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意义

    作者:孙明军;王轶淳;刘晓东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术前正确的TNM分期对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内镜超声(EUS)检查能清晰显示消化管管壁5层结构及其周围结构,能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及有无局部邻近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 大肠癌病理分型、分期、浸润深度与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谭永港;刘俊;王建平;吕静

    近年我国大肠癌呈上升趋势,而其转移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也是导致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

  • 盲肠0-Ⅱc+Ⅱa 早期癌浸润深度的肠镜形态节点图一例

    作者:刘铁夫

    患者男,62岁,2009年6月4日第1次结肠镜检查,示盲肠底部大径为0.5 cm 的溃疡,大部分被覆厚薄不均的白苔,无苔部分溃疡表面呈不规则颗粒状,溃疡边缘稍充血性轻隆起,隆起内缘呈星芒状(图1a)。内镜疑诊0-Ⅱc+Ⅱa早期癌。病理组织学提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图1b)。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2010年1月11日第2次结肠镜检查(距第1次7个月7 d),示盲肠底部病变明显增大(图2a),呈广基饱满扁平隆起,隆起中央轻度凹陷,凹陷底部粗大结节状,分布宽窄不一、边缘不整的沟状溃疡。内镜诊断为盲肠广基扁平隆起,性质待定。病理组织学提示局部腺体伴中度不典型增生(图2b)。2012年4月12日第3次结肠镜检查(距第1次2年10个月8 d),示盲肠底部4 cm×3 cm溃疡,表面不规则结节状,散在白污苔,组织僵硬、脆、接触出血;周边部分堤坝高耸,部分界限不清(图3a)。内镜诊断为进展期癌。病理组织学提示盲肠腺癌(图3b)。患者遂于2012年5月22日行手术切除盲肠瘤块,术后病理组织学提示溃疡呈中低分化腺癌,侵及肌层、肠脂肪组织,腺管可见癌栓,淋巴结可见转移(结肠6+/7,小肠0+/1)。

  • 早期舌癌浸润深度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邹浩;张文峰;路彤彤;赵怡芳

    目的:观察早期舌癌浸润深度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行颈淋巴清扫术的早期(T1、T2期)舌癌病例54例,测量原发灶肿瘤浸润深度,同时行颈淋巴结的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AE1/AE3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舌癌肿瘤浸润深度为1.0~11.0mm,平均为5.2mm.54例病例中发生颈淋巴转移者22例(40.74%).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表明,早期舌癌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早期舌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病理分级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早期舌癌淋巴结转移仅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P<0.01).T1、T2期舌癌肿瘤浸润深度>4mm者,颈淋巴结转移率(60%)显著高于≤4mm者(5.3%)(P<0.01).结论:肿瘤浸润深度对评估早期舌癌颈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

  • 早期口腔鳞癌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病理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雪蕊;杨溪;张陈平

    早期口腔癌约有20%~40%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对颈部处理一直存在争议.颈部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颈部严密观察随访、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和预防性放疗,无论何种治疗方式,均存在着治疗过度与治疗不足的可能.对原发肿瘤进行病理特点分析,可更准确预测颈部情况,为确定颈部合理的处理方式提供有用信息.本文对与早期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病理因素进行综述.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作者:何金;李玉莉;陈华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VEGF及其受体FLT、FLK-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VEGF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质,50例大肠癌中阴性5例(10%)、"+”4例(8%)、"”9例(18%)和"”32例(64%),阳性细胞主要位于侵袭性癌的浸润边缘和坏死组织周围,血管表达也呈现明显的异质性,阳性癌细胞附近小血管呈深染.(2)VEGF受体FLT表达"-”6例(12%)、"+”8例(16%)、"”16例(32%)、"”20例(40%),其中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膜26例(52%),表达于癌细胞质24例(48%).FLK-1表达"-”5例(10%)、"+”7例(14%)、"”12例(24%)、"”26例(52%),均以细胞质表达为主.(3)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分布呈明显的异质性,新生血管面积小、畸形扭曲或扩张,有时缺乏完整的基膜结构.新生血管多位于肿瘤组织的边缘部分,在浸润灶旁可见明显的血管增生.MVD计数为56.5±34.2(19~250)个.(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癌组织中FLK-1与FLT、VEGF表达呈非常显著相关(P<001);癌组织FLT与VEGF表达呈显著相关(P<0.05);VEGF表达与MVD计数呈显著相关(P<0.05).将染色结果分为"”组和"-~”组,χ2检验表明,VEGF及其受体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管及血管转移均无显著相关;而与淋巴结转移、MVD计数显著相关(P<0.01).结论:VEGF及其受体表达增强能促进大肠癌新生血管生成,并有利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其中尤以FLK-1作用为显著.检测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将有利于判断大肠癌的侵袭转移能力.

