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培养液中不同蛋白添加物对IVF/ICSI-ET植入前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唐宁;孔令北;刘海萍;王建业

    目的 比较研究血清替代补充成分(SSS)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作为培养液蛋白添加物对IVF/ICSI-ET植入前胚胎发育和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从而优化IVF/ICSI-ET胚胎培养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3年5~9月和2014年同期IVF/ICSI-ET统计数据,其中2013年患者胚胎培养使用10% HSA作为蛋白添加物,而2014年患者胚胎则使用20% SSS作为蛋白添加物.根据培养液蛋白添加物的不同将患者分SSS组和HSA组,并对行IVF和ICSI的患者分别进行患者基本情况、胚胎发育和妊娠情况的比较. 结果 对于行IVF的患者而言,SSS组和HSA组在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平均促性腺激素(Gn)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妊娠率和着床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SS组优质胚胎率(63.20%)和胚胎冻存率(76.58%)均显著高于HSA组(分别为50.39%和68.74%)(P<0.05);对于行ICSI的患者而言,SSS组和HSA组在患者不孕年限、平均Gn量、Gn使用天数、受精率、卵裂率和妊娠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SS组年龄[(32.76±0.28)岁]、优质胚胎率(61.80%)和胚胎冷冻率(68.29%)均显著高于HSA组[分别为(30.03±0.31)岁、51.12%和60.09%,(P<0.05),而SSS组胚胎着床率(24.29%)显著低于HSA组(29.23%)(P<0.05);将行ICSI的患者按年龄(<35岁和≥35岁)]分组分析显示,在不同年龄段,SSS组和HSA组在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相对于HSA,SSS能够促进IVF/ICSI-ET植入前胚胎的发育,提高卵母细胞的利用率,但并不能改善临床妊娠结局,可以作为优化胚胎培养的合适蛋白添加物.

  • 中药活性成分根皮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迎进;连晓丽;郝晓玲;周冬;张海容

    目的:研究根皮素(phloretin)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研究phloretin与HSA之间的猝灭类型,计算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距离等.结果:Phloretin能使H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机制.在298,303,313 K下,phloretin与HSA结合常数分别为1.518 1×105,9.441 2×104,5.417 8×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近似为1;热力学分析表明phloretin与HSA间结合力为疏水作用;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二者结合距离为4.27 nm;同步荧光光谱表明phloretin对HSA构象影响较小;金属离子的介入会影响phloretin与HSA的结合能力.结论:荧光光谱法适合于研究根皮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 β-榄香烯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

    作者:张淼;张露勇;董宪喆;王东晓;刘屏

    β-榄香烯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是通过静脉注射后随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发挥作用的,因此研究β-榄香烯与负责其血液运输的蛋白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实验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β-榄香烯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HSA色氨酸残基的荧光淬灭直接反应其与β-榄香烯的结合情况,研究发现β-榄香烯对HSA的荧光淬灭是静态淬灭;根据计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及β-榄香烯与HSA结合物的焓,发现静电引力是β-榄香烯和HSA连接的主要原因.

  • 光谱法结合分子模拟表征脱氧土大黄苷与血清白蛋白的分子作用机制

    作者:郭明;范文翔;胡润淮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脱氧土大黄苷(desoxyrhaponticin,DES)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模拟生理条件下,计算机模拟技术结合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机制.结果:分子模拟建立DES与HSA的结合模型,表明维持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兼有氢键作用.光谱实验表明DES与HSA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动态结合过程,结合强度较强,DES与HSA分子的结合距离r值较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DES对HSA的结构域微区构象产生影响,使结合位域的疏水性发生改变.荧光相图技术解析出DES与HSA反应构象型态的变迁为“二态”模型.HSA与DES互作的热力学参数表明DES与HSA之间是以疏水作用为主的分子间作用.荧光偏振定量证明了HSA与DES相互作用过程中生成了非共价复合物.结论:光谱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一致,可为研究DES与HSA相互作用本质提供一定参考.

  • 两种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王若伦;叶晓光

    目的比较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 和人血清白蛋白(HSA)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对比.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rhGH和HSA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及成本进行评价.结果 rhGH和HSA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治疗后第4周有效率分别为75.0%、83.3%,成本效果比分别为68.4、51.0;治疗后第8周有效率分别为87.5%、54.2%,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5.0、78.5.结论 rhGH能有效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能明显提高白蛋白含量并有较长的疗效,从远期看,成本效果比优于HSA.

