M0,ⅢA期);(2)无肌病性皮肌炎。胸外科会诊后考虑患者右肺癌明确,伴隆突下巨大淋巴结,手术根治可能性小,且两肺多发炎症改变,建议先行化疗,待化疗后再评估能否手术。遂行GP方案化疗,具体为吉西他滨1600mg静脉滴注d1、d8,顺铂30mg静脉滴注d1~d3,出院后患者于当地医院随访治疗,目前情况良好。

  • 结核性脉络膜炎1例

    作者:高颖;乔灵飞;薛敏;王泽飞;孙长文

    患者女性,54岁。因“右眼夜间视物模糊1年”于2013年11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结核病史,无发热、盗汗、咳嗽病史,无猫狗等动物喂养史。专科检查: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0.8,右眼结膜无充血,角膜后细尘样KP (++),Tyndall(+)(图1),瞳孔直间接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右眼视盘边界清,色红,C/D约0.3,动静脉管径及走形无异常,中心凹反光模糊,中心凹鼻侧可见面积约2.0 PD大小的黄白色弧形隆起,边界欠清(图2),中周部视网膜可见多个散在黄白色点状病灶,边界欠清(图3);OCT:右眼黄斑处脉络膜波浪样隆起(图2);FFA:右眼视网膜未见明显高荧光渗漏点(图4);血清学检查:抗弓形虫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和风疹病毒抗体阴性和巨细胞病毒抗体弱阳性,抗核抗体系列、结核抗体及风湿三项均阴性,胸部X片及颈椎腰椎CT均阴性;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 PPD)试验强阳性。结合患者眼底病灶及PPD实验阳性,考虑结核性脉络膜炎,予抗结核治疗,异烟肼联合利福平口服。抗结核治疗5个月复查时右眼眼前节(-)(图5),后极部黄白色病灶消失,脉络膜平伏(图6),中周部视网膜黄白色点状病灶明显减少(图7)。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变化。

  • 二甲双胍致乳酸性酸中毒及急性肾衰竭一例

    作者:钟瑜;陈钦;朱芸芸

    患者,女,46岁,5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500 mg tid),未监测血糖.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水肿,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具体实验室化验资料不详,自述出院时Scr为94 μmol/L.近日胃纳差,仍坚持口服二甲双胍.1d前恶心、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为咖啡色液体)、腹泻(每日数次、质稀),余无异常.至杭州某医院就诊,查Hb 92 g/L,大便隐血阳性,Scr 653 μmol/L,BUN 21.63 mmol/L,随机血糖2.2 mmol/L,于2011年7月28日送本院急诊转病房.否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肝炎、结核、重大手术外伤、药物食物过敏、疫源接触等病史.体格检查:BP 150/80 mm Hg,轻度贫血貌,余无特殊.24h尿量1000 ml.辅助检查:WBC 11.2×109/L,N0.921,Hb 96 g/L,Hct 0.292,Plt 218×109/L,SR 15 mm/h,CRP 0.7 mg/L.尿WBC+/HP,RBC 0~1/HP,pH 5.5,相对密度1.011,蛋白质+,葡萄糖3+,酮体+,白细胞3+.大便WBC 2~4/HP,隐血阴性.ALT 61 U/L,葡萄糖8.26 mmol/L,BUN 24.6 mmol/L,Scr 688 μmol/L,尿酸714 μmol/L,血Alb 42 g/L,K+ 4.27 mmol/L,Na+ 139.2 mmol/L,Cl- 81.4mmol/L,肌钙蛋白(TNI)0.12 U/L,肌红蛋白阴性,肌酸激酶微量,糖化血红蛋白9.0%.血气分析:pH 7.19,乳酸16mmol/L,二氧化碳分压39 mm Hg,碳酸氢根14.5 mmol/L,标准碳酸氢盐14.7 mmol/L,标准碱剩余-12.1 mmol/L,渗透浓度298.2 mmol/L.肿瘤标志物、抗核抗体系列、甲状腺功能、乙肝三系、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双肾B超未见异常.

  • IgG4相关性疾病1例

    作者:史玉泉;戚务芳;徐惠萍

    患者,男,84岁,主因“间断黄疸伴发热10年,加重2周”于2015年6月2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发热,体温高38℃,无关节肿痛,无皮疹及口腔溃疡等。化验肝炎系列阴性,免疫球蛋白G( IgG)升高,抗核抗体系列阴性,曾被诊为“肝结节病、Castleman 病、胆管癌”等,曾行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患者黄染无明显缓解,加用激素后病情好转,此后患者病情间断反复,自行调整激素用量。5年前出现双侧颌下腺肿大,行活检示涎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2周前患者黄疸再次加重,并出现发热,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呼吸22次/min,脉搏102次/min,血压90/60 mmHg (1 mmHg =0.133 kPa ),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2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水肿(++)。化验:血常规:白细胞9.92×109· L-1、血红蛋白128 g/L、血小板120×109· L-1、中性粒细胞比例93.9%;生化:白蛋白25.3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218 I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180 IU/L、总胆红素( TBIL )183 umol/L、直接胆红素( DBIL)133.2 umol/L、碱性磷酸酶( ALP )155 IU/L、谷氨酰转肽酶( GGT)378 IU/L、尿素16.34 mmol/L、肌酐170.1μmol/L;IgG 11110 mg/L、类风湿因子<20.0 IU/mL、C反应蛋白22.4 mg/L、抗线粒体抗体阴性、抗平滑肌抗体阴性、IgG亚类IgG43120 mg/L。腹部B超:肝实质回声增粗,胆囊多发结石,慢性胆囊炎,胆总管支架保留。予甲基强的松龙40 mg,1次/d,熊去氧胆酸250 mg,3次/d,腺苷蛋氨酸500 mg,2次/d 治疗。3 d 后复查肝功能ALT 39.6 U/L、AST 50.1 U/L、ALP 95.2 U/L、GGT 217.6 U/L、TBIL 50.00μmol/L、 DBIL 26.51μmol/L、肌酐84.40μmol/L。5 d后停用甲基强的松龙,改为醋酸泼尼松40 mg,1次/d,并逐渐减量,3个月后门诊复查肝功能正常。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