  • 窄带成像技术对于大肠黏膜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子理;项平

    随着放大大肠镜技术以及依据腺窝开口形态(pit pattern)诊断方法[1]的出现和普及,一些日本学者已能区分结直肠黏膜中的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2-3],使预估早期大肠癌(ECC)的浸润深度成为可能[4-6].通过放大内镜技术,还能观察胃黏膜病变表面的血管形态,从而可对病变的组织学性质和浸润深度进行预估[6-8].窄带成像技术(NB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光学影像技术,能提供比传统白光内镜更清晰的黏膜表面微血管结构的影像[9].通过应用带有NBI系统的放大内镜,对判断上消化道病变性质有一定参考价值[10-12].现就NBI在大肠黏膜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 左右半结肠癌生物学特征的差异及常用病理标志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雪娥;史丽芸;孟春玲;刘超;王晓艳;张海军

    目的 比较左右半结肠癌生物学特征的差异,探讨常用病理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大医院和南京江北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诊的73例左半结肠癌患者及67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3年的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5月,分析不同半侧结肠癌患者生物学特征的差异及常用病理标志的临床意义.结果 左半结肠癌发病人群以男性(64.38%)为主,右半结肠癌以女性(56.72%)为主(P<0.05);而在年龄及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半结肠癌患者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发生率较右半结肠癌高,而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发生率较右半结肠癌低(P <0.05,P<0.01),两组患者病史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左半结肠癌以中分化腺癌为主,右半结肠癌以中、低分化腺癌为主;右半结肠黏液型比例及肿瘤大径≥5 cm者比例较左半结肠癌高,溃疡型比例较左半结肠癌低(P<0.01,P<0.05),两组肿瘤分期、组织浸润、神经侵犯、脉管内癌栓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3年,左、右半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率分别为16.44%、11.94% (P >0.05),1年死亡率分别为1.37%、1.49%(P>0.05).常用病理标志中,左、右半结肠癌患者DNA错配修复基因蛋白MLH1、MSH2及P53等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环氧合酶(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Ki-67等指标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伴有COX-2、EGFR较高阳性表达.结论 左、右半结肠癌患者在性别、临床症状、病理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均高表达COX-2、EGFR,左半结肠癌患者MLH1、MSH2、P53表达程度显著高于右半结肠癌患者,这对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结肠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Noxa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新元;连仲山;陈金宏

    目的 探讨Noxa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中位年龄65岁(38 ~ 76岁).收集术中胃癌组织标本和对应的癌周正常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Noxa mRNA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胃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Noxa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胃癌组织中Noxa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探讨Nox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的Noxa mRNA低于癌周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织Noxa阳性表达率为43.3%,癌周正常组织的Noxa阳性表达率8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不同、浸润深度不同、淋巴结和远隔器官转移情况不同的患者,其Noxa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Noxa表达阳性患者2年生存率为60.1%,Noxa表达阴性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xa具有成为胃癌临床诊断或评估分子标志物的潜能,Noxa的低表达预示着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

  •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亦秋;周颖;周悦;王伟;骆金华;陈亮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64例胸段食管鳞癌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264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中,11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3.56%,共检出4 418枚淋巴结,其中有癌转移的淋巴结个数为364枚;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病变长度、浸润深度、有无脉管癌栓有关,低分化、病变长度> 1cm、浸润至外膜、有脉管癌栓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病变长度、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有无脉管癌栓是影响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P<0.01).结论 胸段食管鳞癌病变大于1 cm、组织学中低度分化以及脉管癌栓时,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建议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化疗时需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 DAB2IP在胆囊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周晓春;李向农

    目的 探讨残疾基因同源物2相互作用蛋白(DAB2IP)基因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胆囊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接受胆囊切除且资料完整的患者72例,其中无症状胆囊胆固醇息肉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胆囊癌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手术切除组织中DAB2IP的表达情况,分析DAB2IP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胆囊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DAB2IP基因在对照组正常胆囊组织和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3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DAB2IP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P均<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AB2IP的低表达与高中度分化(OR =3.51)、浸润深度T1 +T2(OR =1.25)以及有淋巴结转移(OR=5.46)密切相关.结论 DAB2IP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有关.