  • 以人血清白蛋白为载体的长效蛋白质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屹峰;边蕾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极人地促进了以胰岛素、干扰素、白介素和单克隆抗体等为代表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使之成为现代医药产品研究发展的方向.

  •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引起唾液腺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静;程义壮;刘学公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占成人所有恶性肿瘤的1%[1],病理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等,前两者又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占甲状腺癌的80%以上,其原发灶和转移灶具有摄取放射性核素131I功能,因此可利用131I释放的β射线破坏肿瘤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对于DTC患者,“手术+131I内放射+T4抑制”是目前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但在接受大剂量131 I放射治疗的同时,因唾液腺也能摄取131I,可导致其功能损害.人体大的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3对,唾液中富含水、蛋白质和电解质,主要作用包括:润滑口腔,利于食物吞咽;唾液中大量淀粉酶有助于消化;溶菌酶和分泌型IgA可起到抗菌和免疫防御作用.

  • 新型光敏剂4SB的光谱特性及与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露勇;顾瑛;赵井泉;邱海霞;曾晶

    目的 研究新型光敏剂17,4-位氨基磺酸竹红菌乙素衍生物(17-4-amino-1-butane-sulfonic acid-hypocrellin B,4SB)的光谱特性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相互作用规律,为4SB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使用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测量4SB在PBS和HSA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并与临床使用的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作对比,研究HSA对4SB光谱的影响.将4SB溶于HSA溶液后持续震荡,不同的时间点测定4SB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观察4SB与HSA作用的时间规律.观察HSA对4SB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影响:将浓度为0、1.25、2.5、5.0、10和20μM/ml的HSA加入5μM/ml的4SB中,测定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HSA与4SB相互的荧光淬灭:将不同浓度的4SB加入HSA中,测定4SB的荧光光谱;将不同浓度的4SB加入HSA中,测定HSA的荧光光谱.结果 4SB在600nm以上的波段较HpD的吸收有很大提高,在人血清溶液体系中此峰红移且增强了2.3倍.4SB与HSA的结合时间是30 min.HSA与4SB是1对1的特异性结合,且位点在色氨酸残基附近.结论 4SB在红光波段吸收好,与白蛋白结合后增强了对光的吸收,与白蛋白1∶1结合,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光敏剂.

  • 苦参素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研究

    作者:康文臻;谢玉梅;聂青和;张岩;郝春秋;王久平;陈伟红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人血清白蛋白免疫损伤Wistar大鼠造成肝纤维化模型,60只Wister大鼠,分为5组:造模组、秋水仙碱治疗组、试验组Ⅰ(苦参素预防组)、试验组Ⅱ(苦参素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动态观察大鼠肝组织病例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改变及Von-Gieson胶原纤维特殊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肝组织原位杂交检测Ⅰ型、Ⅲ胶原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试验组肝组织结构明显好转,纤维组织增生程度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及Ⅰ型、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免疫诱导型肝纤维化大鼠,其效果为试验组Ⅰ(苦参素预防组)效果好,试验组Ⅱ(苦参素治疗组)次之,秋水仙碱治疗组再次之,三组均优于造模组.结论:苦参素可减轻肝脏炎症活动、抑制肝内胶原合成,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具有防治作用.

  • 筛选与克隆肝再生增强因子结合蛋白的基因

    作者:王琳;李克;成军;陆荫英;王刚;刘妍;钟彦伟;段惠娟;洪源

    目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是一种蛋白质,组织分布比较广泛,功能多样,在肝脏再生过程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对于再生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采用酵母双杂交体系寻找与ALR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探讨ALR的生物功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构建ALR诱饵质粒,转化酵母AH109,与含人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于涂有x-α-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His-Ade)上筛选生长.挑选蓝色克隆,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DNA后进行测序,然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36个与ALR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克隆,其中14个为金属硫蛋白,12个为人血清白蛋白,3个为硒蛋白P,1个是与GenBank中基因组数据库hgts中DNA序列(AC099651)高度同源的未知功能基因.结论:初步克隆了与ALR肝结合蛋白基因,根据所克隆到的基因,对以后研究ALR的功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为以后研究这些能与ALR相互作用的基因在肝细胞中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 重新评估核素显像在肺栓塞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秀杰

    1972年,我院首先应用113mIn-氢氧化铁微粒进行肺灌注显像用于诊断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获得成功[1,2].但由于113mIn-氢氧化铁静脉注射的副作用较多,1973年开始改用99mTc-标记的聚合人血清白蛋白(99mTc-MAA),至今已有30余年,检查肺栓塞疑诊患者已近万例次,并在国内进行了广泛推广.