  • IGF-Ⅰ与IGF-IR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吉添;陈瑜;吴薇紫;陈虹;沈晓梅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和IGF-Ⅰ受体(IGF-IR)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收集的114例结肠癌组织、136例结肠腺瘤组织和58例正常结肠组织中IGF-Ⅰ及IGF-IR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情况.分析IGF-Ⅰ及IGF-I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的IGF-Ⅰ和IGF-IR的mRNA表达均高于结肠腺瘤组织、正常结肠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GF-Ⅰ和IGF-IR mRNA表达情况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Dukes分期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肠癌组织IGF-I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0.2%)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10.3%)(P<0.01)及结肠腺瘤组织(44.9%)(P<0.05).结肠癌组织IGF-Ⅰ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2.3%)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5.2%)(P<0.01)与结肠腺瘤组织(41.9%)(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GF-IR的蛋白表达与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体类型有关(P<0.05,P<0.01);IGF-I的蛋白表达与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IGF-Ⅰ和IGF-IR蛋白表达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P<0.01).结论 IGF-Ⅰ及IGF-IR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同时可以作为预后因子,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价预后.

  • p53和c-erbB-2的表达与胃癌浸润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沈长兵;喻钢

    目的 探讨p53和c- erbB -2的表达与胃癌浸润的关系.方法 收集139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包括黏膜内癌23例、浸润至黏膜下层31例、浸润至肌层47例、浸润至浆膜或浆膜外38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采用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中p53的阳性率比较,黏膜内癌组和浸润至黏膜下层组与浸润至浆膜层或浆膜外组存在显著差异.而各组c - erbB -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的表达强度在不同的浸润深度无统计学意义(P-0.149>0.05).c- erbB- 2差别明显,在胃癌浸润至浆膜或浆膜外时,其表达强度高(P=0.002<0.01).p53和c- erbB -2的阳性表达对胃癌的浸润均有促进作用(P值分别为0.036、0.000).p53和c-erbB-2的不同表达强度中,p53Ⅲ、c- erbB-2Ⅰ、c- erbB -2Ⅱ和c- erbB-2Ⅲ对胃癌浸润深度均有影响(P值分别为0.001、0.01、0.000、0.000).结论 抑癌基因p53突变可能与胃癌的起源有关;胃癌的浸润主要与癌基因c- erbB-2的激活有关.

  • p53和c-erbB-2的表达强度与胃癌浸润深度的关系

    作者:钱龙;喻钢

    作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不同浸润深度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研究,初步探讨p53和c-erbB-2的表达强度与胃癌浸润的关系.

  • Keap1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

    作者:马兰英;王华;唐勇

    目的 分析Kele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e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eap1的表达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及趋势x2检验分析其与ESCC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 Keap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OR=3.945,95%CI:1.485 ~9.147)和浸润深度(OR=4.683,95%CI:1.692~10.275)有关;Keap1高表达是ESC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Waldx2=23.579,P<0.01),趋势x2检验结果显示,ES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随Keap1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5.173,P=0.023);Keap1的表达是ESCC侵及浆膜的危险因素(Wald x2=26.587,P<0.01),趋势x2检验结果显示,ESCC侵及浆膜的风险随Keap1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x2=9.788,P=0.002).结论 Keap1的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关,Keap1的表达可促进ESCC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

  • 早期结直肠癌白光内镜下形态与浸润深度的关系

    作者:李娜;金鹏;余东亮;杨浪;谢惠;康倩;何玉琦;盛剑秋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结直肠黏膜内癌与黏膜下癌的白光内镜下形态学差异,总结有助于判断早期结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形态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早期结直肠癌病例,分析其形态特征与浸润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早期结直肠癌319例,病灶多见于直肠与乙状结肠,其中黏膜内癌259例,黏膜下癌60例.黏膜内癌与黏膜下癌在病灶直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黏膜下癌的直径均≥1 cm.0-Ⅰs型病变中黏膜下癌较多见.黏膜下癌中51.7%(31/60)可见边界清晰的凹陷,23.3%(14/60)有表面饱满感,20.0% (12/60)可见表面糜烂或破溃,这些特征在判断病灶为黏膜内癌或黏膜下癌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结直肠癌中形态学分型为0-Ⅰs型,肉眼白光内镜下观察到病灶表面局部饱满、有边界清晰的凹陷或局部糜烂、破溃特征时,有助于黏膜下癌的判定.

  • 超声内镜对浅表胃癌诊断及治疗决策的影响

    作者:程捷瑶;吴晰;杨爱明;邹龙;姚方;郭涛;伍东升;冯云路;蒋青伟;周炜洵;陆星华

    目的:探讨术前EUS在浅表胃癌诊断及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浅表胃癌,并接受病灶切除及术前EUS检查的患者共77例(83处病灶,其中早期胃癌72处、进展期胃癌11处)纳入回顾性研究,以ESD或外科手术后病理为金标准,采用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评估术前EUS对浅表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价值,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判断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EUS判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1?7%(66/72)、81?8%(9/11)和90?4%(75/83);对于早期胃癌,EUS鉴别黏膜内癌与黏膜下癌的准确率为66?7%(48/72),阳性预测值达91?3%(42/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溃疡( OR=7?513,95%CI:1?735~32?541,P<0?05)和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癌( OR=8?194,95%CI:1?602~41?903,P<0?05)是影响EUS判断浅表胃癌浸润深度准确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US对于判断浅表胃癌是否为早期胃癌的准确性较高。其中,EUS判断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的可以考虑内镜下治疗;但对于EUS判断病变浸润至黏膜下层的患者,需要结合内镜下表现综合考虑。

  • 鉴别食管早期癌浸润深度的内镜分型初探

    作者:彭贵勇;冯晓峰;姜晓燕;房殿春;李向红;唐郡;孙永刚

    目的 研究新的内镜分型鉴别食管早期癌黏膜内及黏膜下浸润的价值.方法 对早期食管癌进行卢戈液及亚甲蓝染色,用普通胃镜根据病灶的生长方式、隆起高度、凹陷深度分为以下5种类型:表面扩散生长型、腔内生长型、壁内生长型、双向生长型及混合生长型.病灶经黏膜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切除,经病理检查证实其浸润深度.比较44例食管黏膜内癌及34例食管黏膜下癌病灶的内镜分型特点与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 以表面扩散生长型、腔内生长型高度<5 mm、双向生长型高度<2 mm及壁内生长型深度<0.5 mm提示黏膜内癌,其特异性为89.1%(41/46),敏感性为93.2%(41/44);以腔内生长型高度≥5 mm、双向生长型高度≥2 mm、壁内生长型深度≥0.5 mm及混合生长型提示黏膜下癌,其特异性为90.6%(29/32),敏感性为85.3%(29/34).内镜分型鉴别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的准确性为89.7%(70/78).结论 该内镜分型可较准确地鉴别早期食管癌黏膜内及黏膜下浸润,对指导早期食管癌的内镜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 内镜下诊断早期食管癌194例分析

    作者:刘安祥

    河南安阳地区处在太行山一带,属于食管癌高发区,要降低病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食管癌内镜下表现、术后病理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相互关系,旨在提高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诊断水平,并为内镜下行早期食管癌黏膜切除术提供依据.

  • 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与病理学关系

    作者:余娜;蔡国豪;吴克利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7年6月至1998年12月57例完整的早期胃癌患者资料.通过分析患者胃镜下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以求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内镜下行粘膜切除术提供依据.一资料和方法(1)本组共57例早期胃癌患者,其中男42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6岁.患者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早期癌后均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2)统计并分析癌灶大小和内镜下分型与浸润深度的关系.二结果(1)组织学分型:本组57例中腺癌40例,占70.2%;印戒细胞癌16例,占28.1%;另1例为未分化癌,占1.7%.(2)浸润深度:本组57例早期癌中,粘膜层癌(m)34例,占59.6%,粘膜下层癌(Sm)23例,占40.4%.(3)癌灶大小与浸润深度的关系见表1.其中m层癌者胃周淋巴结转移率为5.9%(2/34);sm层癌者淋巴结转移率为30.4%(7/23);Sm层癌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m层癌者(P<0.05).(4)内镜分型与癌浸润深度的关系见表2.

223 条记录 6/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