  • 肺栓塞的核素显像检查

    作者:刘秀杰

    肺栓塞的核素显像诊断已有40年的历史.1961年Taplin等用131I-聚合人血清白蛋白研究吞噬细胞时发现肺组织沉积.1964年Wagner等[1]将其用于肺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1972年我国开始应用113mIn-氢氧化铁进行肺灌注扫描[2],因发现氢氧化铁副作用较多,改用99mTc-标记聚合人血清白蛋白(MAA),至今也有30余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经验.临床应用证明:肺灌注显像方法简便安全,如结合胸部X线平片或肺通气显像,对肺栓塞诊断与肺动脉影的符合率在90%以上,现已成为肺栓塞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重要手段.

  • 磁导向甲氨蝶呤药物抑制口腔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皖清;毛天球;孙玉鹏;何远辉;吴军正

    1.材料与方法:利用人血清白蛋白作为中间载体,化学交联制备磁微粒-甲氨蝶呤-白蛋白微球新型载体(FM-MTX),探讨其缓释特性及体内外抗肿瘤效果.采用MTT法检测其对人舌癌Tca8113、口底癌HSC-2、腺样囊性癌SACC-83及颊癌BcaCD885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对舌癌裸鼠移植瘤进行外加磁场诱导靶向治疗.2.结果:发现磁导向甲氨蝶呤交联物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在体外,FM-MTX对4种口腔癌细胞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加,表现为浓度依赖性.

  • 不同处理的人血清白蛋白对人牙龈上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

    作者:刘宇;林松杉;郭航;章禾;隋强;韩亮

    目的:探讨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对人牙龈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HGE)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使用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分离酶原代培养HGE并用广谱细胞角蛋白单抗作细胞鉴定,细胞接种24 h内MTT法连续观测HSA聚苯乙烯表面预孵育组、培养基含HSA组HGE的粘附,在含HSA培养基中观测HGE的生长曲线.结果:HG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HSA预孵育组,8 h以内粘附的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培养基含HSA组及对照组,10 h至24 h两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生长曲线中各时间点细胞的数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SA预孵育于聚苯乙烯表面,对HGE的粘附在早期产生抑制作用.

  • 可解离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其初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评价

    作者:夏姗;赵洪亮;薛冲;吴晓杰;李月;杜莹莹;武福军;张娜;刘志敏

    目的:构建4种在体内以不同速率解离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与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探索各种融合蛋白的疗效与其解离速率之间的关系,获得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之间保持平衡的佳融合蛋白。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出具有不同多肽接头的融合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pPIC9载体,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甲醇诱导,分泌表达各种融合蛋白,将各种融合蛋白分离纯化后进行初步药代学和药效学研究。结果融合蛋白与弗林蛋白酶作用后,不可解离的Gly2-GLP-1-GGGGG-HSA融合蛋白未发生解离,而可解离的融合蛋白Gly2-GLP-1-VTR-HSA为慢解离,Gly2-GLP-1-SARSVRA-HSA为中等解离,Gly2-GLP-1-GRSRVTRSV-HSA 为快解离。体外生物学活性表明,各种融合蛋白均具有促进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功能。体内药代学检测结果表明,各种融合蛋白在体内的半衰期大小依次为 Gly2-GLP-1-GGGGG-HSA、Gly2-GLP-1-VTR-HSA、Gly2-GLP-1-SARSVRA-HSA、Gly2-GLP-1-GRSRVTRSV-HSA。体内药效学检测结果表明,各种融合蛋白均表现出降糖活性,且其活性高低依次为Gly2-GLP-1-VTR-HSA、Gly2-GLP-1-SARSVRA-HSA、Gly2-GLP-1-GRSRVTRSV-HSA、 Gly2-GLP-1-GGGGG-HSA。结论引入蛋白酶切割位点后,GLP-1可在体内从融合蛋白中解离,使其恢复生物学活性。只有控制融合蛋白在体内适当的解离速率才能达到佳疗效,从而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性质之间达到平衡。

  • 作者:

    关键词:
  • 叶酸受体靶向土大黄苷前药与HSA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梁旭华;樊君;赵艳艳;程敏;王学军;赵英永

    目的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叶酸受体靶向土大黄苷前药(FRHA)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结合作用.方法 模拟生理条件,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FRHA与HSA结合反应的光谱学特征,探讨药物对蛋白质内源性荧光的淬灭机制,并结合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FRHA对HSA微环境及构象的影响.结果 FRHA-HSA复合物的形成将导致HSA发生荧光淬灭,298、302、306和310 K时FRHA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4322×105、1.1793×105、0.9334×105和0.7896×105 L/mol.由实验计算出热力学参数焓变ΔH为-38.772 kJ/mol,熵变ΔS为-31.39 J/(mol·K).结论 FRHA-HSA复合物的形成是自发进行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力是使该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并且复合物的形成使HSA的微环境和构象发生改变,进而导致HSA发生荧光淬灭,淬灭机制为静态淬灭.

  • GW003对恒河猴急性辐射损伤的治疗作用

    作者:熊国林;欧红玲;李明;申星;谢玲;赵燕芳;郭玲玲;王玉娇;黄岩山;罗庆良;邢爽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 GW003)对急性放射病恒河猴的治疗作用.方法 28只成年恒河猴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及GW003 50、150和450 μg/kg治疗组共5组,后4组动物(每组6只)用60C0 γ射线全身双侧一次照射3.0 Gy.GW003治疗组动物分别于照射后0和7d皮下注射GW003 50、150和450 μg/kg,所有照射动物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照射动物一般状况、体征、外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和骨髓细胞集落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不同剂量GW003皮下注射给药能明显升高3.0Gy照射猴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造血祖细胞数,其中GW003 150和450 μg/kg剂量组提高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低值,缩短细胞减少持续时间的作用显著,明显加速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减少输血次数.结论 GW003 150 μg/kg可明显促进急性辐射损伤猴造血功能恢复,对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不同结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3.0Gy(60)Coγ射线照射恒河猴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明;邢爽;熊国林;谢玲;赵燕芳;郭玲玲;王玉姣;黄岩山;罗庆良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结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吉粒芬和GW003对急性放射病猴的治疗作用.方法 18只成年恒河猴用(60)Coγ射线全身双侧一次均匀照射3.0Gy,实验分为照射对照、吉粒芬(rhG-CSF)和GW003治疗共3组,每组6只动物.吉粒芬治疗组动物于照射后0~13 d给予吉粒芬5μg/kg,每天一次皮下注射.GW003治疗组动物分别于照射后0和7d共两次给予GW003 150μg/kg皮下注射.观察照射后动物一般体征、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照射后60d胸骨、脾脏、淋巴结等造血免疫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照射对照组相比,GW003150μg1kg 1次/周连续两周给药方案可以明显升高照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低值,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缩短对症治疗中抗生素和止血药应用时间,减少输血次数,从而简化综合对症治疗措施.吉粒芬治疗组上述指标较照射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但外周血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低持续时间明显长于GW003治疗组(P<0.05).结论 GW003150μg/kg对3.0Gy(60)γ射线照射恒河猴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该给药方案比吉粒芬5μg/kg每天一次连续14d皮下注射给药方案更具优势.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对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玲玲;邢爽;李明;熊国林;谢玲;赵燕芳;黄岩山;王玉姣;罗庆良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GW003)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80只BALB/c小鼠用(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5.0 Gy后随机分为照射对照,GWO03 1、3和9 mg/kg 4组,照射后1h和7d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GWO03 1、3和9 mg/kg.照前ld和照后30 d内隔日一次检测外周血细胞,照射后30 d处死小鼠取胸骨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60)Coγ射线5.0 Gy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急剧下降,其中1和3mg/kg GW003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较照射对照组显著缩短,开始恢复时间提前,白细胞低值明显升高.GW003 9mg/kg组上述指标与照射对照组相比有所改善,但无显著差异.3mg/kg GW003组小鼠单核细胞数于照射后9~13 d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各组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数无明显差异.胸骨病理组织切片显示照射后30 d各组活存小鼠骨髓造血均十分活跃.结论 GW003对(60)Coγ射线5.0Gy照射所致急性放射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125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